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

對於朱元璋召集御醫問話的事,胡大老爺次日就收到消息了。

倒不是說他在宮中有眼線。

而是這事兒壓根就沒保密。

所以,從那些御醫那兒就已經傳出去了。

而市面上,對於這個問題,頓時議論得更多了。

絕大多數人對於丹藥這事兒的看法,但凡沒到那種癡迷程度的,其實他們的看法跟胡大老爺差不多。

還是那句話,正如胡大老爺在文中所說。

“但凡沒有一個人在我眼皮子底下靠着吃丹藥活過一百歲,老子就不信!”

這個觀點,可謂是深入人心。

畢竟,醫家治病救人,那也是慢慢積攢名聲、積攢經驗,一個個病例看過來的。

沒有哪個醫生是靠着傳說來救人的。

除了那些名滿天下的大國手以外,在任何一個地方有名氣的醫生。

哪個不是長年累月的治病救人,才能讓人相信的?

真當稍微吹一吹就有人信?

不過,這篇文章也不是啥問題沒有。

至少對於這個所謂的賽華佗後面提出的養身之道,一應人等也有話說啊。

這時候就看出家族傳承的底蘊來了。

好幾個醫道世家就幾乎同時喊出了自家有養身藥方、秘方、傳承等話來。

他們倒不是反對賽華佗所說的東西,更沒有說賽華佗說的不對。

而是堅定的認爲,自家的更好!

這下好了,熱鬧了。

而一應平日裡下了班以後屁事兒沒有。

除了外出喝酒聚會就只能躲在後院玩姬妾的官老爺們,發現了新東西了。

這玩意兒好嘢!

聊起來有逼格,不犯忌諱,更不用躲躲閃閃,大大方方聊就是了。

你聊得在理,對方還得贊你一聲博覽羣書或者家學淵源呢。

然後,這玩意兒,聊起來還有好處啊。

誰還不想多活幾年?

誰還不想着龍精虎猛?

養生之道,可不就是研究這個的嘛!

聊!

學!

邊聊邊學!

一時間,整個大明官場,幾乎所有的官員都開始了五禽戲和跑步的分析探討。

同時,吃食上,在好幾個機靈的酒樓推出醫家認可的養生餐先掙了一波以後。

好些人家開始琢磨起了在自家搞私房菜養生的事兒來了。

更有甚者,對於食補等高深話題,開始了興趣極爲濃烈的研究。

不怕科研有困難,就怕經費不到位啊。

如今倒好,整個官場都在下班後研究這個,太醫院簡直沸反盈天啊。

畢竟,誰不知道當代國手都在太醫院啊。

這……都是同僚,不勞煩您老人家給咱去府裡講課,那您給咱提點兩句養生之道或者給個方子吧。

一時間,冠着某某御醫名號的養生方子,簡直被炒上了天。

而作爲始作俑者的胡大老爺,看着市面上的各種風浪,無語的咂咂嘴,扭頭回到後院繼續樂呵去了。

反正他這人的初心非常簡單。

就是想讓自家小侄女不至於早早的當寡婦。如今既然文章已經引起了朱元璋的重視,那後面的事兒就好辦了。

胡大老爺很有自知之明。

他要做的,不過是打破那層知見障而已。

至於剩下的事兒?

呵呵,如果老朱認可了丹藥有毒和養生之道,那還能剩下什麼事兒?

真當這個時代的御醫沒點本事?

或許他們在歷史上、學術上達不到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這些人的水平和地位。

可要說他們手裡沒點絕活,那就太小看他們了。

任何一門手藝,能傳承下來,那多多少少除了機緣巧合之外,還是得有點內因在裡面的。

說白了,連江湖廝殺都要繞着醫生走,那當醫生的又怎麼可能沒有傳承傳下?

所以啊,剩下的事兒,就讓那幫子四平八穩的御醫們去弄吧。

這些人,本就最擅長固本培元、溫補之類的法子。

對於他們來說,一驚一乍要不得,最好就是慢慢來、穩穩來。

這不挺好嘛!

而且,胡大老爺也隱隱覺着,自己暫時還是不要太跳的好。

畢竟,越是跟朱元璋打交道的日子長久,越是覺着這人好奇心賊重。

十有八九這老小子看着那文章以後,就得弄一批錦衣衛出來盯着了。

這要是最後被老朱知道了,其實也沒啥。

但終究不好解釋啊。

畢竟,跟老朱關係還挺近的,你有話不直接說就算了。

結果伱摺子不上一個,反而跑到報社那兒弄個假名字寫文章發出來。

這多少有些不地道吧?

也正因爲知道一動不如一靜,索性胡大老爺乾脆躺在家裡繼續擺爛。

如今府上也有意思了。

小月兒初次掌家,多少還是鬧出了點小笑話出來的。

不過,反正就是讓她實操一下,有點經驗而已。

些許瑕疵,無所謂!

府上的人,包括胡大老爺,都在靜靜等待着胡馨月和朱標的婚禮。

而另一邊,大儒宋濂看着科舉失利後,有些失落頹廢的方孝孺,多少有些頭疼。

自己這學生,本事實際上不差的。

但是,木訥、古板的性子,真就不善於應對那些要求機變的科考題啊。

可以說,本屆科考碰上胡大老爺,方孝儒純粹是無妄之災。

但事情都已經過去了,還能怎樣呢?

如今的情況是,宋濂已經沒什麼東西好教方孝儒的了。

畢竟方孝儒的基礎是真的打得很好了。

剩下的要麼就是爲了考試刷刷卷子,要麼就是精深下去搞學問了。

這些都不應該是眼下方孝儒該做的啊。

宋濂終究還是於心不忍,不想自家愛徒就此沉淪。

於是,舍下面子幫方孝孺謀了一份在報社看稿的職位。

這種職位官職品階不高,不是什麼肥差,也不會有人爭,宋濂的面子,還是能做到的。

不過,這事兒宋濂辦下來以後,多少心裡還是有些覺着不穩。

畢竟鬼知道自己徒弟那古板性子,會不會來個當場拒絕啊。

而當宋濂緩緩的跟方孝孺說完自己的安排和考量以後,誰知方孝孺居然很是激動!

宋濂也沒想到,方孝孺明明就是個小古板。

可他偏偏對這個驟然興起的報社有些興趣,正好可以去學習一番。

這不,湊巧了啊!

340.第340章 到底誰是傻子285.第285章 胡仁彬再回應天府358.第358章 搞人心態的胡大老爺128.第128章 方孝孺和解縉躍躍欲試273.第273章 染上牌癮的朱元璋上頭了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435.第435章 逐漸暴露出來的家世109.第109章 胡惟庸突如其來的拒絕166.第166章 終成定居的親事314.第314章 大明再無丞相一職362.第362章 不出意外的來意外了第454章 又要出大事了110.第110章 胡惟庸和如詩的新方式,盪鞦韆第41章 滿城風雨,再回禮部第3章 擺爛從釣魚佬開始159.第159章 胡惟庸的高光時刻第29章 胡惟庸:我胡老爺轉職種地了!298.第298章 胡大老爺要管教坊司?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377.第377章 應天城新來的客人207.第207章 一對雙胞胎到手204.第204章 老朱被胡大老爺整破防了238.第238章 解縉的神奇理論77.第77章 在下應天府韋小寶431.第431章 真相大白後的尷尬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119.第119章 院試的考題,朱元璋聽了都說好228.第228章 胡大老爺要視察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209.第209章 太子妃即將入主東宮407.第407章 錢去哪兒了?306.第306章 李善長的羽翼被清除了372.第372章 朱元璋的賞賜送來了225.第225章 令人驚訝的胡府327.第327章 終於要開考了339.第339章 忽如其來的系統提示128.第128章 方孝孺和解縉躍躍欲試436.第436章 羣情洶涌的應天城334.第334章 學子們的小聰明第1章 我,胡惟庸!要辭官歸隱!435.第435章 逐漸暴露出來的家世186.第186章 真要回丞相位了254.第254章 殿試開始,衆人迷茫153.第153章 太子妃還得是胡馨月125.第125章 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個德行166.第166章 終成定居的親事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第41章 滿城風雨,再回禮部170.第170章 鄉試來臨的前的各種亂象200.第200章 神奇的話本勾人心258.第258章 真要打架爭狀元了啊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112.第112章 胡大老爺威名遠揚105.第105章 論自我修養第28章 胡惟庸,你壞事做盡!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濃眉大眼的,也好這第22章 朱元璋都懵逼了!這是啥題目?第39章 胡惟庸:誰還不是個影帝了?262.第262章 胡大老爺坦誠身份447.第447章 胡惟庸:這一幕很尷尬287.第287章 上元縣令的試探和討好189.第189章 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380.第380章 用錯了規則的沈萬三393.第393章 金瓶梅的魅力第43章 胡大老爺又準備忽悠人了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342.第342章 累得變形了的朱元璋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廢丞相283.第283章 朱元璋人麻了!371.第371章 博學的胡大老爺271.第271章 朱標和胡馨月都迷上了400.第400章 老朱家的驚喜340.第340章 到底誰是傻子第455章 學子們的條件反射100.第100章 胡馨月的風采!宴會一言驚衆人231.第231章 胡惟庸身份曝光了397.第397章 奇書金瓶梅378.第378章 沈萬三撞槍口上了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121.第121章 院試結果出爐422.第422章 迅速敲定的婚事第454章 又要出大事了第456章 胡府主僕想要整人407.第407章 錢去哪兒了?220.第220章 胡馨月要過門了246.第246章 就你特麼叫解縉啊243.第243章 解縉你是真該死啊198.第198章 這破事兒不想幹了412.第412章 帝王欲拜師143.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們嚇傻了373.第373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野望151.第151章 爭寵帶來的好處第31章 坑爹的兒子!胡惟庸人傻了!212.第212章 嚇得老朱改祖訓了310.第310章 教坊司是胡大老爺罩着的333.第333章 即將到來的下一輪面試413.第413章 教坊司蒸蒸日上的業績354.第354章 大本堂的初見444.第444章 老朱一肚子的問題要問
340.第340章 到底誰是傻子285.第285章 胡仁彬再回應天府358.第358章 搞人心態的胡大老爺128.第128章 方孝孺和解縉躍躍欲試273.第273章 染上牌癮的朱元璋上頭了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435.第435章 逐漸暴露出來的家世109.第109章 胡惟庸突如其來的拒絕166.第166章 終成定居的親事314.第314章 大明再無丞相一職362.第362章 不出意外的來意外了第454章 又要出大事了110.第110章 胡惟庸和如詩的新方式,盪鞦韆第41章 滿城風雨,再回禮部第3章 擺爛從釣魚佬開始159.第159章 胡惟庸的高光時刻第29章 胡惟庸:我胡老爺轉職種地了!298.第298章 胡大老爺要管教坊司?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377.第377章 應天城新來的客人207.第207章 一對雙胞胎到手204.第204章 老朱被胡大老爺整破防了238.第238章 解縉的神奇理論77.第77章 在下應天府韋小寶431.第431章 真相大白後的尷尬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119.第119章 院試的考題,朱元璋聽了都說好228.第228章 胡大老爺要視察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209.第209章 太子妃即將入主東宮407.第407章 錢去哪兒了?306.第306章 李善長的羽翼被清除了372.第372章 朱元璋的賞賜送來了225.第225章 令人驚訝的胡府327.第327章 終於要開考了339.第339章 忽如其來的系統提示128.第128章 方孝孺和解縉躍躍欲試436.第436章 羣情洶涌的應天城334.第334章 學子們的小聰明第1章 我,胡惟庸!要辭官歸隱!435.第435章 逐漸暴露出來的家世186.第186章 真要回丞相位了254.第254章 殿試開始,衆人迷茫153.第153章 太子妃還得是胡馨月125.第125章 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個德行166.第166章 終成定居的親事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第41章 滿城風雨,再回禮部170.第170章 鄉試來臨的前的各種亂象200.第200章 神奇的話本勾人心258.第258章 真要打架爭狀元了啊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112.第112章 胡大老爺威名遠揚105.第105章 論自我修養第28章 胡惟庸,你壞事做盡!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濃眉大眼的,也好這第22章 朱元璋都懵逼了!這是啥題目?第39章 胡惟庸:誰還不是個影帝了?262.第262章 胡大老爺坦誠身份447.第447章 胡惟庸:這一幕很尷尬287.第287章 上元縣令的試探和討好189.第189章 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380.第380章 用錯了規則的沈萬三393.第393章 金瓶梅的魅力第43章 胡大老爺又準備忽悠人了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342.第342章 累得變形了的朱元璋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廢丞相283.第283章 朱元璋人麻了!371.第371章 博學的胡大老爺271.第271章 朱標和胡馨月都迷上了400.第400章 老朱家的驚喜340.第340章 到底誰是傻子第455章 學子們的條件反射100.第100章 胡馨月的風采!宴會一言驚衆人231.第231章 胡惟庸身份曝光了397.第397章 奇書金瓶梅378.第378章 沈萬三撞槍口上了311.第311章 李善長最終的結局121.第121章 院試結果出爐422.第422章 迅速敲定的婚事第454章 又要出大事了第456章 胡府主僕想要整人407.第407章 錢去哪兒了?220.第220章 胡馨月要過門了246.第246章 就你特麼叫解縉啊243.第243章 解縉你是真該死啊198.第198章 這破事兒不想幹了412.第412章 帝王欲拜師143.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們嚇傻了373.第373章 錦衣衛指揮使的野望151.第151章 爭寵帶來的好處第31章 坑爹的兒子!胡惟庸人傻了!212.第212章 嚇得老朱改祖訓了310.第310章 教坊司是胡大老爺罩着的333.第333章 即將到來的下一輪面試413.第413章 教坊司蒸蒸日上的業績354.第354章 大本堂的初見444.第444章 老朱一肚子的問題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