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大戰略

對於呂漢強的這種歪理邪說似是而非的論調,孫承宗只能保持沉默,因爲在他的腦海裡,搶劫就是犯法,不管你用什麼手段,也不管你面對的是哪個對象,但對面前的這個就會胡攪蠻纏的傢伙,自己實在是沒有辦法,那就任他隨便去做吧,只要能滅了皇太極,滅了後金,做什麼現在都可以原諒。當然秋後算賬這種事,老孫頭也在心裡暗暗地下定了決心,這小子就是個妖孽,對待敵人如此心狠手辣,現在就得看住他壓住他,否則說不準他就能反了大明,妖孽,在這大明是不需要存在也不能存在的。

呂漢強這時候根本沒想到老孫頭已經開始算計他,並且準備往死裡算計他,現在他爲了自己未來的前景感到沾沾自喜,充滿了驕傲和自豪的說:“我就能做到與皇太極死鬥下去卻不用國朝一兩銀子一粒米,而我將這些錢糧省下來,我當時也和我們的皇上談了條件,那就是我給國朝省下的,不是準備讓那些貪官污吏去肥了自己的腰包,我要將這些省下來的巨大錢糧,爲這天下百姓做些福利,比如我要求我們的皇上,必須減免北方各省份百姓的賦稅,而且減免三年,否則對不起,你讓我復遼,那麼你就要給我錢,否則我不幹。”

這樣說話簡直就是對皇帝的一種要挾,而這種要挾對於祖大壽來說,簡直就是不可想象,而對於孫承宗來說,雖然呂漢強的這些妖言絕對的大逆不道,但他知道呂漢強的出發點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這天下百姓,如果真的能按照呂漢強說的減免北方諸省三年的賦稅,那對百姓的生息修養,絕對是天大的益處,呂漢強被人尊爲萬家生佛都不爲過,有時候孫承宗作爲一個真正的忠臣,在皇權與百姓之間的取捨上,就像所有的忠臣一樣,寧可捨棄一部分皇權而要維護百姓的利益,但也只是一部分罷了,對呂漢強的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行,孫承宗還是作爲一個忠臣不願聽的,因此趕緊將話題轉開。

“既然如此,見賢老弟的整個策略是什麼呢?”

這時候,許傑再次站出來指着地圖道:“我與呂大人商量過,我們的第一步就是進駐葫蘆島,然後以葫蘆島爲基地,開通碼頭開拓市場,將南方源源不斷的糧食運過來,在這一點上,由於我們還沒有佔領宜州廣寧,呂大人的意思是,就在這燕山附近砍伐大木向南方出售,積累我們的第一筆資金,然後在葫蘆島建設穩定之後,開始實施第二步行動,那就是修復大淩河,將大淩河建設成一個軍事要塞,在這一點上,我家大人是有絕對的信心的。修復大淩河不需要多長時間,兩個月足矣,兩個月以後,大淩河城成立,那麼我們就以大淩河爲跳板,我們就向廣寧進軍,佔領廣寧,修建廣寧衛軍事要塞,然後,以廣寧爲依託,繼續向東,直接攻擊黑山衛,佔領黑山後,將整個遼西形成一道鏈條式防線,將錦州以西的所有地區納入和平的地區,成爲我們的後方。然後在黑山建成之後,南下搶佔盤山,據呂大人說,盤山遍地蘆葦,那正是造紙的好材料,因此也必須搶佔,同時那裡土地肥沃,適合水稻生長,我家大人準備將盤山開發成遼西的重要產糧基地,這樣就能減少我們對南方糧食的依賴,做到自給自足。”

說到這裡的時候,許傑將指揮棒頓了頓,轉眼看向了呂漢強,因爲下一步的走向,簡直出乎呂包括許傑在內的思路,當初制定這個計劃的時候,許傑都莫名其妙的感覺,似乎呂漢強就像一隻大鳥,飛翔在天空中俯視着遼西大地,他早已將遼西大地的山川,河流,資源亂熟於心,這簡直就不是人能所做到,最終給自己解釋就是。呂漢強他手裡握着王方的情報機構,是王芳的情報機構,給他最詳實的遼西地區狀況,否則就無法解釋下面呂漢強當初說的東西。深吸了一口氣,收回自己有點跑題兒的思路,繼續用指揮棒指着遼西詳細的地圖道:“只要我們得到了盤山,並且在這裡建成軍事要塞,掌控了這廣袤的適合耕種稻穀的土地,那麼我們就又有了一塊吸納遼東流民的基地,那時候我們的目標就是——”將指揮棒再次向東一指“牛莊。”

現在的牛莊也就是後世的營口,他最大的出產就是海鹽,不說在這個世界,就連在後世,營口的食鹽依舊是整個東總供給量的一半,許傑指着牛莊的位置道:“此處盛產海鹽,得天獨厚,現在皇太極能夠養得起他的大軍,並且控制東部蒙古諸部,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爲這裡產鹽,控制食鹽就等於控制了人的命脈。假如我們佔據盤山,時不時派小股部隊偷襲牛莊的產食鹽基地,那麼會使得後金的產鹽量直線下降,變相也就等於將後金的財政收入給予打擊和瓦解,如果後金缺少了這一塊他們賴以生存的財政收入,再加上呂大人原先在商都生產的食鹽,利用林丹汗源源不斷地賣向北方個個少數民族,擠佔了皇太極的食鹽市場,皇太極就會出現和咱們大明一樣的狀況,那就是財政崩潰,無錢不養兵,無兵不能戰,那麼皇太極的末路就不遠了。”

對於前後三次經略遼東七年的孫承宗,和土生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祖大壽來說,牛莊的食鹽是皇太極的錢袋子這樣的事實大家早就知道,不過就是眼眼睜睜的看着卻無能爲力,想當初皮島毛文龍,曾經多次偷襲牛莊,毀壞皇太極的鹽田,但其實這是一個根本不現實的事情,因爲鹽田這個東西你幾乎沒法毀壞,即便毀壞也立刻就能修復,但假如這次呂漢強要能做到以盤山爲基地,隨時騷擾牛莊的鹽業生產,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同時按照呂漢強的思路想法,完全有可能以盤山爲根基,突然出兵牛莊佔領牛莊。

第445章 仇恨第680章 接收黑山城第370章 各出奇招第210章 孤臣隊完勝第561章 軍火第693章 邀戰第666章 建設要塞第921章 謹小慎微第920章 敵情又變第015章 回家第956章 意見分歧第925章 密室之謀第098章 孤臣第494章 多方掣肘第150章 舌戰羣儒第432章 呂漢強的病第884章 小民第518章 進京第286章 糾結的崇禎第235章 急急前行第660章 給吳三桂的任務第710章 沒完沒了的麻煩第689章 忽悠絕對的忽悠第144章 募股第116章 出謀劃策第433章 無邊的思念第896章 膽寒第1020章 城破第327章 衛所現狀第961章 市井不和諧聲音1第243章 爲我戰鬥吧第174章 推心置腹第745章 困局第668章 定策第1094章 大明變了第961章 大清有救了第442章 沉悶的隊伍第203章 弄清狀況第388章 整軍再戰第915章 各懷心事第536章 決戰2第847章 舉步維艱第788章 大麻煩第670章 大戰開始第286章 糾結的崇禎第750章 對付呂漢強的辦法第943章 祖大壽的病第648章第966章 周楚軍的戰爭第756章 放手一搏第1097章 走投無路皇太極第1004章 攻城1第693章 邀戰第057章 打狗也不行第176章 被擺了一道第124章 踏春第136章 現實很骨感第020章 虎皮來了第543章 天下皆背叛第516章 崇禎的怒火第051章 強詞奪理第672章 收場第955章 崇禎也改革第541章 岌岌可危第007章 借地第912章 盤山出動(爆更)第229章 離家難第687章 各忙各的第508章 援軍到來第1054章 心急如焚第321章 跨省抓人第941章 挖牆腳第1086章 分析形勢第972章 辭官潮第1052章第008章 生財第215章 謀劃第193章 郵遞天下第571章 殺了我的好安達第403章 雁門譁變第812章 混亂的管轄權第954章 崇禎的倔脾氣第573章 完美第1076章 背叛背叛第036章 故舊第159章 人事安排3第216章 難捨第969章 徵召令2第036章 故舊第1035章 潰圍而出第843章 抄襲的鍊鋼法第965章 軍心混亂第596章 先滅一個漢奸第971章 再掀黨爭第972章 辭官潮第896章 膽寒第157章 人事安排1第571章 殺了我的好安達第421章 坐地分贓
第445章 仇恨第680章 接收黑山城第370章 各出奇招第210章 孤臣隊完勝第561章 軍火第693章 邀戰第666章 建設要塞第921章 謹小慎微第920章 敵情又變第015章 回家第956章 意見分歧第925章 密室之謀第098章 孤臣第494章 多方掣肘第150章 舌戰羣儒第432章 呂漢強的病第884章 小民第518章 進京第286章 糾結的崇禎第235章 急急前行第660章 給吳三桂的任務第710章 沒完沒了的麻煩第689章 忽悠絕對的忽悠第144章 募股第116章 出謀劃策第433章 無邊的思念第896章 膽寒第1020章 城破第327章 衛所現狀第961章 市井不和諧聲音1第243章 爲我戰鬥吧第174章 推心置腹第745章 困局第668章 定策第1094章 大明變了第961章 大清有救了第442章 沉悶的隊伍第203章 弄清狀況第388章 整軍再戰第915章 各懷心事第536章 決戰2第847章 舉步維艱第788章 大麻煩第670章 大戰開始第286章 糾結的崇禎第750章 對付呂漢強的辦法第943章 祖大壽的病第648章第966章 周楚軍的戰爭第756章 放手一搏第1097章 走投無路皇太極第1004章 攻城1第693章 邀戰第057章 打狗也不行第176章 被擺了一道第124章 踏春第136章 現實很骨感第020章 虎皮來了第543章 天下皆背叛第516章 崇禎的怒火第051章 強詞奪理第672章 收場第955章 崇禎也改革第541章 岌岌可危第007章 借地第912章 盤山出動(爆更)第229章 離家難第687章 各忙各的第508章 援軍到來第1054章 心急如焚第321章 跨省抓人第941章 挖牆腳第1086章 分析形勢第972章 辭官潮第1052章第008章 生財第215章 謀劃第193章 郵遞天下第571章 殺了我的好安達第403章 雁門譁變第812章 混亂的管轄權第954章 崇禎的倔脾氣第573章 完美第1076章 背叛背叛第036章 故舊第159章 人事安排3第216章 難捨第969章 徵召令2第036章 故舊第1035章 潰圍而出第843章 抄襲的鍊鋼法第965章 軍心混亂第596章 先滅一個漢奸第971章 再掀黨爭第972章 辭官潮第896章 膽寒第157章 人事安排1第571章 殺了我的好安達第421章 坐地分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