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章:朝廷急詔!

元日節前的幾天對於楊凡來說,便有些清閒,偶爾去趟街市採辦一些過年的食材,再就是陪白月去逛逛街,遇見認識的總會點個頭打個招呼,然後人家就會說“小楊大人,真懂禮”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事都那麼如意,比如此刻白月懷中便趴着一個小跟屁蟲,撲閃撲閃着大眼睛,好奇的看着楊凡,偶爾還會來一句“哥哥,你怎麼沒鬍子呀”

被問的無語的楊凡只好捏捏小丫頭的臉蛋,往往這時候,白月都會掐一下楊凡手欠的手,這個時候小丫頭便會得意的咯咯直笑。

“小楊大人?”

就在幾人歡笑之際,街邊的一個菜攤上,一個眉頭大眼的漢子,有些急切的問了一句。

等楊凡轉過頭看了一眼說話之人後,臉上便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說道“馬捕頭一向可好?”

見小楊大人還認得自己,馬捕頭頓時手舞足蹈的說道“楊大人您還認得我?”

“當然認識了,當年我們可是一起並肩戰鬥過的。”

聽聞楊大人提到當年的錢塘保衛戰,馬捕頭頓時虎淚涌現,嘴脣哆嗦些想要說什麼,可是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來。

楊凡見馬捕頭神色有異,在看看如今守着個菜攤子,便知此中必有難言之隱,想了一下說道“不如你我去旁邊的飯館喝一杯如何?”

馬捕頭毫不猶豫的一腳將菜攤子踹到一旁,便跟着楊凡走向一家川菜館。

等酒保將幾人帶進靠窗的位置後,楊凡便對酒保說道“來兩碗地道的巴蜀酸辣湯,在來一盆沸騰羊肉,一壺燒酒。”

“好咧!”酒保待記下菜名後,便把毛巾甩到肩膀上,走進了後廚。

“馬捕頭,我看你神色有異,出了什麼事嗎?”楊凡事先把話題挑出來說道。

馬捕頭猶豫了一下便說道“楊大人,我現在已經不是捕頭了,您就叫我大壯吧,”

“哦,這是爲何?”

“唉,一言難盡,當初沈大人走後,我們便被新來的縣令打上了沈縣令的印記,平時諸多刁難不說,動不動就是辱罵,後來以前的幾個老兄弟一時氣不過就說了幾句,結果被馬縣令這個小人,都開革回了家裡。就連李主簿也是賦閒在家。”

早有所料的楊凡聽後點了點頭,對於這種官場常態已經習以爲常,舊的不去,你讓新的怎麼來?每個人都有他的班底,馬縣令也不例外,最開始的時候,馬捕頭等人沒有旗幟鮮明的選擇戰隊,因此被踢出隊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你們有什麼打算嗎?”

馬大壯,苦笑了一下搖搖頭說道“除了當差這身本事外,也不會別的了,只好在街上支個攤子,賣賣青菜”說完又看了一眼白月和女童,恭喜道“嫂夫人還真是有福,沒想到楊大人的千金都這麼大了。”

坐在一旁聽兩人聊天的白月頓時就紅了臉,小聲的說道“馬大哥讚譽了,我和他還沒有成婚。”而女童小琳對着馬大壯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

楊凡咳了一下,有些臉紅的說道“老馬你的眼光還是這麼毒到啊,行,這麼多年的捕頭沒白當”

見自己認錯了人,馬大壯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不吭聲了。

一頓酒並沒有喝多久,楊凡便帶着白月和小琳回了家,臨走之前告訴馬大壯,以後好機會的時候,會去找他的......

......

......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便已到了農曆三十,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日節了,就在馬氏帶着白月幾人,包晚上要吃的湯圓和年糕時,出門在外已經兩個多月的楊平意外的回來了,剛進了大門便發現走了很久的堂弟楊凡回來了,向二大爺和老爹行過禮後,便急忙的拉着楊凡的手說道“你怎地,纔回來呢?”

楊凡搖了搖頭,說“是你好久沒回來了好吧,最近的書讀的怎麼樣了?”

看見老爹和二大爺正支楞着耳朵聽自己這邊說話,便胸膛一挺傲然的說道“你堂哥我是誰,人稱錢塘小郎君,怎麼可能拿不下區區的基礎課業”說完便故意顯擺的念道。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噗呲.....楊凡沒憋住,笑了出來,尼瑪,這是唐代的駱賓王七歲做的詩好嗎?

坐在遠處聽自己兒子唸詩的楊仁智欣慰的摸了一把鬍子,朝着楊父說道“平兒終於懂事了一些,沒想到能給鵝做出一首詩來。”

楊父同樣欣慰的點點頭。

就在此時,“二弟,三弟,我們好久沒有見面了啊”一羣人爲首的漢子對着楊父和楊仁智說道。

楊父兩兄弟一見來人,急忙的站起來迎了上去“大哥,你們一家終於來了,累了吧”說完便指使楊凡和楊平去幫後面的王氏和楊健拿東西。

待挨個見過禮後,楊凡三兄弟摟在一起互相嘲笑了一番說道“我好久沒有和兩位哥哥見面

了,這次見面一定要好好的喝一杯!”

做爲大哥的楊健臉帶笑意的拍了拍楊凡和楊平的肩膀什麼都沒有說,兄弟相見,無聲勝有聲。

三十晚上的時候,楊家人便將喜慶的桃符貼在院門上,就連前院的酒樓也貼上了紅色的桃符和對聯,至於題字,理所應當的由楊凡來完成。

飯桌上,大伯母欣慰的看着三兄弟,感慨的說道“能看到這三個孩子平平安安的,我真的打心眼裡替他們高興。”

馬氏也嘆了口氣說道“凡兒這孩子,當初還是多虧了您,纔能有今天,不然到了現在可能還跟他爹一樣的農民。”說完便讓楊凡給大伯母倒點啤酒。

對於大伯母當初的所作所爲,楊凡同樣心裡感激,沒有大伯母一家的慷慨相助,也不會有自己的今天,所以倒了一碗啤酒恭恭敬敬的端給大伯“大伯母的恩情,凡兒不敢忘記。”

“你這孩子,是幹什麼,還跟大伯母見外,當年你治好你大伯父的病,不知道大伯母有多高興呢”

一旁的大伯父,楊仁禮見好好的一頓飯變成了讓來讓去,頓時大笑“都是一家人,瞎客氣個什麼,快點吃湯圓、年糕,不然涼了就不好吃了”

話說過後,便端起酒碗,對着兩位弟弟說道“老二老三,來!咱們哥三喝點烈酒”喝慣了烈酒的哥三頓時便互碰起碗來,也不管桌上其他人皺着的眉頭。

楊凡見老爹哥三喝上了,自己這哥三也不能閒着,端起烈酒碗示意了一下兩位堂兄,便一飲而進,兩人一看楊凡如此痛快,便學着楊凡的樣子同樣是飲而進。

火辣辣的酒液喝進胃裡後,頓時便跟着火了一樣,腦袋頓時有些暈眩,趁着酒勁楊凡便問楊健“堂哥可是打算要走武舉之路?”

楊健紅着臉有些暈乎乎的拍了一下桌子說道“好男兒當沙場之上建功立業,我已經決定了!”

還不等楊凡說話,身邊的大伯母便立刻反駁道“不行,我不同意,你應該學習你弟弟考科舉,去朝廷裡當個官,戰場上刀槍無眼,傷了碰了,讓爲娘如何放的下心”

楊健身上的傲氣頓時消失殆盡,低下了頭顱,沉默不語。旁邊的楊平解圍的說道“大哥,也是爲當官找條出路,大伯母,您可不要怪罪大哥。”

對於自己這個兒子,王氏如何不知道其心思,嘆了口氣對着楊凡說道“凡兒,大伯母也沒求過你什麼,只是如今你大哥,非要去戰場上博功名,這讓我和你大伯父如何放的下心。你現在已經在朝廷裡當了大官,不知道有沒有門路安排一下你大哥?”

“大伯母,放心!兩位哥哥的事就是我的事,耐心的等待幾個月,待我熟悉了官場上的道道後,便爲兩位哥哥謀一條出路。”

安靜的場面因爲楊凡的這一句話,頓時便恢復了熱鬧,席間觥籌交錯......

......

......

元日節還是在太陽升起的那一刻來臨了,只見整個楊樓貼的喜氣洋洋的,夥計們給東家拜完年後,便喜氣洋洋的拿着二兩銀子回了家。剩下的楊家人則忙着大掃除,擺放祖宗牌位與祭品。

等到年糕蒸好後,楊家男丁正要祭拜祖宗的時候,突然門外傳來一聲“聖旨到!”

衆人大吃一驚,實在想不到會有什麼事要在過節的時候來聖旨,等到衆人擺好香案後,前來傳旨的太監才尖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着監察御史楊凡,率五百大宋禁軍,巡查北方各路軍事之調動,行使十九路監察御史之職,必要時可干預軍隊和地方,自接到聖旨之日起立即回京師!欽此!”

“臣,接旨!”儘管楊凡心裡疑惑重重,但還是恭恭敬敬的接過聖旨,待將聖旨供上後,從袖子裡掏出一張百兩的銀票遞給傳旨的太監說道"幾位遠道而來傳旨,實在是辛苦了,這裡有些小錢,路上喝杯茶水。”說完便塞進了太監的衣袖中。

“您看看這是幹什麼!”太監瞅了一下四周便將銀票塞進了衣袖。然後意味深長的說道“楊大人真是福緣深厚吶,朝廷上那麼多人,唯獨皇上說了一句朕的監察御史呢?,以後楊大人發達了可別忘了雜家呀”

“公公辛苦了,不知我明日早晨上路可否?”

"傳旨太監猶豫了一下便說道“好吧,誰讓雜家跟您有緣呢,今晚先嘮叨一日了。”

“哪裡,小二快給幾位幾位大人安排到客棧裡,叫上一些上好的席面來。”

見楊凡安排的如此周到,傳旨太監便滿意的帶着幾位金甲武士跟着李小二去了旁邊的客棧.......

見太監走了後,楊父纔有些疑惑的問道“可是要去北方?”

“是啊,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這麼着急去北方,明日早上孩兒便要啓程回京師了。”說完便歉意的看着衆人,他也沒想到事情如此突然。

衆人吃過飯後,楊凡便回到房間中陷入了沉思當中,按照歷史的發展,,現在纔是宣和六年,應該沒有什麼大

事纔對,而且要去的北方,敵人只有遼國、金國、西夏纔對。至於監察軍事,難道是要和其中之一的國家打仗了?”

想了半天都沒有想明白的楊凡,只好收起思緒,早早的睡下,有些事可能到了京師便會有答案......

......

......

“爺爺,您怎麼能讓那個木頭去北方之地呢?”蔡薇兒氣沖沖的扯着蔡京的鬍子問道.

“爺爺也不想讓他去啊,但是皇上似乎認準他了,所以給了他極大的權利進行軍事監察。而且這對於楊凡來說也不是壞事,他畢竟還是年輕,底子薄,出去歷練一下也是好的。皇上也正是看中這一點,才讓他出去溜達一趟的,你以爲是想什麼人能去就能去的嗎?”

蔡薇兒一聽說是皇上有意栽培楊凡,便滿意的點點頭,隨後好像又想到了什麼,頓時挎着臉說道“可是這一去就要好久都見不到他了啊?”

蔡京摸了摸自己這個傻孫女的頭說道“放心吧,他畢竟是一名官員,理應爲了自己的前程拼一把,豈可被兒女私情纏住。”

見爺爺如此說了,蔡薇兒也不好再過於糾纏,只是一想到心上人要去北方那等蠻荒之地,就有些擔心其吃苦。見爺爺閉目眼神,自己只好心事重重的離開。

等孫女走了,蔡京才睜開眼睛,只是剛纔眼神的那種慈祥全然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對於皇上的這個決定他確實沒有想到,最近皇上的心思越來越難以捉摸了,讓他有一種心力交瘁的感覺。

良久之後,才無奈的嘆口氣自言自語道“老了,真是老了,不中用了.......”

......

......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昨日還相聚一堂共度佳節,今日就要搖手說再見。對於此次的北方之上,楊凡並沒有帶女眷,而是隻帶了牛皋一個人,待一切都準備好了後,傳旨太監便客氣的問道“楊大人我們是不是可以啓程了?”

示意傳旨太監稍等片刻,轉過身看了一眼楊樓前的楊家衆人,抱了抱拳“保重!”便起身上馬離去......

待車隊的影子漸行漸遠後,隱隱傳來嘹亮的歌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大人唱的真是妙極了,雜家就喜歡這種調調’傳旨太監坐在旁邊的旁邊的馬車上笑眯眯的說的了一句。

本來還有些對人生的感慨要說上幾句,結果被這太監兩句話,弄得啞口無詞,良久之後才勉強笑道“哪裡,公公妙讚了,本官只是對於早上還在家裡吃飯,晚上就到了百里之外的地方,頗有些感慨人生的無常,故此唱了幾句,貽笑大方了。”

傳旨太監對楊凡的這種平等親近,頗有些欣慰,由於是閹人,所以骨子裡難免有些自卑,就怕的是別人瞧不起他們,所以平時格外的敏感,而這位小楊大人,張口閉口都透露出一股子親近,所以便讓傳旨太監心生好感。

車輪滾滾,就在西陽降落的時候,騎馬走在前面的牛皋說道“大人,前面就是杭州府地界最後的一個城鎮,青石鎮了,出了這裡,就要進入應天府的地界了。眼看天色已黑,我們是不是要在青石鎮過一夜?”

楊凡坐了一天的馬車,早就顛簸的受不了了,聞言想傳旨太監問道“公公以爲如何?”

“那邊歇息一夜吧,這該死的寒冷天氣,真讓雜家受不了”

見其同意後,楊凡便對牛皋說道“我們去青石鎮找一家客棧,休息一夜吧”

等到衆人在客棧都安頓下來以後,天色也有些暗淡下來,想要活動活動身體的楊凡,便帶着牛皋在這個不帶的小鎮上閒逛了一圈,正要往回趕時?突然一聲“公子可要算一卦?我觀公子印堂赤紅,一個月內必有血光之災發生......”

還不等楊凡說話,身旁的牛皋就惱了,大罵道“哪裡來的騙子,看爺爺不踢死你。”說完便要動手,被楊凡攔住後纔不甘心的退後一步。

楊凡見這位道長,雖然邋遢無比,但是眼神卻深邃無比,當下便笑道“哦?還請大師給在下看看是如何的血光之災法?”

老道微微一笑道“印堂赤紅,卻暗藏青黑,雙眼大而卻無神,也就是說閣下近日必有好事發生,然後在這紅火一片當中卻暗藏一絲青煞之氣,主閣下紅事過後,白事又來。正可謂眼如日月要分明,鳳目龍睛切要清。最怕黃晴兼赤脈,一生兇害活無成。浮大羊睛必主兇,身孤無著貨財空。細深多是無心腹,眼視之人不可逢。”

等老道士搖頭晃腦的說完後之後,便斜着眼看楊凡,手指頭上下不停的捻動,那意思是該交錢了.......

(本章完) wωω▪ ttκд n▪ Сo

一百零七章:蔡薇遇險四百零四章:來勸降的漢奸三百五十八章:開封保衛戰(七)一百八十九章:可惡的馬三寶兩百七十五章:太原保衛戰(七)祝大家元旦快樂四百四十九章: 活捉劉彥宗,韓常四百六十九章: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三百四十六章:愧對少將軍十七章:錢塘書院三百零八章:軟禁一百八十八章:萬家燈火二百五十一章:宿營----朱仙鎮九十八章:大宋禁軍六十一章:初遇康王五十章:一朝出名天下知三百五十九章:開封保衛戰(八)三百一十六章:不長眼的潑皮三百二六章:攻佔府衙大牢三百三十章:倭寇的蹤跡三百五十九章:開封保衛戰(八)三百一十六章:不長眼的潑皮三百四十九章:回了湯陰一百五十章:楊老太爺兩百六十八章:構築太原防線(九)三十章:錢塘危機(上)三百三十六章:血戰潭頭鎮(下)一百三十三章:半路攔截四百五十九章:親到臨安三百零七章:本官可夠資格?四百二十八章:萬家燈火時,我在闌珊處。一百六十六章:開封府少尹四百零八章:倒賣官職三百六十九章:完顏宗望的病情三百一十六章:不長眼的潑皮一百八十九章:可惡的馬三寶二百六十六章:構築太原防線(七)三百一十章:砸場子一百零一章:校場閱兵(下)二百三十三章:白雲寺五十八章:迷霧重重四百四十四章:只夠三天的彈藥儲存兩百八 十章:太原保衛戰(十二)三百四十三章:亢龍無悔二百四十八章:牆頭草也是一種草四百六十七章:李元芳的幸福二百四十九章:大伯母的心思四百三十七章:代號--風 林 火 山第九章:沈縣令的考驗兩百八 十章:太原保衛戰(十二)三百九十二章:倉廩實而知禮節三百六十五章:開封保衛戰---四百零五章:卑微的勇士二百一十四章:被彈劾二百二十九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四百零四章:來勸降的漢奸一百九十一章:馬氏的美好人生四百六十四章:東海艦隊的威力四百二十三章:留守朝廷的難處祝大家元旦快樂四百三十七章:代號--風 林 火 山一百六十三章:貧居鬧市無人問三百三十六章:血戰潭頭鎮(下)二百四十章:解救一百三十四章: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二百零四章:各打五十大板兩百八十一章:一寸山河、一寸血!二百三十六章:風蕭蕭易水寒七十六章:抵達京師三百七十四章:絕望的京師五十五章:荒廟鬼影二百一十三章:放開那個女孩四百三十一章:後患無窮二百二十九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三百七十章:保護大人,給我殺!四百七十五章:家事難管四十五章:心病難醫三百六十一章:開封保衛戰(十)七十八章:衝動是魔鬼二百零二章:連吃帶拿的趙恆八十 章:蔡京的孫女一百四十四章:最難消受美人恩四百六十九章: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第六章:淨賺三十貫三百零三章:屍山血海四百一十三章:捧日軍大營一百二十六章:賑災捐款二百四十六章: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九十七章:以萬變應不變!三百七十七章:情到深處便轉薄一百九十九章:無權過問!一百三十八章:花花太歲(中秋節快樂)二百二十二章:祭祀十七章:錢塘書院三百九十一章:雪災九十九章:校場練兵(上)三百九十章:太后駕崩了兩百八十三章:太原保衛戰(十五)九十五章:朝廷急詔!一百四十三章:怪俠一枝梅
一百零七章:蔡薇遇險四百零四章:來勸降的漢奸三百五十八章:開封保衛戰(七)一百八十九章:可惡的馬三寶兩百七十五章:太原保衛戰(七)祝大家元旦快樂四百四十九章: 活捉劉彥宗,韓常四百六十九章: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三百四十六章:愧對少將軍十七章:錢塘書院三百零八章:軟禁一百八十八章:萬家燈火二百五十一章:宿營----朱仙鎮九十八章:大宋禁軍六十一章:初遇康王五十章:一朝出名天下知三百五十九章:開封保衛戰(八)三百一十六章:不長眼的潑皮三百二六章:攻佔府衙大牢三百三十章:倭寇的蹤跡三百五十九章:開封保衛戰(八)三百一十六章:不長眼的潑皮三百四十九章:回了湯陰一百五十章:楊老太爺兩百六十八章:構築太原防線(九)三十章:錢塘危機(上)三百三十六章:血戰潭頭鎮(下)一百三十三章:半路攔截四百五十九章:親到臨安三百零七章:本官可夠資格?四百二十八章:萬家燈火時,我在闌珊處。一百六十六章:開封府少尹四百零八章:倒賣官職三百六十九章:完顏宗望的病情三百一十六章:不長眼的潑皮一百八十九章:可惡的馬三寶二百六十六章:構築太原防線(七)三百一十章:砸場子一百零一章:校場閱兵(下)二百三十三章:白雲寺五十八章:迷霧重重四百四十四章:只夠三天的彈藥儲存兩百八 十章:太原保衛戰(十二)三百四十三章:亢龍無悔二百四十八章:牆頭草也是一種草四百六十七章:李元芳的幸福二百四十九章:大伯母的心思四百三十七章:代號--風 林 火 山第九章:沈縣令的考驗兩百八 十章:太原保衛戰(十二)三百九十二章:倉廩實而知禮節三百六十五章:開封保衛戰---四百零五章:卑微的勇士二百一十四章:被彈劾二百二十九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四百零四章:來勸降的漢奸一百九十一章:馬氏的美好人生四百六十四章:東海艦隊的威力四百二十三章:留守朝廷的難處祝大家元旦快樂四百三十七章:代號--風 林 火 山一百六十三章:貧居鬧市無人問三百三十六章:血戰潭頭鎮(下)二百四十章:解救一百三十四章: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二百零四章:各打五十大板兩百八十一章:一寸山河、一寸血!二百三十六章:風蕭蕭易水寒七十六章:抵達京師三百七十四章:絕望的京師五十五章:荒廟鬼影二百一十三章:放開那個女孩四百三十一章:後患無窮二百二十九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三百七十章:保護大人,給我殺!四百七十五章:家事難管四十五章:心病難醫三百六十一章:開封保衛戰(十)七十八章:衝動是魔鬼二百零二章:連吃帶拿的趙恆八十 章:蔡京的孫女一百四十四章:最難消受美人恩四百六十九章: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第六章:淨賺三十貫三百零三章:屍山血海四百一十三章:捧日軍大營一百二十六章:賑災捐款二百四十六章: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九十七章:以萬變應不變!三百七十七章:情到深處便轉薄一百九十九章:無權過問!一百三十八章:花花太歲(中秋節快樂)二百二十二章:祭祀十七章:錢塘書院三百九十一章:雪災九十九章:校場練兵(上)三百九十章:太后駕崩了兩百八十三章:太原保衛戰(十五)九十五章:朝廷急詔!一百四十三章:怪俠一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