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兵行險招

歐陽修的書房,幾個人面面相覷,已經坐了大半個時辰,誰都沒說話,范仲淹,晏殊,幾個老傢伙的臉上火辣辣的,自從聽到御前會議的情況,大家先是吃驚,接着憤怒,到了此刻就剩下無奈了。??

范仲淹先長嘆一聲,揉了揉眼睛,抓起桌上早已經涼了的茶水,自嘲道:“茶涼了——百姓都說人走茶涼,是老夫不自量力,圖惹笑話了。”

他打破了沉默,晏殊更加懊喪,富弼可是他的女婿啊,老岳父不遠千里,到了京城,又苦口婆心勸說,結果倒好,富弼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不亞於在晏殊的老臉上打了幾十個嘴巴子,把老相公弄得十分尷尬。

但是好在滿屋子人誰也沒勸說成功,全都碰了壁,包括王寧安在內,就連趙禎都沒有鼎力支持,弄到了這一步,大家還不知道反省,那就該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先歐陽修斟酌道:“我們是盲目樂觀了,自從皇家銀行建立起來,狠狠打了那些人一個嘴巴子,我們就以爲自己無往不利,想幹什麼幹什麼,現在看起來,判斷失誤了。人家已經從最初的不利當中走了出來,開始反擊了。”

不得不說,歐陽修事後諸葛亮的本事還是不錯的,他把問題看明白了。

光復燕雲,不只是王寧安喊得口號,很多文官也經常說。

但是,文官們對於光復燕雲,僅僅停留在要行仁政,修吏治,富國強兵,安居樂業……顯然,這些話都是放屁!漂亮空洞,只能高談闊論的時候,喊兩句自己爽,根本沒法落實。

這麼多年,針對光復燕雲,唯獨王寧安提出了三策,算是切中要害,第一是貿易通商,第二是整軍經武,養戰馬,重建靜塞軍就是其中之一,第三呢,就是支持渤海國重建。

前兩條已經在做了,如果第三條也通過了,大宋的戰略就要徹底扭轉。

自從雍熙北伐之後,大宋的戰略就是消極防衛,被動應付。

如果支持渤海國通過,整個戰略就會變成積極進取,來一個一百八十度轉彎。

防衛的事情文官在行,打仗進取,就要交給武將,交給皇家銀行這些人,等於把朝廷大權拱手於人,他們能答應嗎?

“昔年,漢武帝甫一登基,就要振興國勢,任用趙綰,王臧等人,刷新吏治,大刀闊斧改革,結果就觸動了舊黨勢力,他們鼓動竇太后出手,逼得賢臣自殺,新政戛然而止,武帝險些被廢。所幸竇太后幾年之後去世,漢武帝重掌大權,提拔了一大批銳意革新的臣子,才能把朝局扭轉過來,從無爲保守,變成積極進取,北伐匈奴的壯舉才能真正落實!”

梅堯臣講起了漢朝的典故,這幾年六藝學堂出了很多驚世駭俗的言論,尤其是大蘇聚集了一夥人,他們熱衷顛覆歷史。

替秦始皇翻案,認爲他是千古一帝,所謂焚書坑儒,也是有利於天下一統,是對的!

乖乖,秦始皇那可是被士大夫罵了一千年的暴君,昏君,二世亡國就是對他最殘忍的報應,居然還敢給秦始皇說話,你們不要命了!

這還不算完,接下來他們又替武則天說話,認爲武則天治國之能,遠在高宗之上,太宗朝尚且沒有解決的遼東和西域的問題,都在武則天手裡得到解決,女皇之功,光耀千古。

還有更離譜兒的,他們居然認爲隋煬帝修大運河,溝通南北,功勞之大,無與倫比。

而魏徵雖然號稱直臣,實則是個沽名釣譽,投機取巧之徒,唐初的時候,就要修訂隋書,但幾年之間,都無法成書,道理很簡單,就是那些經歷過隋朝的舊臣沒法下筆,秉筆直書,皇帝不滿意,皇帝滿意了,良心過不去,別人寫不下去,結果魏徵不管這些,他帶着一夥人,用了七年的時間修成了樑、陳、北齊、北周、隋等五代史書,平均一本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好一個高效率的魏老夫子!

這部隋書之中,收錄了太多抹黑隋煬帝的東西,已經到了顛倒黑白,不顧是非的地步。

大蘇和一幫人居然提議要重修歷代史籍,把荒唐抹黑的東西通通去掉,還一些人物公道……

顯然,他們的主張沒有人會支持,但是在六藝學堂內部卻產生了不小的震動,包括梅堯臣等人在內,都開始用新的眼光來審視過去的歷史,他們都有了很深的體會,見解也更加深刻!

“光復燕雲,可以說,但是卻不能做!”梅老先生一針見血道:“就拿扶持渤海國來說,這是恢復燕雲的一招妙棋,可是真正要做下去,就要投入資金,人力,就要各種手段齊出……皇家銀行已經夠出彩了,他們能把這麼大的功勞,讓給別人嗎?”

晏殊也搖頭苦笑,“是啊,我們到底是在野年頭兒多了,腦袋不清醒了,以爲對江山好,對天下好,就能獲得支持,殊不知,是我們一廂情願啊!皇家銀行能殺出重圍,是二郎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人家反應過來,就不會再犯錯誤了。”

到底是老相公,看得就是明白,最初王寧安打着爲皇家理財的旗號,弄出了皇家銀行,雖然朝臣們也是反對,但是着力不多。

可接下來一場銅價大戰,把王寧安推到了財相的位置,皇家銀行又通過借款,把手伸入了三司,監督文官,勢力越來越大,文官集團是後悔不跌,可是生米成了熟飯,他們沒有辦法。

如果再弄出扶持渤海國,光復燕雲的戲碼,到時候將門勢力,必然快膨脹,好不容易壓下去的武人再度興旺起來。

文官們怕是要回到悽慘的五代十國,種種齷齪的心思,攪合在一起,自然引來諸位相公一致的反對。

不得不說,大傢伙想的簡單了,也高估了自己的能量,才碰了一鼻子灰。

還有一點,那就是趙禎的態度。

咱趙大叔是有心振作的,但是他畢竟不是武帝那種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沒有和天下人作對的魄力!

支持渤海國,就意味着真正和遼國鬥智鬥勇,拼一個你死我活!趙禎還沒有做好準備,如果所有人都贊同,他自然會順水推舟,可是遇到了文官集團的強烈抵制,他又猶豫了……

幾位經歷慶曆新政的老人,面面相覷,心照不宣!

“唉,坐失良機,我們對不起列祖列宗啊!”

范仲淹苦笑連連,“老夫本想以風燭殘年,推動光復燕雲的大業,奈何有心無力!徒增煩憂耳!”

“二郎,明天老夫就要動身回學堂了,從此之後,老夫再也不會出山。至於光復燕雲的事情,只能留給二郎了!”

范仲淹的話語中間,帶着無盡的蕭索,這是一位替天下人爭了一輩子的老人!哪怕去六藝教書,他也是存心爲國育才,一刻沒有鬆懈。

直到此刻,范仲淹的心涼了,失望了,甚至說絕望了,他已經找不到方法,可以挽救危局。

恍惚之間,王寧安覺得范仲淹老了許多,不是外表上的,而是精氣神,彷彿一下子抽空了。

疲憊,無奈,憤恨,傷感,失望,五味雜陳……看老先生衰朽失落的模樣,他能不能活着回去六藝,都成了問題!

王寧安突然喉嚨癢癢的,低聲道:“範相公,晚生不才,我有一計,能決死一擊,把大局扭轉過來,只是這個辦法要承擔太大的風險……我拿不準主意。”

王寧安素來大膽,幾乎沒有什麼是不敢做的。就連殺一百多嶺南官吏的荒唐事,他也幹了。

此刻卻猶豫了,把在場的幾位都嚇了一跳。

范仲淹老眼含笑,看了一圈,突然說道:“你們幾個都出去吧,老夫和二郎單獨談談!”

他的話剛說完,晏殊怒道:“希文兄,你未免也小覷天下英雄了,老夫不才,我也想聽聽二郎的高招。”

“還有我!你們上斷頭臺,老夫陪着!”歐陽修大聲嚷嚷道。

梅堯臣一聲苦笑,“你們都是英雄,就我成了狗熊!想不聽都不成了!二郎,你說吧,我們幾個鬍子一大把了,什麼都不怕!”

幾個老頭一起盯着王寧安,眼神充滿了鼓勵。

王寧安深深吸口氣,“範相公,晏相公,醉翁,梅公,要想扭轉大局,還要在渤海國上面做文章。”

“怎麼做,渤海國已經滅亡一百多年了,我們能有什麼辦法?”梅堯臣好奇道。

“有,據我所知,當年太宗皇帝北伐的時候,曾經找過渤海國,希望他們能起兵反抗大遼!”

晏殊點頭道:“這事的確存在,太宗皇帝還下過旨意,派人去聯絡渤海遺民,結果卻是音信全無,北伐失敗,也就沒有人再提起渤海國了。”

王寧安用力吸口氣,壓低聲音道:“諸位前輩,假如太宗皇帝的旨意存在,假如渤海遺民尊奉太宗聖旨,戰鬥不息,捐軀赴難,父死子繼,矢志不渝,我大宋又該如何對待人家?”

范仲淹幾個人互相看了看,腦袋還沒有轉過來,“二郎,這事有嗎?”

王寧安失聲一笑,“我想是有的,畢竟渤海的遺民,當年有百萬之巨,如今只剩下區區幾百人,莫非不是遼國殺的?”8

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389章 致命殺手第168章 好奴才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689章 狄相公來了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229章 下馬威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974章 陽謀對陽謀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226章 一碗奶茶的生意第562章 新交子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552章 交子危機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618章 下重手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77章 職業武士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689章 狄相公來了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1156章 遺物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329章 鐵板一塊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746章 兩個三元及第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134章 軍銜制第612章 劇毒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306章 財相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731章 找茬兒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523章 要變法了
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389章 致命殺手第168章 好奴才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689章 狄相公來了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229章 下馬威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974章 陽謀對陽謀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226章 一碗奶茶的生意第562章 新交子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552章 交子危機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618章 下重手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77章 職業武士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689章 狄相公來了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1156章 遺物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329章 鐵板一塊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746章 兩個三元及第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134章 軍銜制第612章 劇毒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306章 財相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731章 找茬兒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523章 要變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