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朝野上下都很急

“看來他們都急了啊~”

回到京城,劉晉在壁爐旁邊喝着茶,看着報紙,小日子過的輕鬆愜意。

嗯,自己的假期快要休完了,必須要好好的珍惜、珍惜了。

伴隨着臨近年關,大明各地的消費能力也是迅速的膨脹起來,單單是京津地區,每天都有很多的船隻抵達天津,運來大明海內外的貨物,陸地上聯通南北的水泥馬路上面也是有着絡繹不絕的車隊,在爲京津地區運送貨物。

馬上要過年了,有錢的大明人,自然是要好好的採購一番、消費一番,這其中過年的新衣那是絕對不能少的。

每當到了過年的時候,是布匹生意最好的時候,京津地區大大小小的布匹店、布莊、成衣店等等,生意都非常的火爆。

京津地區人口龐大,資本興起,數以百萬計的人在這裡務工,需要的布匹實在是太龐大了,再多的布匹都不夠賣的。

這極大的刺激了大明大大小小的紡織工廠,讓他們開足了馬力不斷生產布匹,但也因此導致了棉花和羊毛的價格持續飛漲。

最關鍵的是現在有錢都買不到的棉花和羊毛了,因爲所有的棉花和羊毛基本上都已經買的精光了,大量的紡織工廠的東家、老闆都急的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四處求購棉花和羊毛。

可是在這個時候,冬天的草原不產羊毛,棉花已經被買光,大家都不夠,海外從天竺這邊過來的棉花根本就到不了北方的天津。

在南方的淞滬、南京這邊就已經被人給買的精光,還有種杯水車薪的感覺,一船、一船棉花運過來,很快就變成了布匹銷往大明海內外。

“知道急就好,以前總是反對朝廷對外用兵,現在知道急了?”

“朝廷不對外用兵,哪裡可以獲得那麼多的土地來種糧食、種棉花,哪裡可以打開別的國家的市場,讓你們隨意的傾銷布匹?”

看到報紙上的報道,劉晉也是笑了起來。

資本都是追逐利潤的,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價格,更高的利潤,這纔是資本。

棉花和羊毛,如果用搶都能夠搶到,那又何必要辛辛苦苦的去種,去買呢?

沒有廣袤的市場,這紡織出來的布匹到時候又賣給誰去?

現在大明已經慢慢的走上了資本和殖民的雙軌道,已經回不去了,估計誰要是再說什麼閉關鎖國,估計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大明上下各個階層都會將他給撕的粉碎。

就好像現在,因爲棉花和羊毛的價格飛漲,大明上下都急了,很急、很急的那種。

“臭小子、臭小子~”

這時,張懋粗獷的聲音出來,有好幾個腳步聲由遠及近,很快就來到了劉晉這裡。

劉晉一看,好傢伙,不僅僅張懋來了,內閣的劉健、李東陽、謝遷,還有自己的頂頭上司佀鍾、兵部尚書劉大夏都來了。

“劉公、李公、謝公……”

劉晉也是趕緊起身笑着迎接,同時腦海中也是急速的思索起來,這些大佬一起來自己家裡面,這是要幹嘛?

“嘖嘖,還是你小子會享受,家裡面竟然裝上了這種壁爐,這外面大雪紛飛,你這烤着火,太會享受了。”

衆人坐到了壁爐前,張懋喝一口熱茶也是忍不住感嘆一聲。

要說享受,這劉晉絕對是最會享受的,這壁爐旁邊一坐,整個人都覺得無比的舒坦,再邀上三五好友,喝上熱潮,談笑風生,這絕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大家來我家裡,想必應該是有什麼事情吧?”

劉晉笑了笑,一番寒暄,也是直接問道。

“臭小子,你是真不知道,還裝糊塗啊?”

“現在大家都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了,你倒好,前幾天去草原上面散心,這回來了又在家裡面烤火,小日子過的舒舒服服。”

張懋看了看劉晉笑了笑說道。

“劉晉,現在棉花和羊毛的價格飛漲,已經嚴重的影響了我大明紡織業的發展,我們大明上下都希望陛下能夠儘快出兵西域,獲取西域的棉花和羊毛。”

“可是陛下一直都以冬天作戰極其不利爲由,始終不肯出兵。”

劉大夏這邊接過了話,也是憂心忡忡的說道。

他是真的急了,不是假的。

上次在弘治皇帝書房說這事情的時候,他還沒有意識到有多緊急,可是回去之後他才知道,自己家裡面開辦的紡織廠訂單接了一大堆,可是卻已經快沒有棉花了。

如果不能夠及時的得到棉花,工廠就可能會面臨停工,這工廠一旦停工的話,到時候就投資就要打水漂了。

並且爲開個工廠,劉大夏家裡還向大明第一銀行這邊借貸了二十多萬兩銀子,這可不是小數字,一旦銀行的貸款還不上,到時候這工廠都要被銀行給收走,那就真的血本無歸了。

“是啊,這冬天作戰雖然對我們有諸多的不利,可是對於西域的瓦剌人來說也是一樣的,我們還可以出其不意,他們也是絕對想不到我們會在冬天對西域用兵。”

謝遷也是跟着點點頭說道。

不用說,謝遷家和劉大夏家裡的情況差不多,不僅僅將自己的資金都投資到了紡織工廠,並且也向大明第一銀行這邊借貸了大筆的銀子。

大明第一銀行借款利息低,放貸足,並且還可以分期還款,大家也都是很喜歡向大明第一銀行這邊借貸。

這不管是去南洋開種植園,還是去購買海船,又或者是去南洋開採礦產等等,大家都喜歡向大明第一銀行借款。

利用大明第一銀行的銀子來發財,這也是成爲了一個潮流。

很多人僅僅只是靠着借貸的銀子,買上一艘船,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不僅僅回本,而且還大賺、特賺。

這開紡織工廠,有太多、太多的人借了銀行的貸款了,這也是爲什麼大家都很急的原因。

“陛下不同意出兵,大家找我也沒有用啊~”

劉晉一聽就明白了,笑了笑無奈的說道。

其實劉晉也是已經聽人說了,弘治皇帝的書房都差點被大明上下上奏的奏疏給淹沒了,所有的奏疏都是清一色的請求弘治皇帝儘快對西域用兵。

這些奏疏當中有來自陝西、甘肅的地方官員,他們聲情並茂的描寫了瓦剌人的殘暴,說他們猶如強盜一般,經常扣邊擾民,洗劫通過西域的商旅,甚至於還將以往的陳年舊事都說出來。

有來自湖廣的官員說瓦剌人不識教化,不尊孔孟,大明有必要向瓦剌人灌輸孔孟之道,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禮義廉恥,這樣纔不會做出背信棄義之事。

還有來自南洋地區官員的奏疏,上書說西域和南洋地區一樣,自古以來都是華夏故土,在漢唐時期,哪裡都是華夏之地。

現在大明強盛至極,理應儘快收復華夏故土,恢復華夏衣冠,就像南洋地區一樣,讓西域儘快迴歸到大明的版圖之中。

總之,從朝廷到地方,來自大明方方面面的官員都在向弘治皇帝上書,以各種各樣的藉口,總之就是要弘治皇帝必須現在、立刻、馬上就出兵西域,收復這片華夏故土。

甚至於連朝鮮國的國君燕山君、倭國的國王東方勝仁同學都像弘治皇帝這邊上書了,說西域乃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故鄉,一直以來都淪落到了異族人之手,實在是可悲、可嘆、可惜。

現在大明皇帝功蓋三皇、德高五帝,武比秦皇漢武,文過唐宗宋祖,理應儘早收回西域,恢復我華夏故土,以告慰大詩人李白。

這都是些什麼鬼。

朝鮮和島國人竟然也摻和進來,關鍵是爲什麼要扯上李白?

劉晉知道這些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哭笑不得。

估計着弘治皇帝也要笑的肚子疼,各種各樣對西域開戰的理由都找出來了,一個個都還說的冠冕堂皇,連朝鮮和倭國人都摻和進來。

當然劉晉其實是很清楚,現在大明和倭國、朝鮮的往來非常的密切,很多倭國人和朝鮮人都投資了大明的各個商行,同樣的很多大明商人也是和倭國、朝鮮商人一起合作做買賣,做生意。

因爲大明藩屬國協議的存在,彼此可以自由往來,自由經商,自由定居,再加上朝鮮和倭國都在大規模的推行漢化教育,這也就有了朝鮮國君和倭國國王的上書了。

“臭小子,你就別謙虛了。”

“大家來找你,也是希望你能夠去和陛下說一說,勸說下陛下,不能再等下去了,再等下去的話,還不知道有多少工廠要倒閉呢。”

張懋看了看劉晉說道。

他也沒有辦法,本來是堅定的站在弘治皇帝這邊的,但是他也被人說動了,不得不來勸說劉晉也是上書給弘治皇帝。

出兵西域,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大家都很急,非常急。

必須要儘快馬上對西域出兵。

“陛下這一次派往去草原,難道你們真的以爲是去草原上吃羊肉的?”

“我是去草原上視察陛下的五萬鐵騎,大家不要急,陛下遲早會對西域用兵的。”

第612章,有官做了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673章,當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324章,年終清算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573章,真心便宜第2260章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2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8章,雪鹽第1548章,錢不知不覺之中就不見了第266章,我們拆城牆吧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339章,會試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364章,考察鹽市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2032章,大破產第1220章,征戰令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169章,董小山第1663章,流年不順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415章,定邊大捷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818章,想要擺脫傀儡的馬合木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510章,弘治庚申條約(昨天的)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525章,蘇祿第1185章,火車熱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1620章,遠方的來信第771章,蒸汽時代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429章,朝野震盪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2098章,養羊的笑,種地的哭第1732章,超級火爆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2209章,賺翻了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33章,玻璃廠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555章,銀山港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292章,傻鹿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1001章,衝突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305章,開始鍊鋼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199章,漁船回港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198章,慚愧、慚愧第1174章,楚王氣的吐血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795章,吃和穿第2211章,電影的巨大作用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
第612章,有官做了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673章,當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324章,年終清算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573章,真心便宜第2260章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2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8章,雪鹽第1548章,錢不知不覺之中就不見了第266章,我們拆城牆吧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339章,會試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364章,考察鹽市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2032章,大破產第1220章,征戰令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169章,董小山第1663章,流年不順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415章,定邊大捷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818章,想要擺脫傀儡的馬合木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510章,弘治庚申條約(昨天的)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525章,蘇祿第1185章,火車熱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1620章,遠方的來信第771章,蒸汽時代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429章,朝野震盪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2098章,養羊的笑,種地的哭第1732章,超級火爆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2209章,賺翻了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33章,玻璃廠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555章,銀山港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292章,傻鹿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1001章,衝突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305章,開始鍊鋼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199章,漁船回港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198章,慚愧、慚愧第1174章,楚王氣的吐血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795章,吃和穿第2211章,電影的巨大作用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