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劍指江南(求訂閱)

夏天悄無聲息的離開了,迎來了秋天。

朱標帶着王永,王永跟在朱標身後,給朱標撐着傘,二人走在金陵古城之中。

街上行人二三,步伐略微匆忙,朱標就安靜的走在小巷之中, 一切都是那般愜意。

沒有前世那般壓力,有的只有愜意放鬆,今日朱標出城,直接拒絕了錦衣衛的暗中保護,就帶着王永一人。

自從來到洪武年初,朱標大部分時間就是皇宮與科技局之間來回奔波,要不然就是前往明末清初世界,像這般下着濛濛細雨遊歷古城這還是第一次。

朱標愜意的漫步走在江南煙雨中,身邊的一切都彷彿慢了下來,心中埋藏的前世焦慮與壓力,此刻也好似全部消失不見,穿越來大半年時間,前世那超高的消費和那不符消費水平的工資帶來的壓力,彷彿這一刻全都在這一場濛濛細雨中離開了。

就好似一場江南煙雨洗滌了朱標的靈魂一般,前世孤兒,若非國家政策,朱標不是早早的餓死,就是半路綴學,哪能憑着貧困生扶持跟獎學金一路走進大學課堂。

而現在那刻在靈魂深處的壓力以及敏感都沒了, 這一刻朱標有一種剎時掙脫鎖鏈天地寬的感覺, 彷彿聽到了體內氣血洶涌澎拜,體內勁力也終於在這一刻貫通了皮膚。

一場煙雨不但洗刷了朱標的靈魂,更是令朱標一步邁入暗勁境界,就連身高也好似拔高了一些,本就一米七多些的朱標, 此時身高更是不弱於軍中的將領。

任誰看到此時的朱標也不敢相信只是個十三歲的孩子, 反倒更像一個溫潤如玉的絕世公子。

跟在朱標身側給朱標撐傘的王永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朱標的變化,王永並沒有去打擾朱標,就這麼靜靜的給朱標撐着傘。

好在街巷中行人也少,否則朱標就這麼的突然在大街中央閉上雙眼一動不動,被人撞上可就要麻煩了,要知道每一次深入感悟都是機緣,一旦被打斷一時半會就不會再次陷入頓悟狀態了。

不長時間朱標睜開了眼睛,此次說來,也不算是頓悟,只是朱標徹底的放下了前世,雖然這前世的記憶佔據主導,有利也有弊,利處就各種記憶,壞處前世那二十多年深埋在心底的買房壓力和焦慮。

“江南煙雨確實有種神奇的力量,能夠讓人放鬆下來,前世一直想去江南,卻沒有時間和金錢,今生也算是圓了前世的夢了。”朱標心中暗道。

朱標伸了個懶腰, 自語道:“一朝悟道見真我,昔日枷鎖皆雲煙。”

話落朱標不再停留,邁步走進江南濛濛煙雨中。

щшш● тt kΛn● c○

——

自大明一戰消滅李自成後, 時間已經緩緩過去了接近一個月了。

昨日朱標已經接到了消息,說明末世界山海關有異動,具體情況還沒有搞明白,但是關外絕對有所變化。

朱標心中猜測,恐怕大清已經兵臨山海關了,現在就看吳三桂是如何選擇了,究竟是放滿清入關,他當個滿清的王爺,還是能夠固守雄關,當大明忠臣,阻止滿清騎兵南下。

其實吳三桂此時也是萬分糾結,因爲自李自成最後一封招攬書信之後,這二十餘天再也沒有一封招攬書信了,反倒是滿清兩天一封,每一封書信上允諾的官位都在變化,位置越來越高。

最令吳三桂糾結的是,據自己手下探子來報,說是從京城中殺出不少大明將士,還有騎兵,在京城外一戰滅了李自成幾十萬大軍。

旗號打的也是大明,雖然旗幟樣式有些不同,但是探子用腦袋擔保,旗幟上絕對是明字,大明還未滅。

這就令吳三桂疑惑了,有如此雄兵,大明爲何不早日出兵,一定要等到李自成達到京城才一戰定乾坤,更想不通的是,明明有如此大軍,那崇禎爲何還要給自己銀錢?

而且這些時日,有消息傳來,說京城中分兵不少,大隊人馬直接一路向着江南地區殺去,一路上不知道多少城池都被大軍用威力巨大的火炮給轟開了。

本來馬上就要滅亡的大明,好似又注入了活力一般,更離譜的就是,也不知道哪裡來的讀書人不斷接手大明收復的城池,原先大明的大臣們卻好似消失了一般,是生是死,一點風聲都沒傳出來。

這裡纔是真正令吳三桂左右搖擺不定的原因,這大明的軍隊能夠一戰滅了李自成,就已經說明了實力,更不用說此時大明的軍隊已經開始向南征伐,一路收復城池,剿匪破寨。

甚至吳三桂派出去的探子,已經在山海關附近發現了大明的將士,至於他手下的兵馬,吳三桂纔不承認自己的兵馬是大明的兵馬,這都是他自己的家底,是絕對不會交出去的。

吳三桂心中甚至還升起了一些想法,既然大明還有如此雄軍,自己是不是可以再上奏要些兵馬糧草賞銀?反正崇禎皇帝也好糊弄。

“哥,這吳三桂太貪心了,咱們大清都已經許給了他如此高官厚祿,竟然還不打開山海關,讓我等通過。”多鐸怒聲道。

“好了,吳三桂越是貪心,對我大清就越有利,我等也不過是纔到山海關而已,正好讓八旗將士休息休息,我相信吳三桂堅持不了幾天的,傳令下去,好好休息,之後做好入關的準備。”多爾袞不急不燥的說着。

阿濟格在一旁一聲不吭,他對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反正自己的弟弟說什麼,自己全力支持就好了,其他的事自有自己弟弟多爾袞去考慮。

“多鐸,吳三桂一定會打開山海關的,現在大明正在跟那李自成不斷征伐,自身已經是最爲虛弱的時候了,吳三桂又不是個傻子,豈會繼續跟着大明走向末路,他現在無非是在等大明跟李自成決出勝負後,看看獲勝者給他開什麼條件而已。”

“若非如此,他吳三桂豈會輕易讓我等八旗將士們就這麼安穩的在山海關下駐紮?可是又有誰給出的好處能比我大清大?”

多爾袞自信的說道,事實也確實如此,最終吳三桂爲了王位還是倒向了大清,其中也不止是王位的原因,也有大明被李自成給滅了,然後李自成的大順內部也是一團亂麻,吳三桂看清楚之後,怎麼可能繼續投靠李自成。

吳三桂倒向滿清還能打出引滿清入關,爲大明報仇的名頭,既不需要承擔叛賊的名頭,還能獲得一個爲舊主報仇的好名聲。

至於這裡爲何吳三桂在猶豫了,一是李自成完了,勝利者打的還是大明旗號,那說明大明沒有亡,他此時若是投了滿清那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背叛者,這個名聲可不是那麼好洗的。

另一個是,大明擊敗李自成後,已經分兵南下北上快速穩定國內動亂,吳三桂雖然不清楚現在關內的具體形勢,但是他可以肯定一定有一支大明的兵馬已經死死的盯上了山海關。

也確實不出吳三桂預料,確實有一支由徐達親率的鐵騎,已經死死的盯上了山海關,並且後續的大明將士也在不斷北上,大將軍炮都在快速向着山海關方向運送而來。

爲的就是防備吳三桂,還有關外的滿清。

徐達自從知道山海關還有一支強力鐵騎之後,就對這裡做出了部署,又得知關外還有一個滿清王朝後,就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這邊,徐達有一種直覺,大明接下來最大的敵人就是關外的這個滿清王朝。

至於說國內的那些家族、世家,徐達並沒有放在眼中,本想騰出手後再收拾他們,但是前些天老朱的一道聖旨,徐達直接派出了常遇春帶領五萬大明鐵騎,直接南下鎮壓那些家族世家,搜刮這些人家的糧草銀兩去了。

老朱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了,誰都找他要錢,要完錢還要糧,洪武世界因爲立國時間太短哪有什麼貪官能殺,所以老朱再次把目光盯上了崇禎大明的那些官員世家之上。

而咱們崇禎大明的最後一代首輔魏藻德大人的刑期再次往後推延,更是再次被二虎從錦衣衛大牢中提了出來,先找了戴思恭給魏藻德治傷後,直到魏藻德不會再出現生命垂危纔算結束了治療。

至於爲何又一次推遲了魏藻德首輔大人的死期,那自然是需要魏藻德大人繼續報一報以往在大明爲官的名單,再一個就是說一說在背後支持他們的那些家族,這些都是大魚,老朱可不會放棄,反正這個世界的貪官污吏老朱殺起來一點不心軟,也不需要找理由,大軍直接殺過去好了。

這邊不像洪武年初,在自己的世界,老朱多少還會顧及一些,若是師出無名,總會有些不好看,當然一旦被老朱抓住把柄,那不好意思,咱老朱的刀可是鋒利的很。

所以咱們的魏藻德大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嚴刑逼供,這次不止吐出朝廷上的大臣,就連遠離朝廷之外的那些人也跑不了。

就因爲如此,纔有了常遇春五萬鐵騎南下,劍指江南東林黨諸多大人物以及他們的家族,與其說盯上了人,不如說盯上了這些人家中藏的糧草以及黃金白銀,當然沿路也要剿一剿匪患,讓國內的動亂降到最低。

至於說憑什麼你就敢直接帶兵殺過去抄家滅族?

老朱肯定會告訴你,這個世界沒有他不敢抄的,這個世界的大明都亡了,大順也滅了,他朱元璋要的不是統治這個世界,而是要這個世界彌補洪武大明的不足,洪武大明缺糧,他就要在這個世界搶大戶人家的糧,洪武大明缺銀子,那就繼續搶這個世界大戶人家的銀子,反正洪武缺什麼,就從這個世界搶什麼。

若是老朱一開始真心想要統治這個世界,那還不如不讓崇禎死,來一手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崇禎的聖旨沒有用,但是畢竟只要崇禎活着就還佔據着大義。

但是老朱覺得崇禎活着反而是個麻煩,若是這個世界的大明不滅,你想向這些曾經的大明重臣下手,可就不能無所顧忌了,這些人背後可都是盤根交錯,不是那麼好下手的,現在多好啊,崇禎死了,老朱想幹誰就幹誰。

若是顧忌這顧忌那的,老朱也不可能從京城直接抄出七千多萬兩白銀了,正因爲老朱無所顧忌,誰還跟你講道理,你生在這個世界,有錢有糧就是原罪,這個世界未來的人口,都是去洪武大明種地的命。

你還想擺當官的架子,不賞他兩個大耳光就不錯了。

所以不只是老朱,就連大明一衆文武抄家起來都絲毫沒有手軟,就是往死裡整,就是小時候你藏在院子裡的一個銅錢都給抄出來了。

而聽說江南那邊還有不少鉅富重臣,一衆差點被糧草逼瘋的文武眼睛都亮了起來,一個個都要跟着常大將軍南下江南。

最終李善長派了胡惟庸協助一衆戶部人員跟隨大軍南下搜刮去了,有胡惟庸這個心思玲瓏的人在,能夠確保江南那邊家族一文錢也留不下來。

至於你說安穩?他們又不是去欺壓百姓,去也是打土豪,分田地,百姓恨不得夾道歡迎,至於說不歡迎的,不歡迎的那肯定就是亂臣賊子了,亂臣賊子根本不需要多想直接殺無赦。

不管是什麼原因,但凡衝擊大軍者殺無赦,至於殺散亂民之後,附近的所有大戶全部抄家砍頭,要知道普通百姓,背後沒有這些人的煽風點火豈會去傻傻的對抗大軍,所以周圍的世家大戶,抄十家,最少九家不冤枉。

打土豪,殺官,太巧了,從洪武過來的將士們都非常擅長,畢竟他們剛剛乾翻了元朝,不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殺貪官麼,紛紛表示這些操作他們太熟了,又熟又順手。

只不過在洪武大明,他們爲了以後的統治,還有所收斂。

但是這個明末世界老朱已經下令了,百姓只要不衝擊大軍,就不得隨意屠殺百姓,至於大戶人家和貪官污吏,那就全殺了吧,只要把糧草跟銀錢找出來就好。

對於貪官污吏老朱的想法非常簡單,不封刀,殺到天下無貪爲止!

對於這個命令的下達,也是老朱給這些大明的文武們一個小小的警告,不要爲了眼前的一點點利益胡亂插手,從而失去更遠大的未來以及自己的性命。

第101章 武備差距第24章 新揚州知府(求收藏)第84章 決戰闖逆(求訂閱)第50章 醒悟的湯和(求收藏)第57章 奪門(求收藏)第112章第14章 顆粒火藥問世(求收藏)第44章 長劍來歷(求收藏)第66章 劉宗敏部大潰敗(求收藏)第10章 狼滅狠人宋老頭第25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求收藏)第63章 天子劍(求收藏)第7章 朝會第43章 長劍‘無鋒’(求收藏)第46章 炮火轟鳴(求收藏)第43章 長劍‘無鋒’(求收藏)第61章 變化(求收藏)第11章 科技局成立(求收藏))第80章 巧合還是被針對?(求首訂)第26章 即將崛起的胡惟庸(求收藏)第72章 ‘出國,務農’(求收藏)第30章 即將改變的戰場形勢(求收藏)第77章 吃飽了再來(求收藏)第86章 驚喜後的絕望(求訂閱)第9章 洪武大帝抽永樂大帝的屁股第43章 長劍‘無鋒’(求收藏)第132章 三年時光翻天覆地的變化(求訂閱)第37章 兄愛如山啊!第92章 定計(求訂閱)第37章 兄愛如山啊!第112章第77章 吃飽了再來(求收藏)第79章 上架感言第42章 一萬兩白銀買個寶庫的門票(求收藏)第100章 騎兵下馬(求訂閱)第59章 急了他急了(求收藏)第125章 黑貓 白貓,好用就行第48章 龐然大物開始甦醒(求收藏)第59章 急了他急了(求收藏)第33章 舊時帝都沐春風(求收藏)第17章 新圖紙與新材料第37章 兄愛如山啊!第99章 初步邁入金屬時代第126章 達摩克里斯之劍第81章 法旨(求訂閱)第28章 求官(求收藏)第62章 洪武大明對李闖大順(求收藏)第36章 五萬兩白銀的大買賣(求收藏)第58章 王朝末路(求收藏)第28章 求官(求收藏)第89章 咱不想花銀子~~第96章 入關(求訂閱!)第134章 氣運金龍第114章 我常十萬來了第33章 舊時帝都沐春風(求收藏)第136章 新的世界,新的征途(求訂閱!!)第9章 洪武大帝抽永樂大帝的屁股第95章 卸甲歸田?不,繼續爲大明發光發熱吧第75章 世界意志波動(求收藏)第58章 王朝末路(求收藏)第37章 兄愛如山啊!第9章 洪武大帝抽永樂大帝的屁股第70章 丹成(求收藏)第13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4章 開局就攤牌第65章 大明第一炮的受害者(求收藏)第52章 朱標駕車(求收藏)第60章 藏書閣(求收藏)第25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求收藏)第3章 坤寧宮中夜話第12章 挑選工匠(求收藏)第42章 一萬兩白銀買個寶庫的門票(求收藏)第103章 初戰及決戰第95章 卸甲歸田?不,繼續爲大明發光發熱吧第14章 顆粒火藥問世(求收藏)第80章 巧合還是被針對?(求首訂)第50章 醒悟的湯和(求收藏)第74章 天發殺機(求收藏)第19章 北巡(求收藏)第65章 大明第一炮的受害者(求收藏)第44章 長劍來歷(求收藏)第121章 一戰葬送滿清幾代人第62章 洪武大明對李闖大順(求收藏)第81章 法旨(求訂閱)第22章 白骨露於野(求收藏)第13章 兵仗局中的人才(求收藏)第97章 憤怒的多爾袞(求訂閱)第108章 和平締造者與連發步槍生產計劃第45章 神威無敵大將軍炮(求收藏)第130章 我若不死,誰敢造反?第129章 大明八大軍團第102章 戰前勸降第59章 急了他急了(求收藏)第9章 洪武大帝抽永樂大帝的屁股第64章 抄家(求收藏)第6章 父慈子孝的一天第102章 戰前勸降第34章 拱衛司整改(求收藏)第4章 開局就攤牌第69章 善長非常擅長(求收藏)
第101章 武備差距第24章 新揚州知府(求收藏)第84章 決戰闖逆(求訂閱)第50章 醒悟的湯和(求收藏)第57章 奪門(求收藏)第112章第14章 顆粒火藥問世(求收藏)第44章 長劍來歷(求收藏)第66章 劉宗敏部大潰敗(求收藏)第10章 狼滅狠人宋老頭第25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求收藏)第63章 天子劍(求收藏)第7章 朝會第43章 長劍‘無鋒’(求收藏)第46章 炮火轟鳴(求收藏)第43章 長劍‘無鋒’(求收藏)第61章 變化(求收藏)第11章 科技局成立(求收藏))第80章 巧合還是被針對?(求首訂)第26章 即將崛起的胡惟庸(求收藏)第72章 ‘出國,務農’(求收藏)第30章 即將改變的戰場形勢(求收藏)第77章 吃飽了再來(求收藏)第86章 驚喜後的絕望(求訂閱)第9章 洪武大帝抽永樂大帝的屁股第43章 長劍‘無鋒’(求收藏)第132章 三年時光翻天覆地的變化(求訂閱)第37章 兄愛如山啊!第92章 定計(求訂閱)第37章 兄愛如山啊!第112章第77章 吃飽了再來(求收藏)第79章 上架感言第42章 一萬兩白銀買個寶庫的門票(求收藏)第100章 騎兵下馬(求訂閱)第59章 急了他急了(求收藏)第125章 黑貓 白貓,好用就行第48章 龐然大物開始甦醒(求收藏)第59章 急了他急了(求收藏)第33章 舊時帝都沐春風(求收藏)第17章 新圖紙與新材料第37章 兄愛如山啊!第99章 初步邁入金屬時代第126章 達摩克里斯之劍第81章 法旨(求訂閱)第28章 求官(求收藏)第62章 洪武大明對李闖大順(求收藏)第36章 五萬兩白銀的大買賣(求收藏)第58章 王朝末路(求收藏)第28章 求官(求收藏)第89章 咱不想花銀子~~第96章 入關(求訂閱!)第134章 氣運金龍第114章 我常十萬來了第33章 舊時帝都沐春風(求收藏)第136章 新的世界,新的征途(求訂閱!!)第9章 洪武大帝抽永樂大帝的屁股第95章 卸甲歸田?不,繼續爲大明發光發熱吧第75章 世界意志波動(求收藏)第58章 王朝末路(求收藏)第37章 兄愛如山啊!第9章 洪武大帝抽永樂大帝的屁股第70章 丹成(求收藏)第13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4章 開局就攤牌第65章 大明第一炮的受害者(求收藏)第52章 朱標駕車(求收藏)第60章 藏書閣(求收藏)第25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求收藏)第3章 坤寧宮中夜話第12章 挑選工匠(求收藏)第42章 一萬兩白銀買個寶庫的門票(求收藏)第103章 初戰及決戰第95章 卸甲歸田?不,繼續爲大明發光發熱吧第14章 顆粒火藥問世(求收藏)第80章 巧合還是被針對?(求首訂)第50章 醒悟的湯和(求收藏)第74章 天發殺機(求收藏)第19章 北巡(求收藏)第65章 大明第一炮的受害者(求收藏)第44章 長劍來歷(求收藏)第121章 一戰葬送滿清幾代人第62章 洪武大明對李闖大順(求收藏)第81章 法旨(求訂閱)第22章 白骨露於野(求收藏)第13章 兵仗局中的人才(求收藏)第97章 憤怒的多爾袞(求訂閱)第108章 和平締造者與連發步槍生產計劃第45章 神威無敵大將軍炮(求收藏)第130章 我若不死,誰敢造反?第129章 大明八大軍團第102章 戰前勸降第59章 急了他急了(求收藏)第9章 洪武大帝抽永樂大帝的屁股第64章 抄家(求收藏)第6章 父慈子孝的一天第102章 戰前勸降第34章 拱衛司整改(求收藏)第4章 開局就攤牌第69章 善長非常擅長(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