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抗旨西行

金山寺,從江流懂事開始,就從未變過。

高高的山,小小的寺廟,十幾個師兄弟,三兩個長老,每天晨起不變的鐘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外界的風雨與這座古寺,似乎從來就沒有半點關係。

信衆似乎一直都是山腳下的幾戶人家,偶然有遠道而來禮佛的施主,便會讓住持法明師傅高興上好一陣。

可每當興頭過了,法明又會不禁憂慮起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好長一段時間裡,法明都要不斷地叨唸着這句話。

江流知道,法明是在爲自己的高興而自責。

佛家認爲無物無我,爲了遠道而來的施主前來禮佛而高興不已,本來就是修行不夠的表現。

“爲什麼開心也是一種修行不夠的表現呢?”

江流不禁想。

從小在金山寺長大,他幾乎熟讀所有佛教經典,一衆師兄弟,住持師傅和幾個長老都讚歎他有佛骨,可惜江流卻一直不以爲意。

經書裡面明明白白地寫着問題的答案,不知爲何,江流明知道正確的結果,卻還是感覺那一本本的佛經如同巨石一般壓在自己的胸口,讓他透不過氣來。

好在孩童的天真總能讓他忘卻這與他年紀不相符的煩惱。

他從不禮佛,也不念經,每天都是和村莊裡的孩子搗鼓着掏鳥蛋,逗蛐蛐的活。可每當法明看不下去有意責難的時候,他卻又總是對答如流,就連法明也要啞口無言。

每每至此,法明總會苦笑着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爲師辯法。卻還不如你。只希望爲師有生之年能看到你造下偉業。”

江流總是笑,笑而不答。

他知道,法明所說的“偉業”。無非是立地成佛。

可是江流真想成佛嗎?

成佛說是脫離苦海,可江流卻也捨不得那發自內心的笑顏。爲什麼超脫八苦的時候。連高興的權力也要一併丟失了呢?

日子一天天過,江流從小搗蛋鬼變成了孩子頭,依舊是山上山下地倒騰。

終於,十八歲的生日到了。

法明找來江流,要讓他受具足戒,當個真正的和尚。

江流取下僧帽,摸了摸自己引以爲傲的頭髮,問道:“不剃頭。行不?”

“爲僧怎可不斬斷紅塵?”法明反問道。

“師傅斬斷了嗎?”

“這……”

“若是斬斷了紅塵,爲何還要開宗立寺?修佛本是一個人的事情,與他人何干?這不是經文上明明白白寫着的嗎?心中清,則世界明。”

法明閉上了嘴巴,他知道他是辯不過江流的,只能看着他樂呵呵地將僧帽又戴了回去,轉身邊走邊哼,用唱戲的口吻長嘆道:“若是斬不斷,剃頭何用?剃頭何用啊!”

無奈,法明只能將他列爲俗家弟子。給他分派起了擔柴挑水的俗事。

一日,法明正在房中唸經,江流忽然主動來找法明。叩拜道:“師傅,徒兒想下山。”

法明一驚,連忙道:“下山?何故下山?”

仰起頭,江流輕聲道:“徒兒聽聞自己順江而來,想尋生身父母。”

聞言,法明緊蹙着眉頭擺了擺手道:“那不過紅塵俗事,不理也罷。”

“理不清,又怎能不分青紅皁白地斬。斬不斷,修行何用?”

眼看着江流又是擺出了辯法的架勢。法明沉默了。

許久,他眨巴着已經有些老花的眼睛。輕聲道:“不是爲師不允,只是天下之大。你又往何處尋?”

“既是順江而來,必是沿江而尋。若是有緣,必然能尋得着。若是無緣,也好斷了徒兒的念想。還請師傅成全。”說罷,江流又是叩拜了下去。

再仰起頭時,他靜靜地注視着法明。那眼睛就像能看清天地的真理一樣,清澈到令人自卑。

許久,法明也只能苦笑道:“因果循環啊……徒兒,去將爲師那紫檀盒子取來。”

“是。”江流叩首,轉身往法明的臥榻取來平日裡當成寶貝一樣的紫檀盒子。

開了鎖,法明將一錦娟取出,交予江流:“徒兒且看。”

這錦娟手感順滑,柔嫩至極,乃是江流平生未見的上好布料。只是透娟看到字字血跡,讓人驚心。

翻開錦娟,江流頓時面色大變,臉上盡是從未有過的驚恐:“師傅……師傅既知徒兒身世,爲何不早早告知!”

“雖知身世,卻又恐誤了你修行,故而不宣。今日你執意下山,也只好……”法明欲言又止,微微顫抖着取出一汗衫交予江流,道:“此汗衫當初與你同籃而來,你且收好,權當是信物。”

江流只覺得一股氣血涌動,幾欲噴灑而出,卻也忍住,深深叩拜。

“弟子這就去了了塵緣,若得歸來,必常伴師傅膝下,以報十八年養育之恩。”

“去吧。”法明深深閉上了雙眼。

江流默默地走出金山寺,徑直下山,一言不發。

這一刻,天邊流雲飛舞。

……

次日,江流來到江州私衙,求見生母殷溫嬌。

那衙役見他身穿僧袍,卻留着一頭俗世長髮,只道是雞鳴狗盜之輩,不允入內。

恰逢言語激辯之時,有一中年婦人推門而出。

江流見其生得雍容,舉手投足間盡現華貴之氣,當即上前拜見,道:“女施主有禮了。”

那婦人一見江流,大驚失色,口不能言,細細打量,又面露疑惑,雙手合十敬道:“小師傅何許人也?”

“鄙人祖籍海州,現爲金山寺一俗家弟子。”

“海州?”婦人又問:“既是海州,爲何又在江州出家?”

“蓋因家父高中狀元,奉皇命往江州赴任,途中遭遇賊人。父被殺,母被佔,鄙人滿月即被流放江中。幸得金山寺恩師搭救,方保性命。”

婦人頓時面色煞白。急忙握住江流手腕,道:“請小師傅入內安坐。”

待坐定,上了茶,屏退左右,婦人悻悻問道:“小師傅方纔所言,可有憑證?”

江流掏出血書,雙手奉上:“有汗衫血書爲證。”

那婦人將信將疑,翻開血書看了一眼。卻是哭笑不得,片刻之後,又面露難色,淡淡道:“賤妾正是殷溫嬌。”

江流猛地一睜眼,當即跪下,喊道:“母親在上,請受孩兒一拜!”

不知爲何,他從殷溫嬌眼中看不到絲毫愉悅之色,按理說,十八年骨肉分離。再相見,不應如此。

莫不是書信有誤?

殷溫嬌扶起江流,噓寒問暖。又問清了這十八年的過往,儼然一副慈母面容,卻隻字不提報仇之事,只道:“我兒接下來且欲如何?”

“上京,告御狀!”江流果斷回答。

殷溫嬌頓時面如死灰,哀然道:“不可。”

“爲何不可?”

“我兒已是出家之人,怎管得俗事?”

“孩兒未剃髮,未受戒,怎算得出家人?如此大仇。不報妄爲人子!”

此話堅決,殷溫嬌猶豫再三。也只得嘆道:“御狀又如何輕易告得,你外公乃當朝殷丞相。待我書信一封,你且往長安,交予他便可。”

說罷,殷溫嬌取來筆墨,書信一封,封蠟,交予了江流。

江流收好信件,三拜殷溫嬌,方出了私衙大門。

徑直返回金山寺,江流收拾了行囊,日夜兼程趕往長安。

……

半月後,皇城東街殷丞相府。

“請施主代爲通報一聲,有江州親戚來訪。”江流對把門的小廝說道。

那把門的小廝上下打量江流兩眼,依舊是那副衣着,多日趕路卻已經是污淤不堪,當即大喝道:“去去去,小叫花子別處去!此處哪裡有你家親戚!”

江流猶豫片刻,只得改口道:“鄙乃江州遊僧,受殷丞相之女殷溫嬌之託帶來家信一封,還煩轉交。”

說罷,便從衣袖中掏出未開封的書信交予小廝。

那小廝將信將疑,接過信封看了兩眼,想來是不識字,便將側門開了一條縫,悄悄進了去。

不多時,大門洞開,一位髮鬚斑白,衣着華貴的老者攜衆人而出,手中緊握之物,便是方纔交予的信函。

見到老者,江流當即雙膝跪下,喊道:“外公,請受小甥一拜!” wωω⊕ тt kán⊕ ¢ ○

說罷,便是三個響頭。

殷丞相見了江流,感慨萬千,拉着江流的手便往府裡去。

待坐定,殷丞相方道:“你父母之事,我已知曉。小甥已是出家之人,此事待我細細思量。你且住下。”

“全憑外公做主!”江流當即叩拜。

當晚,殷丞相便爲江流安排了住處,如此多日,衣食用度一概不缺,卻不見再提及報仇之事。只言要予江流謀一名寺住持之位。

江流道:“大仇未報,無心他想。”

殷丞相卻只是顧左右而言他,不做詳談。

月餘,江流安奈不住,隻身往皇城,見一高冠老者剛欲出城,言明來意,當即受引見,一紙告了御狀。

當夜,殷丞相受唐皇急詔,面聖回府之際見了江流,卻只是一味嘆息。

次日,殷丞相發六萬御林軍往江州,拘捕了江流殺父仇人劉洪及李彪。

應江流之請,李彪被當街活刮,又奏請了聖裁,要將劉洪在洪江渡口剖心以祭亡父陳光蕊,得聖允。

祭奠當日,江流請母殷溫嬌往洪江渡口觀,殷溫嬌閉門不出,無奈江流只能單人前往。

待剖了劉洪祭奠,忽見江上一屍骸飄來,細看,只見那屍骸面容與江流如出一轍!

江流失聲痛哭,以爲亡父顯靈。

未想,那屍骸竟睜開眼睛,死而復生,只道是:“當日放生之金鯉乃此處龍王,故而受其救助。收了屍骸魂魄,今日沉冤得雪,故而復生。”

忽聞一衙役來報:“夫人已自縊身亡。留書曰:‘一

女不事二夫。’”

江流頓覺晴空一霹靂,哭喊道:“母親何必如此?”

殷丞相只嘆了一句:“女兒貞烈。當日爲保親兒委身賊人,今日沉冤得雪,乃去。”

說罷便着衆人返,不再理會江流。

洪江渡口,只留陳光蕊,江流二人。

江流失聲痛哭,陳光蕊卻只是默不作聲。許久,方道:“你對我有恩。方如實相告。”

江流不解,夾帶抽泣喊道:“父親何故如是說?”

“你可知,你生日幾時?”

“只知是盛夏之時。”

“你可知我與你母何時成婚?”

“這……”

“立春。”陳光蕊淡淡說了一句,轉頭便走。

一道霹靂閃過天際,江流恍然大悟,只覺得胸中一陣劇痛,一股鮮血噴灑而出,深陷昏迷。

當地漁民將江流送返金山寺,昏迷七日,寺外竟無一人來探。彷彿塵緣真斷。

……

七日之後,江流醒來,恍恍惚惚間見師傅法明遞來一碗清水。

飲下。法明又去倒。

江流問:“師傅,那血書,可是與徒兒順江而來之物?”

法明身軀一震,背對江流,卻是不語。

“我母成婚之前,便與劉洪有往來,我乃劉洪之子,與陳光蕊無干。今天想來,那血書所寫分毫不差。慫恿我上京告狀,卻是未提及徒兒生父乃是陳光蕊。想來。必不是我母親筆……”

法明不答。

“爲何我與陳光蕊生得如此相似,卻不似那劉洪。師傅。徒兒心中苦啊。”江流仰面嘆息,久久不能自拔。

法明低頭倒水,又將水遞到江流面前,道:“既知俗世苦,何不成佛?”

江流不接水,只道:“師傅可否告知,那血書是誰人與你?”

“那日爲師在江中救起你,是夜,正法明如來託夢,告知他日若你要下山,便將這血書交予,無需多言。醒來之時,已見血書安放牀榻。”

“正法明如來?”江流苦笑道:“他爲何要陷我於不義之地。我母棄我於江,恐與其也脫不了干係。”

法明雙手合什,頌道:“阿尼陀佛,那劉洪罪孽深重,今日之果,也是他自種的惡因。徒兒無需自責。”

“那徒兒又種了什麼果?”江流茫茫然道:“莫不是徒兒前世乃罪孽深重之人,今世方要遭這殺父害母之孽落得衆叛親離的下場?”

“善與惡,黑與白,皆因心而生,以世人之所喜爲自喜,以世人之所惡爲自惡,必入了魔障,無以自拔。有道是心清,則世界明。徒兒今日之苦,全因心中不清。”

“知,卻不悟。”

“此乃衆生之苦。”

……

是夜,正法明如來入夢。

“金蟬子,你可悟了?”

“金蟬子?”

“你乃金蟬子轉世,成佛,爾後有惑,自願墮入輪迴受十世修行,願受衆生之苦,求心中至道。今十世之期已滿,若是悟了,而今開始,應當刻苦修行,脫八苦,他日必重返極樂,列佛陀之位。”

夢中,江流面色淡然,如秋水似鏡。

“列佛陀之位?我之苦,修行得脫,衆生之苦又當如何?世間受此苦難者,又豈止我一人。”

“這……”

“成佛,必放下,無慾無求,無執念。每每看見那信衆前來禮佛,我便想笑。那佛經裡已寫得明明白白,他們一味賄佛,卻不知西方衆佛早在成佛之日便沒了心肝,又怎會施惠與他。”

“成佛本是渡己,又幹衆生何事?那衆生欲脫苦海,自會千辛萬苦隨衆佛乞佛法,何需你管?金蟬子,你前世已有此惑,今世依舊,恐是入了魔障,今生亦無法修得虛空。”

說罷,離夢而去。

江流緩緩睜開眼睛,眼前一切朦朦然:“修虛空?哼。”

數日之後,江流康復,遍翻佛典,日日將自己鎖在藏經閣中。

法明只道是江流頓悟了,心中寬慰,怎知江流長髮一日日脫落。直至一根不見。

一日,江流來到法明座前,三叩九拜。道:“師傅,弟子要遠行。”

“遠行?徒兒欲往何處?”

“西天雷音寺!”

忽聞晴天一道霹靂掠過窗前。

法明大驚。

……

立法號玄奘。卻不上戒疤。

半月後,玄奘來到長安,尋了當日引見的老者,經引薦,得見御顏。

廟堂之上,唐太宗高坐龍椅,細細打量着玄奘。

只見玄奘身披法明臨行前贈送的袈裟,手持九環法杖。頭戴紅色衆佛冠,氣度非尋常人可比。

“下跪何人?”

“貧僧玄奘,乃一遊僧。”

“所求何事?”

“貧僧欲往西天求取真經,懇請陛下恩准,批得通關文碟,得保一路暢通。”

太宗輕捋長鬚,道:“我大唐泱泱大國,有佛經萬典,何須西方求取?”

“此皆渡己之經。”

“渡己之經?你這和尚說得有趣,你不求渡己。莫非還求渡人?”

“貧僧所求,渡衆生。”

“渡衆生?朕聞佛祖教人爲比丘,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渡衆生,又何須你?”

“衆生愚昧,又怎能受此苦修?故而傳播不廣。”

“哦?那你欲如何?”

“西方諸佛不渡衆生,我便渡。西方諸佛不送經來,我便去取。衆生不求法,我便送去。衆生不渡己,我渡衆生。”

這一通話說下來,整個大殿寂靜無聲,在場的每一位朝臣皆是一愣。

許久。太宗輕聲道:“佛學需斬斷執念,你如此心性。已有了執念,如何成佛?”

“今生今世。不求成佛,只求普渡衆生。還望陛下成全。”說罷,玄奘深深叩拜下去。

這一剎,大殿之中所有人皆望向了太宗皇帝。

太宗也不言,只俯視玄奘思量着,許久方開口道:“如此僧人,確實難得。只可惜我大唐國教乃道教,故而,不允。”

“若貧僧執意前往?”玄奘猛然擡頭,目光淡然。

“那便是抗旨不尊,當斬首午門。”說罷,太宗做一手刀下切之勢。

玄奘不語。

太宗又道:“朕常聞出家人不打妄語,今日在這大殿之上,朕要你立誓,今生今世,不往西方。否則,以抗旨論處。”

玄奘依舊不語,不拜。

許久,太宗拂袖道:“拉下去,打入天牢,明日午時問斬!”

……

是夜,玄奘牢中打坐,有一獄卒悻悻前來。

“我乃正法明如來化生,金蟬子,你可知錯?”

玄奘面色淡然,答道:“貧僧何錯?”

“你執念渡衆生,卻不知衆生愚昧。如今卻被打入天牢,只等明日問斬。屆時,十世之約一過,百世修行煙消雲散,再輪迴,便與凡人無異。”

玄奘輕蔑一笑。

“若知錯,我便救你於水火。待出了牢獄,你必要苦修,不得再有那渡衆生的妄念。”

玄奘閉目,雙手合什道:“衆生愚昧,豈是你我也愚昧?衆生疾苦,佛位又如何安坐。心中有惑,又如何成佛?若天要玄奘遭此災禍,玄奘無話可說。只等明日午時,斷了這百世孽緣。”

獄卒冷哼一聲,轉身便走。半響,又折返,道:“你執意西行,究竟爲何?”

“爲取法,普渡衆生之法。”

“你又如何知道,這西行路上有你所求之法?”

“無法,便找如來問個明白,解了百世的疑惑!”

“此去西行十萬八千里,妖魔衆多,危險萬般,你凡胎肉眼,又如何去得?”

“如若天地無道,便讓我死在西行路上,來世不再做這無法斬斷凡塵的禿驢。”言罷,玄奘雙目緊閉,不再多語。

獄卒長吁,卻是不忍,許久,方小聲道:“此去西行路上,有一山,名喚五行山,山下壓一神猴,乃六百五十年前萬妖之王。如得他保護,西行路上必一路暢順。我傳與你兩道口訣,一可破除五行山之封,二可透視凡人心事。此便當是了結你我當日看顧之約。往後之事,你就好自爲之吧。”

……

御書房中,太宗翻閱奏摺,卻久久看不入眼,甚是煩躁。

一大臣悄悄問道:“陛下何故如此。”

“朕在思量今日那和尚。普渡衆生啊……如此雄心朕尤不及,只可惜錯投了門派。”

“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恕你無罪。”

那大臣躬身拱手道:“近來道教勢大,隱有滲透朝廷干預朝政之勢。如若讓那玄奘取來真經,佛教盛,也不失爲一牽制之法。”

“朕已認了那老子爲祖,君無戲言。”

大臣俯首稱是,不再多言。

未多時,一太監疾奔入內,疾稟道:“陛下,今日那和尚玄奘,在牢裡失了蹤!”

“失蹤?”太宗握筆的手微微頓住了。

“必是越了獄抗旨西去!陛下可即刻擬旨,着人出神武門一路西去搜尋,必可追回!”一大臣拱手諫道。

“不追。”太宗搖頭。

“那,着人送去通關文碟?”

“不送。”太宗依舊搖頭。

太監與大臣面面相窺,無所適從,許久,大臣才小心翼翼地問道:“那,是否通報沿途關卡,放行?”

“不報。”說罷,太宗面帶微笑,伸手拿起奏摺細細批閱。、

……

長安城外玄奘勒馬回首,遙望長安無盡繁華。

“有秋風,有明月,一人一馬,西行,足矣!”

一次震動三界六道的偉大遠行就此拉開了序幕。()

ps:恩,畫風不一樣了有木有?這章寫於兩年前……

第292章 霜雨山血戰第192章 房間內外第352章 氣息不對第465章 面對面第168章 永世換永世第十八章第534章 混戰第243章 內訌第124章 廝殺第702章 信第413章 頭髮第468章 歸途第182章 毅然決然第170章 花果山來客第140章 地府生靈第473章 延緩第289章 主攻方向第234章 大戰將起第105章 守住神智第276章 天將戰陣(2)第788章 承諾第206章 李靖的憤怒第361章 揭諦親至第725章 吸一點?第140章 地府生靈第154章 重返花果山第607章 一個不留第352章 氣息不對第392章 不歡之筵第98章 反第256章 買斷了?第645章 求法國第315章 對碾(2)第213章 不能給第222章 照料第436章 夢魘的終結第570章 神仙姐姐第202章 心結鬆動第723章 顫第454章 結束了嗎?第336章 風鈴是雀兒轉世?第244章 對峙第721章 種子第259章 達成協議第762章 嫌疑第508章 爭執第277章 戰艦內的戰鬥第156章 放任第511章 流沙河第138章 開價第405章 心事第二十九章第258章 承認與否第599章 問第538章 花猴子第291章 撿便宜第302章 先吃了第99章 絕境第十二章第256章 兩個蟠桃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120章 陣前戲言第322章 代價第313章 沒有撞角的戰艦第283章 委屈第734章 成不了佛第98章 反第145章 來客第720章 原本的樣子第192章 房間內外第260章 爭吵第562章 華山第539章 臨終遺言第111章 圍困第171章 龍女敖寸心第448章 詭異的佛門第180章 挽留第212章 能不能打欠條?第713章 說客第76章 二更求推薦票第53章 求推薦第371章 兜率宮的庭院裡第135章 四隻小妖第729章 新領地第59章 啊第581章 最後的辦法第598章 硬着頭皮第198章 俘虜第519章 鎮元子的決定第208章 圍殺第786章 不如成佛第497章 呂六拐第414章 凋落的花第739章 祈福臺第219章 藍色眼睛第617章 毒第743章 離開第205章 談判第三十七章第682章 夜襲
第292章 霜雨山血戰第192章 房間內外第352章 氣息不對第465章 面對面第168章 永世換永世第十八章第534章 混戰第243章 內訌第124章 廝殺第702章 信第413章 頭髮第468章 歸途第182章 毅然決然第170章 花果山來客第140章 地府生靈第473章 延緩第289章 主攻方向第234章 大戰將起第105章 守住神智第276章 天將戰陣(2)第788章 承諾第206章 李靖的憤怒第361章 揭諦親至第725章 吸一點?第140章 地府生靈第154章 重返花果山第607章 一個不留第352章 氣息不對第392章 不歡之筵第98章 反第256章 買斷了?第645章 求法國第315章 對碾(2)第213章 不能給第222章 照料第436章 夢魘的終結第570章 神仙姐姐第202章 心結鬆動第723章 顫第454章 結束了嗎?第336章 風鈴是雀兒轉世?第244章 對峙第721章 種子第259章 達成協議第762章 嫌疑第508章 爭執第277章 戰艦內的戰鬥第156章 放任第511章 流沙河第138章 開價第405章 心事第二十九章第258章 承認與否第599章 問第538章 花猴子第291章 撿便宜第302章 先吃了第99章 絕境第十二章第256章 兩個蟠桃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120章 陣前戲言第322章 代價第313章 沒有撞角的戰艦第283章 委屈第734章 成不了佛第98章 反第145章 來客第720章 原本的樣子第192章 房間內外第260章 爭吵第562章 華山第539章 臨終遺言第111章 圍困第171章 龍女敖寸心第448章 詭異的佛門第180章 挽留第212章 能不能打欠條?第713章 說客第76章 二更求推薦票第53章 求推薦第371章 兜率宮的庭院裡第135章 四隻小妖第729章 新領地第59章 啊第581章 最後的辦法第598章 硬着頭皮第198章 俘虜第519章 鎮元子的決定第208章 圍殺第786章 不如成佛第497章 呂六拐第414章 凋落的花第739章 祈福臺第219章 藍色眼睛第617章 毒第743章 離開第205章 談判第三十七章第682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