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

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

“鐵礦?”

朱元璋有些意外。

他還以爲夏之白會獅子大開口,結果就只想要鐵礦的開採權?

大明目前鐵礦開採,既有官營,也有民營。

而且他對於國營鐵冶廠並不喜歡,雖在洪武七年頒佈過政令:‘置鐵冶所官凡一十三所,每所置大使一員秩正八品,副使一員秩正九品。’

對於這一十三所國營鐵冶廠,大明對其每年產鐵數額都有明確規定。

總計爲805萬多斤。

當然這並不是大明一年真正的產鐵量。

除了國營鐵冶廠,大明還有很多的鐵產量源於民營,朝廷則是通過鐵課的方式徵收。

當然爲了避免破壞環境,大明開國之初,就在天下制定了具體的鐵礦開採區域,開國時,大明庫存鐵量少,急需用鐵,迫不得已開設了十三所國營鐵冶廠,但隨着這些年不斷的開爐冶鐵,庫存鐵量多,已足夠天下使用了。

他這一兩年,不斷頒佈令書,停罷官營鐵冶。

過去天下少鐵,朝廷用鐵量大,不得不設立官辦,但如今天下鐵量已足夠,而且百姓採煉產鐵量不斷提高,而且採煉的鐵質量比官營的要好,他早就生出了動搖,想要這十三所鐵冶廠,陸續的關停,全部交由附近百姓自行採煉,朝廷通過十五分之一的比例徵收鐵課,用來維持朝廷的鐵量需要。

而這也是朱元璋認爲的仁政。

治世天下無遺賢,不聞天下無遺利。

且利不在官,則在民。民得其利,則利源通而有益於官;官專其利,則利源塞而必損於民。如今天下各地冶鐵數尚多,軍需不乏而民生業已定,朝廷無需與民爭利。

夏之白麪色平靜。

他這也算是高舉輕放了。

鐵礦大明並不禁私人開採,而且還很鼓勵私人開採,不過只能在官府圈定的範圍。

但若真以爲能隨便開採,那就大錯特錯了,天下的產鐵量,完全視朝廷需要而定,需要時,若是官營產鐵不足,那便多加鼓勵民間產鐵,開爐冶煉,若是產鐵量已足夠,則會立即宣佈停罷。

朱元璋之所以想停掉官營鐵廠。

一方面是基於擔心官員腐敗,另一方面則是官營鐵冶效率,日漸低下,也逐漸廢弛,原先以官營代償方式徵收的鐵課,卻是徵收的越來越多,質量還越來越好,朱元璋就有了廢官營,主推鐵課的想法。

在夏之白看來,朱元璋推行的是‘計劃經濟。’

只不過跟很多人料想的‘計劃經濟’不同,常識下的‘計劃經濟’是因爲生產力不足,只能計劃着進行合理的資源分配,朱元璋卻恰恰相反,大明分明有着不小的生產力,但朱元璋就要嚴格限制,讓天下始終限制在自己設定的情景內。

夏之白的目的很簡單。

突破這個範疇。

通過自己開採鐵礦,提升冶煉技術,鍛造更爲先進的蒸汽機,亦或者其他的工業設備,同時用蒸汽機的消耗,來解釋自己開採的鐵礦的巨大消耗量。

鐵對於生產力的提升太重要了。

只能依仗着朱元璋施捨,不是夏之白想見到的。

他要自己把握主動。

有一座鐵礦,對他的便利太大了。

不僅能生產更高生產效率的農具,還能製造更加精良的武器。

朱元璋看了夏之白幾眼道:“只要鐵礦的話,咱倒是可以答應,但也僅限鐵礦。”

夏之白眉頭一皺,似對這個結果並不滿意,沉聲道:“鐵礦只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還需要配置一定的礦工,再則,爲了更快實現盈利,臣希望,朝廷對北方的驛站,至少是一些不太繁忙的驛站,對鐵企開放,以儘快收攏成本,實現創收。”

朱元璋沉思了一下,也是點頭同意了。

徹底放開不現實。

但只是運送食鹽的話,他並不是很介意,而且夏之白說的也沒什麼錯,創辦一座鹽企,需要投入太多人力物力財力了,僅靠夏之白一人,想要在北方構建完成,沒十來年根本就不可能。

朝廷是得開一些方便之門。

夏之白麪色一喜,恭敬道:“多謝陛下恩准。”

朱元璋冷哼一聲,臉色帶着幾分不悅,道:“你也別高興的太早,咱是答應了你一些事,但除此之外,咱不會給與你任何的幫助,伱所說的那套‘商官’,咱也不會採信。”

“官就官,商就是商,豈能混淆?”

“又豈能混爲一談?”

“天下沒有這樣的道理,過去沒有,現在沒有,以後也不會有。”

朱元璋面色冷峻。

即便夏之白說了這麼多。

他依舊堅持自己的看法,商人就是禍國殃民的。

也都是一羣不事生產的蠹蟲。

夏之白笑了笑。

他這次就沒想過能改變朱元璋的看法,朱元璋對商業經濟的輕視,根深蒂固,豈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動的?他之所以說這麼多,一來是告訴朱元璋,他的確不通經濟,讓朱元璋去思考,另一方面則是奉行的‘開窗理論’。

讓朱元璋開商業經濟之道,朱元璋是斷然不會答應。

但在這種情況下,向其索要一定的‘特權’,朱元璋卻大有答應。

事實也的確如此。

他已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有了鐵礦,他便能製造大量先進的生產工具,繼而引動一場手工業相關的技術大突破,不過農業方面,夏之白並沒抱太大期待,氮肥這玩意,不是一時半會能弄出來的,甚至不是集合大明一國之力能倒騰出來的。

那近乎要點滿科技樹。

以大明的科學技術,根本就做不到。

朱元璋自以爲江山永固,制度長青,只要天下都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就能保障朱家天下代代傳,殊不知,在生產力大爆發下,他所創立的體制,將會陸續崩潰,甚至就在朱元璋活着的時候,他引以爲傲的體制,就會開始崩盤。

夏之白道:“臣並不這麼認爲。”

“臣倒是覺得,天下是不斷變化發展的,非人力能阻攔,當天下發展到一定階段,自然而然就會改變,若是不順勢,則勢必爲天下大勢拋棄。”

“我會證明陛下錯了。”

“也會證明給陛下看,商業經濟纔是未來。”

“甚至.大明真正的方向,並不是取稅於農,而是當減稅於農,甚至是徹底廢除農業稅,等真到了那個時候,陛下想要打造的萬世之基,纔算有了勉強的雛形。”

“而這也是臣很長時間的目標。”

夏之白神采奕奕,滿懷對未來的期許。

朱標神色微怔。

廢除農業稅,這怎麼可能?

大明如今近六七成稅收,都是來自農稅,若是廢除了取稅於農,僅靠商業收取的那幾百萬兩,維持官府運轉都不行,又談何去管理天下?這根本就是一個空談,不切實際。

朱標搖搖頭。

他雖被這番話給鎮了下心神。

但很快就清醒過來。

他也不得不佩服夏之白的瘋狂跟狂妄。

之前便叫囂着要廢除‘士’階層,如今又叫囂着要廢除‘取稅於農’,這些話任一一個都能在天下引起軒然大波,讓夏之白成爲衆矢之的,但夏之白依舊無所畏懼,彷彿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

眼中只有

執着!

他也實在不清楚,夏之白這種人,對天下是好是壞。

朱元璋是嗤之以鼻。

夏之白對於治國是一竅不通。

無論是官員、胥吏,還是士卒、亦或百姓,日用飲食、衣、鞋、皆仰給錢糧,但無論朝廷以哪種方式支付,最終都會變現爲糧食、服裝等實物。

想要維持一個國家體制的正常運行,必然對糧食跟布匹有着極大的需求,農業本就是看天吃飯,朝廷還得有收支盈餘以做儲備,以備災荒。

正是基於此。

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重農抑商。

因爲農業不興,就養活不了這麼多人,就支撐不起一個國家的基礎衣食,這必會導致天下大亂。

廢除取稅於農?

那朝廷的朝政收入來源何處?

商賈?

還是官府經商?

而商賈本就逐利,天下也無商不奸,也大多會隱匿財產,想從這些奸滑的商賈手中徵收到那麼多商稅,又談何容易?

真以爲這些商人是傻子?

官府經商,利源塞,則必損於民,他是經歷過官商勾結的,深刻體會過其中的黑暗,又豈會再重蹈覆轍?

夏之白太異想天開了。

朱元璋的輕蔑態度,夏之白自是看在眼裡。

他並不覺得有什麼。

在這個生產力,生產效率都不高的時代,農業稅就是朝廷財政收入的大頭,誰敢去動這個口子?但只要真將生產力、生產效率提升上來,農業稅帶來的收益,只會越來越低。

最終變成入不敷出。

夏之白朝朱元璋跟朱標拱了拱手。

直接告退了。

走出奉天殿,望着上面的‘奉天二字’,夏之白嘴裡輕聲囈語着:“上天之子,承天道,而馭萬方,但天下哪有那麼多‘上天之子’,都不過是肉眼凡胎,只是多了層權勢的泥塑。”

“百姓纔是真正主導天下進程的存在。”

“天下也終會迴歸正軌。”

夏之白抖擻了一下精神,大步走出了皇宮。

他要開始步入新階段了。

163.第163章 隨本王去殺人!第314章 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第228章 罵名我來擔!(明天三更)第35章 大明不能只有南人!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140.第140章 本王不善治民!(第二更)第226章 南方這次犯了大忌!第277章 要的是各方勉強都滿意!第317章 支持我支持,讓我做不行!159.第159章 朱棣:被算計還是爲我好?(第三更)第306章 江河出了問題,不在河水,而在源頭!166.第166章 你們太高看自己了!(第三更)第243章 司馬懿也忠!第235章 聲音能大過刀斧聲?!168.第168章 超度!(第二更)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128.第128章 豪賭一場奇貨可居?(第三更)第310章 興兵爲殺伐!第61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321章 沈溍!第86章 明朝版拼夕夕?如此商戰?!第85章 磨去鋒芒的狀元纔是好狀元!第235章 聲音能大過刀斧聲?!129.第129章 我就是在趁火打劫!(第一更)187.第187章 海運!編制!北鳥歸巢!第248章 給天下立規矩!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403.第403章 常藍兩家榮辱與共!第7章 爛透的士大夫階層!第84章 拉大旗作虎皮!(高考加油)第19章 村夫夏之白參見洪武皇帝!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第7章 爛透的士大夫階層!207.第205章 劉三吾!第35章 大明不能只有南人!175.第175章 燕王反悔!第20章 你不該愛民的!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131.第131章 你們擾民了!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第269章 真正的破局之處!(搬家完畢,恢復更新)381.第381章 從戰亂恢復,跨入到和平治世!第277章 要的是各方勉強都滿意!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382.第382章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第62章 且聽龍吟!155.第155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更)第27章 該問的是百姓!333.第333章 天下要的是務實!第212章 敢問諸位,今夕是何朝?第225章 這是地方跟朝廷的博弈!337.第337章 兒臣並不輸父皇!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第319章 一切從簡!第271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首先要立制度!331.第331章 有錢王八坐上席,無錢君子下流坯!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第12章 活人卻不能養人!201.第199章 大明沒有清官的土壤!332.第332章 守訓詁而不鑿!405.第405章 真正的士!第251章 明刀入鞘,暗箭上弦!第25章 百姓幫誰,誰贏!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355.第355章 受氣包趙勉!第8章 反文!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414.第414章 哪有陛下的看法?135.第135章 我勝殿下如屠雞宰狗!(明天開始萬字更新)第237章 槍,就是最好的道理!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第38章 大明缺的就是政治性!第272章 食鹽出海?!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156.第156章 燕王頭上還有云的!(第三更)357.第357章 夏之白跟其他人不一樣!397.第397章 沿海有官員跟倭寇勾連?!第327章 政治只論利弊,道德不是剛需!398.第398章 夏之白是個禍害啊!第308章 還天下一個百姓之師!第222章 你說的沒錯,江南出事了!第318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第26章 一日一月,方爲明!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第325章 因爲你活不久了!362.第362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214章 我就是王法?!第19章 村夫夏之白參見洪武皇帝!第283章 愁人!!!第244章 你着相了!第3章 我若及第,必是狀元!415.第415章 務實才是今後的根本!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第7章 爛透的士大夫階層!347.第347章 可有折中法!第329章 《墨學》!!!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
163.第163章 隨本王去殺人!第314章 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第228章 罵名我來擔!(明天三更)第35章 大明不能只有南人!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140.第140章 本王不善治民!(第二更)第226章 南方這次犯了大忌!第277章 要的是各方勉強都滿意!第317章 支持我支持,讓我做不行!159.第159章 朱棣:被算計還是爲我好?(第三更)第306章 江河出了問題,不在河水,而在源頭!166.第166章 你們太高看自己了!(第三更)第243章 司馬懿也忠!第235章 聲音能大過刀斧聲?!168.第168章 超度!(第二更)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128.第128章 豪賭一場奇貨可居?(第三更)第310章 興兵爲殺伐!第61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321章 沈溍!第86章 明朝版拼夕夕?如此商戰?!第85章 磨去鋒芒的狀元纔是好狀元!第235章 聲音能大過刀斧聲?!129.第129章 我就是在趁火打劫!(第一更)187.第187章 海運!編制!北鳥歸巢!第248章 給天下立規矩!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403.第403章 常藍兩家榮辱與共!第7章 爛透的士大夫階層!第84章 拉大旗作虎皮!(高考加油)第19章 村夫夏之白參見洪武皇帝!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第7章 爛透的士大夫階層!207.第205章 劉三吾!第35章 大明不能只有南人!175.第175章 燕王反悔!第20章 你不該愛民的!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131.第131章 你們擾民了!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第269章 真正的破局之處!(搬家完畢,恢復更新)381.第381章 從戰亂恢復,跨入到和平治世!第277章 要的是各方勉強都滿意!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382.第382章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第62章 且聽龍吟!155.第155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更)第27章 該問的是百姓!333.第333章 天下要的是務實!第212章 敢問諸位,今夕是何朝?第225章 這是地方跟朝廷的博弈!337.第337章 兒臣並不輸父皇!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第319章 一切從簡!第271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首先要立制度!331.第331章 有錢王八坐上席,無錢君子下流坯!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第12章 活人卻不能養人!201.第199章 大明沒有清官的土壤!332.第332章 守訓詁而不鑿!405.第405章 真正的士!第251章 明刀入鞘,暗箭上弦!第25章 百姓幫誰,誰贏!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355.第355章 受氣包趙勉!第8章 反文!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176.第176章 朝廷借的,要還!(第一更)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414.第414章 哪有陛下的看法?135.第135章 我勝殿下如屠雞宰狗!(明天開始萬字更新)第237章 槍,就是最好的道理!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第38章 大明缺的就是政治性!第272章 食鹽出海?!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156.第156章 燕王頭上還有云的!(第三更)357.第357章 夏之白跟其他人不一樣!397.第397章 沿海有官員跟倭寇勾連?!第327章 政治只論利弊,道德不是剛需!398.第398章 夏之白是個禍害啊!第308章 還天下一個百姓之師!第222章 你說的沒錯,江南出事了!第318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第26章 一日一月,方爲明!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第325章 因爲你活不久了!362.第362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214章 我就是王法?!第19章 村夫夏之白參見洪武皇帝!第283章 愁人!!!第244章 你着相了!第3章 我若及第,必是狀元!415.第415章 務實才是今後的根本!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第7章 爛透的士大夫階層!347.第347章 可有折中法!第329章 《墨學》!!!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