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利可汗,姓阿史那氏,名什鉢苾,是東-突厥始畢可汗之子 (什鉢苾的祖父曾稱突利可汗,後來隋文帝楊堅將其祖父改稱啓民可汗)。
武德二年(619年),始畢可汗病逝,什鉢苾因年紀尚輕未能繼任汗位,而由其叔父俟利弗設繼位,號處羅可汗。
處羅可汗繼位後,任命什鉢苾爲泥步設(一作尼步設,一說什鉢苾早年便任該職),把他安置在突厥的東部(其地與唐朝幽州的北部接壤)。
後來,什鉢苾娶原隋朝的淮南公主爲妻。
武德四年(621年),處羅可汗去世,什鉢苾另外一位叔父咄苾繼位,號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即位後,任命什鉢苾爲小可汗,主管契丹、靺鞨等部,其牙廷南接幽州,號突利可汗,仍居突厥東部。
東方之衆皆來歸屬,但由於突利可汗徵稅無定規,因此下屬有怨心。所以薛延陀、奚、霫等部都歸附唐朝。
頡利可汗派突利可汗前往討伐他們,突利可汗大敗,其兵衆騷亂離散,頡利可汗將他囚禁鞭打,很久才釋放他。
突利可汗曾自己與唐太宗李世民結好,等到頡利可汗勢衰,驟然向突利可汗徵兵,突利可汗不從,於是叔侄兩人相攻。
突利可汗要求入朝。唐太宗對左右說:“古代的國君勞己而爲民,國運就長;奴役他人自己享受的,國家就亡,現在突厥內亂,是因可汗不行君職所致。突利可汗是他至親,不能自保而前來。雖夷狄弱則邊境安。但看他的敗亡,我不能不警惕,擔心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會引起禍變。”
突利可汗來後,唐太宗厚禮相待,賜以御膳,授官右衛大將軍,封爵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戶。
貞觀四年(630年),唐軍擒獲頡利可汗,滅亡東-突厥,唐太宗將東-突厥領地劃入唐朝版圖,在其地設置順州、裕州、化州、長州、定襄、雲中等都督府。
同年五月,唐太宗任命突利可汗爲順州都督,唐太宗對他說:“以前你的祖父啓民可汗亡失兵馬,隋扶助復立。受恩不報,你的父親始畢可汗反爲隋敵。你今日困窘來歸順我。我所以不立你爲可汗,正因爲前車之鑑。我希望中國久安,你宗族也不會滅亡。所以任你爲都督,不得再相互侵掠,永爲我北方的藩屏。”
突利可汗跪拜聽命。
貞觀五年(631年),突利可汗入朝,途中行至幷州時病逝,時年二十九歲,唐太宗爲之舉哀,詔令岑文本爲其墓刻寫碑文。其子賀邏鶻繼任其位。
父親:始畢可汗阿史那·咄吉世
弟弟:阿史那·結社率
阿史那●欲谷
妻子:淮南公主楊氏
兒子:阿史那·賀邏鶻
唐與突厥的戰爭(620年—657年)是7世紀中國唐朝建立初期同突厥兩個汗國東-突厥和西突厥進行的一系列戰爭。
其中主要的戰役和事件有五隴阪之戰(624年)、涇陽之戰和渭水之盟(626年)、定襄之戰(629年)、陰山之戰(630年)、庭州之戰(651年)、唐滅西突厥之戰(657年)等。
戰爭期間,唐朝由開始的安撫和防禦轉爲進攻,加之突厥內部的分裂和內亂,唐朝分別於630年和657年徹底擊敗東、西突厥,俘虜東、突厥頡利可汗和西突厥沙鉢羅可汗,導致了突厥汗國的滅亡。
唐朝在原東、西突厥領地分別設立都督府和都護府。
自隋朝開皇三年突厥汗國分裂之後,東-突厥汗國就南下臣服於隋朝,並且和隋朝一起對抗在中亞地區獨霸一方的西突厥汗國。
隋末唐初,啓民可汗之子始畢可汗即位成爲東-突厥的可汗。
當時中原的隋朝大亂,內部混戰不休,因此無暇顧忌北方的突厥部落。始畢可汗乘機脫離了隋朝,開始迅速崛起,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極盛程度。
他歷次發兵南下,掠奪邊境各州,公元615年甚至將隋煬帝圍困在代州,後來幸虧李世民和王世充分別率部解圍才使隋煬帝倖免於難。北方各地的起義軍爲了穩定後方,紛紛與東-突厥結盟,並稱臣納貢。
東-突厥也願意支持劉武周、樑師都、竇建德、劉黑闥、高開道、薛舉、李軌、郭子和、苑君璋、徐圓朗等割據勢力,以圖將來在中原增加影響力。
在隋末大亂內戰分裂嚴重削弱華夏,突厥崛起極端強盛的情況下,突厥處羅可汗、頡利可汗聽從樑師都派去的陸季覽的勸說,想效法北魏道武帝佔據中原。
渭水會盟後,唐太宗爲徹底解除突厥威脅,採取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以增強國力,在軍事上積極備戰。
他一反前朝不許臣下帶武器上殿的規定,每天引數百士卒在顯德殿習武射箭,很快培養出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
同時,唐於貞觀元年爭取割據恆安鎮(今山西大同東北古城)的軍閥、劉武周的餘部苑君璋歸附,貞觀二年柴紹和薛萬均率軍擊滅割據朔方(治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的軍閥樑師都,佔據了便於反擊東-突厥的軍事要地。
而突厥內部由於連年征戰和霜凍乾旱等天災,使得民疲畜瘦,很多羊、馬被凍死、餓死;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亦趁機羣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領夷男爲真珠可汗,並接受唐王朝冊封;東-突厥次汗突利可汗因長期受頡利可汗壓制排擠,也暗中與唐聯絡,表示願意歸附。
唐反擊突厥的條件已經成熟。
貞觀三年(629年)十一月,東-突厥將軍雅爾金和阿史那杜爾率軍進擾河西。
肅州(今甘肅酒泉)守將張士貴、甘州(今甘肅張掖)守將張寶相互相統兵結成掎角之勢,堅壁清野,利用城池阻擋突厥騎兵,最終使突厥人無功而返。
這爲李世民反擊突厥找到了出兵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