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bookmark

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蘇先生,若寶鈔的價值不是朝廷定的,那應當是什麼定的呢?我實在是想不明白。”

朱棡開口說道。

他自認也算是聰慧之人,但這事,他完全想不懂。

“沒錯,蘇先生,我也想不明白,寶鈔是朝廷發的,難道價值多少朝廷還定不了嗎?”

朱樉亦是附和道。

朱橚說道:“蘇師,學生想不通。”

……

幾人對於這個問題,全都是一頭霧水,滿臉疑惑的看向蘇璟。

當然,還有門外的朱元璋和劉伯溫,側耳仔細的聽着。

蘇璟淡淡道:“這寶鈔的價值,真正決定的,其實是整個大明的百姓。”

大明的百姓?

蘇璟此言一出,原本懵逼的衆人更加的懵逼了。

“蘇師,寶鈔那不是朝廷發行的麼,怎麼又和百姓扯上關係了。”

朱標立刻朝着蘇璟詢問道。

蘇璟說道:“太子,剛纔我與你們說了半天,主要是提的這寶鈔的價值,這價值換個說法,叫‘購買力’你覺得合適嗎?”

購買力?

朱標怔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過來。

他點點頭道:“購買的力量,這個說法對於寶鈔價值的描述十分的貼切,學生覺得很合適。”

“你們呢?應該不需要我解釋購買力的意思吧。”

蘇璟又朝着其他的皇子們問道。

“學生明白。”

“購買力一次言簡意賅,學生清楚。”

“太合適了,比價值更合適。”

“蘇師,很清楚,學生知道了。”

幾人迅速的點頭,對於這麼一個新詞彙的出現,沒什麼理解上的困難。

他們都很輕鬆,老朱和劉伯溫就更輕鬆了。

蘇璟繼續道:“好,既然大家都知道了,那我就繼續說,寶鈔的購買力,決定了寶鈔的價值,也就是說,寶鈔是用來買東西的。”

“我們舉個相對簡單的例子,現在大明最多的商品是什麼?糧食對不對,民以食爲天,農民最多,糧食也生產的最多。”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大明全年的糧食產量是有限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寶鈔呢?你們想想,朝廷要是想的話,是不是可以近乎無限的印下去。”

“對於寶鈔來說,製作材料都無法限制,因爲材料不夠的話,增加面額就行了。”

“現在,我們用寶鈔去買糧食,寶鈔再多,最多也就是把所有的糧食買完對不對,當糧食售空的時候,即便印出再多的寶鈔,那也買不到糧食了。”

“其實不僅僅是糧食,其他的東西也一樣,任何的物資都是有限的。現在,你們可明白,爲什麼寶鈔的價值,朝廷決定不了了。”

蘇璟侃侃而談,說的內容其實並不算多麼的深奧。

但對於大明來說,這樣的理論還是蠻先進了。

朱標等幾個皇子自是不用多說,平日裡肯定沒學過也沒研究過經濟學,這貨幣更是與他們無關。

老朱給他們的供養,那可太多了。

至於朱元璋,讀的書的確不少,近來爲了發行大明寶鈔,同樣研究了不少貨幣的知識,但終究只是前線的內容,蘇璟所言,還是過於深入了。

劉伯溫那就是豁然開朗了,他所學駁雜,各方面都有涉獵,同時善於思考,蘇璟的話,只是一點,他就通了。

現在的劉伯溫已然理解了蘇璟爲什麼要告誡朱元璋,大明寶鈔的發行,一定要慎重的原因了。

“伯溫,你明白了?”

老朱對劉伯溫還是很瞭解的,只是瞥過一眼劉伯溫的表情,便明白劉伯溫知道什麼了。

劉伯溫點頭道:“是的,陛下,臣明白了,蘇先生之智慧,不管什麼時候都令人欽佩。”

“快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朱元璋趕忙催促道,他迫切的想明白蘇璟所言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劉伯溫搖頭道:“陛下,老臣只是理解了一點,讓我講給別人聽還是差一些,不如咱們繼續聽蘇先生講,他講的肯定比我說的透徹。”

劉伯溫心裡還是念着蘇璟的好的,這種時候,他不會搶了蘇璟的風頭。

朱元璋看了劉伯溫一眼,說道:“行吧,那朕就聽聽蘇璟怎麼說。”

劉伯溫的心思,老朱還是明白的,不過他沒點破。

這樣不爭不搶的劉伯溫,老朱很滿意。

“蘇師,學生有些想法。”

年齡最小的朱橚,這會最先開口。

蘇璟立刻道:“你說。”

朱橚說道:“紙幣的價值,其實和全部商品的價值是對應的,紙幣能買到的東西,最多就是全部的商品,也就是紙幣的總價值,最多等於全部商品的價值,所以,紙幣的價值只能小於或等於商品總價值,不會因爲紙幣發行的多少而改變。”

朱橚的年紀小,見識可能最少,不過這在現在卻是他的優勢。

因爲年紀小,在蘇璟的身邊學習,思維才能更容易的被改變。

蘇璟聽到朱橚的這番言論,那也是相當的驚訝。

小小年紀,有如此思維,以後不可限量。

“不錯,吳王,你說的基本沒錯。”

蘇璟點點頭。

此時,朱棡舉手道:“蘇先生,若是按照五弟所言,那大明的百姓生產的商品,這些商品對應了紙幣的價值,如此一來,便是大明百姓決定了紙幣的價值了,對不對?”

蘇璟笑道:“不錯,晉王看來也明白了。”

朱棣說道:“蘇先生,即便是這樣,紙幣的價值不還是那麼多麼,又會有什麼問題呢?”

即便說了這裡,對於紙幣發行的後果,他們依舊沒有想的清楚。

畢竟是沒學過的東西,不知道也能理解。

蘇璟淡淡道:“燕王的疑惑很有意思,我馬上就告訴你們,會出現什麼問題。”

“我們簡單的舉一個例子作爲模型來看,假設大明全部商品的總值爲一百個,此時紙幣發行爲一百錢的時候,一錢正好對應一個商品對不對。”

“那麼,現在朝廷覺得錢不夠用了,又發行了一百錢的紙幣。”

“這個時候,紙幣一共有兩百錢,那麼此時就是兩錢對應一個商品對不對。”

“好,我們繼續發行紙幣,再發八百錢,一共有一千錢,對應的就是十錢一個商品,商品漲價了!”

“對於朝廷來說,新發行九百錢,的確可以買到東西,但對於持有原本一百錢的百姓來說,他們啥也沒幹,手裡的一百錢是不是就等於變相縮水了。”

蘇璟緩緩道來,舉了個簡單的例子,將超發貨幣的壞處描述了出來。

說白了,其實就是通貨膨脹。

這樣的例子,蘇璟上輩子學經濟學的時候,不知道聽了多少課了。

只不過,那些例子,大多數都是明朝之後纔出現的例子,蘇璟在這裡也不太好展開的講,只能自己編一個。

“怎麼回事?紙幣發行,竟然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嗎?”

朱樉一臉茫然,他一直覺得紙幣的好處那麼多,就應該多發。

但現在,聽完蘇璟的講解,他意識到紙幣好像也沒有那麼好了。

朱棡若有所思道:“紙幣不斷的發行,會導致商品的價格上漲,說到底,只是將百姓手裡的錢掠奪了過去。”

朱標面色沉重,他現在只想告訴自己的父親朱元璋,暫停大明寶鈔的發行。

這個問題,可太嚴重了!

不僅僅是商品漲價,紙幣貶值的事情,還牽扯到紙幣和金銀兌換的問題。

這要是出了問題,大明的經濟必定會動盪,而到時候倒黴的就是老百姓。

朱棣的臉色一樣沉重,內心也在思考着什麼,只不過他沒說話,就是默默的想着。

朱橚的神色最爲平靜,他依舊只是把這當成了一道難題,是難題,那就有解決的辦法。

門外,朱元璋的臉色有些難看。

蘇璟說的,已經算是簡單明瞭了。

這紙幣的發行,其實就是在變相的掠奪百姓的財富。

這就和朱元璋發行寶鈔的初衷相違背了,至於說少發行些紙幣,那朱元璋本身就有想着用紙幣來解決大明財政問題的想法,少發些,還不如干脆不發行呢。

“伯溫,你覺得,朕是不是也不該發行寶鈔?”

朱元璋朝着身旁的劉伯溫問道。

劉伯溫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道:“陛下,臣只知道,凡事有利有弊,蘇先生既然說了紙幣的好處,那紙幣的發行,就是有可能的。”

朱元璋看了一眼劉伯溫,笑道:“伯溫,你現在倒是會避重就輕了。”

老朱最關心的,是現在的大明能不能發行寶鈔。

而劉伯溫回答的是,未來的大明肯定有可以發行寶鈔的可能。

劉伯溫說道:“陛下,不是臣不想回答,而是蘇先生所言令臣十分的觸動,還是得等聽完了蘇先生的課,臣纔好有自己的看法和答案。”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就知道推脫,蘇璟這小子講的,還不明白嗎?”

劉伯溫沒再說話,但這意思也很明顯了。

你朱元璋都說蘇璟講的明白了,何必還要問我這個老頭呢?

“蘇師,那麼如果控制紙幣的發行數量呢?保證紙幣和實際商品的價值一致,是不是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幾人還在沉默,朱橚已經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蘇璟看了看朱橚,點點頭道:“有一定的辦法,事實上,這種超發貨幣的行爲會導致的商品價格上漲結果,我將其稱之爲通貨膨脹。”

“說的準確點,那就是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

“說白了,根本的原因是紙幣的購買力其實對標的是實際的物資,紙幣的發行機構卻能夠無限的發行紙幣,紙幣再多,物資就那麼點,紙幣自然也就不再值錢了。”

“吳王你所說的控制紙幣的發行量,的確是解決通貨膨脹問題的幾個有效辦法,只不過,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這個方法並沒有那麼容易實現。”

“首先,大明全體的物資,其實是在不斷的增長的,因爲人口在增加,技術在提高,產出自然也會增加。”

“物資不斷的增加,紙幣要想保持穩定的購買力,那就得保持在物資增加的相同水平上,這件事很難!”

蘇璟上輩子,那都見識過不少國家因爲紙幣超發,而國家經濟崩潰。

那可是有着先進的經濟學理論指揮的情況下,依舊會發生的事情。

更不要說現在的大明,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太難了。

“蘇師,學生明白了,但學生相信,再難也是解決的辦法,總比毫無辦法的好。”

朱橚認真的說道,對他來說,解題只要有方法有思路,那就不是束手無策。

蘇璟笑着點點頭,朱橚的態度他還是很欣賞的。

這樣的人,才適合做研究,不畏難,有鑽研的精神,非常的好。

“蘇先生,您剛纔說物資水平其實也在不斷地增加對吧。”

朱棡突然開口問道。

蘇璟回答道:“沒錯。”

朱棡又道:“那麼如果紙幣發行之後,不再增發,隨着物資不斷的增加,相同面額的紙幣購買力是不是會比之前增加呢?就好像之前您舉的例子,一百錢的紙幣總值不變,全部商品一百個變成兩百個,那不是就是一錢買兩個商品了。”

“不錯,晉王的思路很清晰麼。”

蘇璟立刻點頭道:“這個現象,也有一個名字,叫做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一樣有着危害,對於生產者而言,原本一個商品賣一個錢,現在兩個商品才能賣一個,等於需要多付出一倍的勞動才能獲取原先的報酬,無形中生產者的生產價值就被剝奪了一些。”

“這也是我說吳王的控制辦法很難的地方,因爲紙幣的發行無論是多了,還是少了,都會出現問題,這其中的度,很難把握住。”

“一旦控制不當,受損的一定的底層人民,也就是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

“現在你們還覺得,紙幣的發行是很有必要的,現在就要推行下去嗎?”

(本章完)

第75章 大明反腐?不,這是企業反腐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3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29章 三位學生第60章 產業鏈!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414章 科普可不是說個小故事就行了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485章 創造需求和創造市場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531章 此事太過簡單第365章 大世界,大震撼!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16章 朱標的任務第515章 光明磊落趙榮臻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264章 質量互變,螺旋前進!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312章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329章 出獄!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390章 算算他的身份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314章 諸王行動!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370章 大秦的銀行,果真如此嗎?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475章 芝依的成長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67章 父子夜談第20章 朱標獻策,驚喜的老朱!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430章 蘇璟,出現了!第38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435章 還是妹子懂我第95章 蘇璟的培養計劃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2章 你知道個屁!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149章 前三往往有四個第60章 產業鏈!第105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205章 軟廣教學!春秋筆法!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415章 科學和迷信第127章 梭哈!第57章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326章 皇位還是皇帝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65章 恭喜陛下!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123章 飛花令
第75章 大明反腐?不,這是企業反腐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3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29章 三位學生第60章 產業鏈!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414章 科普可不是說個小故事就行了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485章 創造需求和創造市場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531章 此事太過簡單第365章 大世界,大震撼!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16章 朱標的任務第515章 光明磊落趙榮臻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177章 劉基宋濂同覲見,老朱的真正想法第509章 知府和府丞,不太對的關係第264章 質量互變,螺旋前進!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139章 卡奧斯的數學題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320章 結個善緣第312章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112章 數學是最好的工具第210章 遇險怎麼辦?在下蘇跑跑!第329章 出獄!第275章 蘇璟還教了你什麼!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390章 算算他的身份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108章 蘇璟的手工課第359章 婚姻大事,一國之大事第314章 諸王行動!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370章 大秦的銀行,果真如此嗎?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475章 芝依的成長第52章 貪官污吏只是小事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67章 父子夜談第20章 朱標獻策,驚喜的老朱!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430章 蘇璟,出現了!第382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435章 還是妹子懂我第95章 蘇璟的培養計劃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2章 你知道個屁!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149章 前三往往有四個第60章 產業鏈!第105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205章 軟廣教學!春秋筆法!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415章 科學和迷信第127章 梭哈!第57章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224章 瑞雪兆豐年,融化和導熱!第326章 皇位還是皇帝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65章 恭喜陛下!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123章 飛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