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53 招兵買馬(4)

次日天明。

倪元璐帶着隨行的官軍前往江浙兩省收購糧食、物質,採購隊伍中多了一位編外成員——董小宛!

蘇州城內的“董家繡莊”是蘇州小有名氣的一家蘇繡繡莊,因活計做得精細,所以生意一直興隆。董家是蘇繡世家,到這一代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別看刺繡屬於工藝製造行業,可十分接近於繪畫藝術,所以董家還頗有幾分書香氣息。董家生了個千金,小閨女不但模樣兒俊秀,腦子還十分靈慧,父母視如至寶,悉心教她詩文書畫、針線女紅,一心想調教出一個才德具全的姑娘。

這本是個美滿幸福的家庭,不料天有不測風雲,董小宛十三歲那年,父親便撒手人寰。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董小宛與母親到南京投奔親戚,那想到親戚沒尋到,老人家隨即也跟着丈夫同奔極樂世界,惟獨留下才十三歲的董小宛,也就正好有了王承恩碰巧收留董小宛的前事。

“倪大人,此去江浙採購糧食、物質就勞煩大人了。這丫頭就煩大人教授書法、學識,總好過跟在雜家(讀者大大們是老大以後在外人面前用這個)這個胸無點墨的‘貪官’面前強。”王承恩道。

“你這廝也知道自己貪?真是難得!”倪元璐還爲昨天的事情耿耿於懷。

倪元璐升手拉過董小宛的小手,董小宛卻眼巴巴地扭頭看着身後喬裝過的容容,眼中滿是不捨,雙眼中閃着淚花,卻倔強地不讓眼淚掉下來。喬裝男裝的容容看着董小宛眼中的不捨心中一顫,也欲掉下淚來。

昨夜裡,可是容容勸了老半天才勸下董小宛隨倪元璐學書法。這十來天的相處,容容親自帶着董小宛,吃飯睡覺無時無刻都在一起,讓才失雙親的董小宛早就將容容當作姐姐一般依賴。只不過王承恩就倒黴了,憋了十幾日不算,董小宛見了他就跑開,如避蛇蠍。王承恩好多時候暗自哀嘆,自己長得沒跟登徒子一樣啊,有必要見了我就跑嗎?

“諸位,下官告辭!”倪元璐說罷朝前來送行的衆人抱拳作別,扶董小宛上了馬車,自己騎上雪白駿馬,在衆人的到別聲中朝前策馬而去。

歷史上的董小宛落魄成歌妓以後,書法師承倪元璐的徒弟,也就是說董小宛算是倪元璐的徒孫了,可是王承恩這樣一安排,董小宛直接受倪元璐教授,變成了倪元璐的徒弟。

王承恩看着容容盯着遠去的車隊發呆,也不敢公然在大街上牽過女扮男裝的容容,只得叫衛大同好生看着容容,自己拉過吳縣令,王承恩還有要緊事兒處理,時間不等人呀!

“吳大人,雜家需要你頒佈縣令,先回縣衙。”王承恩說完匆忙朝縣衙而去,吳縣令匆匆應了一聲,趕忙跟上王承恩。

※※※※

一個時辰後,上海縣四門大開,設了舍粥點,一日兩頓,這已經是王承恩現下能做到的全部了,上海縣城餘糧已經被這突然多出來的幾萬難民一時間弄得陷入絕境。王承恩是有銀子,可是銀子不能當飯吃,只能指望倪元璐先帶去的四百萬兩白銀能在短時間內收到糧食和大批農耕用具,待到來年春季開墾荒地播種要到秋季纔會有收成。

上海縣的政令也在四門大開的時候貼滿了四門,大體內容是這樣的:難民可參加官辦對外貿易試點基礎建設,沒有餉銀,管飽,官府將參加基礎建設的難民登記在冊,上海基礎建設完工後,將分配給參加基礎建設的難民房屋、荒地、農具、種子,分配到的荒地將永遠屬於難民本人。而且,粥舍一直持續到明年秋季水稻成熟,兩年內免除一切賦稅。

這個條件本就非常吸引人,而且現在還管飯,難民們不幹才見鬼了!

王承恩這次帶了五百萬兩準備對上海來個大開發,又從南京刮來百萬兩之巨,除了給自己應急,王承恩給倪元璐帶走了四百萬兩,他是鉚足了勁以上海爲藍本讓大明走上全面復興之路。

難民不斷的在增加,王承恩只得命人組織身強力壯的難民,先搭建簡易的工棚讓難民們先落腳,好在天下大旱,到不擔心雨淋,只不過冬天的刺骨寒風,實夠這些衣服單薄的難民受的。

一日後,聚集在上海的難民已接近十萬之數,而且數目還在增加,王承恩看着這些排隊等粥的難民只能心中祈禱倪元璐快給他弄糧食來。

方以智和湯若望帶着工部的官員和工匠們在預定建設的地點橫七豎八的用石灰標上施工地點。

特別是方以智這個落魄的書生對上海建設特別賣力。在歷史上方以智最後還是出了家當了和尚,後來因爲反清復明而被殺害。其實方以智早年間的一生所學就是想有個用武之地,那想到崇禎年間他屢屢不得意,那有機會施展所學。現在碰到王承恩這個陰謀家,對方以智委以重任,方以智是徹底看到了前途。

士爲知己而死,這就是爲什麼諸葛亮明知輔助劉備的兒子劉禪要失敗,他還是爲了劉備的託孤而義無返顧的繼續輔佐劉禪。

現在的方以智也是豁出命去盡展所能,在規劃王承恩心中的上海。

大批能勞動的難民給分成了隊伍,朝着規劃好的施工地點進發,水力、農業、手工作坊、軍港、海港、河港、炮臺、兵營、難民房一起動工。上海的所有人都忙得不易樂呼,包括那些倪元璐帶來的工部官員都沒閒着。

只有王承恩最清閒,他本就是個瞎指揮的主,而且他自己也是這樣認爲的。王承恩命人搬了把太師椅,放在南門城樓上,優哉遊哉的躺在太師椅上看着不斷增加的難民,嘴巴都笑開了!

別人怕難民,有大把銀子的王承恩卻希望多來點難民,怎麼說人力資源也是一種資源不是?王承恩這小子心中理想的上海應該是具有強大經濟實力、明朝對外貿易的樂園,這些都是需要人力去做的。

當然,王承恩的設想更遠,在經濟條件支撐下養一支屬於自己的子弟兵,然後再用銀子堆一支無敵艦隊。一想到將來自己吆五喝六的做個山大王,王承恩就樂!

章28 惹誰也別惹太監(2)章92 秦淮姐妹花章131 滿州帥哥VS大明書生章178 成王敗寇章175 變天章46 善有善報章47 雀過拔毛章59 小姐想人了章8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章176 一個比一個狠章21 黑吃黑(1)章141 加強版‘卻月陣’章45 龍眠山下有狂生章149 一人之下章39 老牛吃嫩草章69 騙騙哄哄這就是御妞之道章79 萬惡的海盜章128 甕中捉鱉章165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章64 刺刀章170 預謀章138 皇太極的陰謀章174 銀子纔是王道章65 點火方式章38 袁崇煥復出(4)章39 老牛吃嫩草章130 陰謀家的戰爭章107 衝動是魔鬼章27 惹誰也別惹太監(1)章125 棄城章159 雙飛與洗腳水章30 純屬意外章101 ‘欲妹’要嫁人章41 帶着貴妃逛窯子章159 雙飛與洗腳水章33 太監封爵章160 大明第一艦章166 皮島是個好地方章158 混亂的後宮章124 聽天由命章148 尤物不能殺章114 伏兵章146 王牌對王牌章21 黑吃黑(1)章156 傾國名姬章105 鄭家英雄章107 衝動是魔鬼章54 動靜整大了章144 固若金湯章60 利益章108 忠奸難辨章123 糖衣炮彈章116 監軍章84 流年不利章88 大樹底下好乘涼章150 不戴套的後果章84 流年不利章167 引蛇出洞章41 帶着貴妃逛窯子章61 脫靶章168 活捉高迎祥(1)章175 變天91 聖女與女同章108 忠奸難辨章90 吃一塹 長一智章140 虎口拔牙(2)章38 袁崇煥復出(4)章134 聽美人的章175 變天章50 招兵買馬(1)章6 庖丁解牛章129 一夫當關章89 十里飄香章150 不戴套的後果章13 氣死天啓帝章148 尤物不能殺章144 固若金湯章17 敲山震虎章148 尤物不能殺章24 東林浪子章71 除夕夜尋仇章92 秦淮姐妹花章17 敲山震虎章175 變天章141 加強版‘卻月陣’章157 贖身章120 屠夫亂性章178 成王敗寇章41 帶着貴妃逛窯子章122 俘虜章81 被包餃子章133 何必將軍是丈夫章16 以退爲進章66 夜半驚妞章84 流年不利章175 變天章137 別動我女人章1 史上最無厘頭的穿越章38 袁崇煥復出(4)章169 活捉高迎祥(2)
章28 惹誰也別惹太監(2)章92 秦淮姐妹花章131 滿州帥哥VS大明書生章178 成王敗寇章175 變天章46 善有善報章47 雀過拔毛章59 小姐想人了章8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章176 一個比一個狠章21 黑吃黑(1)章141 加強版‘卻月陣’章45 龍眠山下有狂生章149 一人之下章39 老牛吃嫩草章69 騙騙哄哄這就是御妞之道章79 萬惡的海盜章128 甕中捉鱉章165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章64 刺刀章170 預謀章138 皇太極的陰謀章174 銀子纔是王道章65 點火方式章38 袁崇煥復出(4)章39 老牛吃嫩草章130 陰謀家的戰爭章107 衝動是魔鬼章27 惹誰也別惹太監(1)章125 棄城章159 雙飛與洗腳水章30 純屬意外章101 ‘欲妹’要嫁人章41 帶着貴妃逛窯子章159 雙飛與洗腳水章33 太監封爵章160 大明第一艦章166 皮島是個好地方章158 混亂的後宮章124 聽天由命章148 尤物不能殺章114 伏兵章146 王牌對王牌章21 黑吃黑(1)章156 傾國名姬章105 鄭家英雄章107 衝動是魔鬼章54 動靜整大了章144 固若金湯章60 利益章108 忠奸難辨章123 糖衣炮彈章116 監軍章84 流年不利章88 大樹底下好乘涼章150 不戴套的後果章84 流年不利章167 引蛇出洞章41 帶着貴妃逛窯子章61 脫靶章168 活捉高迎祥(1)章175 變天91 聖女與女同章108 忠奸難辨章90 吃一塹 長一智章140 虎口拔牙(2)章38 袁崇煥復出(4)章134 聽美人的章175 變天章50 招兵買馬(1)章6 庖丁解牛章129 一夫當關章89 十里飄香章150 不戴套的後果章13 氣死天啓帝章148 尤物不能殺章144 固若金湯章17 敲山震虎章148 尤物不能殺章24 東林浪子章71 除夕夜尋仇章92 秦淮姐妹花章17 敲山震虎章175 變天章141 加強版‘卻月陣’章157 贖身章120 屠夫亂性章178 成王敗寇章41 帶着貴妃逛窯子章122 俘虜章81 被包餃子章133 何必將軍是丈夫章16 以退爲進章66 夜半驚妞章84 流年不利章175 變天章137 別動我女人章1 史上最無厘頭的穿越章38 袁崇煥復出(4)章169 活捉高迎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