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帝王之師(十)

?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羣臣向秦始?

秦始皇揮手道:“各位愛卿,平身!”?

掃視一眼羣臣,目光最後落在尉繚、韓非、王翦、蒙武、周衝、內史騰他們身上,道:“趙高,給繚子先生、周先生、王翦、蒙武、內史騰設個座位。//www.Sxiaoshuo.com?最快的小說搜索網//”?

趙高應一聲,帶着幾個太監過來,把錦墩放好,再退了下去。秦始皇道:“繚子先生,周先生,王翦,蒙武,內史騰,你們爲大秦嘔心瀝血,纔有大秦今天的輝煌,朕很是感激你們。你們賦閒在家,朕本不應該打擾你們,只是今日朕有重大決定,不得不請你們前來一同商議,特設此座,請坐吧。”?

周衝他們謝過恩,這才坐了下來。?

“你們都瞧見了,今天的臣工到得很整齊,平日不到的也到了,你們一定在想朕有什麼事要把他們都召集來?”秦始皇掃視羣臣,道:“那是因爲朕今日要立太子,把你們召集來商議商議。”?

立太子一事只有周衝一人知道,就是尉繚他們也不知道,他們萬萬想不到秦始皇會早早就立太子,乍聞此言,無不是嚇了一大跳。?

在羣臣的驚訝聲中,秦始皇接着道:“太子,國之儲君,大位傳承之所繫,可以立嫡,可以立賢,列位臣工,你們都說說是立嫡,還是立賢爲好?”?

秦始皇深不可測之人,現在突然拋出這個問題,羣臣誰也號不准他的脈,你望望我,我望望你。//www.Sxiaoshuo.com?最快的小說搜索網//誰也不敢先說話。?

“怎麼?你們都不說話,是不是心有顧忌?”秦始皇笑道:“你們放心,朕不會怪罪。李斯,你身爲丞相,你來說吧,大秦的太子該當立誰?”?

李斯根本就不想第一個言,可給秦始皇點名了,不能不說,遲疑着道:“皇上,臣以爲自古以來立太子一是立嫡長子。二是立賢,自從商代武丁確立嫡長子爲太子以後,莫不循此法,臣以爲從萬世之基考慮,應該立嫡長子爲宜。李斯謬言,還請皇上明察。”?

在商朝武丁以前,王位繼承製度不明。王位爭奪時常上演,鬧得商朝不得安寧。商代最有成就的帝王武丁吸取了教訓,最終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度,才使得王位爭奪有所收斂。嫡長子繼承製度也有缺陷,就是嫡長子未必有治國的才幹,比如漢惠帝,着名地軟娃娃皇帝,一切皆操持在呂后之手。?

嫡長子繼承製度另一個缺陷就是那些具有治國才幹的王子沒有繼承權,往往就會生戰亂。比如雄材大略的明成祖是通過戰爭登上皇位的,開創了明朝一代盛世。當然,也有特殊處理的情況,比如漢武大帝就不是嫡長子。是漢景帝第四子,由於他幼小時表現出來的天賦,漢景帝最終立他爲太子,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治武功達於頂峰的全盛時代。?

王位繼承的關係非常重大,嫡長子制度確立以後,用了數千年,李斯持此議,可以說是很有見地,羣臣齊聲附和。?

“你們都認爲立太子當立嫡長子?”秦始皇問道:“要是嫡長子不肖,而其他諸子裡面有賢才。難道就一定要立嫡長子?”?

這的確是一個弊端,羣臣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盡皆閉口不言。?

秦始皇再次點名道:“李斯。你說說看,難道大秦的江山要落入庸才之手?大秦地江山將萬代傳承,代代都要是賢才。”?

這問題太大了,大到李斯不知如何回答,愣在當地,道:“皇上,這這這……”?

周衝站起來爲他解圍,道:“皇上,周衝以爲立太子以嫡長子,還是立以賢,這全在皇上一言而決。不過,周衝認爲嫡長子制度傳承千年,自有他的道理,不應該否決。皇上擔心立太子以嫡長子,致使賢才不在位的擔心是必要的,立嫡長子還是立賢,皇上自有決斷。”?

這話聽起來有點模棱兩可,其實是在點醒秦始皇立嫡還是立賢,相互爲用,可以確立嫡長子制度,再輔以立賢,具體的情況具體處理,因爲這兩種制度各有利弊。?

“是呀,皇上!”這個問題太大了,再糾纏下去也一時難以說清,誰也不敢亂說,羣臣巴不得早點結束。?

秦始皇點頭道:“你們以爲朕的兒子裡面,誰該立爲太子?”?

周衝已經知道答案,他當然不會笨到第一個回答的程度,靜坐不動。?

歷朝歷代因爲立太子一事上演了多少血腥事件,羣臣不會不懂這個理,都不敢亂說話。秦始皇點名道:“韓非,你說呢。”?

韓非結巴着道:“皇上,韓非以爲立嫡應該是長公子扶蘇,若立賢長公子扶蘇最賢,是以韓非以爲當立扶蘇爲太子。”?

他在秦始皇心目中地地位非常高,他都這樣說了,看來這事已成定局,再扶蘇年紀雖小,英氣已露,羣臣知道扶蘇的確賢而有才,齊道:“臣附議。”?

“繚子先生,你以爲呢?”秦始皇點名。?

尉繚附和道:“皇上,繚子以爲韓非說的有理,繚子也是這樣認爲。”?

王翦蒙武內史騰三人不等秦始皇點名,道:“臣附議!”?

秦始皇站起來,道:“難道列位臣工如此同心,朕心甚慰吶!朕也這樣認爲,扶蘇既是長公子,又賢而有才,朕很是器重,所以朕決定冊立扶蘇爲太子,擇吉日告於太廟成禮。”?

“皇上聖明!”羣臣齊聲頌揚。?

秦始皇接着道:“扶蘇雖然英氣已露,畢竟年幼,尚需一位有學問有德操有大本領的師傅,你們以爲誰最合適做太子太傅?”?

羣臣議論紛紛,有推舉尉繚的,有推舉韓非的,有推舉周衝的,瞧他們那個架勢,沒有十天半月不可能議出個結果。?

李斯清咳一聲,道:“各位同僚,請靜一靜。”丞相說話了,羣臣自然要聽,只得住嘴。李斯道:“皇上,臣以爲太子太傅非周先生莫屬。”?

他居然有這等眼光,和秦始皇看中的人選一樣,秦始皇來了興趣,問道:“此話怎講?”?

“皇上,論才學論人品,繚子先生,韓非皆可爲太子太傅,可臣還是以爲周先生最爲合適。”李斯聰明人,當然不會把兩人的短處當着這麼多人地面說出來,來個點到爲止,以秦始皇之才情不會不明白。?

尉繚和韓非齊道:“皇上,丞相此言極是。”?

秦始皇點頭道:“朕也如此認,就有勞周先生調教扶蘇了,不知道周先生可否屈就?”?

周衝領命道:“周衝遵旨!”?

在周衝的眼前浮現出一幅美麗的圖畫,扶蘇登基以後運用現代文明治理天下,原本在漢武大帝時期纔出現的第一個文治武功達於頂峰地全盛時代整整提前一百年在秦朝就實現了,太讓人激動了!

第13章 絕世美人(一)第2章 滅韓之戰(中)第17章 攻佔邯鄲(二)第3章 鬧分封(一)第5章 狼煙四起(二)第1章 片言迴天(三)第5章 諫秦王(三)第12章 胯下將軍(九)第8章 進軍西域(一)第38章 天下歸一第10章 破擊匈奴(六)第1章 周衝議政(一)第10章 帝王之師(四)第12章 胯下將軍(二)第6章 河西走廊(二)第1章 人,要靠自己第13章 絕世美人(四)第8章 進軍西域(三)第8章 疲趙之計(六)第1章 羣英聚會(五)第12章 胯下將軍(二)第19章 大破李牧(一)第12章 裡中趣聞(三)第5章 諫秦王(一)第10章 國士之禮(下)第1章 羣英聚會(五)第7章 折辯荊軻(一)第5章 奇書問世(中)第6章 廢分封(五)第7章 折辯荊軻(三)第32章 滅楚之戰(四)第7章 折辯荊軻(三)第13章 沛裡英豪(五)第1章 周衝議政(四)第15章 大戰前夕(上)第31章 英雄歸來(四)第8章 進軍西域(四)第22章 再商大計(一)第16章 伐趙(六)第3章 美人芳心(三)第30章 一箭雙鵰(一)第9章 李牧論兵(五)第18章 西線決戰(十)第7章 人生喜事(三)第16章 伐趙(四)第19章 大破李牧(五)第13章 沛裡英豪(九)第32章 滅楚之戰(一)第10章 破擊匈奴(三)第35章 張良掛帥(三)第6章 官袍加身(二)第10章 絕世神醫(下)第13章 沛裡英豪(十二)第32章 滅楚之戰(八)第17章 攻佔邯鄲(八)第19章 大破李牧(七)第12章 裡中趣聞(三)第7章 不戰而獲(一)第11章 燕太子丹(上)第7章 出使楚國(中)第24章 滅三國(十)第12章 如此收穫(中)第7章 不富不行(下)第3章 活捉韓王(下)第13章 絕世美人(十)第1章 羣英聚會(一)第5章 諫秦王(三)第24章 滅三國(七)第8章 亂楚奇計(六)第6章 河西走廊(三)第6章 官袍加身(七)第14章 攻韓(上)第1章 片言迴天(二)第6章 財運亨通(上)第4章 一語定乾坤(四)第13章 周衝論兵(四)第1章 片言迴天(一)第26章 打造海軍(五)第13章 遇刺(中)第33章 收復河套(三)第6章 廢分封(五)第18章 西線決戰(七)第2章 君臣歡聚(下)第1章 羣英聚會(二)第12章 胯下將軍(九)第33章 收復河套(一)第11章 伐趙之謀(三)第14章 攻韓(下)第1章 片言迴天(四)第4章 宮闈之亂(上)第8章 亂楚奇計(六)第1章 韓非出使(三)第6章 廢分封(六)第7章 不戰而獲(三)第9章 聲名鵲起第8章 亂楚奇計(八)第16章 伐趙(四)第6章 財運亨通(上)第18章 西線決戰(四)第2章 歷史罪人(下)
第13章 絕世美人(一)第2章 滅韓之戰(中)第17章 攻佔邯鄲(二)第3章 鬧分封(一)第5章 狼煙四起(二)第1章 片言迴天(三)第5章 諫秦王(三)第12章 胯下將軍(九)第8章 進軍西域(一)第38章 天下歸一第10章 破擊匈奴(六)第1章 周衝議政(一)第10章 帝王之師(四)第12章 胯下將軍(二)第6章 河西走廊(二)第1章 人,要靠自己第13章 絕世美人(四)第8章 進軍西域(三)第8章 疲趙之計(六)第1章 羣英聚會(五)第12章 胯下將軍(二)第19章 大破李牧(一)第12章 裡中趣聞(三)第5章 諫秦王(一)第10章 國士之禮(下)第1章 羣英聚會(五)第7章 折辯荊軻(一)第5章 奇書問世(中)第6章 廢分封(五)第7章 折辯荊軻(三)第32章 滅楚之戰(四)第7章 折辯荊軻(三)第13章 沛裡英豪(五)第1章 周衝議政(四)第15章 大戰前夕(上)第31章 英雄歸來(四)第8章 進軍西域(四)第22章 再商大計(一)第16章 伐趙(六)第3章 美人芳心(三)第30章 一箭雙鵰(一)第9章 李牧論兵(五)第18章 西線決戰(十)第7章 人生喜事(三)第16章 伐趙(四)第19章 大破李牧(五)第13章 沛裡英豪(九)第32章 滅楚之戰(一)第10章 破擊匈奴(三)第35章 張良掛帥(三)第6章 官袍加身(二)第10章 絕世神醫(下)第13章 沛裡英豪(十二)第32章 滅楚之戰(八)第17章 攻佔邯鄲(八)第19章 大破李牧(七)第12章 裡中趣聞(三)第7章 不戰而獲(一)第11章 燕太子丹(上)第7章 出使楚國(中)第24章 滅三國(十)第12章 如此收穫(中)第7章 不富不行(下)第3章 活捉韓王(下)第13章 絕世美人(十)第1章 羣英聚會(一)第5章 諫秦王(三)第24章 滅三國(七)第8章 亂楚奇計(六)第6章 河西走廊(三)第6章 官袍加身(七)第14章 攻韓(上)第1章 片言迴天(二)第6章 財運亨通(上)第4章 一語定乾坤(四)第13章 周衝論兵(四)第1章 片言迴天(一)第26章 打造海軍(五)第13章 遇刺(中)第33章 收復河套(三)第6章 廢分封(五)第18章 西線決戰(七)第2章 君臣歡聚(下)第1章 羣英聚會(二)第12章 胯下將軍(九)第33章 收復河套(一)第11章 伐趙之謀(三)第14章 攻韓(下)第1章 片言迴天(四)第4章 宮闈之亂(上)第8章 亂楚奇計(六)第1章 韓非出使(三)第6章 廢分封(六)第7章 不戰而獲(三)第9章 聲名鵲起第8章 亂楚奇計(八)第16章 伐趙(四)第6章 財運亨通(上)第18章 西線決戰(四)第2章 歷史罪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