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忠臣?那就爲國盡忠吧!(求訂閱!)

一時間,文華殿中氣氛安靜到了落針可聞的地步。

跪拜在地的沈榮,額頭上已經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後背更是已經被汗水浸透了衣衫,就算如此沈榮也是一動也不敢動。

他明白他們沈家的生死就在此刻了,度過了,今日他活沈家也活, 度不過今日他死,沈家族滅。

文華殿中的氣氛越來越沉重,跪拜在地的沈榮感覺身上就如揹負了一座大山一般。

“起來吧。”老朱的聲音傳來。

沈榮聽到老朱的聲音,彷彿天籟一般,剎時間就感覺身上的‘大山’沒有了,大殿中的空氣都彷彿充滿了香氣, 一時間看眼前的地磚都感覺地磚無比美麗。

天地更是從一片灰暗,變的絢麗多彩起來, 沈榮敢保證, 自己絕對沒有看錯,老朱登上皇位之後,自己也不是沒有見過,那時的朱元璋絕對跟現在的朱元璋不一樣。

現在的他面見朱元璋,就有種皇恩如海,聖威如獄的感覺,整個天地都彷彿分爲了三層。

這些思緒在腦海中只過了一瞬間,沈榮立即說道:“謝陛下聖恩。”

說完後才緩緩起身,可惜年紀有些大了,腿腳或許不是特別利索, 又或者剛纔被老朱的天威壓了一下, 一下子竟然沒有起來。

“二虎, 給沈家主賜座,沈家主這等爲大明無私奉獻的精神, 值得讚揚值得江南衆人學習。”老朱吩咐二虎給沈榮搬過來一張椅子。

沈榮千恩萬謝的對着老朱說了幾句,才輕輕的坐在椅子上, 也只敢坐一半, 並且沒有坐實只是虛坐而已。

“沈家主這種捐獻家中全部財產的精神值得稱讚,明日咱就派人名傳天下,定讓天下人都知道沈家主這等無私奉獻的精神,也讓江南的家族多學習學習沈家主這等憂國憂民的品德。”

沈榮一聽朱元璋這話一出,身上的汗水再次忍不住的不斷冒出來,一旦明日這事通傳天下,江南的所有鉅富商賈恐怕就要活撕了他們沈家了。

沈榮此時心中慌得一匹,本來只想將自家從這場死劫中救出來就好了,沒想到朱元璋這一手更狠,話都到這了,若是自己再不狠一些,恐怕沈家還是逃脫不了滅族之禍。

“謝陛下,草民也只是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已。”沈榮自然不敢拒絕朱元璋的提議。

“嗯,那要是沒事了,你就下去吧!”老朱看着眼前的沈榮,知道沈榮心中還有些算計,但是這沈榮到現在了還不老實,竟然還想等着他先開口, 所以老朱直接就準備讓沈榮下去。

這一聽老朱的話,沈榮急了, 本來自己貢獻家產, 老朱若是不聲張也就算了,現在不但要通傳天下,還點名讓江南世家學習自己的作爲,這簡直將自己架到火上烤啊,若是自己不將江南那些商賈們解決,他沈家就要被他們解決了。

“陛下,草民還有一事啊。”剛坐沒兩分鐘,沈榮又一次跪了下去,同時也明白自己心中的那些小算計恐怕都被朱元璋看透,沈榮接下來就準備老老實實的將事情原委說了出來。

前些日子,江南鉅商齊聚蘇州商議,抵抗老朱要錢要糧的事的,沈榮一五一十的全部說了出來,哪幾家帶頭,哪幾家贊成,又是哪幾家開始拒絕後邊又贊成了,一點不敢隱瞞,事無鉅細的全部說出了出來,就連江南世家推選他當領頭人的事都沒敢隱瞞,如實說了出來。

說完後,再次從袖中掏出一份奏摺,交給了站在一旁的二虎。

“陛下,這是所有參與會議的家族名單,以及草民預估的家中財產,至於他們家中的財產,只會比摺子上的多,絕對不會少。”

沈榮反正豁出去了,一旦明日自己獻出全部身家的事流傳開來,這些人恐怕也要弄死他,還不如現在先弄死他們。

死貧道不死道友麼,若非之前朝廷中有人欠他一份人情,給他透漏了些許風聲,加上沈榮自己的猜測,他沈榮纔不捨得將全部財產都交出來,要知道銀子就是他的命根子,但是現在命都要沒了,留着銀子還有什麼用。

自他們上次蘇州一聚之後,朝廷就已經盯上了他們這些江南鉅商。

沈榮也是萬般無奈,已經被人抓住了辮子,若是他再不聰明些,說不定明日就是大明鐵騎破門,沈家族滅的地步了。

交出家族數代積累的錢糧,就是爲了求得沈家保全性命,只要性命保住了,沈榮相信,他們沈家獻出去的銀子,早晚還會賺回來的。

老朱接過奏摺大體看了看,人名與錦衣衛上報上來的一般無二,但是沈榮的要比錦衣衛中的更加詳細的列出了一家家的大體財產。

要知道現在錦衣衛大部分還撒在明末世界,洪武這邊只留一小部分而已,情報能力就已經如此可怕了。

“嗯,沈家主還是比較明事理的,要知道大明初立,總有些有二心之人,還盼着蒙元再打回來,不過這些人也只是異想天開罷了,不過呢,咱大明就需要沈家主這樣爲國爲民的人。”

老朱此話一出,沈榮低着的臉上就浮現出了笑容,可是還不等他繼續高興下去,老朱的下一句話,就傳來了。

“不過咱怎麼聽說摺子上這些人都是愛國人士啊,而且有人還說他們人人皆願意爲大明無私奉獻,這樣,咱交給沈家主一個差事,辦好了,沈家之前如何還是如何。”

老朱也不管沈榮同不同意,繼續說道:“咱派一位千戶帶兵保護沈家主,沈家主就按照摺子上所寫,一一拜訪過去,將他們贈送給大明的錢糧收好,到時候咱派人去接手拉到應天,如何?”

沈榮有心不答應,但是他不敢,因爲老朱說完如何兩字之後,如山如獄的威壓再次壓到了沈榮的身上。

“草民,一定給陛下將此事辦好,絕不浪費愛國義士的良苦用心。”沈榮說出這句話後,身上的壓力才消失。

其實沈榮心中是一萬個不願意的,他的本意是直接搞死這些人,一了百了,但是老朱這意思是不想讓他們都死了,反而只要交出金銀錢糧,就放過他們一條生路。

要知道這些人把家底掏空會不會恨大明,沈榮不知道,但是一定會恨死了沈榮。

“爲了沈家,不過如何我也要將你們的家底全部蒐羅乾淨嘍。”沈榮心中暗歎一聲。

“下去吧,咱會派人協助你的。”老朱已經不想看到沈榮了,反正在老朱的眼中,這些人就是待宰羔羊,肥了就砍一刀,讓他們回去養一養,養肥了就宰一刀。

有膽子想搞事,就要看一看他朱元璋的刀究竟利不利了。

沈榮連忙告退,直到出了文華殿之後,才長長的吐出一口氣,心中只感覺朱元璋越發的深不可測了,帝王城府常人不可測也。

隨後沈榮就跟着宮中侍衛向着宮外走去。

“二虎,派些人盯好了上次去蘇州那些家族,一家也不能跑了,這個沈榮比我想象的還要狠,錢、糧照着沈榮報上來的數收,一兩白銀不能少,一旦糧不能缺。”

老朱對着二虎吩咐道,雖然他有錦衣衛收集消息,但是他也沒想到江南這些商戶們藏得黃金白銀,遠超他的想象。

最重要的就是那龐大數量的糧食,這些江南世界手中的糧食纔是老朱最爲看重的。

一旦他們能夠拿出摺子上的這些糧食,他大明所有軍隊兩年不需要他調糧了,你就知道江南這些家族中終究藏了多少糧。

甚至有許多人家糧食都比金銀要多。

這元末世界的江南了了幾十家,就能刮出如此多的金銀糧草,老朱對明末的江南重地更加感興趣了,希望胡惟庸能夠給自己一個驚喜。

至於爲何將胡惟庸弄過去抄家,自然是老朱安排的了,胡惟庸腦筋轉的快,做事不擇手段,只爲達成目的,做這事正合適,一定能夠不辜負老朱的厚望,把他們所有的金銀糧草都給找出來。

白銀現在的大明勉強不缺,缺的是人口、糧草,好在很快人口大明就不缺了,就明末朝廷有記載的就有五千多萬人口,加上各地的隱藏人口,人數只會多不會少。

當然遷移人口也不是什麼人都遷的,優先遷移家中有精狀男子的,拖家帶口的優先遷移,就因爲拖家帶口的一般比較安穩,不容易發生事端。

就如後世大部分公司招聘喜歡有家有口有房貸的那種,好控制,想讓你幹麼就幹嘛,不幹就滾,又因爲有家有孩子還有貸款,所以不論公司如何對員工,如何加班,這種人離職率總是最低的。

你若招聘些年輕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那種,說不幹就不幹,說走就走,實在讓後世老闆們頭疼不已。

而大明遷移也是如此,拖家帶口的優先遷移,分地,朝廷借款給你,你可以購買糧種跟糧食,讓你有糧可種,有飯能吃,當然這筆錢也不過保證你家到來年秋收時餓不死而已。

也算是大明控制遷移過來百姓們的一種手段,要不然朝廷哪裡來的那麼多人手管理這些人。

自古以來皇權不下鄉,這次老朱還準備藉着此次人口大遷移,直接打破這種潛規則,什麼叫皇權不下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而遷移過來的人正是打破這種局面的最好選擇,咱直接遷移大批量的百姓直接到你的村子裡,保證不比你們村子人少,之後你看看究竟誰說了算。

只要雙方出現矛盾,老朱就可以派朝廷的人正式下鄉了。

這個事老朱已經與吏部溝通過了,吏部的人頭都大了,都不用具體計算,就知道,這個下鄉的官員人手缺口究竟有多麼的巨大。

每天吏部都在商議如何解決,最後吏部也沒想出一個好辦法,只能提議重啓科舉,至於重啓科舉一事,吏部尚書也已經呈給了老朱,只是老朱暫時還沒有批覆此事,所以吏部上下每天都在選士。

現在不只是洪武大明缺官員,明末世界也缺啊,雖然在那邊爲官只是暫時的,當一段時間就會返回洪武大明,但是朝廷也沒有這麼多後備人才可以選啊,所以老朱纔會選擇加快遷移人口速度,實在是手中管理人員太少了。

“二虎,孔克堅現在如何了?”沈榮剛走,老朱突然記起了那個被徐達俘虜的衍聖公孔克堅。

“啓稟陛下,孔克堅剛被俘虜時,還期待着他的君父能夠殺回來,嘴一直挺硬的,但是這麼長時間也未見蒙元再回來,他自己估計也不能再效忠他的君父了,所以早就服軟,只是近期大明事情太多,還在牢裡待着呢!”

二虎在腦海中想了想,就對老朱回覆道。

“哼,不忠不義之輩,若非祖上遺澤,這等人早就該死了。”老朱對孔家可沒有什麼好印象,要知道雖然孔家大部分人還在山東,但是這孔克堅可是徐達俘虜回來的元朝禮部尚書。

“不過這孔家確實有些棘手,不好處理。”老朱心中暗暗想到,不管歷史上孔家投降了多少次,但是天下士子們還是敬重孔子,學習儒家經意的。

就在文華殿再一次沉默下去的時候,殿外有人通傳,說是太子殿下來了。

老朱才停下在腦海中的思考。

“讓標兒進來。”

“是,陛下。”

“二虎,你先下去吧。”

“臣遵旨。”

二虎退下後,不一會朱標就推開了文華殿的門走了進來,一進來就看到老朱皺着眉,不知道在思考什麼。

“父皇何時如此惆悵?”

朱標好奇,現在大明還有什麼事能讓老朱如此頭疼。

“標兒啊,咱確實遇到一件比較棘手的事,徐達俘虜回來的孔家孔克堅,降明瞭,但是咱不想用他,更不想見到這等世修降表的奸賊家族。”

“孔家?”朱標微微皺起眉頭,隨即又鬆開了。

“父皇,這等世修降表的傢伙,之前不肯降,現在恐怕是見元朝沒有希望再回來了,才生出降明的念頭吧!”

“咱也是這樣想的,古有三姓家奴,現有孔家,這孔家要比所有人都要無恥。”老朱確實對公家沒有好感,看不起孔家這等毫無骨氣的傢伙。

“父皇,兒臣建議,讓孔克堅爲蒙元盡忠吧!”朱標雲淡風輕的說出一句令老朱詫異的話。

“孔家不是自古高談忠君麼,給他孔家和孔克堅個機會,說不定孔家的名聲在孔克堅自盡之後還能有所好轉,畢竟也是爲蒙元盡忠了。”

“這樣的話,天下士子會如何看待我大明?”老朱眉頭微皺。

“父皇,孔家不是孔子,我相信天下士子希望有孔子,而不是有孔家!再說咱們大明現在跟歷史上所有的王朝都不一樣,孔家在我大明沒有那麼大的影響,要知道我大明可是驅除韃虜才建國的,誰又能說的出什麼?。”

朱標可不想大明中留着這麼一家牆頭草,明末之時,也是這孔家第一個向着大清投降的,一提起來孔家,朱標就犯惡心。

就想當面問問孔家人,孔子就是這麼教導子孫後代忠君報國的嗎?

而且真說起來,孔家確實在大明中影響不大,要知道大明佔據高位的可沒有一位是正統儒家出身。

丞相李善長都不是,老朱更是自小沒有受過儒家教導,反而是朱標受到的儒家教導較多,因爲宋濂就是元末明初有名的大儒。

老朱都詫異的看着朱標,要知道朱標可是受到了非常正統的儒家教導,此時竟然能夠說出這等對孔家大不敬的話,可想而知老朱心中的震驚了。

同時老朱也在心中反思自己,明明獲得氣運祭壇如此之久了,心中的思想竟然還沒有完全轉變,竟然還對孔家有一絲絲的敬畏,覺得孔家代表着天下的士子。

“嗯,標兒說的不錯,咱還覺得孔子傳下來的孔家,定然會忠君愛國,既然蒙元已經覆滅了,孔家不跟着殉國確實說不過去了,那就這樣吧,找人安排蒙元的忠臣上路,全了他們的忠義之名。”

老朱一錘定音的說道,至於孔家想跟大明扳手腕?抱歉,孔家不配,大明是老朱一點一點帶兵打下來的,趕走韃虜恢復的中華,甚至丟失了幾百年的燕雲十六州都是大明收復回來的。

現在大明國內想跟老朱掰手腕的根本不存在,就算心中有些想法的,也老老實實的按捺着自己的不甘,不敢露出絲絲想法,沒看到沈榮知道老朱盯上他們了,第一時間就帶着全部身家來了麼?

之前就說過,只要老朱活着,大明中誰也不敢跳出來蹦躂,文臣武將也沒有一個敢炸刺的,說讓你死就得死,就算正統歷史上,老朱差點把開國功臣殺絕,你見有誰敢跳出來光明正大造反的?還不是隻能老老實實接受老朱的審判。

何爲得國最正?得國最正者朱元璋也!

第125章 黑貓 白貓,好用就行第102章 戰前勸降第20章 淡泊名利‘劉伯溫’(求收藏)第29章 天生就懂朱元璋(求收藏)第21章 杯酒釋兵權(求收藏)第21章 杯酒釋兵權(求收藏)第124章 朱老父親的心裡話第4章 開局就攤牌第104章 一戰定乾坤第100章 騎兵下馬(求訂閱)第99章 初步邁入金屬時代第102章 戰前勸降第105章 被拆分的關寧鐵騎第67章 常大將軍趕羊(求收藏)第19章 北巡(求收藏)第86章 驚喜後的絕望(求訂閱)第4章 開局就攤牌第29章 天生就懂朱元璋(求收藏)第71章 酷刑體驗卷(求收藏)第121章 一戰葬送滿清幾代人第18章 大明手藝人超牛皮(求收藏)第33章 舊時帝都沐春風(求收藏)第57章 奪門(求收藏)第13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27章 面世(求收藏)第32章 江南的馬(求收藏)第23章 人間慘劇莫過於此(求收藏)第15章 科技局的第一批人馬(求收藏)第117章 大明與大清的宿命之戰第105章 被拆分的關寧鐵騎第14章 顆粒火藥問世(求收藏)第128章 奉天殿中議未來第71章 酷刑體驗卷(求收藏)第89章 咱不想花銀子~~第129章 大明八大軍團第81章 法旨(求訂閱)第21章 杯酒釋兵權(求收藏)第54章 獻祭氣運(求收藏)第13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11章 水師變水軍第5章 老朱:標兒是咱的好兒子第11章 科技局成立(求收藏))第108章 和平締造者與連發步槍生產計劃第70章 丹成(求收藏)第13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32章 三年時光翻天覆地的變化(求訂閱)第40章 江南士紳的作用(求收藏)第8章 土法興國第131章 朱家父子歡樂多第58章 王朝末路(求收藏)第46章 炮火轟鳴(求收藏)第13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25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求收藏)第124章 朱老父親的心裡話第114章 我常十萬來了第8章 土法興國第98章 最後的掙扎(求訂閱)第20章 淡泊名利‘劉伯溫’(求收藏)第85章 最後的希望(求訂閱)第73章 佔據地利人和(求收藏)第75章 世界意志波動(求收藏)第72章 ‘出國,務農’(求收藏)第68章 羣臣駕到新世界(求收藏)第81章 法旨(求訂閱)第25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求收藏)第22章 白骨露於野(求收藏)第127章 心思萬千第98章 最後的掙扎(求訂閱)第75章 世界意志波動(求收藏)第18章 大明手藝人超牛皮(求收藏)第76章 順天應勢 (求收藏)第116章 功法傳播第37章 兄愛如山啊!第104章 一戰定乾坤第35章 大明紡織機第15章 科技局的第一批人馬(求收藏)第43章 長劍‘無鋒’(求收藏)第89章 咱不想花銀子~~第1章 應天登基第52章 朱標駕車(求收藏)第74章 天發殺機(求收藏)第54章 獻祭氣運(求收藏)第20章 淡泊名利‘劉伯溫’(求收藏)第13章 兵仗局中的人才(求收藏)第10章 狼滅狠人宋老頭第4章 開局就攤牌第83章 帶他們回家(求訂閱)第124章 朱老父親的心裡話第48章 龐然大物開始甦醒(求收藏)第3章 坤寧宮中夜話第81章 法旨(求訂閱)第95章 卸甲歸田?不,繼續爲大明發光發熱吧第92章 定計(求訂閱)第90章 待價而沽的三桂(求訂閱)第26章 即將崛起的胡惟庸(求收藏)第114章 我常十萬來了第83章 帶他們回家(求訂閱)第26章 即將崛起的胡惟庸(求收藏)第44章 長劍來歷(求收藏)第42章 一萬兩白銀買個寶庫的門票(求收藏)
第125章 黑貓 白貓,好用就行第102章 戰前勸降第20章 淡泊名利‘劉伯溫’(求收藏)第29章 天生就懂朱元璋(求收藏)第21章 杯酒釋兵權(求收藏)第21章 杯酒釋兵權(求收藏)第124章 朱老父親的心裡話第4章 開局就攤牌第104章 一戰定乾坤第100章 騎兵下馬(求訂閱)第99章 初步邁入金屬時代第102章 戰前勸降第105章 被拆分的關寧鐵騎第67章 常大將軍趕羊(求收藏)第19章 北巡(求收藏)第86章 驚喜後的絕望(求訂閱)第4章 開局就攤牌第29章 天生就懂朱元璋(求收藏)第71章 酷刑體驗卷(求收藏)第121章 一戰葬送滿清幾代人第18章 大明手藝人超牛皮(求收藏)第33章 舊時帝都沐春風(求收藏)第57章 奪門(求收藏)第13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27章 面世(求收藏)第32章 江南的馬(求收藏)第23章 人間慘劇莫過於此(求收藏)第15章 科技局的第一批人馬(求收藏)第117章 大明與大清的宿命之戰第105章 被拆分的關寧鐵騎第14章 顆粒火藥問世(求收藏)第128章 奉天殿中議未來第71章 酷刑體驗卷(求收藏)第89章 咱不想花銀子~~第129章 大明八大軍團第81章 法旨(求訂閱)第21章 杯酒釋兵權(求收藏)第54章 獻祭氣運(求收藏)第13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11章 水師變水軍第5章 老朱:標兒是咱的好兒子第11章 科技局成立(求收藏))第108章 和平締造者與連發步槍生產計劃第70章 丹成(求收藏)第13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32章 三年時光翻天覆地的變化(求訂閱)第40章 江南士紳的作用(求收藏)第8章 土法興國第131章 朱家父子歡樂多第58章 王朝末路(求收藏)第46章 炮火轟鳴(求收藏)第13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25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求收藏)第124章 朱老父親的心裡話第114章 我常十萬來了第8章 土法興國第98章 最後的掙扎(求訂閱)第20章 淡泊名利‘劉伯溫’(求收藏)第85章 最後的希望(求訂閱)第73章 佔據地利人和(求收藏)第75章 世界意志波動(求收藏)第72章 ‘出國,務農’(求收藏)第68章 羣臣駕到新世界(求收藏)第81章 法旨(求訂閱)第25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求收藏)第22章 白骨露於野(求收藏)第127章 心思萬千第98章 最後的掙扎(求訂閱)第75章 世界意志波動(求收藏)第18章 大明手藝人超牛皮(求收藏)第76章 順天應勢 (求收藏)第116章 功法傳播第37章 兄愛如山啊!第104章 一戰定乾坤第35章 大明紡織機第15章 科技局的第一批人馬(求收藏)第43章 長劍‘無鋒’(求收藏)第89章 咱不想花銀子~~第1章 應天登基第52章 朱標駕車(求收藏)第74章 天發殺機(求收藏)第54章 獻祭氣運(求收藏)第20章 淡泊名利‘劉伯溫’(求收藏)第13章 兵仗局中的人才(求收藏)第10章 狼滅狠人宋老頭第4章 開局就攤牌第83章 帶他們回家(求訂閱)第124章 朱老父親的心裡話第48章 龐然大物開始甦醒(求收藏)第3章 坤寧宮中夜話第81章 法旨(求訂閱)第95章 卸甲歸田?不,繼續爲大明發光發熱吧第92章 定計(求訂閱)第90章 待價而沽的三桂(求訂閱)第26章 即將崛起的胡惟庸(求收藏)第114章 我常十萬來了第83章 帶他們回家(求訂閱)第26章 即將崛起的胡惟庸(求收藏)第44章 長劍來歷(求收藏)第42章 一萬兩白銀買個寶庫的門票(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