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山坡惡鬥1

bookmark

所謂六丁六甲,本來是道教傳說中的一種護法神將,《三才圖會》有云,六丁神是丁卯神司馬卿,丁丑神趙子玉,丁亥神張文通,丁酉神臧文公,丁未神石叔通,丁巳神崔巨卿,六甲神爲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長,甲午神韋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自然,說法不止一種,各有出入,但符籙派道士驅使神將護體,除了二十八宿。四值功曹,最多的還是六丁六甲。

六丁六甲陣乃是茅山宗的鎮山之寶。當年宋徽宗時,茅山宗嗣法宗師劉混康極受尊崇,徽宗即位後,敕令擴建茅山元符觀爲“元符萬寧宮”,並賜劉混康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劍,又親書《六甲神符》賜之。至元成宗時,張與材總領三山符籙,茅山宗歸併入正一教,以後雖然作爲小宗仍有流傳,但已漸趨式微,而這門六丁六甲陣也成了正一教的鎮山之寶了。宗真原本還在懷疑這鳴皋子是左道妖士,但一見他使出這六丁六甲陣,心中再無懷疑,但也大爲心寒,暗自忖道:“這鳴皋子難道是奉了張正言之命,非要取無心性命麼?”

他只分了分心,眼前卻覺一花,那十幾個人卻交錯穿插,奔走極速,已將宗真圍在了當中。這些人武功道術雖然都有可觀之處,卻非一流好手,可此時閃轉騰挪,快得異乎尋常。宗真調勻了呼吸,沉聲道:“鳴皋真人,你妄用生人符,還殺了丹增大師,難道也是東華真人交待你的?”

原來元時佛道兩家頗有嫌隙。元初諸帝好道,全真教大爲得寵,然後來諸帝皆偏向佛門,以至元初佛道兩派勢同水火,屢起爭鬥,前後共有三番大辯論。第一次是憲宗四年,因爲全真教所印《老子化胡經》與《老子八十化圖》中有謗佛之語,蒙哥汗令阿里不哥主持佛道辯論。此次辯論雙方是少林寺福裕與全真教掌教李志常,結果李志常受挫。後來在憲宗八年和世祖至元十八年間,釋道兩家又有兩番辯論,結果道教兩次又都落敗,第一次落敗時參與辯論的長春宮道士樊志應等十七人被勒令削髮爲僧,詔毀道經四十五部的經文印板,後一次更是焚燬除《道德經》以外一切經文,史稱道家“經厄”,十年後方纔得解除禁令。這兩次辯論使得全真教險遭滅頂之災,而當時代表釋門出面的是密宗大師八思巴,至元十八年那次辯論,道教一方則有正一教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加上辯論得勝後,有些番僧對道教門人大加欺凌,因此正一教對密宗向無好感,暗裡也屢有爭鬥。張正言馭下雖然極寬,卻也察覺如此大爲不利,因此嚴令門人不準與密宗門下妄起紛爭,宗真卻沒想到今日鳴皋子竟然敢冒大韙殺了丹增。丹增雖然性子暴躁,大犯出家人之忌,終是乃囊寺首徒,縱然與鳴皋子再有口角,也不至於刀兵相見。宗真已然覺得不對,他雖然也耳聞張正言馭下甚寬,以致正一門下仗勢欺人的醜事也出了不少,可仍然不敢相信張正言竟會允許師弟將密宗首要人物也殺了。若此事傳出去,已不僅僅只干係到無心一人性命,只怕會引起密宗與道門之間的一番大爭鬥,昔年的死鬥又要重現。

七 陷阱3十二 止戈爲武1三 六丁六甲陣4二 六神5四 哀牢山叱劍術4六 天羅地網1六 天羅地網1二 六神3十 毒龍潭2六 入陣2十一 計中計4四 哀牢山叱劍術5七 陷阱4一 海船屍變2十一 計中計5五 冬瓜1十一 計中計5六 六神通1三 螭龍咒4七 陷陣2三 佈局2九 血祭2三 佈局1五 先禮後兵1八 風雲寨3七 陷阱4四 哀牢山叱劍術2十一 計中計3十一 無極3尾聲1四 哀牢山叱劍術4六 行屍乍現2九 封印之穴2二 傾蓋如故1十 色即是空1十 鬼夜行3一 海船屍變1六 婆摩羅耶1一 龍虎山2四 高深莫測2八 入魔1十一 人心難測3一 火與地1八 不死人2楔子·力命篇·之三二 五顯靈官廟2二 法不空施2六 六神通3五 冬瓜3五 先禮後兵1七 波羅夷4十一 無極2十 疑神疑鬼1十 疑神疑鬼1四 高深莫測1七 鬥智鬥勇2七 攻心2二 法不空施2二 三一寺4八 返魂1楔子·力命篇·之二四 計中計1二 三一寺3十一 無極3二 三一寺1一 雨夜靈柩2十一 人心難測6五 冬瓜1二 義冢3十二 天地反覆2十 孟尼利克的遺物1六 六神通6一 收妖1三 螭龍咒2四 暗夜之妖1三 千魚降.噬心蛇2一 海船屍變2一 火與地2四 山坡惡鬥6七 陷陣1四 山坡惡鬥3一 火與地1九 明王不動1八 不死人1一 趕屍人2七 陷陣4八 入魔3二 五顯靈官廟2十一 人心有邪6十二 天地反覆2十二 止戈爲武1二 三一寺4楔子·力命篇·之一三 美人計2三 九柳龜息術2五 淨海王府1六 婆摩羅耶1一 收妖3十 疑神疑鬼2三 佈局1
七 陷阱3十二 止戈爲武1三 六丁六甲陣4二 六神5四 哀牢山叱劍術4六 天羅地網1六 天羅地網1二 六神3十 毒龍潭2六 入陣2十一 計中計4四 哀牢山叱劍術5七 陷阱4一 海船屍變2十一 計中計5五 冬瓜1十一 計中計5六 六神通1三 螭龍咒4七 陷陣2三 佈局2九 血祭2三 佈局1五 先禮後兵1八 風雲寨3七 陷阱4四 哀牢山叱劍術2十一 計中計3十一 無極3尾聲1四 哀牢山叱劍術4六 行屍乍現2九 封印之穴2二 傾蓋如故1十 色即是空1十 鬼夜行3一 海船屍變1六 婆摩羅耶1一 龍虎山2四 高深莫測2八 入魔1十一 人心難測3一 火與地1八 不死人2楔子·力命篇·之三二 五顯靈官廟2二 法不空施2六 六神通3五 冬瓜3五 先禮後兵1七 波羅夷4十一 無極2十 疑神疑鬼1十 疑神疑鬼1四 高深莫測1七 鬥智鬥勇2七 攻心2二 法不空施2二 三一寺4八 返魂1楔子·力命篇·之二四 計中計1二 三一寺3十一 無極3二 三一寺1一 雨夜靈柩2十一 人心難測6五 冬瓜1二 義冢3十二 天地反覆2十 孟尼利克的遺物1六 六神通6一 收妖1三 螭龍咒2四 暗夜之妖1三 千魚降.噬心蛇2一 海船屍變2一 火與地2四 山坡惡鬥6七 陷陣1四 山坡惡鬥3一 火與地1九 明王不動1八 不死人1一 趕屍人2七 陷陣4八 入魔3二 五顯靈官廟2十一 人心有邪6十二 天地反覆2十二 止戈爲武1二 三一寺4楔子·力命篇·之一三 美人計2三 九柳龜息術2五 淨海王府1六 婆摩羅耶1一 收妖3十 疑神疑鬼2三 佈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