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禪位

不多會兒工夫,整個天地之間便突然間響起了一連串的轟鳴聲,一股股硝煙在城外騰起,轉眼間瀋陽城牆上便開始磚石亂飛,同時守城的建奴也終於打響了他們的大炮,幾十門他們最後留下的紅夷大炮,還有上百門各型舊式的火炮,這個時候也開始鳴響了起來。

天地在這一片隆隆震天的炮聲之中,似乎都在顫抖了起來……

十月初十,建奴的盛京瀋陽城宣佈告破,大批於家軍和關寧軍蜂擁入城,建奴奴酋皇太極親自提刀在宮城之中與攻入宮中的於家軍兵將激戰,最終負創三十餘處,倒斃於臺階之上。

整個攻城戰幾乎沒有什麼值得一書的,一切幾乎都按照於家軍標準攻城戰在逐步進行,先是連續三天時間的炮火準備,將城上大批建奴的有生力量以及反擊的火力點一個個的敲掉,然後纔開始組織步兵以及工兵進行攻城。

城中建奴殘部也算是盡到了他們能盡的職責,做了最強烈的抵抗,城牆失守之後,殘餘的建奴兵將退入城中,繼續與攻入城中的於家軍抑或是關寧軍兵將進行巷戰,可謂是做到了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基本上無人投降,整個瀋陽城之中,喊殺聲一直持續了兩日時間,纔算是漸漸平靜了下來。

於家軍在事後清點城中殘餘旗人的時候,整個盛京城中,僅剩下了不足兩千旗人尚還存活,其餘的旗人基本上都於城同殉,這也是於家軍歷史上幹過的唯一一次屠城之事,自此關外立國的大清國,也徹底成爲了過去式。

於孝天在安排過關外之事以後,十一月底從瀋陽城啓程返回關內,同時也攜帶上了被冰凍起來的奴酋皇太極的屍身,與之一起還師關內。

盛京之名自此也重新取消,恢復了瀋陽城的稱呼,大批建奴旗人,作爲俘虜,也一同被帶入關內,按照於孝天的吩咐,將徹底打亂,重新安置在關內各地,不得他們進行聚居,交由各地官府進行編管。

這麼做也算是最終滿足了建奴的一大願望,讓他們終於進入了關內定居在了中原各地,不過只是換了一個方式罷了,從此滿族作爲一個民族,最終在上百年之後,融入到了中華民族之中,徹底泯滅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後世之人對於這一段歷史,只能通過以前存留下來的文獻才能獲知曾經在遼東關外,還出現過這麼一支強大的異族勢力,並且建立過一個曾經令大明王朝爲之戰慄的國家大清國。

從一些文獻上,後人獲知,這個曾經存在的滿洲旗人,曾經給關內和遼東的漢人造成過無以倫比的災難,甚至於多次威脅過大明王朝的國都,這讓後人幾乎不敢想象。

直至二三百年之後,纔有一些中原的人提出,他們就是當年大清國滿洲旗人的後裔,並且翻出一些所謂的族譜,來證明他們的身份,但是這樣的尋根問祖的事情,卻並未得到多少人的認同,反倒是招致了一片罵聲。

崇禎十五年年末臘月初十,於孝天終於還師京城,從他出關到滅掉後金,總共也僅僅只用了三四個月的時間,曾經在大明百姓眼中,那龐大無匹甚至兇厲到了極點的後金建奴,就在於家軍的兵鋒面前灰飛煙滅,從此再也不存於世間。

整個遼東也隨即光復,重歸到了大明懷抱之中,包括關外的蒙古諸部,也都紛紛派人入京,投了順表,立誓永世將不會再與大明爲敵,願意永世做大明的順民,希望大明朝廷能既往不咎,饒恕他們以前的罪過。

對此於孝天表態可以接受他們的順表,並且對其中部分部族首領進行了冊封,着令他們在關外草原臨時代大明對蒙古諸部行使管理權,有事要請示朝廷,每年各部都必須要對朝廷進獻戰馬以及牛羊,作爲歲貢。

而朝廷也特准重新在張家口一帶,重開互市,准予蒙古諸部到互市進行貿易,用他們所產的牛羊騾馬以及各種皮張來換取關內所產的茶鹽布匹等物,但是對於鐵器的出口,還是採取了相當嚴格的控制制度。

另外這一次加入於家軍騎兵的那些蒙古騎兵們,也都獲得了相當豐厚的賞賜,對於他們所屬的部族,同樣也給予了豐厚的賞賜。

明眼人仔細品味了一下於孝天的這些做法之後,發現於孝天這麼做,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給蒙古諸部帶來什麼和平,他的冊封的對象,基本上都是蒙古諸部之中,並不是很強大的部落,反倒是一些實力較強的部落,卻沒有得到冊封。

這麼一來,未來這些蒙古部落之間,肯定會因爲利益的問題,相互之間發生衝突,想要再把他們捏合在一起,恐怕就算是再出一個成吉思汗,也萬難做到這一步了。

於孝天在得勝還朝回到京師的時候,京師的文武百官都盡出永定門,在永定門之外迎接於孝天的還朝,而當今聖上崇禎,也親自乘了御輦到永定門外迎接於孝天的歸來,規格之高可以說在大明歷史上前無古人,當然肯定也後無來者了。

於孝天還師之後,將奴酋皇太極以及衆多擒殺的建奴奴酋的屍體都懸於各個城門之外,供天下百姓參觀,使得很遠地方的百姓聞訊,都趕往京師城外,來看一眼這麼多年來,給他們關內以及遼東百姓們造成深重災難的這些建奴的奴酋。

不少人撿了石頭磚塊去投擲這些奴酋的屍體,沒多長時間,便把這些奴酋的屍體打的是面目全非,雖然現在處於嚴冬季節,這些屍體凍得邦邦硬,可是也架不住這麼摧殘,不到過年就已經看不出人形了,於孝天只得下旨將這些奴酋屍體收殮起來,隨便找了個地方埋掉,以至於後世之人想要考證當年的清國皇帝的埋身之處,都無從考證。

至於關外野豬皮的陵寢,在攻打瀋陽城之戰之中,陵寢也被關寧軍拆毀,將陵寢所用的磚石運往了瀋陽城下,用於了填埋城外的護城河,以至於後世僅存下了一個遺址。

但是就在於孝天返回京師之後的第十天,大明當今的聖上朱由檢崇禎皇帝,卻親自下了一道聖旨,頓時令天下再一次大震,所有人幾乎都一片譁然!

因爲崇禎昭告天下,算是一份罪己詔,在詔書之中自陳了繼位以來他的一些錯處,表示以他的能力,無德無能繼續當這個大明皇帝,宣召昭告天下,將於臘月二十六當日,在皇宮之中禪位於當今的監國於孝天,從此結束朱家大明王朝對天下的二百餘年的統治。

這道詔書一經發布,便在大明掀起了一片驚濤駭浪,大明立國二百餘年,有相當一大批讀書人甚至是普通百姓,早已潛移默化的形成了一種對於大明的歸屬感,也自發地形成了一種對朱家的大明天下的忠誠。

這其中絕對不乏一些性情耿直之人,也可以說是好人,當然也有不少曾經受惠於大明各種優惠措施之人,這部分人之中當然也以讀書人爲主。

特別是大明對於讀書人以及許多曾經受惠於大明的士紳勳戚,雖然現在於孝天上位之後,已經取締了很多這些士紳勳戚的優惠政策,但是在這批人眼中,大明皇朝對待他們還是有恩的,錯在於孝天身上。

現如今崇禎皇帝宣佈退位,要禪位給於孝天,如何能讓人輕易接受,以前雖然大家都明白,這大明是於孝天篡權,好歹還有一塊遮羞布擋着,朝廷裡面好歹還坐着一位皇帝陛下,好歹這天下還是姓朱的天下。

這就給很多人了一絲希望,希望有朝一日有人能匡扶皇室,重新讓朱家人掌權,那樣的話,以前他們失去的,估計還有一絲希望能在皇權重歸皇家之後,能給他們還回來。

可是現在一旦要是崇禎禪位給於孝天,那麼今後大明就不是大明瞭,朱家的天下也不住朱家的天下,以後這天下就姓於了,於孝天從他們身上拿走的那些東西,便永遠都不可能再拿回來了,所有的希望也就徹底破滅。

聞之消息,天下各地有不少人頓時就放聲大哭,捶胸頓足,如喪考妣一般,甚至有人當時就跳起來大罵於孝天,誓稱要光復大明,重新把崇禎皇上給扶上皇位,更有個別死心眼的人,當即表示要死諫,說什麼都不能讓崇禎禪位給於孝天。

當然個別地區一些士紳大族,利用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力和控制力,立即就暗中謀劃要起兵清君側,徹底和於孝天決一生死,匡扶皇室。

總之消息所到之處,頓時都是一片譁然。

當然也不可否認,天下爲了這個消息感到高興的人也不在少數,特別是這兩年來,受到於孝天各種新政優待的那些普通百姓,大部分人是對於孝天感恩戴德的。

而且有這麼一些人,每當有新政推出的時候,便會在民間進行一些宣講或者暗中宣傳,歷數這些新政給普通百姓所能帶來的好處,以及這些新政爲何會被推行,在百姓之中宣講,這乃是於孝天於監國體恤百姓之舉。

第57章 移民問題第47章 重炮快船第31章 各有心計第155章 各回各家第39章 鐵範鑄炮第7章 刀下留人第57章 親赴臺灣第60章 禍福雙至第69章 局勢危急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163章 疏散南日島第189章 隆重推薦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108章 改漕爲海以工代賑第183章 有病亂投醫第84章 天下大勢第58章 知州求援第159章 褚彩老的憤怒第121章 斷其一臂第181章 火攻失利第1章 凌亂第31章 壟斷貿易第88章 遠征臺灣第104章 出征基隆第38章 破釜沉舟第304章 發動羣衆鬥地主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86章 我自己去拿第91章 老子是賊第179章 撤離第69章 水力木工車牀第16章 修羅沙場第44章 參謀部第136章 牽制第175章 時機成熟再摘桃子第131章 開打第52章 殘酷的旖旎第192章 盤點3第126章 馬家堡第128章 強權的好處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136章 呂宋行省第76章 途遇同行第196章 水鬼第62章 糊塗之戰2第26章 福建大旱第125章 求援第21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2第73章 下家第23章 龍顏大悅第62章 強攻2第89章 鰲江口東平村第46章 巡視新船寮第279章 顏思齊來訪第52章 吳襄之死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132章 死鬥1第30章 決戰1第38章 惡果惡報第205章 束手就擒第65章 劍指雞籠灣第164章 大賺一筆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99章 鐵腕治國第93章 盆滿鉢滿的戰爭紅利第170章 談判第39章 鐵範鑄炮第94章 隔離檢疫第39章 鐵範鑄炮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23章 死戰第41章 結拜第255章 滿目瘡痍第209章 灰飛煙滅第47章 收買人心2第140章 會師西犬島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135章 轉戰應援第268章 滾刀肉第85章 實戰是最好的訓練第32章 黃雀在後第229章 炮擊同安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182章 再見南日島第86章 困坐愁城第210章 不眠之夜2第82章 正主第30章 融入第100章 怒髮衝冠第178章 動拆第137章 有恃無恐第65章 劍指雞籠灣第80章 黯然退去第157章 野心第223章 交鋒2第103章 關公戰秦瓊第95章 炮臺1第164章 落荒而逃第60章 禍福雙至第75章 忠良之臣
第57章 移民問題第47章 重炮快船第31章 各有心計第155章 各回各家第39章 鐵範鑄炮第7章 刀下留人第57章 親赴臺灣第60章 禍福雙至第69章 局勢危急第249章 水壩和水輪機第163章 疏散南日島第189章 隆重推薦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108章 改漕爲海以工代賑第183章 有病亂投醫第84章 天下大勢第58章 知州求援第159章 褚彩老的憤怒第121章 斷其一臂第181章 火攻失利第1章 凌亂第31章 壟斷貿易第88章 遠征臺灣第104章 出征基隆第38章 破釜沉舟第304章 發動羣衆鬥地主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86章 我自己去拿第91章 老子是賊第179章 撤離第69章 水力木工車牀第16章 修羅沙場第44章 參謀部第136章 牽制第175章 時機成熟再摘桃子第131章 開打第52章 殘酷的旖旎第192章 盤點3第126章 馬家堡第128章 強權的好處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136章 呂宋行省第76章 途遇同行第196章 水鬼第62章 糊塗之戰2第26章 福建大旱第125章 求援第21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2第73章 下家第23章 龍顏大悅第62章 強攻2第89章 鰲江口東平村第46章 巡視新船寮第279章 顏思齊來訪第52章 吳襄之死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132章 死鬥1第30章 決戰1第38章 惡果惡報第205章 束手就擒第65章 劍指雞籠灣第164章 大賺一筆第107章 討平福王第99章 鐵腕治國第93章 盆滿鉢滿的戰爭紅利第170章 談判第39章 鐵範鑄炮第94章 隔離檢疫第39章 鐵範鑄炮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23章 死戰第41章 結拜第255章 滿目瘡痍第209章 灰飛煙滅第47章 收買人心2第140章 會師西犬島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135章 轉戰應援第268章 滾刀肉第85章 實戰是最好的訓練第32章 黃雀在後第229章 炮擊同安第265章 禮數不周第182章 再見南日島第86章 困坐愁城第210章 不眠之夜2第82章 正主第30章 融入第100章 怒髮衝冠第178章 動拆第137章 有恃無恐第65章 劍指雞籠灣第80章 黯然退去第157章 野心第223章 交鋒2第103章 關公戰秦瓊第95章 炮臺1第164章 落荒而逃第60章 禍福雙至第75章 忠良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