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 生命不息、忽悠不止

817 生命不息、忽悠不止

別看此行很危險,洪濤和蘇軾都沒怎麼表露出來,兩個人甚至有點比着賽看誰的若無其事的意思,誰也不肯落了下風。

剛開始估計只是裝的,可是比着比着也就真不當回事兒了。情緒這個玩意是會傳染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憑什麼在別人面前認慫啊。程頤不是說過,生死事小、失節事大!餓死也是死嘛。

情緒調整好了,蘇軾和洪濤對運河兩岸的變化也就有機會看在眼中。說實話,洪濤有好幾年沒北上過了,就算視察也頂多走到楚州的船閘爲止。

不是他不想過淮水看看,而是泗州的官員們不太待見自己。那段河堤算是白修了,絲毫沒改變他們對自己的看法,還揹負了一個沽名釣譽的罵名。

這些年當地官員可沒少上書朝廷彈劾,只要自己的船隻一出現在淮水上,他們就如臨大敵、四門緊閉,比應對外族侵略還誇張。

不歡迎咱就少去,少給別人添麻煩的同時也是少給自己惹麻煩。但是這樣一來,從泗州再向北的河道就和南邊這一段截然不同了。

www⊕ тt kΛn⊕ C〇

不用專家提醒,蘇軾這個不太懂水利工程的人一眼也能看出區別。楚州以南的河岸基本沒有坍塌現象,有些地方乾脆換成了石頭壘砌,船閘更是新穎利落。

不像這裡,河岸崎嶇不平到處大洞小眼,僅有的三座船閘還四處漏水,過一次的時間能頂來時路上過三座的。

“可惜了,幾名庸官害了此處的百姓。”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原因已經聽身邊這位正牌沿江修河制置使說過了。

這次蘇軾沒有再雞蛋裡挑骨頭埋怨王詵不作爲,通過這幾個月的耳濡目染,他也大致明白了王詵這些年修河鋪路架橋有多難。

一部分地方官吏採取了不支持也不反對的態度,願意修就修,不願意修也不強求。但別想動地方錢糧分毫,朝廷劃撥下來的專款人家也不卡要貪墨。

反正就是你有錢有人就修,修完了人家也上書朝廷不鹹不淡的提兩句,盡到最低限度的責任和義務就算完事,多半個字好話都不會講。

還有一部分官員則和泗州官府差不多,什麼百姓福祉、國家社稷都放在第二位,政治正確纔是他們看重的。只要是王詵乾的就必須是壞事兒,千方百計反對,有沒有好處管不着也不考慮。

只有少數一些地方官,比如揚州、楚州、高郵軍、丹徒幾地,對王詵的所作所爲採取了有限支持態度。原因很簡單,他們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得到的好處太多,不支持良心上都說不過去。

即便如此,也僅僅是表面支持,骨子裡還是在藉着王詵的所作所爲爲自己撈好處、撈政績。別出事兒,還不用大事兒,但凡是錯誤,你看吧,沒有一個人願意分擔的,哪怕一點點責任。

蘇軾本人也是做過地方官的,深知乾點實事有多難。將心比心,假如他自己處於王詵的位置,別說修河鋪路架橋,怕是連自己的衙門都照顧不全。王詵能做到這個程度,已經是大大的忠臣能臣,真沒法再強求更多。

“子瞻兄又草率了!從龜山到泗州這段運河,我也是和兩位朝廷官員學的修建辦法,可見他們並不是庸官,而是朝廷規矩逼着他們成爲了庸官。不這樣不成啊,試問,滿朝文武裡面有幾個能和小弟一般得了失心瘋。他們十年寒窗苦讀,一朝榜上提名爲的啥?還不是身居高位、手攥權柄、光宗耀祖、造福家族。像我這麼人嫌狗不待見的,哪兒來的高位、權柄?”

“難道晉卿的手下人就不圖這些?”洪濤的意思蘇軾聽懂了,也有道理。可光有道理沒用,如何解決呢?

蘇軾這幾個月也接觸過合作社、工程兵,從中看到了一絲端倪。那些人表面上和涼王府沒任何瓜葛,可實際上怕都是涼王的部下,這也就解釋了當初爲啥會突然湊出上萬新軍。

合算這些軍隊平時就存在,只是不叫軍隊罷了。但此時再糾結這些沒啥用,蘇軾只是想不明白,朝廷官員就貪圖榮華富貴,你涼王的手下難不成都是聖人?如果是,這些聖人是咋教出來的呢?

“圖,都是人,沒人不喜歡榮華富貴,否則大家就全不用幹活了,但可以把程度限制在可容忍範圍內。就拿工程兵裡的職務舉例吧,有班長、隊長和區段負責人,這些都是官,拿的工錢比別人多,權利也別別人大。”

“可這些好處不是白拿的,手下人出了問題,不管是誰的錯誤,官員都要擔負一部分責任。輕的要扣錢,重了會免職甚至挨鞭刑。另外這些人也不是因爲詩詞做得好才當官,他們需要有過人的本領。每個工種需要的本領還不一樣,假如讓一個泥瓦匠去綁鋼筋,他還沒手下人乾的利落,不出事兒纔怪。”

“如何挑選官員是個技術活,帶兵打仗的就該像王大一樣經驗豐富、修河鋪路的就該像王七一樣精於此道。如果把他們倆互換一下,很可能仗也打不贏、路也修不好。”

“目前朝廷裡就是這個樣子,大家全是靠經史典籍背的好、理解的透徹出仕,說啥都懂點,但很少有人能精通一項技能。就算精通了,也很難被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再舉個例子,沈括沈倉司,他的長處不是守衛邊關,也不是管理糧倉修補路橋,而是奇技淫巧。子瞻兄怕是還沒見過沈大人制造出來的飛機,能帶着人在天空翱翔兩刻鐘不落地,堪比飛鳥。”

“俗話講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官員就是將,百姓就是士兵。官員沒有和職位相應的技能,人品再好、詩文再美,也不會讓國家長盛不衰、百姓生活富足。但要是把這些官員放到館閣中去研究經史典籍、放到報館去撰寫文章、放到學院裡去教授學生,就適得其所了。”

在洪濤看來,蘇軾是越來越上道,提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務實,不再是虛幻的理念之爭。這時就能再賣把力氣推銷自己的辦法了,不管會不會產生共鳴,都不會再有骨子裡的牴觸。

“……朝廷官職升遷也有政績考覈,若如晉卿所言事事連帶追責,誰還肯爲國效力?”蘇軾並不太認同洪濤的辦法,覺得這麼弄太嚴苛、太打擊積極性。

“可是工程兵和合作社裡還是有很多人拼了命的想當官,哪怕丟了官職,也會想辦法努力表現,爭取再獲得入選的機會。子瞻兄所說的朝廷政績考覈,其實只是徒有其表的名字,實質上還是幾位上司說了算。只要上司說成那就成,沒有啥政績也是成。要是上司不喜歡,有政績也得不到重用。這一點不用小弟多舉例,子瞻兄自己也該深有體會。”

在這一點上洪濤更有發言權,自己就是活生生例子,堂堂一位剿滅敵國的軍隊主帥,只是因爲上司不喜歡,就只能守在河邊玩泥巴。

如果蘇軾說自己情況特殊不算,那他本人也是例子。只要是當過幾任地方官的人,有一個算一個,誰敢拍着良心說沒有過此種感觸?

“……這就麻煩了,諫臺、言官、各路帥司、吏部都不能做到慧眼識人,僅憑晉卿一個人辨明是非,一州一縣可以,怕是一路都很難顧得周全。”

蘇軾小小的拍了一下良心,就發現還真沒法反駁,事實如此。當年自己在杭州可沒少受吏部打壓,褲衩帶都快累斷了也沒得到啥好評。反倒是沒有啥做爲的幾位同僚,憑藉着工作之外的本事,獲得的評價比自己高的多。

但這是個死循環,總不能讓皇帝挨個監察手下的所有官員,那皇帝估計也沒人樂意做了,上任兩年肯定累死。就算皇帝身體好累不死,可皇帝監察的公平不公平誰來保證呢?這一點要是不解決其它的都是枉然。

“很好辦,分皇權,讓皇帝沒有任免官員的權利。而後增加一個機構,讓來自全國各州縣的代表來決定誰來宰相、誰來當尚書,各路也是如此操作。當官員的任免不再由上司說了算,這個死結就解開了。下一步子瞻兄肯定要說如此一來,沒了上下尊卑,國將不國,地方官肯定不會再聽朝廷和皇帝命令。其實這種顧慮也有辦法避免,咱們用過飯再聊如何?”

這套東西洪濤都快說煩了,平時在學院裡講課時要說、促進社開會要說、與身邊的人也要說、時不時還得和長公主描繪描繪未來,現在蘇軾又是這一套。

按照以前的經驗,初次接觸不宜講得太多,消化不了就會牴觸。今天已經講不少了,到開封還得好幾天呢,留着點乾貨慢慢來吧。要是真被掏乾淨了,自己在船上想躲都沒地方躲,那該多尷尬。

可能是洪濤高估了蘇軾的自我修正能力,也可能是高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反正開封東水門已經歷歷在望,有關未來朝廷構架的問題還沒聊完,連一多半都不到。

087 節日749 十年磨一劍3134 初來乍到671 以身作則693 橫生倒養069 拋磚引玉132 出發920 洪濤微服私訪記5082 打秋風的448 烈焰焚城410 要錢還是要牌坊!165 有人歡喜有人憂(保底二)185 大人是誰?796 水落石出863 父女情深632 大宋涼王!024 白吃饅頭還嫌黑014 白礬樓上739 家有女初長成851 戰幽州2289 倒黴蛋298 意料之外458 雷聲大雨點小111 好大一個坑896 吃着碗裡瞧着鍋裡470 變毒爲寶(加更)722 蔡京上位236 人無好壞,制度有213 未來很殘酷259 後勤車隊387 起了殺心053 人才!059 黃蜂尾上針891 鐵牛2338 科技就是戰鬥力869 王中王681 愛很值錢311 火線入洞房610 速戰速決550 沒啥新鮮的539 搶佛爺的生意825 無心插柳898 全家出遊529 沽名釣譽之輩046 升官了528 妖魔鬼怪897 大宋第一橋015 全搞反了072 後背上的紋身873 王中王5272 呼風喚雨639 坐吃山空不可以357 巍然不動049 有價證劵307 三光政策818 我來了,開封605 王博士870 王中王2408 忠奸難辨(360票加更)496 能不能買?700 先遣部隊(100票加更)609 不對等的戰鬥618 一力降十會461 整合資源695 琴納很好色340 初戰告捷104 蘇軾,活的!480 太急了(100票加更)188 太欺負人了!058 愛誰誰527 神仙下凡610 速戰速決357 巍然不動289 倒黴蛋036 缺德還是積德514 要命的差事494 沒錢,就去借!558 府衙癡漢055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170 演習(盟主加更4)438 穩步前行411 終於可以回家了(480票加更)371 一走一來690 圈套圈的制衡203 棄如敝履(白銀盟15/40)929 志同道合472 冬季運動會588 真神來了120 土化肥736 演變2655 古人的智慧809 不亦煩乎024 白吃饅頭還嫌黑031 彭大牌算盤039 大宋皇宮201 新年快樂351 王十的大砲517 兵馬未動運輸先行(加更)733 亮底牌452 皇子的課表
087 節日749 十年磨一劍3134 初來乍到671 以身作則693 橫生倒養069 拋磚引玉132 出發920 洪濤微服私訪記5082 打秋風的448 烈焰焚城410 要錢還是要牌坊!165 有人歡喜有人憂(保底二)185 大人是誰?796 水落石出863 父女情深632 大宋涼王!024 白吃饅頭還嫌黑014 白礬樓上739 家有女初長成851 戰幽州2289 倒黴蛋298 意料之外458 雷聲大雨點小111 好大一個坑896 吃着碗裡瞧着鍋裡470 變毒爲寶(加更)722 蔡京上位236 人無好壞,制度有213 未來很殘酷259 後勤車隊387 起了殺心053 人才!059 黃蜂尾上針891 鐵牛2338 科技就是戰鬥力869 王中王681 愛很值錢311 火線入洞房610 速戰速決550 沒啥新鮮的539 搶佛爺的生意825 無心插柳898 全家出遊529 沽名釣譽之輩046 升官了528 妖魔鬼怪897 大宋第一橋015 全搞反了072 後背上的紋身873 王中王5272 呼風喚雨639 坐吃山空不可以357 巍然不動049 有價證劵307 三光政策818 我來了,開封605 王博士870 王中王2408 忠奸難辨(360票加更)496 能不能買?700 先遣部隊(100票加更)609 不對等的戰鬥618 一力降十會461 整合資源695 琴納很好色340 初戰告捷104 蘇軾,活的!480 太急了(100票加更)188 太欺負人了!058 愛誰誰527 神仙下凡610 速戰速決357 巍然不動289 倒黴蛋036 缺德還是積德514 要命的差事494 沒錢,就去借!558 府衙癡漢055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170 演習(盟主加更4)438 穩步前行411 終於可以回家了(480票加更)371 一走一來690 圈套圈的制衡203 棄如敝履(白銀盟15/40)929 志同道合472 冬季運動會588 真神來了120 土化肥736 演變2655 古人的智慧809 不亦煩乎024 白吃饅頭還嫌黑031 彭大牌算盤039 大宋皇宮201 新年快樂351 王十的大砲517 兵馬未動運輸先行(加更)733 亮底牌452 皇子的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