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等到了邊關,接下來讓大將軍頭疼的事情就會發生。
畢竟想完成這一切,可沒有他現在想象的這麼簡單,自己雖然有這麼一個名號。
但是因爲時隔多年未到邊關地區,也不知道那邊到底怎麼樣了,貿然過去恐怕會引得軍中將領不快,與其這樣自己還是提前派個人過去探探口風可好。
但李長安好像洞察了自己的想法一樣,在這個時候遞過來的一個信封。這信裡面寫的正巧就是邊關的將軍交接手續。
“事情我都已經打點好了,還望將軍能夠在這一次的行動當中多多擔待。”
有這樣的神算子在身旁,就算自己不妥協也沒什麼用處啊。
畢竟自己的想法好像也不足以主導全局,就像之前自己手下的人打聽到江南賑災的消息一樣,一切和自己想象當中完全就是天差地別,更別提現如今的情況。
如果自己能夠順利將這些事情解決就好了,但很可惜,問題的出現從來就不是單向的。
此時跟在後面的李承乾也不知道兩個人在討論什麼,他也沒興趣知道。
畢竟此時的他正在跟軍中的小將領學習着,他們之前就學過的兵法。
聽到這位皇子什麼都不懂,還被投進了軍營之中,這些將領們第一反應就是他不受寵,並且還要被迫到軍營當中避免要知道。
若是皇子真的有培養的潛力和意圖的話,就應該很早將人投到軍營當中提前適應。
眼下這副樣子屬實是讓人有些覺得奇怪。
不過衆人卻沒有那麼多參謀的心思,要是問的多在這裡太過八卦,到時候將軍還要責怪,與其這樣倒不如所有人都一言不發,老老實實的或許還好一些呢。
“我也是第一次來邊關,不知道邊關那邊條件怎麼樣?”
“說不得是艱苦,畢竟朝中每年都撥大批量的銀兩來救濟我們生活,倒也還可以,只是跟皇城的比起來還是要差很多。”
李承乾一下子就聽出來了他們的意思,但只是笑了笑並沒有反駁,很多事情自己都沒必要說的太過明顯。
畢竟自己來這裡是尋求視力的幫助,而不是在這裡處處樹敵,那對於自己來說也沒有什麼幫助。
現如今的答案簡直就像是走馬燈一樣,閃過了自己的眼前,臨走前父皇跟自己說的那些東西,都記在了心間。
到了這裡該探查什麼消息,自己也明確了不少,但要是真的想得到這些人,忠心耿耿的幫助,就不能給父皇透露太多線索。
要不然邊關的一舉一動都掌握在皇帝手中,那這些人也只會產生一種被監視了的感覺,而自己就是那個不斷傳遞監視消息的人。
爲了讓他們更加安心的和自己相處,眼下李淵倒是費盡了不少力氣。
畢竟自己也不可能一直在邊關呆着,只要能夠先將李承乾融入進去,接下來的一切還不都是手到擒來。
鎮國大將軍好像明白了自己言語之外的意思,索性點了點頭沒再多詢問。
既然情報現在已經到手了,那自己可以直奔突厥和吐蕃的地盤,但現在還是選擇一個先行。
“要不先去找吐蕃,我看之前已經協商的差不多了,就差最後給他們點壓力了。”
“這倒是沒什麼,你確定沒太大情況就行。”
畢竟他纔是這裡的大將軍,於情於理都要由他來做出決斷。
至於自己,只不過是這條路上的一箇中間點罷了,他想給自己幫助就可以詢問自己,但若是不聞不問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鎮國大將軍沒想到他會放權給自己,便沒放在心上。
畢竟都已經打探好消息了,自己現在就算拒絕好像也有點徒勞無功。
鎮國大將軍倒是選擇了接受,反正這裡無非就是這些選擇,自己既然已經有了一條路線,又何必去考慮那些多餘的情況呢?
自己現在年事已高,只是因爲朝中沒有合適的人選,這纔開自己來出兵打仗,家裡也沒有能夠繼承衣鉢的孩子。
不然怎麼可能年邁之際還要做這種事,當然李世民近幾年並沒有虧待自己,平時做什麼事情也都想着自己。
軍營當中的兄弟們也沒有因爲自己位高權重掌握着整個軍隊的生殺大權,就對自己多有忌憚,甚至是想要剷除掉自己。
就光憑這一點,足以讓自己對他忠心耿耿,奮不顧身。
看到鎮國大將軍已經被自己說服的差不多了,李長安就先跟他辭行,準備去另外一端。
“你就放心的去吧,我肯定會保護好二皇子。”
“這倒也不必將他投到軍營當中,就是希望他能夠跟戰士們同吃同住,感受一下邊疆的苦難,也好回去說服朝堂上的那些頑固老臣。”
沒想到最終目的居然是這個幾句話,就在這裡將鎮國大將軍說的熱淚盈眶,這可是之前從未有過的狀況。
身後的那些將領們瞧見這副樣子心裡肯定也是有幾分吃驚,鎮國大將軍,從來沒有這樣的情緒。
但他們也不敢多問,一直保持到抵達軍營,安頓好二皇子爲止,所有人才開始進行軍營上的交接,而二皇子也在衆多將士面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並且從一個小兵做起。
“我就是爲了讓大家在邊關的條件過得更好,特意來的一趟,還請各位不要把我當外人。”
衆多將領們也有些無措,畢竟現在的情況確實讓人有幾分難以考量,要是真的出現了什麼,那纔是一個最尷尬的情形。
“你們就放心吧,這也是李長安跟我說好了的。”
所有的將士也在訓練的過程當中,慢慢接納二皇子,經常和李承乾一起,這李承乾倒也是個好說話的瓶子裡,受了長孫皇后的教誨,對這些人情世故倒是拿捏的比較清楚。
……
此時的李長安正帶着程咬金,前往吐蕃的區域,之前在野外看到的那一批小隊肯定是要拿下的,只是時間問題影響了自己對這些事情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