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避諱之爭

朱由校的講話贏得了極其熱烈的掌聲。軍官們知道自己的地位的上升,完全是這位皇帝一手促成的,所以心中的感激之情,只能用掌聲來表達了。

司儀接下來道:“請畢業學員代表宣誓。”他示意朱由校站在喇叭旁邊不要動。王佐民,杜光亭,陳離遠三人來到臺上,在朱由校面前約五步停了下來,向朱由校敬禮,朱由校還禮。三人單膝跪地,舉起手來握拳道:“近衛軍全軍一定忠於陛下,忠於大明,忠於華夏民族。我們在此發誓:只聽從陛下的話,任何違背陛下意旨的行爲都是我們的敵人,對任何大明人的侵犯都視爲對整個大明的侵犯,任何對大明的侵犯都會受到大明軍隊的嚴懲。敢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魏忠賢捧上三支短劍。朱由校拿起一支,輕輕地抽出,劍刃放射出寒光。他將劍插入劍鞘中,將劍柄一面露出來,只見上面刻着三個字“忠勇仁”,又翻到劍柄另一面,上面刻着“朱由校贈”。

坐在朱由校身後的葉向高看到了那幾個字,他悄聲對方從哲道:“你看那幾個字。”方從哲其實也已經看到,他搖了搖頭道:“現在沒有辦法,等會再說。”

朱由校道:“這是忠勇劍,授予每一期的優秀畢業生,這一次會授予二十人。除了優秀學員,以後還會贈送給有功將領。希望你們以後能盡忠國事,每個人都能獲贈忠勇劍。”

他拿着劍,將它在王佐民的頭上,兩肩上分別捱了一下道:“忠誠,勇敢,仁義。”,然後將劍遞給王佐民。王佐民眼睛裡含着淚,接過短劍。然後敬了一個軍禮。朱由校笑道:“站起來。”

王佐民站了起來,立正後敬禮,朱由校回了一個禮後道:“以後能夠站起來時,一定要站立起來敬禮。”王佐民響亮地回答道:“謝謝山長。”

照樣給杜光亭和陳離遠授劍後,孫傳庭一個一個地開始叫優秀學員的名字,這些學員上臺後,敬禮,受劍,道謝,輪到張宗靈時,朱由校笑道:“宗靈呀,聽說讓你來宣誓你不願意呀?”

張宗靈面紅耳赤道:“報告山長,學生腿腳不便,怕被人笑話。”

朱由校笑道:“男兒大丈夫,腿腳不靈便有什麼關係。朕知道你是怕影響宣誓儀式,你要知道,朕要的是能打仗的糾糾漢子,你能打仗,就是好漢子。”

張宗靈敬禮道:“報告山長,學生雖然沒有上臺宣誓,但他們宣誓時,學生都是在心裡跟着宣誓的。”

這下可好,所有沒有上臺宣誓的學員一起站起來敬禮道:“報告山長,學生雖然沒有上臺宣誓,但他們宣誓時,學生都是在心裡跟着宣誓的。”

朱由校舉手行禮,先向左轉,再向右轉,才把手放下來道:“朕知道你們都是朕的好學生,朕以你們爲榮,朕相信你們不會辜負朕的希望。”

學員們齊聲道:“謝謝山長。”

這時授劍儀式繼續進行,完畢後,朱由校道:“講武堂第一期圓滿畢業了,很快你們就會去到全國各地,也許是遼東,也許是蒙古,也許是南海,安南,日本。不管是哪裡,都希望你們明白一個道理,真理只在我們能夠武力控制的範圍之內。我們想要讓別人聽我們講道理,那首先就要讓他們明白,不聽我們講道理的代價他們是承受不起的。”

衆軍官聽得全心舒泰,皇帝這話的意思就是別人不服就要打得他們服,這話對於這些擅長暴力的軍人來說,是最容易聽進去的。

典禮後,朱由校和內閣幾人一起商量後面的軍隊調動事宜。方從哲和葉向高几人都氣鼓鼓的,皇帝問他們也不作聲。

朱由校搞得莫名其妙,這時徐光啓狠狠地瞪了孫傳庭一眼道:“陛下,忠勇劍上的字有些不妥。”

孫傳庭看到徐光啓冷冷的眼光,心裡也直叫屈。他只知道有贈劍儀式,在之前又沒有看過劍是什麼樣子,這全是魏忠賢負責的。他又不敢爭辯,只好低頭不說話。

朱由校這才搞明白,他笑了笑道:“先生不要怪孫閣部,這些都是朕的主意,每一個字都是由朕來決定的,廠臣也曾經勸過朕,兵器局的幾位也說過,但是朕強迫他們一定要按朕的意思來寫,所以各位如果有氣,就撒在小子的身上吧。”

葉向高聽他竟然以小子自稱,連忙道:“陛下,臣等只是以爲孫閣部知道而不告訴我們,所以並不敢責怪陛下。只是我中華以禮儀而著名,如今卻在劍柄上刻寫陛下的名諱,實在是有傷體面呀,別人會認爲我們竟然連爲尊者諱都不懂,會惹得邦國笑話的。”

朱由校卻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說道:“其實國朝自成祖以來,對於避諱方面一直就不大看重。就象元寶,太祖時確實無,但成祖後依舊稱爲元寶。而且我朝列祖列宗,多有名字中有常用之字的,也沒有要求一定要避諱呀?”

葉向高道:“陛下,我朝避諱規定二名不偏諱,如果是一字,當然可以不避,但兩字便須避。”

朱由校道:“可是當年宣宗繼位之時,便明告天下,當今皇帝名字不需避諱,這可是兩字都不避呀。”

葉向高一時倒是難住了。因爲避諱之事,在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是唐朝,宋朝和清朝。而明朝的避諱是個很奇怪的情況:朱元璋剛當皇帝時,避諱很嚴格。比如當時的大將馮國勝,便爲了避朱元璋的字國瑞的諱,而改名叫馮勝,當時的元寶都改名叫通寶。

但朱元璋死後,避諱突然變得寬鬆了許多,朱棣時,詩經中的一篇《棠棣》,明明犯着朱棣的諱,卻也沒有人將之改名。朱祁鎮名字中有個“鎮”字,但明朝官職中一直有鎮撫,鎮守太監,也沒有人說要改名。

這些倒只有一個字犯諱,倒也還說得過去。但明宣宗朱瞻基確實在登基後便以聖旨明告天下,自己的名字不需要避諱。這樣一來,朱由校在忠勇劍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也勉強說得過去了。

各種求,謝謝支持!明朝避諱確實不太嚴格,滿清倒是嚴格得多。

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長第六十七章 張家口第八十一章 盧象升第一百一十一章懼內的德川秀忠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五十八 北虜犯延安第五十章總算全身而退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三百四十八章 佔領鄂木斯克第兩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學(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十五章貪生怕死第七十七章遼東大敗第兩百八十二章 再下萊林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二章 魏忠賢出場第三百四十三章 移民新規討論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議日和第兩百二十七章 新年祝詞第七十九章 問話熊廷弼(感謝第一護法朕躬欽處軍國事支持)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安堡之戰第兩百零七章 收復河套(十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兩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島第兩百四十八章 對蒙古策略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稅(一)第十九章 對降將的處理辦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十二章 挑選軍官第四十四章先下蓋州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五章體育鍛煉第六十五章辦工廠第兩百二十三章 橡膠在大明的應用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藥包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通天下(二)第一百二十章 覺華島之戰(上)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一百九十三章 當官不如爲娼,爲娼不如從良第四十二章劉興祚第一百三十五章 劍指南海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銳利亞第五十三章 帶路黨引起的思考第八十四章 大戰之前第十八章 再驅東林第兩百六十章 林丹汗的野望第五十六章 孫屠夫的第二擊第三十九章 常識課本的爭論第九章 一月平教亂第兩百二十四章 倭國的勞工輸入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三十五章近衛軍回京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薩克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稅(九)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兩百一十一章 收復河套(十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班牙人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湯九州第四十二章 敗奢寅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三百一十七章 招兵事定第三十一章東林再驅方從哲第兩百章 收復河套(五)第八十一章朝鮮政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藥包第七十七章遼東大敗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搶佔雲陽堡第四十一章 新紀年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幣制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五十二章盧象升的應對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稅(九)第三百六十二章 歐洲方略第十九章 新兵的拉練第九章 順天府減租第三十七章 請陛下重收礦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十五章貪生怕死第八十二章 對女真的分化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兩百五十三章 鎮北城第三十五 戶部尚書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們只是孩子呀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戰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十一章 十三山第二十七章 講武堂第兩百三十四章 太子上學(七)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橋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八十五章 孫得功之死
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長第六十七章 張家口第八十一章 盧象升第一百一十一章懼內的德川秀忠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五十八 北虜犯延安第五十章總算全身而退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三百四十八章 佔領鄂木斯克第兩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學(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十五章貪生怕死第七十七章遼東大敗第兩百八十二章 再下萊林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二章 魏忠賢出場第三百四十三章 移民新規討論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議日和第兩百二十七章 新年祝詞第七十九章 問話熊廷弼(感謝第一護法朕躬欽處軍國事支持)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安堡之戰第兩百零七章 收復河套(十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兩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島第兩百四十八章 對蒙古策略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稅(一)第十九章 對降將的處理辦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十二章 挑選軍官第四十四章先下蓋州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五章體育鍛煉第六十五章辦工廠第兩百二十三章 橡膠在大明的應用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藥包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通天下(二)第一百二十章 覺華島之戰(上)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一百九十三章 當官不如爲娼,爲娼不如從良第四十二章劉興祚第一百三十五章 劍指南海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銳利亞第五十三章 帶路黨引起的思考第八十四章 大戰之前第十八章 再驅東林第兩百六十章 林丹汗的野望第五十六章 孫屠夫的第二擊第三十九章 常識課本的爭論第九章 一月平教亂第兩百二十四章 倭國的勞工輸入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三十五章近衛軍回京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薩克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稅(九)第三百六十三章 租界第兩百一十一章 收復河套(十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班牙人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湯九州第四十二章 敗奢寅第七十四章移民小硫球第三百一十七章 招兵事定第三十一章東林再驅方從哲第兩百章 收復河套(五)第八十一章朝鮮政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藥包第七十七章遼東大敗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搶佔雲陽堡第四十一章 新紀年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幣制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三十四章 研究院的新科目第五十二章盧象升的應對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稅(九)第三百六十二章 歐洲方略第十九章 新兵的拉練第九章 順天府減租第三十七章 請陛下重收礦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十五章貪生怕死第八十二章 對女真的分化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兩百五十三章 鎮北城第三十五 戶部尚書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們只是孩子呀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戰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十一章 十三山第二十七章 講武堂第兩百三十四章 太子上學(七)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橋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八十五章 孫得功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