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制火器

張廷玉的復職使得清廷中樞職能得到了良好運轉,同樣也讓八阿哥放鬆了許多。

作爲上書房首席大臣,張廷玉可以說是一個標杆,他不僅是朝中重臣,同樣也是漢臣眼中的領袖。

而且和馬齊相比,張廷玉雖沒有馬齊的耿直,但無論從政治手段還是能力來講,張廷玉都是首屈一指的,這也是他脫穎而出,最終能後來居上替代馬齊成爲首席大臣的原因。

張廷玉是個聰明人,也是一個識實務的人。他的復職同八阿哥說的那些話有些原因,而最終促使他做出這個決定的還是這天下大勢。

畢竟,康熙的皇帝之位還在,八阿哥也沒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取而代之。再加上大清和大明的局勢改變,如今大清的確需要一個更精力充沛,頭腦清醒,而且有能力的人來領導。

八阿哥作爲太子,國家的儲君,從法理來講監國沒有絲毫問題。這也是張廷玉最終選擇和八阿哥合作的原因,而且因爲康熙的皇位未廢,張廷玉同樣又不需要顧及背叛的惡名。

有了張廷玉的協助,在西安的朝廷運行比之前暢通許多,一些政令也得到了較好的實施。不過,擺在八阿哥面前的大事依舊是大清的敵手——大明!眼下最重要的是遏制住大明繼續進軍的步伐,調集全國軍力積蓄力量,然後反攻,從而奪回京師。

這些事,自逃出北京城前,八阿哥就在做了,而到了西安之後也一直沒有絲毫放鬆。

目前,除非直隸、山東、江北、河南、山西等地的各部清軍外,清廷還掌握着陝甘、廣西、雲貴、四川甚至包括關外的各部。

這些力量加起來並不小,可以說清軍依舊擁有極強大的軍事實力。不過對於明軍,尤其是攻佔北京城的大明新軍來講,八阿哥心中並沒有什麼底。明軍強大的火器,已經打破了大清爲之驕傲的騎射,要想改變局面,不僅需要調集兵力,同時在火器上也要多想辦法。

相比其他目光短期的滿清貴族而言,八阿哥這個太子還是很有眼光的,其實在許久前他就注意到了大明軍隊的改變。從福建之戰開始,明軍就開始大量裝備火器,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明軍的火器裝備比例越高,同樣也越先進。

直到後來,那支新軍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原來的戰爭方式,全火器部隊,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但明軍恰恰就做到了這點,而且這支部隊所擁有的戰鬥力更令天下人目瞪口呆。

一直以來,清廷對於火器就不是很重視,或者說清廷以滿人入關統治神州,而火器作爲一種殺傷力強大卻又不需要太多訓練的武器,這對於滿人統治數倍於自己的漢人從先天來講就是一種威脅。

這也是清廷除了在萬不得已的情況儘量不使用或者少使用火器的原因。遠的有當年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代,在遼東之戰,吃了明軍火器苦頭的滿清(後金),開始學習製造和使用這種武器,然後依靠仿造的大炮和火銃再加運氣最終得到了天下。

但取得天下之後,火器這些東西就被封存起來了,整個滿清又開始以騎射爲榮。到了三藩之亂時,爲了和三藩作戰,康熙那時候又一次開始推廣火器運用,而在平定了三藩後,火器又一次受到了冷落。

之後還有幾次大漠遠征和雅克薩之戰及臺灣之戰等等,火器的使用都在這些戰場上發揮了極大作用,可每戰之後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將領,全都不約而同地把火器打入冷宮,除了一些八旗精銳擁有一定數量的火器外,普通的綠營充其量就幾門老爺炮而已。

這也是爲什麼大清從一開始佔據上風,而後來和明軍的作戰中卻越來越力不從心的原因。裝備的差距導致雙方的作戰方式和戰鬥力發生了改變,而現在,如果還是抱着騎射無敵的想法同明軍作戰,那麼後果可想而知。

在出逃北京城的路上,八阿哥就以康熙的名義下旨各地不僅加緊練兵,同時重視和發展火器。而現在,偏都西安後,大規模製造和裝備火器也提上了日程。

當然了,要想同明軍的新軍那樣,清軍暫時是不可能做到的,這點八阿哥也清楚,所以在這方面他的着重點還是多鑄大炮,同時儘量仿製明軍目前使用的各類火器,以減少雙方差距。

原本,負責這件事的人是四阿哥,但自出了北京城後,四阿哥就再也沒了兼工部的差事。而現在負責這件事的人不是別人,是大阿哥。

大阿哥知兵善戰,這點朝中衆人都清楚。在之前,負責防守北京城的人就是大阿哥,而且大阿哥能夠被康熙放出來委以重任,其中八阿哥花了不少力氣。

雖說大阿哥現在已徹底失去了爭奪儲君的希望,但畢竟現在的皇帝還是康熙,就算八阿哥之前對大阿哥有恩,可別忘記他們原來依舊還是對手。如果繼續把部隊放在大阿哥手裡,八阿哥是絕對不會放心的,所以北京政變之後,八阿哥第一步就收回了大阿哥手中的兵權,同時爲了安撫又把工部交給了他。

只要沒了兵權,讓大阿哥掌管一部,八阿哥還是放心的。畢竟大阿哥的能力擺在這裡,再加上他曾經多次領兵,非常清楚火器的重要性,用他來負責這件事正是合適人選。

“這炮好雖好,可惜就是太重了。”這一日,八阿哥特意去工部視察,大阿哥帶着八阿哥看了剛剛鑄造出來的幾門大炮,這幾門大炮都是依造以前的紅衣大炮所鑄,最輕的一門也超過了一千三百斤,而且打的炮子卻沒明軍的重,僅僅只有三斤左右。

“太子,這門炮是工匠好不容易鑄出來的,最遠可打四里以上,而且還加了炮車,以便移動。”大阿哥在一旁解釋道。

八阿哥搖搖頭,反問道:“明軍有一種六斤炮,可發射六斤重的炮子,再加上炮車也僅僅七百多斤,最遠同樣可打四五里地。另外還有一種十二斤大炮,總重也就千斤左右,威力更是強大,你可知道?”

大阿哥如何不知,當初在北京城,大明新軍用的三種主力火炮除了弗朗機外另外兩種就是它們。面對這兩種炮,防禦的清軍可是吃了不少苦頭,這些炮不僅火力兇狠,發射速度快,而且重量輕,又便於移動,清軍的紅衣大炮根本就不是對手。

見到大阿哥臉上的尷尬,八阿哥放緩語氣道:“大哥不必灰心,這鑄炮也不是一日之功,眼下能鑄出這等炮來已很不錯了。不過目前局勢大哥你也清楚,明軍的火器實在兇狠,其威力非尋常刀劍可比,如此利器,如我大清不早儘快裝備的話,別說打回北京城了,恐怕這天下都要易手。”

“太子教訓的是,臣一定讓工匠多想辦法,儘快造出好炮來。”

八阿哥點點頭道:“想辦法是一定的,另外還需在民間多招能工巧匠,我大清國土遼闊,人口衆多,能工巧匠更是數不勝數。他明軍能造出來,我大清一樣能造!只要能造出同明軍媲美的利器,無論其出身如何,我大清定重重有賞!”

八阿哥不是腐儒,他很清楚孰輕孰重。假如真有人能拿出和大明同樣的精銳火器製造辦法,就算對方是乞丐他也會毫不遲疑地給他一個榮華富貴。相比一個官位,一點錢財,大清的天下,祖宗的基業纔是根本。

在大阿哥那邊,八阿哥讓他抓緊想辦法,同時八阿哥也沒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工部。

作爲當初的管事阿哥之一,而今的太子,八阿哥對於工部這些人是太瞭解了。之前四阿哥如何?工部在四阿哥手上同樣沒發揮出太多作用,要知道在各皇子中,四阿哥可是被稱爲難得能辦實事的阿哥了。

所以,除了工部之外,八阿哥還需要從其他地方想辦法。缺少能工巧匠,缺少製造的方法等等,八阿哥就把目光放到了仿造上面,可如果是一般的仿造還能馬馬虎虎成,但要想直接仿造大明新軍的武器就難了,要知道大明新軍和清軍作戰從來沒有輸過,清軍也更沒繳獲過大明新軍的武器,別說大炮了,就連火銃都沒撈着一杆,如何能夠仿造?

不過,八阿哥自然有他的辦法。早在離開北京城,西狩進入山西的時候,八阿哥就已經打着這個主意了,而破局的關鍵人物就是號稱滿清八大皇商中最顯赫的一家——範家。

範家早在明初之時就在張家口爲商,歷盡七代傳至範永鬥,當年範永鬥爲了獲利,私下和當時的女真部眉來眼去,大肆向關外走私糧草鐵器並代女真銷售劫掠財物,爲後金立國立下功勞。

之後,也是因爲以範永鬥爲首的八家晉商不斷私通後金,導致大明對後金封鎖政策的徹底失敗。

後金改清入關後得了天下,這八家晉商一越就成了大清皇商,不僅受了重封,而且還在整個中國商界中佔了極重要的地位。

第一千三十八章 在外而安第九百一十二章 撤離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覆蓋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三百一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四百九十八章 前車之鑑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六百九十六章 掘墓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助第二百五十八章 耍無賴(求票!)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大意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一千五十八章 老陳出山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七百九十一章 兩人的困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王樊的苦惱第二十三章 孤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一局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一百三十一章 驅趕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麻煩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不管它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六百一十八章 多管齊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徹底改變第八百八十九章 度無量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朝議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做文章第十九章 鬧大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沽口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二百一十五章 鴨王起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兩路南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九百六十二章 心情複雜的鄂爾泰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八百四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濺朝堂第六百九十八章 飛馳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西天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國籍第八百六十三章 初到此地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進遼東第一百八十九章 說造反就造反第三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第五百零八章 天命之子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仇得報第五百六十五章 雪恥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爲何問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想法第二百八十五章 欺君之罪(求票!)第八百八十五章 暴怒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三百九十三章 或可用兵第二十章 走風第一百一十五章 曹道臺第六百一十二章 膽寒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二十二章 出兵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變質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曉鳴第四百五十六章 猛進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二百二十三章 帶來給朕(求票)第六十三章 下桐廬第九百四十章 愁雲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又來這招第四百七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一千三十八章 在外而安第九百一十二章 撤離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覆蓋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三百一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四百九十八章 前車之鑑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六百九十六章 掘墓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助第二百五十八章 耍無賴(求票!)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大意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一千五十八章 老陳出山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七百九十一章 兩人的困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王樊的苦惱第二十三章 孤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一局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一百三十一章 驅趕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麻煩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不管它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六百一十八章 多管齊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徹底改變第八百八十九章 度無量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朝議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做文章第十九章 鬧大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沽口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二百一十五章 鴨王起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兩路南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九百六十二章 心情複雜的鄂爾泰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八百四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濺朝堂第六百九十八章 飛馳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西天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國籍第八百六十三章 初到此地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進遼東第一百八十九章 說造反就造反第三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第五百零八章 天命之子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仇得報第五百六十五章 雪恥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爲何問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想法第二百八十五章 欺君之罪(求票!)第八百八十五章 暴怒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三百九十三章 或可用兵第二十章 走風第一百一十五章 曹道臺第六百一十二章 膽寒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二十二章 出兵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變質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曉鳴第四百五十六章 猛進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二百二十三章 帶來給朕(求票)第六十三章 下桐廬第九百四十章 愁雲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又來這招第四百七十三章 雷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