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哈薩克汗國屈服

西北的戰事進展緩慢,但是曹變蛟倒是進展迅速,終於打到了哈薩克汗國的首都阿拉木圖。

哈薩克汗國將重兵集結在阿拉木圖,這已經是最後的防線了,絕對不能有失。而阿拉木圖地勢險峻,即使明軍有火炮,也難以打破它的城牆,而曹變蛟自然不願意用人命堆積,所以雙方便在城裡城外僵持了起來。

圍城戰對於進攻方來說,是個很麻煩的事,因爲天氣冷下來後,在城外的帳蓬中是很難捱下來的,特別是對於來自明國的軍隊,雖然裝備中有足量的羽絨服和羽絨被,但那種冷,並不能僅僅靠衣被來抵抗。

所以在阿拉木圖的城外小山旁邊,曹變蛟帶領明軍建立了另外一座城——大明城。大明城主要用木材製成,在房間中建起了炕,這樣在寒冷的時候,房間裡在燒上炕後依舊是溫暖如春。

而準噶爾人則象是根本不受嚴寒的影響,他們用帳蓬就能夠抵抗冬天。不過曹變蛟在進了一回巴圖爾的大帳,而被裡面的氣味趕出來後,再也不願意進入瓦刺人的帳蓬。

明瓦聯軍沒有能力將整個阿拉木圖團團圍住,但是哈薩克汗國的人也沒有辦法將他們趕跑,從而各種農業和商業活動都沒有辦法正常開展。這讓哈薩克汗國的人很惱火。

哈薩克汗國沒有辦法,只能派人來與明瓦聯軍談判。曹變蛟與巴圖爾商量後,覺得總這樣圍下去得不償失,在請示了國內後,便決定與哈薩克汗國進行談判。

大明朝廷派出了李德林作爲談判代表,前住哈薩克汗國去進行談判。李德林得到總參謀部指示,一來就咄咄逼人地要哈薩克汗國割地賠款。哈薩克人雖然連戰皆敗,但首都安然無恙,心裡倒是有些底氣,割地可以,賠款那是沒門的事。

李德林正中下懷,便與哈薩克汗國協定,原準噶爾部的土地全部歸還,而新劃出從溫泉城到鐵克利的一大塊地方爲大明所有。因爲現在大明沒有辦法移民到這裡,所以這塊被命名爲西寧府的地方暫時由準噶爾人代管。而哈薩克汗國同意在與羅剎國的邊界處,允許明人自由通過。

這樣的結果雙方都很滿意,巴圖爾收復了準噶爾的土地,使得他在部落中的威望進一步升高,而且大明的這塊飛地暫時由準噶爾部代管,其實便和是準噶爾部的地方一樣。而哈薩克汗國只是把吞併的準噶爾地盤還回來,再搭上一塊並沒有什麼產出的土地,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大明得到了一塊地名義上的所有權,看起來是最划不來的,但李德林卻非常高興。因爲大明看重的便是名義,這塊地現在讓準噶爾部代管,到時要收回的時候,說不定就會有糾紛產生,那便有多了一個征服準噶爾部的藉口了。

曹變蛟的部隊接到的命令是在鐵克利先進行休整,修建一個軍事堡壘,然後在天氣變暖和後,繼續向北,北海軍區的部隊匯合。

李德林向曹變蛟通報了北海軍區現在的形勢,曹變蛟聽說明軍已經打到了北海西邊幾千裡的地方,心裡急得不行,生怕功勞都被別人搶完了。

李德林笑道:“聽皇帝陛下說,這北邊的地方大得很,最後要一直打到歐洲,功勞是立不完的。而且總參謀部里正在討論,將佔領的地方用帶兵將領的名字命名,很快我們就可以看到有個地方叫變蛟城了。”

曹變蛟笑着點了點頭,他心頭火熱,他知道總參謀部的計劃是從兩路進攻,他便是南路的主帥,叔叔是北路的主帥,到時候如果兩座城以叔侄倆的名字命名,那曹家的祖宗只怕都會笑醒。

李德林又說道:“盧學士說了,你這邊主要就是要穩,不要讓哈薩克汗國倒向羅剎國。一個堡壘一個堡壘地修過去,保證糧食的供應,即使一時不利也能夠保證後路無憂。皇帝陛下準備在十年內拿下這塊比大明本土還要大的地盤,總參謀部信心還沒有那麼足,只有鐵路修到的地方,才能讓我們實施有效的治理,按照施工情況來看,沒有干擾的施工,至少也要十幾年才能修到烏拉爾山。”

曹變蛟道:“我們出了哈薩克汗國國境後,便可以隨意選擇方向進攻是嗎?”

李德林道:“總參謀部的意思,儘量選擇向北,先和北海軍區進行匯合,你到時便屬於北海軍區了,我知道你不願意向北,不想在你叔叔手下幹事。”

曹變蛟道:“我不想讓人說閒話,好象我靠我叔叔才升上來的。其實我叔叔對我比對其他人要嚴得多,還恨不得壓我的功勞。”

李德林道:“曹將軍也是不想讓人多說話,再說憑你想要積功升職那還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對了,這次來時聽說你嬸嬸已經給你說好了一門親事,聽說是大長公主的親戚。”

曹變蛟面色大變:“這事我叔叔知道嗎?”

李德林笑道:“你嬸嬸不得你叔叔點頭,如何敢自作主張。你擔心些什麼,陛下是從來不猜忌近衛軍的。”

曹變蛟道:“這樣會讓人說閒話的,顯得我們曹家攀附權貴,說出去不大好聽。”

李德林笑道:“說什麼呢,現在你們曹家纔是權貴好吧。不過是長公主夫家的親戚,長公主家也只是一個軍區將軍,和你叔叔不過平級,而且現在哪個軍區能夠比得上北海軍區,國內各方面的資源都在向北海傾斜,十幾年以內,這種趨勢不會改變。到時只怕多的是人要攀附你們呢。”

曹變蛟搖搖頭道:“我叔叔和我說過,我們曹家人要單純,不要想些有的沒的,先把仗打好,到四海無戰事時,便解甲歸田,悠遊林下去也。”

李德林道:“其實現在各大軍區的將軍都差不多,因爲都是天子近臣,明白皇帝對於文武的看法。到時只有戰爭打完了,大都會和曹將軍一樣的選擇。不過變蛟,你覺得這世界上的仗打得完嗎?”

曹變蛟想了想道:“打得所有國家都不敢還手,自然就沒有仗打了。”

李德林大笑道:“說得好,那讓我們一起努力,將所有國家打得不敢還手。”

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煥再次出場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宮內第四十章 廉政公署第六十八章要錢不要官的滿桂第兩百七十九章 雲南備戰第兩百六十二章 追擊林丹汗第兩百五十五章 羅剎並不可怕第兩百五十七章 修鐵路的鋼也有了第五十章 機器的用途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五十九章 黃花峪殲敵第九章佈局海上第十四章第一個新年第四十六章 蘇州抗稅(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曆法實施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第八十八修鐵路和製造流民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盜第二十一章 紅丸案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八十四章 大戰之前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東江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擊(二)第三百一十章 初見哥薩克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三章兵仗局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九十二章協從軍第五十一章建奴惡毒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十六章礦稅之議第十六章礦稅之議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三百零七章 安甘公路和肅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盜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稅(九)第十六章 建奴求和第六十二章兵器的進化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三百五十二章 遠交第兩百九十八章 紙幣發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寧願對你不好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兒島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五十章 機器的用途第三百零七章 安甘公路和肅王第二十二章遼民安置第六十章 秦軍第兩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動之漠南蒙古第兩百六十七章 賊不走空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三十九章遼東開發公司第七十二章談判(三)第九十一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五)第三百零六章 圍攻府衙第一百零九章德川兄弟第五十一章 專利第一案(一)第兩百三十九章 遠交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面貧窮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八十六章太子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七十八章 朱氏昆仲第兩百三十八章 對蒙古的分化第三百五十三章 從歐洲到美洲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兩百八十一章 東籲第一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復河套(三)第八十四章琉球第六十九章蓄勢待發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與教育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城第兩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島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三百零五章 對宗教的管理第十五章 鐵路與立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實地考察第二十一章 對袁崇煥的安排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橋第三百二十章 聯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遊西苑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銀行(一)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萬古長如夜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煥再次出場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宮內第四十章 廉政公署第六十八章要錢不要官的滿桂第兩百七十九章 雲南備戰第兩百六十二章 追擊林丹汗第兩百五十五章 羅剎並不可怕第兩百五十七章 修鐵路的鋼也有了第五十章 機器的用途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五十九章 黃花峪殲敵第九章佈局海上第十四章第一個新年第四十六章 蘇州抗稅(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曆法實施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第八十八修鐵路和製造流民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盜第二十一章 紅丸案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八十四章 大戰之前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東江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擊(二)第三百一十章 初見哥薩克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三章兵仗局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九十二章協從軍第五十一章建奴惡毒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十六章礦稅之議第十六章礦稅之議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三百零七章 安甘公路和肅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盜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稅(九)第十六章 建奴求和第六十二章兵器的進化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三百五十二章 遠交第兩百九十八章 紙幣發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寧願對你不好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兒島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五十章 機器的用途第三百零七章 安甘公路和肅王第二十二章遼民安置第六十章 秦軍第兩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動之漠南蒙古第兩百六十七章 賊不走空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三十九章遼東開發公司第七十二章談判(三)第九十一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五)第三百零六章 圍攻府衙第一百零九章德川兄弟第五十一章 專利第一案(一)第兩百三十九章 遠交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面貧窮第五十五章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八十六章太子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七十八章 朱氏昆仲第兩百三十八章 對蒙古的分化第三百五十三章 從歐洲到美洲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兩百八十一章 東籲第一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復河套(三)第八十四章琉球第六十九章蓄勢待發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與教育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城第兩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島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三百零五章 對宗教的管理第十五章 鐵路與立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實地考察第二十一章 對袁崇煥的安排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橋第三百二十章 聯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遊西苑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銀行(一)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萬古長如夜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