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民心在我

隨着糧船遭到劫持,更多的消息傳來了,劫匪主要是兩夥人,一個是鄱陽湖的水賊,一個是摩尼教的人,其中摩尼教出動了一萬多人。

他們連夜襲擊船隊,殺死了押糧官陳建,副手趙約,並且斬殺了官兵超過五百人……再奪取糧草之後,這夥人紛紛退入鄱陽湖,並且攻擊了饒州,殺死知府薛廷,並且斬殺官吏二百多人,將屍體懸掛在城牆之上。

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睦州、歙縣、饒州、一直到鄱陽湖,數百里方圓,全都落入了賊人之手,整個東南震動。

這是繼漕幫之亂,以及倭寇入侵,第三次出現了亂子,而且這次的亂子非同小可,因爲賊兵活動的區域包含鄱陽湖和長江沿岸,水路安全受到威脅,長江上游的糧食難以向下運輸,東南千萬百姓缺糧……情況非常糟糕,就連趙曙都下了旨意,一面將全權交給王寧安,一面也詢問師父,出現亂民的緣由。

朝廷如此,東南大亂,不少人把矛頭所指,都是王寧安施行暴政,激怒了百姓,還有很多言官,尤其是在東南的變革中受損的一羣人,他們找出無數借口,瘋狂攻訐,希望朝廷能立刻換掉王寧安。

當然了,缺乏上層人物的配合,這些舉動都是徒勞的,但是王寧安也不能視若無睹。

他把手下人都找來了,一同商量問題。

像章惇和章楶就主張立刻派兵,馬上鎮壓,不惜殺一個血流成河,也要壓下去這股亂子,尤其是要保證糧食的安全,長江不能斷,東南不能亂!

王寧安表示贊同,“子厚的意見很好,但這只是治標之策,並非治本之法……我現在想問大傢伙,摩尼教爲何有這麼大的勢力,能夠聚攏數萬人,而鄱陽湖的水賊又是怎麼來的,他們怎麼會勾結在一起?”

陳順之道:“王爺的話有理,亂匪當然要平定,但是也要注意,免得波及無辜……據我所知,鄱陽湖的水賊,那是由來已久,朝廷多次剿殺,他們的實力不大,但是爲何能出動幾千人,還有那麼多的船隻,究竟是什麼原因?還有,摩尼教一直在浙西一代活動,勢力不下,但是輕易聚衆上萬,就殊爲不解了。”

王安禮倒是沒有什麼意外,他輕輕笑了笑,“王爺,陳先生,我跟隨兄長,在地方考察,去過鄱陽湖,去過洞庭湖,也在浙西看過,我說說自己的所見所聞。”

“神仙下凡問土地,既然你去過,就給我們講一講吧。”王寧安滿懷期待。

王安禮頓了頓,開始滔滔不絕起來……近十年,江南的絲綢和棉布暢銷海外,糧田減少,外購糧食增加……這樣就造成江西,荊湖等地田地兼併加劇,尤其是一個大戶,拼命增加田產,多銷糧食,以獲取暴利。

除此之外,江西的瓷器也是一大拳頭產品,很多地方開山,燒窯,忙得不亦樂乎。

而這些行爲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擠佔破壞耕地,造成許多農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流入城中,或是乾脆落草爲寇!

其中相當一部分就跑到了鄱陽湖,成了水賊。

王安禮一說,大家就明白過來了。

當初文彥博在濟州搞得試點,弄得一大堆老百姓,跑到水泊梁山落草,和這次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

所不同的是,王寧安及時施行分田,化解了民怨……大部分的老百姓回到了家中耕田,剩下的悍匪不是逃竄了,就是被朝廷剿殺,水泊梁山這個賊窩子已經乾乾淨淨了,而且還成爲了一處重要的漁場……老百姓捕撈水產,放養魚苗,螃蟹,每年都能獲取豐厚的回報。

東南沒有做這些改革,無地破產的農民,落草爲寇,也就不足爲奇。

至於浙西的摩尼教,道理也差不多。

浙西多丘陵,並不適合發展農業,所謂靠山吃山,所有在睦州等地,多漆樹園,大戶以種植漆樹,販賣生漆爲業。

還是一樣的道理,經濟發展了,生漆需要的數量在幾年之內,暴增了10倍以上。

結果就是一些官紳大戶,瘋狂兼併農田,改種漆樹。

一大批破產的農戶進入了漆園工作,由於缺少勞動保護,他們終年勞作,所得微薄,心中都有怨氣。

這時候摩尼教就趁虛而入,在漆園大肆發展信徒。

如果工人和漆園主發生了衝突,摩尼教也能出面幫忙,入教和不入教,差別不小……故此,在過去的五年,摩尼教擴張的速度超過了過去的五十年!

而且,據王安禮的介紹,許多摩尼教的高層,也從事漆樹種植,販運生漆,製造漆器,賺取暴利,又利用所得,購買鋼鐵,暗中打造武器,積累實力。

不管是摩尼教也好,還是什麼明教,或者是白蓮教,彌勒教,反正都是職業的造反家,只要有可能,他們就會扯旗造反,絕不客氣!

……

王安禮的分析,讓大家倒吸冷氣,甚至有點不寒而慄的感覺……原來他們一直以爲天下太平,物阜民豐,大宋離着盛世已經不遠了,其實在一片繁榮之下,已經潛藏在了巨大的危機。

說到底,就是一個分配的問題!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體驗,到了每年調漲工資的時候,能多拿幾百塊錢,甚至上千塊錢,心裡很高興,可是擡頭一看,領導漲了一萬,老闆拿了好幾百萬的分紅,再看看自己的錢,心情就未必那麼好了!

站在社會學者的角度,這就是貧富差距擴大,財富集中,也就是民怨的來源……而放在工業化初期的大宋,情況更加糟糕,因爲沒有進行徹底的改革,士農工商的等級還存在,一些士紳從事工商業,種植商品作物,他們佔有等級的優勢,又有經濟的優勢,雙重壓榨之下,老百姓想增加一點微薄的收入都做不到,甚至經濟情況更加惡化。

一邊是左擁右抱,奢侈無度,一面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這樣的情況,等於是一堆乾柴,只需要一粒火星,就會引燃!

注意到了這些之後,王寧安的心中,就越發篤定,絕對不能讓文彥博上位,未來的首相必須有蒼生之念,必須能照顧大多數的百姓……如果不然,大宋這艘巨輪,隨時可能傾覆……

“現在情況已經很明白了,鄱陽湖的水賊和摩尼教能走到一起,如果我猜測不錯,應該是東林的餘孽,還是世家大族的殘餘,他們在中間牽線搭橋,錢暄已經供認了,他們曾經籌措3000萬貫,去上游買糧食,就在我們查抄錢家之前,錢暄又拿出500萬貫,給了鄭俠,讓他做殊死一搏。”

王寧安的判斷,得到了大家一致認可。

“罪魁禍首,我們不能放過,但是這一次務必治標治本,一起做好!”

王寧安看了一眼張筠。

張筠立刻起身,“王爺,卑職願意率衆前去,落實分田,從根本上釜底抽薪,剷除病根!”

“嗯!”

王寧安頷首,“章楶,你現在率領水師,立刻進駐湖口,封鎖鄱陽湖,剿滅水賊。”他又看了看章惇,“你帶領禁軍,分成三路,圍攻睦州,歙縣等地的摩尼教……記住了,不要光顧着打仗,更不要追求殺多少人,能砍腦袋,算不得功勞。那些百姓都是大宋的子民,多數都要爭取過來,拿出三分的力氣打仗,七分的力氣掃清弊政,落實分田,自然能挽回民心,讓更多的百姓相信朝廷,懸崖勒馬!”

……

王寧安一錘定音,抽調了3萬人馬,1000多名官吏,還找到了本地因爲分田而改變命運的老農,組成了一支很奇怪的平叛大軍。

人馬沿着新安江逆流而上,所過之處,兵馬在前面開路,驅趕了叛賊之後,張筠就立刻安排官吏下去,和百姓溝通,落實分田。

有些時候,這些官吏甚至跑到了大軍的前面,他們早就輕車熟路,聯絡當地的農戶,找出爲富不仁的傢伙,立刻處決,然後重新分田,發給地契。

當老百姓拿到土地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懵的,等到他們適應過來,立刻狂喜大笑……更有很多百姓組成了民兵,他們自願充當大軍的先導。

一路上也會遇到摩尼教的人馬,根本不用朝廷出手,這些老百姓就會主動過去,呼朋引伴,招呼他們回家種田。

章惇督着大軍前進,經常會遇到滑稽的一幕,當摩尼教集中人馬,想要和朝廷拼命的時候,不用打,只要等一兩天,他們的兵馬就會逃跑大半……被裹挾的青壯,多數都是當地人,有了土地,有了生活來源,又不追究罪責,幹嘛還跟着你們掉腦袋!

這是一支最不像平叛的軍隊,沒有名將領隊,也沒有複雜高明的兵法,可就是一往無前,誰也擋不住!

只用了大半個月的光景,兵馬的前鋒已經直指睦州。

更爲重要的是,獲得了土地的百姓,大力支持,在軍隊的後面,有上萬的民兵,以及更多的民夫,他們駕着船,推着小車,提供軍需物資,保證大軍順利開進!

“民心在我!”章惇指着睦州,大笑道:“今晚我要在睦州喝慶功酒!弟兄們,攻城!”

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70章 小奸商第932章 用酷吏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862章 打臉不隔夜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612章 劇毒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970章 發鈔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134章 冒險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1101章 遷都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739章 告黑狀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95章 賑災妙法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69章 天價美酒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87章 兩個老兵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1153章 絕命書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673章 戰前總動員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564章 碾壓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140章 先憂後樂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203章 碰瓷高手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844章 專利法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
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70章 小奸商第932章 用酷吏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862章 打臉不隔夜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612章 劇毒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970章 發鈔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134章 冒險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1101章 遷都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739章 告黑狀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95章 賑災妙法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69章 天價美酒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87章 兩個老兵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1153章 絕命書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673章 戰前總動員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564章 碾壓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140章 先憂後樂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203章 碰瓷高手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844章 專利法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