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

陽光明媚、藍天白雲。

筆直的水泥道路上,幾十輛汽車不急不慢的行駛着,而道路的兩旁,廣袤的田野一直綿延到視野的盡頭,此時馬上就要入秋了,麥田逐漸翻出金色的麥浪,遠遠看過去的時候,彷彿一片無邊無際的金色海洋。

“停車!”

弘治皇帝看着車外的大片麥田,果斷的選擇了準備下車去看看。

很快,車隊靠邊緩緩的停泊下來,一輛輛汽車上面下來便衣的宮廷禁衛和廠衛的番子,迅速的在周圍進行警戒,太監們則是迅速的撐起了遮陽的大傘,開始用爐子燒水準備茶水,更是從後面的大貨車上面搬下了茶几、座椅之類的,以便等下弘治皇帝休息一二。

雖然說是一切從簡,但畢竟是天子,該有的還是一樣要有,後面跟着的幾輛大貨車裡面就裝滿了弘治皇帝隨時都要用到的各種物品。

弘治皇帝直接來到田野之間,拔下一株麥穗,仔細的看一看,也是忍不住直點頭對劉晉說道:“這麥子好啊,顆粒飽滿,麥穗沉甸甸的,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啊。”

“是啊,這山東啊,自古以來都是產糧大省,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啊,以前啊,這山東的麥子可是救活了不知道多少人。”

劉晉也是仔細的查看,看完之後也是忍不住直點頭。

“嗯~”

“山東是個好地方啊!”

弘治皇帝直點頭,一直以來北方几省當中最容易出問題是河南和陝西這兩省,河南和陝西最容易出現旱災,河南還特別容易出現洪澇災害,因爲黃河在河南境內都是懸着的,比兩側的田野都要更高,非常容易就決堤,一決堤就會氾濫成災。

陝西,因爲黃土高原的緣故,極容易出現饑荒,隨便來點災害就要鬧起來。

當然,這是以前的老歷史了,現在這兩省的人口遷移出去的是最多的,黃土高原這邊幾乎是遷移光了。

縱然是出現一些問題,也已經影響不大了。

河南和陝西最容易出現問題,北直隸和山西則是最容易鬧雪災,一鬧雪災來年就會出現饑荒,也是讓人不省心。

真正比較省心的就是山東了,齊魯大地,土地肥沃,人傑地靈,彷彿有神明保佑一般,很少出現旱災、洪澇或者是雪災之類的,也是一直以來大明最爲重要的糧倉。

德州倉就是大明的四大糧倉之一,設置在山東德州,就是因爲山東這邊每年繳納的糧食特別多,在以前可是穩定北方的核心。

其它地方亂都沒有關係,只要山東不亂,山東的糧食能夠運出來,其它地方也都可以穩定住,但是如果山東也跟着亂了起來的話,那北方就真的要亂成一鍋粥了。

就在弘治皇帝劉晉討論着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的時候,眼前這片麥田的主人開着收割機慢慢悠悠的朝着這邊走了過來,被隨行的侍衛們給攔了下來。

弘治皇帝一看也是擺擺手,示意不必太過緊張,還吩咐着太監們準備茶水招待這人。

“兩位先生~”

高成林看了看眼前這些在自己田野間看來看去的人,再看看如此多的人,還有如此的多的汽車,又擺開了架勢之類的,一看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是笑着向弘治皇帝劉晉行禮道。

“這片麥田是你的吧?”

弘治皇帝笑着點頭,隨即指着眼前的麥田問道。

“是我的,這一大片的幾千畝地都是我家的。”

高成林點點頭說道,他家是地主家庭,這片田地也是世代相傳下來的。

“這樣說來,你還是個大地主咯。”

弘治皇帝看看對方,看對方的穿衣打扮似乎好像還是一個讀書人的樣子。

“唉,什麼地主啊,那都是老黃曆了。”

高成林一聽,頓時就笑着搖搖頭說道:“現在即便是家裡面有田地,也已經沒有人會給你種田了,我家這幾千畝地啊,還不是我自己種的。”

“哦,都是你自己的種的地,我看你似乎好像還是讀書人的樣子。”

弘治皇帝一聽,又笑着問道。

“不滿先生,我的確是有功名在身,是個秀才。”

“但時代變了,以前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人給我們家種田,但是最近這些年來就再也沒有人來給我們種地了。”

“大家都去城裡面打工了,現在去京津地區打工很方便,收入又高,誰還來給地主種地啊。”

“但是呢,這田地啊是祖上傳下來的,我總不能將它給一直荒廢着,所以沒辦法,我也就只能夠自己來種了,所以也是買了不少的機器,這不,我就在檢修下我的收割機,再過段時間,這麥子差不多就可以收割了。”

高成林無奈的說道。

耕讀傳家的時代已經變了。

以前的時候,靠着幾千畝地,他們高家是這周圍方圓十里有名有姓的地主之家,家裡面的人從來都不用做什麼事情,一心讀書考功名就可以了。

但是時代說變就變,慢慢的沒人給高家種地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去京津地區打工,或者是選擇移民到遼東地區去。

原本坐着就可以過上悠閒耕讀傳家的生活,現在卻是不得不親自來耕種田地了。

幾千畝地,不耕種的話就荒廢着,太過浪費了,這耕種嘛,自己就真的成了耕讀傳家了,就需要和農民一樣辛辛苦苦的自己種田了。

好在是地主之家,家裡面有積蓄,可以買得起各種各樣的機械,這耕種起來倒是可以忙的過來,要是以前的耕種方式,這幾千畝地,他累死了也不可能耕種過來。

耕讀傳家,估計着也就只剩下耕了,沒時間去讀書了。

“你這耕地還有空讀書考科舉嗎?”

弘治皇帝微微的點頭,時代確實是變的很快,這連地主都不得不自己拿起鋤頭來幹活了,老百姓不給你種地了,縱然是有千畝良田又如何,還不是要自己來耕種了。

“時間自然是沒辦法和以前相比的,這不,我都已經三十多了,連個舉人都還考不上。”

高成林無奈的搖搖頭。

一個人耕種幾千畝田地,儘管有機械的幫助,但依然還是很忙的,讀書的時間自然是少了很多、很多。

“五十少進士,三十也不晚嘛。”

弘治皇帝看看身邊的劉晉,別人三十多都已經是內閣首輔了,你這連個舉人都還沒有考上,這個差距就有點遠了。

“現在種地的人是不是越來越少了?”

隨即,弘治皇帝又問道。

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手中有糧,心中才不會慌,雖然大明連年增產,糧食年年大豐收,但弘治皇帝對農業依然是非常關心的,因爲他太清楚糧食的重要性了。

“是啊,現在幾乎都已經沒人種地了。”

“大家基本上都選擇去京津地區打工,又或者是移民去遼東、南洋、海外等地,現在種地的也就是剩下我們這些地主了。”

“家裡面的地實在是捨不得荒了,也就只能夠自己種。”

“現在不僅僅是地沒人種了,人也少了,以前的時候給我家種地的佃戶就有幾百戶,聚集在好幾個大村子,現在這些個村子人是越來越少了。”

“移民的移民,進城的進城,現在農村地區剩下的人,也就是剩下我們這些有着田地的人了。”

高成林點點頭說道。

說到這裡的時候,也是忍不住一陣心酸,以前的時候,地主多風光啊。

佃戶們求爺爺告奶奶的只爲地主能夠多將一些田地給自己耕種,一到收穫的季節,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將上好的糧食送到地主家去,這樣地主來年纔會繼續將田地租給你。

這逢年過節的時候,佃戶們也是少不了要對地主家問候一聲,他們家走到哪裡也都是要受人禮待的。

但是現在,農民翻身了。

一個個在城裡面工作的很順心,很多人都還買了房,進城去住了,偶爾回來,一個個衣着打扮時尚,看起來比他這個地主都要更有錢的樣子。

至於那些移民出去的,那更是牛氣的不行,不少人移民去了遼東,據說家家戶戶都有幾千畝田地,年年收穫的糧食比自己還多,偶爾有人回來了,那是相當的受歡迎,見到自己這個地主也是不再那麼恭敬了。

還有一些農民進城打工之後,慢慢的就開始發了,自己開起了工廠,當起了老闆,還有一些出海的,自己買了船,成了船長,走南闖北,海外到處走,見多識廣了,看自己這個地主的時候,眼神之中都是滿滿的鄙視。

總之,現在大家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不會比自己這個地主差,又不用求着自己這個地主,對自己也是缺少了以前的敬畏和恭敬了。

“這不是挺好的嘛,大家都過的更好了,我大明才能夠更加富裕、更加強大。”

劉晉看着高成林的樣子,看着它眼神之中對以往輝煌歲月的回憶,劉晉都想笑,這地主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連田地都要自己耕種了,但這纔是真正的好時代。

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1189章,統一標準、朝廷運營、公私結合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769章,朱厚照是穿越者?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40章,一鏡難求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195章,五年鐵路規劃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2047章,大旱1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1423章,根本就回不去第1028章,鉅艦大炮的時代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493章,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波斯人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857章,編戶爲伍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570章,建設淞滬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17章,商議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1643章,西伯利亞真的有寶藏?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276章,曬鹽法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770章,蒸汽收割機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1235章,外來入侵者的歷史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559章,淘金第7章,精煉鹽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512章,內燃機和分解石油第1274章,蒸汽輪船下水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832章,炮轟古裡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392章,第二批船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1759章,大明黑土省第148章,大買賣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474章,新兵入伍第382章,近戰炸藥包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338章,誰會贏?第5章,煮鹽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1944章,各大殖民地的問題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318章,黑煤礦第649章,陛下,放心,絕對不會虧本
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1189章,統一標準、朝廷運營、公私結合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769章,朱厚照是穿越者?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40章,一鏡難求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195章,五年鐵路規劃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2047章,大旱1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1423章,根本就回不去第1028章,鉅艦大炮的時代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493章,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波斯人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857章,編戶爲伍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570章,建設淞滬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17章,商議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1643章,西伯利亞真的有寶藏?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276章,曬鹽法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770章,蒸汽收割機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1235章,外來入侵者的歷史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559章,淘金第7章,精煉鹽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512章,內燃機和分解石油第1274章,蒸汽輪船下水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832章,炮轟古裡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392章,第二批船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1759章,大明黑土省第148章,大買賣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474章,新兵入伍第382章,近戰炸藥包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338章,誰會贏?第5章,煮鹽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1944章,各大殖民地的問題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318章,黑煤礦第649章,陛下,放心,絕對不會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