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奇門遁甲

竇紅娘是在半夜巡城的時候,順道來探望李承訓,發現他不見的,只是見到了在書桌上擺放整齊的兩卷聖旨和多封書信,還有在一旁哭喪着臉的小英子,

“小英子,陛下呢,”她已然預感到事情的不妙,

“竇皇后,陛下在晚飯過後便走了,小英子也不知道他的去向,陛下只要我在這裡看着聖旨,等着四位皇后,”小英子恭恭敬敬地回答說,

“哎呀,糟了,”紅娘立刻收起所有聖旨和信箋,帶着小英子匆忙向公主寢宮而去,及至見到公主,她說了李承訓緣何失蹤的概要後,便立即向公主請辭,說是要立即出宮追趕李承訓,

“算了,以陛下的武功,你追不到的,何況,他是有意躲着咱們,咱們還是按皇帝說的辦吧,”汝南公主輕嘆過後,便立即令人去請無憂和雪兒過來,

無憂和雪兒匆忙趕至,知道公主絕對不會在半夜喚醒他們,已然隱隱感到不妥,及至到來之後,文明所以,不由得都是心中一涼,

“咱們還是先看看聖旨和書信吧,”

公主提議後,四女便聚首後共同展開聖旨和書信,見那字裡行間的透出的呵護與溫情,即便是夫妻許久,她們還是覺得震撼和感動,不知不覺間都哭了出來,她們終於明白,好好的守護在隱國,守護着孩子們,等待李承訓回來,纔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但是,她們對於李承訓不告而別卻是十分氣憤,好似她們都是那不明事理的村婦一般,一個個表示,待李承訓回來之後,一定設法狠狠的治他一治,可說實話,她們心裡也都清楚,如果他真的回來,她們怕是稀罕都來不及呢,怎麼可能治作他,

按照李承訓聖旨中的意思,現在,她們不得不開始介入國事了,於是,一番商議,四皇后一致決定,在明日早朝的時候,在皇帝寶座旁設一把雕鳳的寶座,由公主出面監旨,由小英子當朝宣讀聖旨,並向衆位臣工頒發皇帝寫給他們的書信,

而這把雕鳳寶座,會始終矗立在那裡,遇到皇家大事,或者舉國慶典的時候,皇帝不在,便會由皇后在那裡協助幼帝主持大事,直到皇帝迴歸的那一刻,

第二日,小英子在四位皇后的監督之下,當朝宣佈聖旨後,朝堂內一片混亂,雖然大臣們早就知道皇帝要走,可未想到走的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

在四位皇后的抵定之下,在老太師羅藝的維持下,在羅成、耶律風和許磊生的支持下,朝堂漸漸安定下來,衆人開始按部就班的討論皇帝出走的後事,最首要者莫過於新皇登基,

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主”,所以新皇登基迫在眉睫,雖然李承訓走時都已經安排妥當,可實際操作起來,大家都沒有經驗,既要辦好,又沒有多少時間,自然會有些手忙腳亂,

然而李承訓呢,他此刻可是悠閒得很,正一門心思的躲藏在都蠻漢山跟隨着袁天罡學習奇門遁甲,

與其說是《奇門遁甲》《易經》等古書爲迷信,故弄玄虛之物,不如說是古人根據數千年自然規律一點點積累起來的知識寶庫,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每位易學大師都是窮其一生而僅窺其皮毛的學者,

而所謂的《奇門遁甲》這比那些粗淺的命理學知識要浩瀚複雜的多了,簡單來說,這門秘術便是由“奇”“門”“遁甲”三個概念組成,

“奇”就是乙(日)、 丙(月)、丁(星)三奇;

“門”就是休、生、傷、杜、景、驚、 死、開八門(在排宮法中是八門,在飛宮法中九門:休、死、傷、杜、中、開、驚、生、景);

“遁”即隱藏,

“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甲”是在十干中最爲尊貴,它藏而不現,按一定原則隱遁於六儀之下,另外還配合蓬,任,衝,輔,英,芮,柱,心,禽九星,再配合八神:值符、塍蛇、太陰、六合、白虎、玄武、九地、九天等等還有若干要素……凡此種種,一併考慮到預測的事務中間,便可以推斷陰陽,未卜先知,

即便是不學明斷陰陽,占星卜命,僅僅是學習相關的移石動木,借水布火的奇門陣法,那也是一門浩大博雜的學問,也不是尋常人十數年可以學得了的,

一個月,僅僅用了一個月,李承訓卻是辦到了,驚得袁天罡心中都在發抖,這怎麼可能,於是他細心體察,甚至動用了卜卦占課,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此子當真靈異,”

他發現了李承訓過目不忘的秘密,也發現了他悟性其高的本質,有此二樣,學習對於李承訓來說,不過是走個形式,一切知識在他腦中融會貫通,在別人看來簡直難以想想,而對於他這樣的聰明人,再正常不過,

“天師,我這‘六十四石八門陣’如何,”

這是李承訓的畢業試題,他用六十四塊大小不等的石頭,在方圓百米之內擺出了一個陣法,要困住山中的十數頭羚羊,

“嗯,不過要等到日頭落山以後,再看,”

袁天罡臉上沒有一絲笑容,反而很是緊張,因爲他發現李承訓擺出的這個陣法,並非是按照他原本教授他的那個陣法規則排布的,他曾與李承訓講授過將八門中的“生門”和“死門”對換的法門,以完成困住懂得陣法的那些人高人,

因爲通常精通八卦之人,必能根據地勢、草木等五行屬性而找到八門中生門的位置,他這樣對調生死二門,是各以假象誘騙那些高手自以爲去向生門,而實際卻是奔向了死門,不僅無法脫困,很可能加速死亡,

可現在李承訓做的不是對調生死二門,而是舉一反三,竟然將八門中的“傷門”和“驚門”對調,這可不是簡簡單單兩門對調的事情,而是涉及到期間的五行、八卦、九星的生克相忌,所謂牽一髮而全身,

在袁天罡未曾教授的情況下,他居然根據對調“生死二門”的法門,而悟出了對調“傷驚二門”,如果他真的佈陣成功,那隻能說明其天資太過聰穎了,

推而及遠,若是八門全部對調呢,那可是毀天滅地的千古大陣,會使得陣中人暈頭轉向不死不休,他袁天罡倒是可以做到,那是他窮其一生之力,精研數十載易經八卦的結果,

等待日落的過程中,袁天罡便刻意與李承訓閒聊了起來,

“國主,明日便是整整第三十日,您是否便要離開這裡,啓程去往中原了,”袁天罡可是每日掐指記着日子呢,

“怎麼,難道天師捨不得我,”李承訓這一個月來,也算與他熟絡了,便開起了玩笑,再說,自己如今功力恢復,也有了開玩笑的資本,

袁天罡哈哈哈大笑道:“國主說笑了,不過貧道還真是捨不得您,真想陪您同去啊,”

“天師還是幫我守護隱國,我定將那十二生肖扳指尋到,交到你的手裡,如何,”李承訓可不想後面有個跟屁蟲,他算看出來了,如果這個傢伙能算出那十二生肖扳指的出處,早就想方設法動手了,不會等到今日,靠他出手,

“那是,貧道有自知之明,跟着陛下,只會給您增加負擔,”袁天罡笑着回道,經過這一個月的相處,他變得對李承訓客氣許多,

“天師,您易經如此厲害,不如幫我算算那些扳指的下落,也好與我個尋找方向,”李承訓突然間覺得,袁天罡這位易學大師,必定能從卦象上占卜些什麼,

果然,袁天罡的神色鄭重起來,搖頭嘆道,“陛下有所不知,那十二生肖扳指,乃當今異物,貧道的本事,算不出來絲毫端倪,”

看其面色,李承訓覺得不像是假話,心下嘀咕:這扳指到底有何秘密?爲何連袁天罡都束手無策,

落日終於降到地平線的位置,那暗紅的太陽光芒,映射得紅霞漫天,在李承訓石頭陣中奔跑的那十數只羚羊,已經不再奔跑,全都跌倒於地,喘着粗氣,

這些羚羊就好似那不懂陣法人,它們找不到生門,不停的在這些石頭間穿行,最終筋疲力盡而不得不放棄,這是‘六十四石八門陣’所能達到的困敵效果,很顯然,李承訓的陣法佈置成功,

袁天罡捋着山羊鬍子頻頻點頭,“陛下真是天資獨特,短短一個月內,便能習成奇門遁甲之陣法,更爲難能可貴的是能夠舉一反三,法行變通,厲害厲害,”

經過李承訓變陣之後的石頭陣,除了困住羚羊外,還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使得這些羚羊始終在陣中保持着驚懼,從他們驚恐的眼神和發抖的身體便可以看出,定然是出現了可怖的幻覺,這便是對調傷門和驚門的妙用,

突然,李承訓給袁天罡深深鞠了一躬,“真的十分感謝天師傳道、授業、解惑,使得我能夠學成奇門遁甲秘術,”他感覺袁天罡沒有藏私,

“陛下,不要這麼客氣,你我之間緣分不淺,貧道怎會不竭盡所能,”袁天罡的確是是盡力了,

起初,他的確是想着應付了事,因爲沒人可以在短短數月之內學成奇門遁甲,但隨着他一天天的教習,他感覺李承訓腦袋對知識的容量,就好似容納百川的大海,只要他能源源不斷的輸送,對方就能源源不斷的吸收,而且這吸收的速度,與他輸送的速度可以同步,

袁天罡的心氣很快便被他挑了起來,不但加快了傳授速度,也增加了難度,爲的就是要看看這李承訓到底能挺到什麼時候, 及至最後,他拿出了陣法中壓箱底的東西,這次還真的難住了李承訓,因爲李承訓用了整整七日才學成,而這時,剛好三十日整,

李承訓與袁天罡在落日的餘暉中返回在都蠻漢山的居處,燒了些野味吃掉,又說了會兒閒話,便各自睡去,

半夜的時候,山鬼來了,他也沒有迴避袁天罡,與李承訓在宿洞**談了起來,講述了這一個月來隱都內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李承訓之所以來都蠻漢山學習陣法,一方面是由於這裡清淨,無人打擾,更重要的是靜觀他離開之後朝廷內各方勢力的動靜,如有變故,他身在都蠻漢山,趕回隱都也是一日間的事情,

山鬼是他最信任的人,暗影門舊部之一,他送來的消息當十分可靠,李承訓聽完他的回報後,徹底的放下心來,看來朝中之人都按照他的遺命在按部就班的作爲,他可以了無牽掛的離開這裡了,

送走山鬼以後,李承訓向袁天罡辭行,說是自己還要再回隱都一趟,最後偷偷的看一眼妻兒,便準備踏上前往中原的征途,

袁天罡笑着,搖着頭道:“陛下做事總是出乎貧道意料之外,沒想到你耗費這一個月,還有監聽朝政的企圖,更沒想到你居然是半夜啓程,”

李承訓也笑道:“謀國不比顧家,一錯便可能傾國,必當慎之又慎,”

“好,那咱們也就此別過,祝你馬到功成,”袁天罡知道該是分別的時候了,他也是一直期盼着這一刻,因爲只有這一刻的開始,他纔會有在將來擁有十二生肖扳指的可能,

李承訓走了,而袁天罡還在原地久久未動,

經過這一個月與李承訓相處,袁天罡深深的感到這人的可怕之處,李承訓的那份坦誠、淡定與胸襟,都是世所難得的,此人若爭天下,天下必歸之,而誰若與此人作對,必須要有足夠的心機智謀,

“我自信當世無匹,沒想到還有這種人物存在,我也真是不想與你爲敵,可我不能不如此作爲,那十二枚扳指我必須得到,”

袁天罡喃喃自語,從懷中掏出一個金色羅盤,按開機括,那羅盤中間彈起一塊鐵片,露出一枚碧綠色的扳指,那扳指上凸起的雙耳,細長的尾巴,儼然是一枚老鼠形狀的扳指,

第31章 賈夫人的微笑第16章 欺師滅祖第54章 夏雪兒入府第41章 火焚都督府第40章 情債糾葛第97章 溫情水簾洞第1章 隱國第119章 戰前總動員第45章 冰蟬手套第10章 夢幻澤霧陣第89章 現學現賣第53章 回家的路上第76章 天山武林大會第11章 囚籠中的婚禮第4章 一賭決天下第77章 雙線展開第52章 暗影護衛第48章 迴轉洛州府第33章 進退維谷第103章 兩隻老狐狸第68章 指鹿爲馬第24章 三奇陣第70章 污點證人第84章 天大的封賞第6章 假老虎逛大集第60章 入主大青山第10章 叢林逃生第11章 獨戰四虎第95章 蛇穀道第76章 兩軍對壘第92章 突厥葬禮第95章 蛇穀道第48章 鋒芒乍現第26章 一計不成第113章 分步退兵第110章 萬鼠之王第80章 巔峰對決第39章 谷分陰陽第54章 金蟬脫殼第26章 一計不成第43章 夜奔大青山第48章 死亡陰影第45章 歲除日第54章 攪混水第45章 一家三口第8章 偷人成功第73章 皇帝禪位第25章 崖下驚魂第82章 崑崙崩塌第3章 雪地情慾第35章 突厥小可汗第100章 兄弟起爭執第104章 再拜三兄弟第14章 販酒人第75章 怪異行軍第78章 七大派掌門第93章 再戰第22章 猴兒酒第127章 公主的尷尬第55章 解謎第116章 走過死亡第7章 道德經裡的武功第113章 含冤第116章 走過死亡第29章 撲朔迷離第32章 絕天大陣第30章 夜襲第12章 絕地談判第82章 突厥火騎兵第83章 大破子母劍陣第59章 斷案第69章 奇怪少年第115章 詐降陷阱第43章 夜奔大青山第11章 骷髏珍寶第14章 販酒人第58章 假鬼冢第104章 洞房驚魂第38章 死人谷的少年第111章 伏牛歸位第55章 賭鬥第46章 去伏牛幫第108章 牛馬扳指第81章 頓悟太極拳第97章 駙馬府第58章 假鬼冢第21章 迷霧第32章 聾啞老人的秘密第88章 迴歸的信念第47章 箭在弦上第54章 攪混水第14章 完破皇道陣第5章 十二皇道陣第114章 天池怪獸第28章 蛇形扳指第92章 毒酒毒計第47章 山中少婦第45章 虎威定青山第110章 金融棋子第109章 醫佛慈悲心
第31章 賈夫人的微笑第16章 欺師滅祖第54章 夏雪兒入府第41章 火焚都督府第40章 情債糾葛第97章 溫情水簾洞第1章 隱國第119章 戰前總動員第45章 冰蟬手套第10章 夢幻澤霧陣第89章 現學現賣第53章 回家的路上第76章 天山武林大會第11章 囚籠中的婚禮第4章 一賭決天下第77章 雙線展開第52章 暗影護衛第48章 迴轉洛州府第33章 進退維谷第103章 兩隻老狐狸第68章 指鹿爲馬第24章 三奇陣第70章 污點證人第84章 天大的封賞第6章 假老虎逛大集第60章 入主大青山第10章 叢林逃生第11章 獨戰四虎第95章 蛇穀道第76章 兩軍對壘第92章 突厥葬禮第95章 蛇穀道第48章 鋒芒乍現第26章 一計不成第113章 分步退兵第110章 萬鼠之王第80章 巔峰對決第39章 谷分陰陽第54章 金蟬脫殼第26章 一計不成第43章 夜奔大青山第48章 死亡陰影第45章 歲除日第54章 攪混水第45章 一家三口第8章 偷人成功第73章 皇帝禪位第25章 崖下驚魂第82章 崑崙崩塌第3章 雪地情慾第35章 突厥小可汗第100章 兄弟起爭執第104章 再拜三兄弟第14章 販酒人第75章 怪異行軍第78章 七大派掌門第93章 再戰第22章 猴兒酒第127章 公主的尷尬第55章 解謎第116章 走過死亡第7章 道德經裡的武功第113章 含冤第116章 走過死亡第29章 撲朔迷離第32章 絕天大陣第30章 夜襲第12章 絕地談判第82章 突厥火騎兵第83章 大破子母劍陣第59章 斷案第69章 奇怪少年第115章 詐降陷阱第43章 夜奔大青山第11章 骷髏珍寶第14章 販酒人第58章 假鬼冢第104章 洞房驚魂第38章 死人谷的少年第111章 伏牛歸位第55章 賭鬥第46章 去伏牛幫第108章 牛馬扳指第81章 頓悟太極拳第97章 駙馬府第58章 假鬼冢第21章 迷霧第32章 聾啞老人的秘密第88章 迴歸的信念第47章 箭在弦上第54章 攪混水第14章 完破皇道陣第5章 十二皇道陣第114章 天池怪獸第28章 蛇形扳指第92章 毒酒毒計第47章 山中少婦第45章 虎威定青山第110章 金融棋子第109章 醫佛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