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直指弊端

?既然遇到清官,當然要親近一番。尤其是這種能一心爲民,乾點實事的清官,呂漢強本着能拉攏就拉攏的原則,從本心裡還是願意接受的。尤其這澤州是直隸山西布政司的州郡,按照規矩,如果不出大的差錯,這位直隸州的知州下一步就是高升山西布政使,這樣的潛力股怎麼不抓緊呢。而這時候,呂漢強也聽到這位微服而來的知府大人肚子叫喚的和戰鼓一般,雖然是軍情緊急,但再急也當不過吃飯急。

因此,呂漢強就笑着道:“既然先生坦誠,我也以兄長相待,看看已經是軍中吃飯時候,不如我們就軍前小酌一杯如何?”

這姚同新也是爽快人,哈哈一笑道:“正想領略督師大人指揮若定揮斥方遒的風采。”然後一笑道:“我可是知道,你這軍營裡臭大街的薰兔肉可讓周邊士紳垂涎欲滴,正好,我來替你消滅一二,以解軍兵之苦。”

軍中不比平常,飯菜也簡單的很,即便是堂堂直隸知州也只能入鄉隨俗。

酒倒是有的,不過呂漢強沒有喝,伙食可以特殊點,但軍中禁酒是必須執行的。

一笸籮饅頭,一個拼盤兔子肉,還有就是一個小炭火爐子,爐子上是一小鍋湯菜。

現在的呂漢強軍隊,已經徹底的摒棄了古代軍隊紮營先砍柴的規矩,炭火的爐子已經完全取代了燃燒柴草,這和呂漢強的環保意思無關,而是和行軍時候節省不必要的時間和體力有關。

炭火爐子不但能給大軍省卻時間砍柴,最主要的是便捷,體積小延燒時間長,只是這幾項,便讓後勤減少了一半以上的運輸壓力,軍士們只要抓緊時間修整營寨就行了,而這時候,火頭軍早就做好了熱騰騰的飯菜,等着他們就食休息,呂漢強對蓄養軍士體力是不遺餘力的。

尤其在冬日行軍,這炭火完全可以安置在帳篷裡,不但可以爲軍士取暖,而且更安全。

但姚同新看到這個玩意的時候,簡直對呂漢強的奢侈到令人髮指的舉動震驚。

“見賢老弟,難道你這軍中軍士全用這個東西嗎?”姚同新謹慎的問道。

呂漢強邊將雙手在炭火上烤熱,邊隨意的答道:“冬日出征軍士辛苦,一盆炭火,卻可以解決許多問題,這是我們行軍必備的東西,每個小隊的帳篷裡都有這樣一個,我雖然不講究與士卒同甘共苦,但這也不算是特殊待遇。”然後看着翻滾的砂鍋歡快的道:“來來來,乾菜燉兔肉,正是滾開時候纔好吃,來來來,老哥且嚐嚐鮮。”

“你難道不知道你這一頓飯所消耗的焦炭,就能讓一個三口之家吃上一頓飽飯嗎?”姚同新有點痛心疾首的問道。

呂漢強一愣,但馬上就明白了,自己的焦炭賣的很貴,按照這一爐子焦炭量來說,那就是三斤糙米沒了。

但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就哈哈一笑道:“我爲能取得勝利,絕對不會吝惜一點物資的,來來來,吃啊。”

姚同新就哀嘆一聲,無言的拿起了酒杯。

酒是專爲姚同新這個客人準備的,呂漢強這時候不能碰,於是就端起手中的茶杯與姚同新對照了一下,“軍中只能慢待,不過一句話說的好,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我就以茶代酒,先爲姚先生接風洗塵。”

姚同新也知道這個規矩,於是也不客氣,就在呂漢強的面前自斟自飲。

一杯酒下肚,姚同新突然神秘的探出腦袋問道:“難道見賢老弟聽我願意讓出,我這直隸山西布政司的澤州四縣之一的陽城,難道就沒有想過我是有條件的嗎?”

呂漢強就笑了,手撕着鍋盔粘在醬料眯着眼睛道:“禮尚往來,這本是天經地義,別人都嫌自己管轄的地方小,哪裡還有往外推的道理?因此,先生有所要求也在常理,若不然,我還要掂量掂量了,畢竟,你們這些東林給我挖的坑太多,我不得不小心些。”

和直來直去的人談話,就沒必要兜圈子,只有直來直去才能盡歡,再說了,這是軍前,大戰一觸即發,哪裡有工夫和那幫文人一樣,雲山霧罩讓你猜,整那些虛的?

被稱東林,姚同新就尷尬的笑笑。

以東林自詡,這是天下所有文人的榮耀,唯獨這個呂漢強,明明是個文士,卻專門和東林對着幹,成立個什麼孤臣黨,壯大聲勢。

但姚同新身外經年老官,對朝堂還是相當瞭解的,雖然身爲東林,卻也鄙視那些只會誇誇其談的傢伙,和而不羣,這是他自己的底線,因此沒必要像呂漢強這毛頭小子,非得把自己弄得四面楚歌。

但他也瞭解呂漢強的無奈,被趕鴨子上架的苦衷。

其實姚同新還是非常佩服呂漢強的,雖然什麼事情都是被架在火上烤着,但這傢伙就能利用這火堆,將自己弄得滋潤無比,而且還絕對實現了他共濟天下實幹興邦的大志。這不得不讓同樣有心爲國做番事業的姚同新感覺佩服。

而對於呂漢強的直接爽快,姚同新更感覺滿意,於是放下手中啃的無滋無味的薰兔肉,長久的盯着呂漢強看了半天,然後突然冒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難道賢弟沒看出這天下將亂?”

對他來說,說這話叫石破天驚,但對呂漢強來說,心中想的卻是,這也是文人好做大言的老毛病,正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便是如此,但那是對其他人說的,對於呂漢強這個穿越人士,根本就沒有一點震驚的作用。

“天下即將大亂?哈哈,難道現在不亂嗎?外有建奴施虐,北面蒙古反叛擾邊,去年,人家蒙古打穀草都打到了他楊鶴三邊總督的治所延綏,內裡饑民遍地,流寇橫行,貪官污吏不思治國只想敲骨吸髓,滿堂清流只會誇誇其談卻無一策實用的治國之道,而江北塗炭,江南觀望,難道這還不是大亂嗎?”呂漢強依舊雲淡風輕的吃着鍋盔大餅,一邊淡淡的點評了一下大明的局勢。

這樣的態度,這樣的見地,這倒是讓姚同新感覺震驚了,又盯着呂漢強波瀾不驚的臉色看了半天,發覺呂漢強的確不是裝的,這纔將身子往後一靠,但軍中無椅子,不過是馬咋,這一靠差點翻過去,於是不由尷尬的笑道:“倒是我不如兄弟你了,卻原來兄弟早就看出這天下已亂,見笑見笑。”

呂漢強這時候纔將手中吃了一半的鍋盔大餅放回笸籮裡,神色凝重的長嘆一聲:“這世界上最痛苦的是什麼?是衆人皆醉我獨醒,這天下最最痛苦的是什麼?是明明知道大家都醒着,卻全部裝睡,而我卻不能獨睡。”

姚同新再次驚訝的盯着呂漢強,好久之後才長嘆一聲:“不愧是這大明第一詞人,不愧是這三國,紅樓夢的的作者,感情紅樓夢裡那句世人都笑我癡顛,我看世人看不穿,卻原來先生早就看破了世道,可惜我一直以爲這天下獨獨我是清醒的,卻原來這天下清醒的人無數。”

呂漢強點點頭,卻痛苦的道:“最可怕的是那些清醒的人卻不願意擔當,而徹底的裝睡,這個世界上,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裝睡的人叫不醒,兄弟真的是一語道破玄機啊。”也沒了喝酒的興致,姚同新不無感慨的長嘆,而後卻是低頭不語。

呂漢強見氣氛沉悶起來,於是撿起先前的話題提醒道:“還沒聽老哥哥的要求呢,且說來我聽聽。”

這時候姚同新再次提起精神,慎重的道:“大亂即將開始,而滿朝堂上下諸公卻裝睡不醒,這實在是讓人悲哀,而我想振作,想要做番作爲,爲這大明,爲這百姓。但我能力有限,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時候,我看到兄弟你,在朝堂之上鬥閹黨,鬥東林,所作所爲無不爲這大明實實在在的做事,更提出忠君愛國共濟天下,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口號,聯絡了一羣志同道合之人,我心嚮往之。”

感情這位有種老憤青的情懷,也想加入孤臣黨。呂漢強就這樣定義,但下一句,卻又出乎了呂漢強的意料。

“我們兄弟言淺交深,老哥哥我卻不得不問你一句,你的所有方略都能實現嗎?”

呂漢強想了半天,卻是搖頭。

“我只能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做的也只是改變了一小部分人的命運,而這一小部分,不過是大明億兆百姓中微不足道的,但我又能如何?”

“無論是裁撤驛站善後,還是成立皇家商行,還是這次賑災,其實你能夠實現的出發點是什麼?不過是爲皇家斂財,爲皇家善後,爲皇家的顏面行事,而如果沒有關乎到皇家的切身利益,那麼,你老弟的其他舉措有一個能夠推行並取得成功的嗎?”

呂漢強就痛苦的長嘆一聲。沒有,一個也沒有,因爲只有爲皇家辦事,崇禎才真正的支持自己,而一旦與皇家沒有什麼關係,崇禎也就任由東林對自己正確的政策給予攻擊,最終自己的所有好辦法,都只能流於空談。其實這就不錯了,崇禎還沒有到讓自己成爲商鞅,吳起曹錯一樣的悲劇人物就已經很照顧自己了,在大明搞變法,搞改革,那簡直就是作死的節奏。

“孤臣黨的作用還是小啊。”呂漢強無奈的長嘆一聲。

“錯了兄弟。”姚同新輕輕的搖頭。

“我錯在哪裡?”被人指出錯誤能夠給予改正,這是呂漢強第一次獲得的,這纔是呂漢強需要的。

“你錯在了年紀輕輕就站在朝堂,你錯在了你的資歷人脈還有基礎都不夠。”然後看着不解的呂漢強,“一個人都可以發跡,但能像兄弟你這樣快的發跡就是奇蹟,而你的所謂奇蹟,在幾乎所有的人的眼裡,你就是妖孽。在這個時代,其實是不需要奇蹟的。大家更放心那種四平八穩的慢慢升遷成長的人,其實放眼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歷朝歷代,就是********,雖然皇帝可以是孩子,但站在朝堂上的,絕對不應該是像兄弟你這樣的年輕人,別說你是一個秀才,即便是當年的狀元,都需要先踢到翰林院琢磨個十年八年,然後再一級級使用,熬資歷,這是一種政治常態,也必須這樣做。”

呂漢強震驚了,是的,自己徹底的忽略了這個問題,這是一個老年人的政治國家,自己這樣的年紀不過是憑藉着一股運氣,一股胡攪蠻纏才站在了朝堂,而就比如一直認爲自己是孤臣黨黨魁,其實細想起來,真正的黨魁其實是王侍郎,那個年紀接近七十的老傢伙,這纔是自己出京到現在,孤臣黨沒有作爲的原因。

“因此,即便你提出了絕對正確的治國之策,你也得不到滿朝文武,包括當今的支持,同時,王安石變法的前車之鑑也在那裡,難道兄弟你沒想過?”

呂漢強再次抽了口冷氣。

是的,即便是自己所出之策再正確,只要離開朝堂,便不被執行,或者有心人乾脆直接往歪裡執行也是最大的弊病。王安石的變法雖然有操切的一面,但其失敗的根本原因,豈不更多的是在底下執行人的違背?一個善正是否是善政,其實還要看執行人的良心。

“你這次賑災成功,你整頓衛所,你成立商行,等等,若不是你親自主持,你想成功也是千難萬難,因此。”姚同新鄭重的道:“因此,你若想有所建樹,若真想在這亂世即將到來的時候,能爲這天下百姓做點什麼,那麼,你必須掌握一個實際的地方,在這裡慢慢的施行你的政策,積累政績人脈,這纔是你需要走的道路。”

然後也不等呂漢強說什麼,直接道:“比如山西,難道你就沒想過當個真正的山西巡撫嗎?”然後很認真的接着道:“而我的目標是山西布政使。”

聽着這振聾發聵的建議,呂漢強站起來,整衣施禮:“我與老哥哥相見恨晚,當受漢強一拜。”

第656章 對吳三桂黑暗的心理第797章 驚聞相招(第四更)第007章 借地第707章 呂漢強的魔咒第671章 再現肉盾第316章 又被下套第126章 錦衣無故鄉第830章 接受投誠的條件第176章 被擺了一道第591章 貸款給朝廷第782章 新的危機1第940章 攤牌2第542章 被拋棄第822章 強盜邏輯第322章 指良爲盜第614章 倒溫戰爭第364章 大戰開始第1093章 鎮壓反叛第104章 拉人頂缸第1068章 劫糧第527章 設個大局第781章 民心救市第905章 搶運賊贓(爆更)第615章 倒溫序幕第984章 牛莊初戰第599章 開海啦第876章 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第953章 觀戰第579章 建個烏龜殼第561章 軍火第944章 遵化第713章 談崩了第924章 人民戰爭2第389章 軟柿子第256章 官匪勾結第102章 牙笏的作用第337章 山寨讓賢第725章 得來不易的火器第451章 下一步怎麼走第329章 整頓衛所第964章 征討滿清第485章 捷報入深宮第503章 進退維谷第069章 新年規劃第432章 呂漢強的病第917章 填埋護城河第252章 山西官員的決斷第684章 與你相約第295章 草莽英雄第558章 草原第521章 土地改革第482章 釘子的決斷第903章 利益均沾第747章 生死兩難第923章 引導(還有一章)第1022章 慘烈廝殺第599章 開海啦第806章 談談買賣第878章 備戰第317章第059章 事情很嚴重第947章 逼捐第207章 決戰開始1第295章 草莽英雄第1046章 難啊第1057章 連環圈套第535章 決戰開始1第098章 孤臣第032章 淡淡的哀傷第528章 聞風而動第845章 大躍進2第019章 上達天聽第936章 突襲計劃第046章 冤家路窄第039章 未雨綢繆第017章 發展成大報第269章 敵情有變第789章 孫承宗的做爲第344章 組建盟軍第130章 大賢 大仙第134章 噩耗第690章 養精蓄銳第874章 戰略佈局第1061章 窘迫第043章 訪客第060章 應對之法第680章 接收黑山城第246章 說漏嘴了第224章 四處拉人第926章 清點實力第705章 陣前相約第919章 朝堂形勢(繼續爆更)第698章 難兄難弟第619章 崇禎的想法第159章 人事安排3第679章 燃燒城市前的探討第1015章 陳亮的瘋狂第330章 炸藥包與牀子弩第517章 離心離德第234章 監軍原則
第656章 對吳三桂黑暗的心理第797章 驚聞相招(第四更)第007章 借地第707章 呂漢強的魔咒第671章 再現肉盾第316章 又被下套第126章 錦衣無故鄉第830章 接受投誠的條件第176章 被擺了一道第591章 貸款給朝廷第782章 新的危機1第940章 攤牌2第542章 被拋棄第822章 強盜邏輯第322章 指良爲盜第614章 倒溫戰爭第364章 大戰開始第1093章 鎮壓反叛第104章 拉人頂缸第1068章 劫糧第527章 設個大局第781章 民心救市第905章 搶運賊贓(爆更)第615章 倒溫序幕第984章 牛莊初戰第599章 開海啦第876章 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第953章 觀戰第579章 建個烏龜殼第561章 軍火第944章 遵化第713章 談崩了第924章 人民戰爭2第389章 軟柿子第256章 官匪勾結第102章 牙笏的作用第337章 山寨讓賢第725章 得來不易的火器第451章 下一步怎麼走第329章 整頓衛所第964章 征討滿清第485章 捷報入深宮第503章 進退維谷第069章 新年規劃第432章 呂漢強的病第917章 填埋護城河第252章 山西官員的決斷第684章 與你相約第295章 草莽英雄第558章 草原第521章 土地改革第482章 釘子的決斷第903章 利益均沾第747章 生死兩難第923章 引導(還有一章)第1022章 慘烈廝殺第599章 開海啦第806章 談談買賣第878章 備戰第317章第059章 事情很嚴重第947章 逼捐第207章 決戰開始1第295章 草莽英雄第1046章 難啊第1057章 連環圈套第535章 決戰開始1第098章 孤臣第032章 淡淡的哀傷第528章 聞風而動第845章 大躍進2第019章 上達天聽第936章 突襲計劃第046章 冤家路窄第039章 未雨綢繆第017章 發展成大報第269章 敵情有變第789章 孫承宗的做爲第344章 組建盟軍第130章 大賢 大仙第134章 噩耗第690章 養精蓄銳第874章 戰略佈局第1061章 窘迫第043章 訪客第060章 應對之法第680章 接收黑山城第246章 說漏嘴了第224章 四處拉人第926章 清點實力第705章 陣前相約第919章 朝堂形勢(繼續爆更)第698章 難兄難弟第619章 崇禎的想法第159章 人事安排3第679章 燃燒城市前的探討第1015章 陳亮的瘋狂第330章 炸藥包與牀子弩第517章 離心離德第234章 監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