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天策軍海軍艦隊特遣編隊,由一艘核動力航母、一艘補給艦、一艘船塢登陸艦、四艘海警戰艦和八艘海監戰艦、四艘滾裝貨輪組成,抵達了吉婆灣(今越南海防市)。
隨後,兩個海軍陸戰隊團由海岸登陸,他們以三十多輛兩棲突擊車爲前導,攻入安南腹地。
二日,大批直十八運輸機從核動力航母上起飛,分做數個波次對安南重兵集結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轟炸。
天策軍的海陸空一體戰術,加上人潮洶涌的鄭軍,安南黎朝如同四面透風的破房子,幾乎一推就倒,根本組織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天策軍與鄭軍長驅直入,橫掃安南全境,安南軍隊成批成批的被打死或者俘虜,幾路大軍於十二月十八日陸續抵達安南首都升龍府(今河內)外圍。
失敗的戰報如雪片般飛向升龍府的時候,安南朝廷知道升龍府保不住了。真宗黎維祐曾欲逃往保祿山,結果出城之後,才發現竟然無路可逃,天策軍進展的太快了,簡直勢如破竹,不得以黎維祐只得返回升龍府坐以待斃。
十二月二十九日,天策軍與鄭軍合圍升龍府,派出安南降將命令黎朝投降。
黎朝兵力已經十去其九,升龍府也成了一座孤城,黎維祐知道大勢已去,爲免升龍府百姓遭受戰火荼毒,爲保黎氏皇族血脈,黎維祐含淚下令向天策軍投降。
其實最讓黎朝震撼的是,天策軍的直升機頻繁光顧升龍府上空,時不時地投下炸彈,摧毀着黎朝上下抵抗的決心。
公元一六四五年,元月一日,安南黎朝僞帝真宗黎維祐舉城投降,宣告了安南國的滅亡。
爲了目睹這歷史性的時刻,王越乘專機親臨升龍府主持了投降儀式。
“下臣安南都統使黎維祐,拜見大明忠貞侯爺,安南心向大明,誠心內附,還望朝廷接納。”
黎維祐自稱安南都統使,又言稱內附,而不是投降,算是耍個花招。中華的歷史他也是學過的,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如果他以皇帝身份投降,十有八九會死的不明不白。
“黎都統使,本侯代表崇禎皇帝陛下歡迎你重新迴歸。”王越也稱他都統使,實際上也是不承認他原來的皇帝身份:“爲了保證安南的平穩過渡,也爲了保證黎都統使本人和家人的安全,本侯決定送你全家北上進京安置,朝廷對你也會有所安排。”
爲了防止安南出現反覆,阮氏安南皇族幾乎被鄭芝龍斬盡殺絕了,但是黎朝皇族卻不宜如此處理。
首先黎朝算是大明正式冊封的安南正統,如果處理過激,不利於安南今後的平穩過渡。
想要安南猴子們乖乖的當順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百年前大明在安南翻了車,後世的黴軍也在安南黯然收場,所以佔領了安南並非萬事大吉。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黎維祐只得陪着小心道:“多謝侯爺如此關照,在下感激不盡!”
起碼有一點他是肯定的,自己的小命暫時是保住了。
升龍府就是後世的河內,自從五代時期安南獨立起就是安南國的統治重心之一。
坐落在升龍府的安南皇宮是仿照北宋的格局逐漸的,經過數百年的改擴建,規模還不小,但和北京的紫禁城還是無法相比。
原安南皇宮金鑾殿內,鄭芝龍與王越再次會面。
“末將鄭芝龍,拜見忠貞侯爺!”鄭芝龍向王越深施一禮道。
“飛黃將軍,這些年福建鄭氏可謂蒸蒸日上啊,到目前爲止,已經滅了四國,就是朝廷也要另眼相看了。”王越笑着道。
鄭芝龍趕緊做謙卑狀道:“末將不敢狂妄,我福建鄭氏能有今天,都是仰仗侯爺,芝龍心如明鏡。”
“你能這樣想,那是最好。”王越道:“你看看,本侯把誰給你帶來了。”
旁邊一名年輕的天策軍少校軍官向鄭芝龍敬禮道:“孩兒鄭成功,見過父親!”
經過六年的學習和鍛鍊,鄭成功已是一名海軍參謀,軍銜少校。在天策軍海軍花名冊上,他的名字就是鄭成功,一直沿用至今。
“森兒長高了呀!”鄭芝龍感慨地道。
“你二人的父子之情,下來再敘。”王越在一旁道:“這次本侯親臨安南,除了見證安南黎朝投降,另外還有要事與飛黃將軍相商。”
“請侯爺明示。”鄭芝龍做恭聽狀道。
王越道:“福建鄭氏經過數年的開拓,到目前爲止,已經坐擁四國之地,也算的上幅員遼闊了。”
鄭芝龍趕緊道:“拿下黎朝乃天策軍所爲,我鄭氏不過是盡了一點綿薄之力罷了。”
王越一擺手,似笑非笑地看着鄭芝龍道:“先不說這個,本侯就是想問問飛黃將軍,現在是不是有了割據稱王,或者登基稱帝的想法?”
鄭芝龍心頭一驚,立刻道:“芝龍哪敢有此妄想。”
還別說,鄭氏內部已經有了擁戴鄭芝龍割據稱王的呼聲,誰不想當從龍之臣,光宗耀祖?現如今福建鄭氏所佔的土地面積,海外開國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呀?
“哈哈哈!”王越大笑三聲道:“國人的秉性,本侯心如明鏡。”
“芝龍絕無此念,請侯爺明鑑!”鄭芝龍只差賭咒發誓了。
“飛黃將軍,如果鄭氏在原安南、占城、真臘的範圍內建國,本侯費心費力支援鄭氏所爲何來?”王越語氣嚴肅地道:“本侯的最終目的是爲了納中南半島入華夏版圖,而不是爲他人做嫁衣,你可明白?”
“芝龍明白!”鄭芝龍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道。
“你明白就好。”王越點了點頭道:“福建鄭氏有功,本侯絕不虧待。爲表彰飛黃將軍所立功勳,本侯決定任命你爲中南巡閱使,直屬我起點管委會。原四國之地,本侯擬定分割成四個省,統歸中南巡閱使管轄,這四省的行政構架將由我起點管委會來完成,四省的稅收中兩成用於鄭氏養軍,三十年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