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楊凡來說,劉乾坤已經是自己生命裡很重要的一個人。楊凡當然不希望劉乾坤有什麼危險。
楊凡拿到的《楊氏十二針》,效果確實是極強的。可是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心眼的楊家祖先,記錄的《楊氏十二針》。就不能長點心麼?
每一套針法,別說什麼效果,什麼後遺症了。就連下針的穴位,都沒有記載。
楊凡都是得按照穴位圖上面幾個穴位的距離比例,然後按照子醜寅卯的地支順序,再對照地支和人體部位的對應,認真對比之後,才能確認施針穴位。
而只確認施針穴位,還只是第一步。後面的針法效果,甚至後遺症這些,《楊氏十二針》裡面完全沒有記載。
所以楊凡,只能靠觀察。
之前的時候,子影針第一個對象就是劉乾坤。從劉乾坤第一次被施展子影針到現在,已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了。
從這麼長時間的觀察來看,子影針這裡,應該是確實沒有太嚴重的後遺症。也就是根據人的身體素質虛弱一段時間。但是等到過去這段虛弱時間之後,也就沒什麼影響了。
劉乾坤是第一個被施展子影針效果的人,而楊凡的話,卻是第一個被三次施展子影針的人。但是從後面越來越短的虛弱期來看,楊凡差不多也可以確認子影針的後遺症,確實不用太糾結了。
可是臥牛針,和子影針的情況還不一樣。
首先臥牛針的施針難度,直接比子影針高出了兩個高度。
其次的話,臥牛針的效果,真的是太強悍了。
子影針的效果,確實很強。但是說到底,一些高端的興奮劑,其實可以實現和子影針類似的效果。
而這些高端興奮劑的後遺症,其實還是比子影針後遺症強得多的情況。
子影針的作用遠離,楊凡還是可以瞭解的。當時在無奈之下給蕭婕妤用了子影針之後,楊凡是密切關注了蕭婕妤後續的一些情況的。
簡單來說,子影針能讓人爆發更強的力量和更快的速度。和腎上腺素還是有關係的,楊凡已經確定,子影針之後腎上腺素的分泌,確實是迅速的達到了一個峰值。在子影針持續之間到達之前,腎上腺素的分泌會減少。
而且子影針的整個過程,人體型的變化,其實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也就是說,楊凡其實可以看到蕭婕妤從原本的完美身形,一步一步的消瘦了下去。
腎上腺素的爆發,加上對人體內營養物質的消耗。這樣才換取了,被子影針影響的目標,戰鬥力短時間爆發的一種結果。
說到底,這些,都是在科學的範圍,可以做出解釋的。
所以楊凡這裡,倒也不至於有太多的顧慮。
可是臥牛針情況就不一樣了。
子彈打穿過去,不到半分鐘的時間,傷口就已經徹底癒合了。
什麼鬼!
楊凡一直自詡醫術超凡,可是臥牛針的效果,真的已經是超過常理可以解釋的範疇了。
傷口的瘋狂癒合是一方面,其次的話,就連後遺症的爆發也是很糾結。
之前的時候,彭洋和劉乾坤兩人都是前一秒還沒有任何的變化,等到臥牛針可以持續的時間到了之後,卻是身形迅速的縮減的一個情況。
劉乾坤還只是消瘦一些,彭洋這裡卻是直接的皮包骨頭了。
道理楊凡懂,應該就是人體三種能源物質都是迅速的消耗,所以纔會造成這樣的一個結果。
可是,過程呢?
消耗能源物質,楊凡懂。可是前面這段時間,你的身體是怎麼支撐起來的?怎麼就在最後幾秒鐘的關頭,驟然發生變化?
楊凡沒有去學習什麼現代的醫學,受到的是傳統的中醫教育。算是現代化的課程,也就對生物和化學還有生物化學有點研究。
可是說到底,這年頭人們接受現代的理念真的是太簡單了。只要不至於完全摒棄網絡,各方面的素養還是很快就能提升起來的。
你要說楊凡對物理這門學科突然間有了多深入的瞭解,倒是不至於。可是簡單來說,哪些情況已經違背了科學原理,楊凡差不多還是可以識別出來的。
而現在,臥牛針的效果,就已經超過了正常科學可以解釋的範疇了。
子影針只是興奮劑級別的效果,所以後遺症很輕鬆也沒什麼不能理解的。
可是你嘛,臥牛針的效果,都和基因突變一個級別了。楊凡真的很擔心這樣的手段,會有什麼後遺症。
對於當時的殺手,楊凡嘗試這樣的手法,也沒什麼心裡負擔。說到底,這個彭洋作爲毒風谷的殺手,以前就不一定做過多少壞事兒了。誰知道他已經聽從毒風谷的命令,刺殺了多少人?
而就算這樣只是猜測,沒什麼依據。簡單來說,人家彭洋是來對付楊凡的,楊凡還有什麼好糾結的。
加上楊凡確實有點好奇臥牛針到底什麼效果,所以就把臥牛針用在了彭洋身上。可是劉乾坤這裡的話,當時確實是沒有別的辦法了。楊凡都說明自己不知道臥牛針的具體後遺症了,劉乾坤還是堅持要試一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楊凡才把臥牛針用在了劉乾坤身上。
臥牛針效果太強,就算按照能量守恆定理,楊凡都有點懷疑臥牛針的後遺症可能沒那麼簡單。
如果不是當時情況確實緊急,楊凡說不定幾年之後,都不想把這樣的手法用在朋友身上。
可是既然已經把臥牛針用在了劉乾坤身上,後悔是已經沒用了。
楊凡能做的,就是嚴密觀察彭洋這裡的情況。如果彭洋這裡沒什麼嚴重的後遺症陸續爆發,劉乾坤這裡,就還是讓他自由的生活下去。劉乾坤好不容易和徐麗麗走在了一起,楊凡也不想影響兩人的生活質量。
可是如果彭洋這裡出了什麼問題的話,楊凡緊密關注的話,也就能儘早的發現問題。首先是嘗試治療彭洋,就算治療彭洋失敗了。在劉乾坤這裡,楊凡也已經積累了更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