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政策

葉赫部的東西兩城,其實離開原並不算太遠,大致就在後世四平市西南不遠處(四平市鐵東區葉赫鎮)。

西城原稱“夜黑寨”,因修築時間比東城早,又位於葉赫河之西岸,故稱老城或西城。爲葉赫部褚孔革及其子孫清佳砮所居。始建於嘉靖十三年,後經清佳砮擴建加固,乃成葉赫象徵之一。此城有外城和內城之分,外城三面依山,一面臨水,平面呈橢圓形。城垣以土石堆築,高一丈餘,周長約千丈。闢東、西二門,城內地勢平坦。

東城原稱“臺柱寨”,因修築時間比西城晚,又位於葉赫河東岸,故稱新城或東城。爲葉赫部褚孔革長子臺柱(又稱臺杵或太楚),次子臺坦柱及其子孫楊吉砮等人所居。始建於嘉靖二十五年,也是經楊吉砮所擴建加固,乃成今日模樣。此城也有內城和外城之分,外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平面呈圓角方形,城垣爲土石堆築,周長千丈有餘,略大於西城。

這一日東西兩城皆是大軍齊聚,兩位貝勒各點起一千精騎,帶着部分親信和兒子聚兵一處,耀武揚威地打起旗幟南下,準備經北關入明境,與大明遼東巡撫高務實商議新形勢下的開原馬市互市問題。

所謂北關,其實就是商監府城,又稱珊延沃赫城,即白石山城。爲葉赫部老貝勒褚孔革第三子尼雅尼雅喀所建。爲尼雅尼雅喀及其子孫延柱、南太等人所居。因靠近大明的鎮北關,故明人稱其爲“北關”。

此城之所以建立,是爲遠居松花江、黑龍江和圖門江流域的女真諸部至開原馬市榷場提供驛館和中介,從中“獲居停主人”之利,故稱商監府城。

明初,在遼東最早設立的馬市有廣寧馬市(義縣團山堡)、開原鎮北關女真馬市、開原廣順關女真馬市、開原新安關達達馬市、撫順馬市(撫順城東)。

到了後期,又設寬甸馬市、愛陽馬市(鳳城)、清河馬市(開原後施家堡)。

在這遼東八馬市中,僅開原便佔其四。其中,又以鎮北關、廣順關、新安關三馬市規模最大,號稱遼北“三關三市”。

由此也可以說,開原馬市是有明一朝遼東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邊貿市場。

原歷史上葉赫、哈達、建州,爲什麼能快速發展?主要就是得利於開原的三關三市,高務實此來打着視察兵備和馬市的名義,其實也不是單單只是說說,他的確對開原馬市有着一些思考。

開原馬市的創設時間並不是相同的,其中鎮北關馬市創建於永樂四年、新安關馬市是成化二年、廣順關馬市爲成化十五年、而清河關馬市則創建於萬曆初年。此外,開原城南門外市場始於成化二年。

“市場”是現代經濟用語,但這兩個字則是古已有之,在古代,物品交易稱市,交易之地稱場。因此往往在“市”之前還冠以某物品名,如開原馬市,撫順木市等。

大明的馬市,按例是由官府控制,管理很嚴。山東布政司、按察司(這個之前說過,遼東行政隸屬山東)、開原兵備道等,都派官親臨監督。

市易規定,不許攜帶武器,“只將馬匹並主產貨物,赴彼處委官驗收入境”。馬市必須按規定時日開市。

最初的規定是,“開原每月初一日至初五日開一次”。後又規定,“每月初一日至初五日,十六日至二十二日開兩次”。入市者,如持有大明官府簽發的“敕書”,就會得到馬市官員的

“通關優待”。

與宣大一樣,馬市雖然都是官府控制的,但卻也分爲官市和私市兩種。明廷收購軍馬的市場,稱爲官市;各邊民與漢人的民間交易,則稱私市。

其交易的商品,來自女真的有馬匹、鹿茸、貂皮、人蔘等產品;來自漢族地區的那就多了,其中尤以鐵製農具等生產資料和各類生活用品爲最。

開原地區的馬市,由設在開原城的馬市公署負責管理及徵稅;軍方的衛、所,負責維持市場周邊秩序。

開市初期,以物易物,後來逐漸施行貨幣交易,貨幣以大明的銅錢爲主,但也包括直接使用白銀。

一直以來,女真族參加馬市貿易的,不僅有葉赫、哈達、烏拉、輝發等部,還有黑龍江、松花江、圖們江一帶的少數民族。早年時,建州女真也到這裡入市,後來因爲新闢他處,這才使開原專門做海西四部的生意。

好吧,蒙古其實也有,只是官府不承認,或者說很多時候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蒙古人打着女真的旗號在開原交易。

實際上蒙古雖然遊牧,但緊鄰大明的地區,也都有程度不等的農耕傾向,不僅需要犁鏵等農具,還需要棉布、鹽、鐵鍋等生活資料。而最關鍵的是,他們生產的牛、馬、羊、皮革等物又無處推銷,所以他們也非常需要大明在開原西境開關貿易。

這一次煖兔、恍惚太之所以插手葉赫與哈達之間的戰爭,就和馬市貿易有着非常直接的聯繫。

這個聯繫的關鍵點,在於當前敕書的分配不合理。

本來按照早前的規定,海西女真共佔有敕書999道,建州女真佔有敕書500道。

然而,王臺在哈達稱“萬汗”時,光是哈達一部,就佔有敕書約700道——這是什麼意思?“天下三分有其二”嗎?幾乎就要開始吃獨食了!

葉赫部的實力此時已經不比哈達弱,但葉赫只有一百多道敕書,這怎麼能忍?換了誰取代清佳砮和楊吉砮,都不得不和哈達部大打出手不是?

但這只是葉赫與哈達必然開打的原因,還沒有把蒙古人插手的原因說清楚。

蒙古人爲什麼要介入這檔子事?打開地圖一看就知道:葉赫部正巧介於蒙古與哈達的中間,把他們給分開了,所以蒙古人想要通過取得哈達部的同意,使用哈達部的敕書與大明進行馬市交易是很困難的,蒙古人最好、最省事的辦法就是走葉赫部的“門路”。

但葉赫手中的敕書有限,連自家使用都不夠,怎麼“租”給蒙古?哈達那邊的敕書倒是有多,但又給不到蒙古人手裡,再說哈達部此前仗着大明的關照,心氣比較高,敕書的“租金”收得也不是太合理——簡單的說就是貴,所以蒙古人也不太樂意去走哈達這條路子。

那怎麼辦?有兩個主意:第一個主意簡單粗暴,直接打服葉赫,然後打着葉赫的幌子跟大明互市。

這個辦法看起來似乎很兒戲,但其實是完全可行的——現在的朵顏三衛早就不是以前的兀良哈三衛了,但照樣打着舊時的幌子和大明時不時互市一下,大明一直都是裝作不知道的——大明也不蠢,你總是不跟人互市,人家活不下去了就只能來搶,那是平白無故給自己找麻煩。

所以在大明這邊來看,誰來互市不重要,重要的是控制互市的規模和次數,既要讓人能勉強活下去,又不能讓人活得太好。

當然高務實是不同意這個觀點的,他在宣大那邊通過互市控制土默特的時候,根本就不是靠着這些,他是靠着強大的經濟實力直接影響土默特的生死來達成目的。

只不過,這個法子對“本錢”的要求很高,遼東這邊在京華沒有大舉進入之前,的確是做不到的。就好比後世有一個“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帝國”,那個國家可以搜刮全球,但“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不是誰都可以做的,需要極其強大的本錢才行。

遼東這邊的官市,其本錢在高務實眼裡,那是遠遠不夠看。

“若開辦馬市貿易,必先物色入市者。”漢族方面自不必細說,朝廷撥款給管理馬政的機構太僕寺,向廣寧、開原等馬市發放購買馬匹所用資金,規模一般是白銀數萬兩,最高達十萬兩或二十萬兩。

也就是說,遼東這邊的本錢,最高的時候也就是二十萬兩。

二十萬兩看似是很大一筆錢——如果拿來買糧食,的確不少,這個早就算過,不必細說了。但實際上,二十萬兩如果單單用於買馬,那就不多了——也就一萬匹馬而已。

雖說一萬匹馬倒也不是小數目,但倘若和如今的宣大那邊相比,這個數目就不夠看了,因爲光是宣、大、山西三鎮,去年從土默特、鄂爾多斯兩部手中買入的馬匹就高達三萬七千匹之多!

這還沒算牛羊,如果把牛羊等也算進去,那麼遼東這邊的規模……真的只配吃屁。

所以簡單的說就是制度有問題,導致實際貿易量根本達不到需求貿易量的標準,於是女真也好、東部蒙古也罷,都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急不可耐,爲了爭奪大明批准的那點貿易量,不得不你打我、我打你,狗腦子都打出來了。

拿敕書控制貿易額度,進而控制女真人之間的實力差,這個主意並非沒腦子,只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之中太容易“跑調”,很多時候一個弄不好就把自己也給拖下水了——比如哈達部這次的捱打,原歷史中就把大明給拖下了水,逼得時任遼撫(先李鬆,後顧養謙)和李成樑不得不直接出手打壓葉赫,甚至到最後直接出兵進攻葉赫。

當時的李成樑還是有實力的,的確也把葉赫給打服了,不過那又導致了連環變數,比如葉赫先把哈達給打崩,使得哈達的實力始終沒有恢復過來,而李成樑又轉頭把葉赫基本打崩,導致努爾哈赤趁機發展,結果後來又把葉赫的“九部聯軍”給打崩——這個時候的遼東局勢就已經不可控了。

其實葉赫當時搞九部聯軍,就是因爲葉赫發現自己捱了大明一頓胖揍之後,原先的小老弟努爾哈赤居然坐大了,看起來有取代自己的趨勢,爲了保住“女真之主”的位置,不得不跟努爾哈赤見個真章。

這件事恰好出在大明在跟日本打抗倭援朝的時期(萬曆二十一年),遼東方面對此根本就有心無力,只能眼睜睜看着雙方經由一場古勒山之戰導致實力扭轉。

那一戰,努爾哈赤在古勒山(後世遼寧新賓縣上夾鄉古樓村西北)一帶,大敗海西女真葉赫等九部聯軍,此戰是女真各部統一戰爭史上的轉折點。它打破了女真九部軍事聯盟,改變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力量對比,表明女真力量的核心開始由海西而轉爲建州。

而更糟糕的是,這時候大明剛剛陷入朝鮮泥潭,前前後後打了七八年,等打完回頭一看遼東……哦豁,努爾哈赤已經控制不住了。

不過當時的努爾哈赤還是畏懼李成樑、李如鬆父子的——其實是他可能不知道李家軍這時候在朝鮮戰場損失巨大,所以繼續對李家保持謙卑,而且很精明的讓李如鬆把注意力放在蒙古人那邊。

結果偏偏李如鬆自己出了意外,死在一次和蒙古人的作戰中,這時候努爾哈赤就有些蠢蠢欲動了。

但李如鬆死後,李家的底子已經暴露出來,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在遼東想打誰就打誰的李家軍,所以大明這邊連續換了一溜兒的遼東總兵,結果李家那邊又不服氣,幾個總兵都被搞得沒脾氣,最後只好又把李成樑搬出來“二度鎮遼”。

李成樑這時候其實已經沒有什麼衝勁了,但好在威名還在,努爾哈赤幼年在他手底下幹過好幾年,印象深刻得很,因此也不敢造次,一直等到李成樑死後,努爾哈赤覺得這下沒人能壓制他了,於是以七大恨起兵,遼事遂不可爲。

在這整個過程中,其關鍵的一點看似是努爾哈赤運氣好,而大明運氣差,其實這隻能說是一個方面,實際上在制度上,或者說在大明控制女真的手段上就有問題。

大明的這個控制方案,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動不動需要自己親自出馬,這在高務實看來是很不理智的,只方便遼東將領“刷功勞”,而當遼東本身的實力被其他事情牽制,或者乾脆實力大損,這個法子就不靈了。

因此這一次,高務實雖然也要打擊葉赫,畢竟現在葉赫過於強勢,但他的根本目的還是在於調整政策。

打壓歸打壓,一棒子過後,甜棗也是要給的。

----------

感謝書友“電念1”、“年久失修nn”的月票支持,謝謝!

劇透一下,馬上努爾哈赤要殺岳父了……哈哈哈!

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31章 急,不急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216章 準備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229章 指點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
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31章 急,不急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216章 準備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229章 指點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