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國恥
天武九年八月起,呂宋不斷有當地土著和華人之間發生衝突,呈現出逐漸擴大的的局面。
特別是西班牙控制的殖民地上,幾乎每天都有衝突爆發,而且當地土著已經開始名目張中的搶掠華人的店鋪財產。
數日後,馬尼拉總督府突然下令,命令華人們搬家,上交家中的火銃刀劍等自衛武器。
他們聲稱,只要上交武器後,總督府會保證華人的安全!
馬尼拉的街頭,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躲進家中,關上門窗,沉聲咒罵道:“這幫犢子,又他媽玩陰招了!”
他住在馬尼拉幾十年了,知道在前兩次大屠殺之前,西班牙殖民者都是採用同樣的手段,讓華人搬家,將之分化,從而形成部落團體優勢對抗。
上交火銃刀劍等武器,則是爲了剝奪華人的抵抗能力!
現在這幫犢子居然原封不動的使起了陰招!
馬尼拉的暴亂已經開始,老頭所在的這條街上,到處充滿着吶喊和尖叫聲,一些華人商鋪遭到了當地人的洗劫。
在另一條街上,一座歐式樓閣上,錦衣衛南洋情報網負責人何斌站在二樓窗口,沉着的繪製着街道上發生的一幕幕。
只見對面一家華人商鋪前,店主被當地土著拖了出來,周圍七八個土著拿着刀棍立即撲了上去,無情的砍砸。
不多時,隨着一羣瘋狂的嚎叫聲,店主的頭被一刀砍了下來,被幾名土著當成球踢滾着,鮮血噴灑了一地.
“情報發出去了嗎?”
繪製完成後,何斌將畫慢慢捲起,塞入竹筒中,頭也不擡的問。
身邊的錦衣衛小旗立刻回道:“回大人,已經發給定王殿下了。”
何斌微微點頭,將竹筒遞給他,道:“這份直達御前!”
說完,他換了一身西班牙軍官的服飾,走出樓閣,向總督府而去。
在打壓華人嚴厲的馬尼拉,華人的一切都要受到限制,然而何斌卻能在西班牙殖民軍中混的風生水起,這都因爲他有一段“光榮”的工作經歷。
何斌作爲當年縱橫南洋的“十八芝”之一,經常跟殖民者們打交道,他不僅當過海盜,還在東印度公司任職過,也就是在臺灣給尼德蘭人當通事,熟知各國語言。
有了這些工作經驗,何斌很容易得到西班牙人的信任,繼續了自己的潛伏工作。
南京紫禁城,文華殿,這裡正在舉行新式科舉的第一場殿試。
在一衆內閣大臣和教化部官員的陪同下,朱慈烺親自出題,對這些科舉中脫穎而出的貢士們進行考察。
教育改革後,第一屆大學生都畢業了,科舉改革也應時而動。
按照新式教育下,大明每個公民都要進行義務教育,起碼要小學畢業。
成績上佳的一小部分免費進入國立中學,接受國家繼續培養,成績一般的只能可選擇商人建造的私利技術學校,或者不讀。
國立中學畢業的學生,獲得秀才學位,綜合成績上佳的一小部分,免費進入國立大學,繼續接受國家在專業科目的培養,如皇明軍校,農業大學,政法大學.畢業後獲得舉人學位。
國立中學畢業後,成績一般的可以選擇私立大學,從事各行各業,也可以報考縣級以下公職,成爲地方小吏,想要升遷,得一步步往上爬。
自從教育改革後,大明的讀書人呈爆發式的增長,以往的科舉制度早已無法滿足新式教育下的鄉試和會試了。
人太多了,考點壓根不夠!
新式科舉改革後,全國會試由之前的三年一次改爲了一年一次,只能由國立大學畢業的精英們參加,也就是舉人學位。
通過會試角逐出來的一批佼佼者,成爲貢士,可以入宮參加殿試。
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考察,擇優選出一批人才,授予進士學位,前三名依舊是狀元、榜眼、探花,又有庶吉士。
選出人才後,再根據他們的專業進行分配,培訓上崗當官。
科舉改革後,第一屆殿試產生的狀元名叫盧以載,是海運大臣盧象升的長子。
殿試上,朱慈烺並未放水,一切以才能說話,盧以載的表現確實優於他人,頗有見解。
朱慈烺沒有按照慣例讓他進翰林院鍍金做學問,而是直接任命其爲一個剛受過災的一地縣令。
殿試剛剛結束,李廷表便匆匆趕來,神色凝重的呈上了一封奏報。
朱慈烺打開一看,赫然是南洋之變。
馬尼拉的排華活動愈演愈烈,目前已造成上百人的死傷,甚至又有了大規模屠殺華人的趨勢。
“跳樑小醜!”
朱慈烺將手中的奏報拍在龍案上,沉聲道:“命令南洋駐軍進入一級戰備,大明皇家海軍南洋艦隊進入二級戰備!”
談起南洋的排華事件,朱慈烺深惡之,海外華人的處境代表着國家在國際上的縮影,歷史上華人多次遭到屠殺,是因爲中國朝廷的實力,以及對海外的態度!
那時候大明處於清軍入關之際,國內戰亂不斷,國力衰弱,想支援馬尼拉的華人,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後來發生在1686年和1782年的兩次馬尼拉反華大屠殺事件,正處於號稱歷史上最強的康乾盛世時期,韃清卻完全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在海外的子民!
就這,康熙還是以“聖祖”作爲自已廟號的皇帝,採取的措施僅僅就是禁止中國人去馬尼拉經商。
在這個時空,崇禎十二年的第二次排華屠殺時,正是朱慈烺領兵出關進行遼東大戰之時,大明與韃清在關外進行了一場國運之戰,連前線糧草都快斷了,自然無暇顧及南洋之事。
如今,大明並非啥也不是的韃清!
西班牙敢跟大明亮拳頭,大明必須要重拳出擊,崩掉他的大牙!
進入戰爭狀態的旨意傳至軍機和內閣,立即引起了文武將領的驚訝。
他們不知道皇帝爲何對還未大亂的南洋之事如此大動干戈。
內閣大臣、禮部尚書陳貞慧奏道:“陛下,主不因怒而興兵,陛下三思啊!”
陳貞慧建議,出兵講究名正言順,理應先作警告,若西班牙馬尼拉總督執意放任暴亂,再驅逐其使節,與之斷交,最後宣戰派兵征討!
如此一來,有理有據有節,方顯大國處事之道。
最終,朱慈烺採納其建議,國家行爲就是這樣,雖然只是一個形式,也必須走一走。
他命令鴻臚寺起草警告諭文,火速送往馬尼拉總督府,但戰備狀態不改,隨時做好出兵的準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