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

遼東肥沃而廣袤的田野上,伴隨着氣溫開始回暖,春天即將到來,遼東的第一次春耕也是正式開始了。

只見一處處田野這裡,一輛輛耕地機正在忙碌不停。

這些耕地機有老式的蒸汽耕地機,也有新式的內燃機耕地機,老式的蒸汽耕地機冒着滾滾的白煙,時不時發出陣陣的汽笛聲,新式的內燃機耕地機則是伴隨着突突的聲響,整個田野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旁邊的公路上面,幾十輛汽車組成的車隊靠邊了停了下來,弘治皇帝和劉晉下了車,饒有興趣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離開大慶之後,弘治皇帝和劉晉沒有坐火車而是選擇了坐汽車,爲的就是方便弘治皇帝一路上看看這遼東的春耕。

遼東現在是大明最爲重要產量地之一,每年產出的糧食足夠整個大明吃上幾年的時間,是大明的糧倉。

遼東的土地非常肥沃,黑土地種什麼像什麼,產量很高,即便是沒有後世的化肥,這裡的產量依然非常不錯。

但真正讓遼東成爲大明糧倉的原因是因爲遼東這裡的土地非常的寬闊、平坦,極其適合機械化的耕種。

當然,最重要的是因爲遼東是移民之地,這裡的土地和大明本土是不一樣的。

大明本土的土地是集中在少數地主、士紳、豪門大族的手中,真正種地的農民根本就沒有多少的土地。

遼東這裡就不一樣了,因爲是移民之地,這裡的土地都是掌握在真正種地的農民手中,在這裡沒有地主、士紳,更沒有豪門大族,土地雖然多,但分佈很均勻,家家戶戶、人人都有土地,也都差不多。

這對於遼東的農業發展起到了極爲重要的作用,耕者有其田,自然而然能夠發揮出其最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這種地種出來的糧食,除了繳納給朝廷的糧食之外,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糧食,故而家家戶戶都生活富足,手中有錢有糧。

再加上大明朝廷對農業的重視和支持,推廣良種和好的種植方法,對購買農業機械給予免息貸款、補貼等等的政策,這都極大的促進了遼東地區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的發展,讓遼東這個以前的荒蕪之地,迅速的變成了大明的糧倉,變成了大明最富裕的地方之一,其富裕程度已經遠超了江南地區。

一直以來弘治皇帝都想要來遼東這邊看看,看看遼東的農業。

有時候弘治皇帝是不太相信報紙上面的報道,也不太相信手下官員的彙報,這一個人耕種幾千畝的土地,說出去都讓人難以置信。

這一次,也是終於有機會了,可以在遼東這邊親自見識、見識遼東的春耕和土地了。

眼前的這塊田地,非常大,甚至於都看不到它的田埂在哪裡,很顯然,這塊地都是屬於一個人的,所以沒必要將田地弄成很多塊。

這在大明本土是很少見的,大明本土的土地,即便是平原地區那也是支離破碎的,分成了無數的小塊。

因爲每一小塊的土地都是有着極其複雜的歷史。

很有可能在以前是屬於某個農民的,結果後來被地主紳士之類的巧取豪奪了,所以還是要留着田埂,這樣纔有地契。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爲這塊地雖然是地主的,但地主出租給佃農的時候,不可能將大量的土地都租給一個人,所以也是需要將自己的大面積土地不斷的細分,然後租給一個個佃戶,這樣大家都有田種,有飯吃。

總之在大明的本土,縱然是在平原地區,你也看不到如眼前這般一整片的農田都是一塊田地的現象。

但是在遼東這邊,卻是非常常見,一路走來,都是這樣的情況,一整塊、一整塊的田野,面積都很大,你很少能夠看到田埂。

南方那種梯田什麼的這裡更是沒有,這裡土地衆多,很多地方明明都是不錯的土地,但卻是無人耕種,有些田地甚至於都在輪着休耕,大家根本就沒必要向山要田,來發展梯田。

小黃門迅速的在路邊撐起大傘,擺上了火爐,煮起了茶水,搬出了桌椅,讓弘治皇帝和劉晉可以一邊喝着茶,一邊悠閒的看着眼前的春耕場面。

“這耕地機的效率很高嘛,這走來走去的,地就翻耕出來了。”

“這幹農活可就輕鬆多了,不需要面朝黃土背朝天了,坐在耕地機上面就輕輕鬆鬆的完成耕地了。”

弘治皇帝饒有興趣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田野上,伴隨着耕地機的前進,後面的犁將泥土給深深的翻上來,大量的鳥兒緊隨其後,不斷的尋找着泥土裡面的蟲子、蟲卵、蚯引之類的東西。

餓了一個冬天了,難得能夠飽餐一頓,也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兒緊隨着耕地機的屁股後面,不斷的尋找泥土之中的蟲子、蟲卵。

這些躲藏在深層泥土之中的蟲子和蟲卵,它們富含蛋白質,是鳥兒的最愛。

耕地機在田野上面走來走去,泥土就被翻了起來,速度很快,看的出來,幹活的農民也是很輕鬆,甚至於都還有閒情看向弘治皇帝等人這邊,似乎也是在覺得奇怪,也不知道哪裡來的一羣人,吃飽了撐着沒事做在這裡看熱鬧,連耕地機都沒有看過?

“陛下,這樣種地纔好呢。”

“這速度快、效率高,又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一個農民耕種幾千畝土地都是很輕鬆的事情。”

“如果要是和以前一樣,都是用鋤頭來耕地的話,縱然是累死在這地裡面,一天下來也是耕種不出多少桶田地的,這一年到尾辛辛苦苦的也種不了幾畝地,收的那點糧食,根本就不夠養活一家人,所以農民們都是窮苦的很,一輩子都富裕不起來。”

“這遼東就不一樣了,家家戶戶土地種地,使用機械化耕種,一個人耕種幾千畝土地,僅僅只是一年產出來的糧食就有上百萬斤,自己一家人根本吃不完,即便是糧價便宜,但種地一年,也是能夠很快就富裕起來,過上富足的生活。”

劉晉笑着和弘治皇帝說道。

“是啊,這樣種地纔好,我大明的糧食產量高,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過上富裕的好日子。”

弘治皇帝也是很表贊同的說道。

弘治皇帝是有親自體驗過種地的,每年都會親自下地幹一天農活,以此來體驗農人的辛苦,他是知道農民的艱辛和窮苦的。

想想以前自己所看到的農人幹活的場景,那是真的辛苦。

春耕的時候,家裡面有牛的還好一些,用牛耕地還是比較輕鬆的,但是牛這個東西,往往只有地主家纔有,大部分的農人家裡面是沒有弄的。

所以這春耕的時候,要麼是用鋤頭來一點點的挖土翻耕,要麼是人來當牛,前面一個人拖着繩子不斷的往前拉,背上背根木棍,木棍的後面是扶着犁的人,同時肩膀上也是在用力的推着棍子,這樣可以分擔前面人的壓力。

大家可以想象下這樣的種地方式之下,農民是何等的艱辛,何等的辛苦,夫妻兩個在地裡面累死累活的,一天下來也根本就翻耕不了多少的土地。

更何況這地還是租的地主家的土地,種出來的糧食,一半至少都是要繳納一半給地主的,這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來連吃頓飽飯都是奢侈,辛苦一輩子都別想發家致富。

弘治皇帝直接來到田間地頭,來到已經翻耕出來的土地這裡,仔細的用手比劃了一下,對着身邊的劉晉說道:“這耕地機了不起啊,這翻出來的泥土都有一尺多厚了。”

“嘖嘖,看看這遼東的土地,真是肥沃啊,關鍵是這泥土還非常的厚實,這翻出一尺多厚,這泥土都還是上好的黑土地啊。”

“可不是嘛,這可是全世界僅有的幾塊黑土地之一,要不然怎麼成爲我大明的糧倉啊。”

劉晉也是仔細的看了看眼前翻耕出來的土地,耕地機的技術是越來越成熟了,這土地翻耕的很不錯,深藏在泥土之中的蟲害蟲卵基本上都能夠翻耕出來,要麼被鳥兒給吃了,要麼等一場大雪就會被凍死。

這新一年的莊稼就很少會有病蟲害,根本不需要使用農藥,當然這個時代也沒有農藥給你使用,種地有時候也是看天吃飯的,運氣好有收成,運氣不好的時候,顆粒無收也是有的。

但遼東這邊冬天的時候非常寒冷,病蟲害難以存活,再加上兩次春耕,進一步減少病衝害,所以遼東的農業一直以來都非常不錯,收成很高,產量大。

“嗯!”

“關鍵還是這機器,沒有這樣的耕地機,根本就不可能翻出一尺之厚的泥土來,更不可能有這樣的耕地效率和種植面積了。”

弘治皇帝點點頭,隨即拍拍手看看不遠處的耕地機說道。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

“這種地也好,織布紡紗也好,機器的大量使用都可以極大的提高我們的效率,讓我們以更少的時間、更少的人力生產出更多的糧食和布匹等東西出來。”

第159章,暈船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995章,倫敦條約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560章,淘金生活第1222章,當家難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494章,第一個開刀對象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494章,第一個開刀對象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1503章,興王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418章,雄鷹隕落(下)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208章,坐不住了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450章,雪糖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1715章,煤油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2048章,大旱2第330章,殷商後裔?第371章,鹹魚產業第498章,殺雞駭猴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414章,魔神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338章,誰會贏?第199章,漁船回港第942章,加強集權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102章,唱大戲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385章,忙碌建城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63章,推銷第1204章,好東西啊第563章,營銷手段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1685章,小偷小摸也要嚴懲第727章,天津的夜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340章,殿試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31章,比數第473章,退親第516章,馬尼拉
第159章,暈船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995章,倫敦條約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560章,淘金生活第1222章,當家難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494章,第一個開刀對象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494章,第一個開刀對象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1503章,興王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418章,雄鷹隕落(下)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208章,坐不住了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450章,雪糖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1715章,煤油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2048章,大旱2第330章,殷商後裔?第371章,鹹魚產業第498章,殺雞駭猴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414章,魔神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338章,誰會贏?第199章,漁船回港第942章,加強集權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102章,唱大戲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385章,忙碌建城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1757章,不爽的朱厚照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63章,推銷第1204章,好東西啊第563章,營銷手段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1685章,小偷小摸也要嚴懲第727章,天津的夜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340章,殿試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31章,比數第473章,退親第516章,馬尼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