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

安市城攻不下來,李二急的有些上火,連嘴上都起了個泡,一吃飯就疼。

不過前線倒是有唯一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原本在城牆上辱罵李二的那些人,居然被小將薛仁貴用狙擊槍射殺了七七八八,再也沒有人敢站在城樓上挑釁李二陛下的威嚴了,因爲等待他們的都是不知從哪裡飛來的一顆飛彈直接把自己送上西天。

對於這名白袍小將薛仁貴,李二是欣喜不已,在軍營的大帳中拉着這位小將的手,感慨良多,什麼長江後浪推前浪啊,什麼江山代有人才出啊,等等,對這位小將的讚賞和喜愛之情無以言表,比當年劉備得趙子龍還興奮,還睡不着覺。

用李二的原話來說,是”朕諸將皆老,思得新進驍勇將之,無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說驍勇善戰的後起之秀中,沒有一人能和你相提並論,朕對收復遼東個失地並不高興,高興的是得到了你啊!”

喜愛之情,可見一斑。

薛仁貴也是一名愛國愛帝的五好少年,對李二表示的效忠的決心,讓李二龍顏大悅,封爲行軍道左先鋒。

。。。。。

得到可用的人才是件高興的事情,可是人生哪能一番風順,好消息過後,壞消息果然就一個個接踵而來。

大軍在外,每日食物的消耗都是一個巨大的數量,即便帶了很多南山書院發明的壓縮糧食,可是和龐大的軍隊數量相比,還是有些捉襟見肘。雖然短時間內沒什麼大問題。可是像李二這種總喜歡未雨綢繆的帝王。食物就像是一個不斷催促他抓緊時間的發條,讓他日思夜想的停不下來。

另一個壞消息,進入了十月份,遼東的天氣急轉直下,出征之時還是烈陽當空,可是現在,一場雨之後,整個高麗半島的氣溫就像是一下子從盛夏步入了深秋。沒有絲毫預兆,氣溫就開始變的涼爽了。

唐人的大軍到現在還感受不到什麼,大多隻是夜晚睡覺時感覺夜涼了些,可是一旦將時間拖入十一月,那個時候的高麗天氣將會是一場災難,隋煬帝已經用三次實際行動驗證了佔據了天時的高麗是多麼可怕的對手。

這個時候,兩個投降的高麗將軍,高延壽、高惠真倒是成了徹徹底底的’高奸’,他們兩人居然向李二建議道,不必耗在安市城。可以先取烏骨城,因爲烏骨城的那些頭頭們都是些老頭子。沒啥用,用他們這些老頭子守城能守個屁,唐軍依靠那種能發出震天響聲的天雷炮,可一戰而克。一旦拿下了烏骨城,後面的那些小城必然聞風而降,即使不降,也必然聞風潰逃。唐軍可以廣收他們的物資糧草,而後一鼓作氣進軍平壤,平壤城必定難以堅守。

這意思,和當初李道宗向李二提的意思差不多。

這意思,也正確,也非常非常巧妙,唐軍既可擺脫目前鬱悶的現狀,還可以不廢兵卒拿下後面的若干小城,解決東征大軍糧草不足的問題,拿下平壤,也不是不可能,多好。

因爲好,所以各位將領也自然舉手都表示贊同。

那些文臣也認爲,第三梯隊的水軍總司令張亮同志,現在就在沙城,如果徵召他們,那麼他們晚上就可抵達,趁着高麗驚恐的時候,拿下烏骨城,渡過鴨綠江,直取平壤。

東征成敗,在此一舉。

見大家都同意,都支持,李二也表示ok,

但是如此好的計謀,卻因爲一個人的反對而黃了,歇菜了。

這個人,就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一反對,不歇菜都不行。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所有人都贊同,但只要是長孫無忌反對,那就成不了。

徐陽曾經私下裡和劉夢璃說過,長孫無忌這個老傢伙的底子厚,功績高,又是李二的心腹,如果朝中選擇唯一能夠相信的人,李二一定會選擇他。

歷史一次又一次的證明李二對長孫的信任。

比如所有的大臣都想立李泰爲太子,長孫無忌反對,結果反對有效,李二立了李治爲太子;

比如李二和一些大臣想立李恪爲太子,長孫無忌反對,結果反對有效,李恪從此與太子無緣;

現在,所有人,包括李二,都主張暫時放棄安市城,雄赳赳氣昂昂渡過鴨綠江直接攻取高麗的都城平壤,長孫無忌還是反對,結果反對有效,一個絕好的消滅高句麗的機會說沒就沒了。

爲什麼長孫無忌的總是反對有效呢?

除了光屁股從小玩到大不打折扣的信任外,李二認爲他說的還是十分有道理。

“陛下親征高麗,與一般的將領統兵肯定是不同的,是不可以冒險的,是不可憑藉僥倖去取勝的,如今建安城、新城還有十萬高麗軍,若我們移師烏骨城,這十萬高麗軍必定會追着我們的屁股打,我們倒不如先攻下安市城,佔領建安城,而後再長驅直入,殺進平壤,這纔是萬全之策。”這就是長孫無忌提出的建議,您貴爲萬金之軀,要去做繞後偷襲這種風險極大的事,實爲不智,還是老老實實一步一步打下來纔是正理。

要放二十年前,亦或是十年前,李二早抄傢伙殺向平壤了,因爲那時候的他太年輕。

而現在,李二已經三十四歲了,三十四歲,已經漸漸褪去了青年的衝動,而變得更加沉穩,無論自己殺掉多少高麗人,只要對方能傷到自己,就是大勝,所以李二從心底也是不願去冒這個險,最終這個建議還是胎死腹中。

不過李二對那兩名投降的高麗將領倒是善待有加,誇讚了他們之後,還封高延壽爲鴻臚寺卿,高惠真爲司農寺卿。看樣子在任何時代,做’x奸’的似乎都獲得了眼前的利益。

既然不打算出險招,那就踏踏實實的攻城,投石機火炮繼續放,對於安市城的圍攻,重點突破口時安市城的西面和南面,西面由李績負責,南面由李道宗負責,李二則負責全軍的指揮和協調工作。

在城的東南角,李道宗率領部下堆築土山,試圖讓唐軍有居高臨下的優勢。

後來,李道宗的土山越來越快靠近安市城牆。

土山高了一尺,安市城的守軍馬上加班加點把安市城加高二尺。

這他孃的纔是真正的軍備競賽。

兩軍列陣什麼都不幹,就是互相比賽誰堆的城牆高,整個一個跟冬奧會差不多的氣勢,雖然現在不是冬天。

李道宗得知高麗人也在加高守城的消息後,氣的不行,曾經帶領着兩萬士兵強行攻城,留下了兩千多具屍體在了城樓下,顯得觸目驚心,最接近攻克的一次,都用衝車火炮撞開了安市城的城牆垛,可是還沒等到援軍靠近城牆,城內高麗軍就用木欄杆堵住了缺口。

死了兩千多人,這不是個小數目,李二看到強行攻城無望,也是繼續下令修建土山,一旦修高土山後,就在上面安排火炮陣地,對着安市城的城牆連日轟擊,李二不相信,大唐威力最強的火炮還能奈何不了這座城池。

不過爲了建造土山這項工程,李道宗時吃盡了苦頭,後來還把腳給扭傷了,收到消息後,李二也是親自來幫他鍼灸。

土山一日一日的在建造,李二也是滿心的歡喜,現在看情況,兩萬人在辛苦一日,便能將這土山再堆高几米,火炮差不多就能轟擊到安市城的城牆了。

不過此時長安居然傳來了一封急報,李二將其展開就看到了徐陽歪歪扭扭的那幾個親筆字。

“土山崩,則用火攻,西域火油一千桶,供陛下解決眼前難題。。。”

。。。。。。

第43章 天作之合第40章 名動長安(三)第66章 鬼谷要謀反?第42章 代替馬匹的工具第51章 漢唐雄風第5章 財要外露第66章 鬼谷要謀反?第24章 長安KTV第3章 戰前討論會第57章 蒸汽機船第34章 舉唐震驚第54章 南山書院畢業生第13章 帝國間的交鋒第55章 太子李承乾第48章 有子興唐第61章 ? 香豔軼事第20章 大唐第一才子第13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58章 賊匪工人第6章 日出東方,不落唐國第16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9章 璧合聯珠第20章 皇子們的物理課第48章 貪污的國舅第31章 山東集團的博弈第23章 唐字金龍旗第3章 化學實驗室第46章 西域與南美第53章 皇室龍胄第25章 遠征後勤補給招人第44章 吐蕃來訪第23章 東宮秘聞第2章 吐蕃的滅亡第32章 工地風波第24章 大唐製衣公司第54章 大唐新變化第6章 玻璃帶給你光明第45章 征戰世界的哈里發第42章 野史中的小狄第47章 ?《張全蛋回憶錄》第6章 玻璃帶給你光明第41章 黃金大掠奪第43章 富二代們的奢侈品第39章 名動長安(二)第36章 徐陽的打算第27章 久別重逢第53章 皇室龍胄第2章 長安,長安!(下)第26章 服裝款式第38章 皇子徐念卿第3章 師從鬼谷第17章 甕中捉鱉第17章 殺手鐗第24章 名揚天下第69章 圖可利的見聞第24章 泉州夜宴第37章 大唐的武將第56章 吾皇召見第74章 江山社稷第31章 二坊合一第64章 大火燒城第52章 《大唐新聞報》的創辦第11章 李二的鸚鵡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38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33章 大國氣度第49章 玉人多嬌第26章 佔領琉球第41章 自行車專賣店第9章 夢醉西樓第18章 火炮與火槍第57章 覲見途中的製冰第15章 不義之師第25章 書院記者採訪第38章 ?政治陰謀論第16章 開幕式前夕第16章 帝王出場第3章 國庫司監第2章 帶着電腦,穿越大唐第17章 詞曲只應天上有第47章 誕子之喜第52章 丟失的一本教科書第45章 友情贊助第41章 我爹是李二第9章 書院大考第50章 祭天儀式第55章 合金VS隕鐵第33章 澳大利亞第26章 火車!火車!第16章 ?一節語文課第17章 南美根據地第45章 ?千里捷報(上)第5章 征服世界的決心第17章 甕中捉鱉第15章 胡商們的期待第43章 真正的鬼谷傳人第51章 書院的聚會第10章 醫學實驗室第32章 城管生活初體驗(二)
第43章 天作之合第40章 名動長安(三)第66章 鬼谷要謀反?第42章 代替馬匹的工具第51章 漢唐雄風第5章 財要外露第66章 鬼谷要謀反?第24章 長安KTV第3章 戰前討論會第57章 蒸汽機船第34章 舉唐震驚第54章 南山書院畢業生第13章 帝國間的交鋒第55章 太子李承乾第48章 有子興唐第61章 ? 香豔軼事第20章 大唐第一才子第13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58章 賊匪工人第6章 日出東方,不落唐國第16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9章 璧合聯珠第20章 皇子們的物理課第48章 貪污的國舅第31章 山東集團的博弈第23章 唐字金龍旗第3章 化學實驗室第46章 西域與南美第53章 皇室龍胄第25章 遠征後勤補給招人第44章 吐蕃來訪第23章 東宮秘聞第2章 吐蕃的滅亡第32章 工地風波第24章 大唐製衣公司第54章 大唐新變化第6章 玻璃帶給你光明第45章 征戰世界的哈里發第42章 野史中的小狄第47章 ?《張全蛋回憶錄》第6章 玻璃帶給你光明第41章 黃金大掠奪第43章 富二代們的奢侈品第39章 名動長安(二)第36章 徐陽的打算第27章 久別重逢第53章 皇室龍胄第2章 長安,長安!(下)第26章 服裝款式第38章 皇子徐念卿第3章 師從鬼谷第17章 甕中捉鱉第17章 殺手鐗第24章 名揚天下第69章 圖可利的見聞第24章 泉州夜宴第37章 大唐的武將第56章 吾皇召見第74章 江山社稷第31章 二坊合一第64章 大火燒城第52章 《大唐新聞報》的創辦第11章 李二的鸚鵡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38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33章 大國氣度第49章 玉人多嬌第26章 佔領琉球第41章 自行車專賣店第9章 夢醉西樓第18章 火炮與火槍第57章 覲見途中的製冰第15章 不義之師第25章 書院記者採訪第38章 ?政治陰謀論第16章 開幕式前夕第16章 帝王出場第3章 國庫司監第2章 帶着電腦,穿越大唐第17章 詞曲只應天上有第47章 誕子之喜第52章 丟失的一本教科書第45章 友情贊助第41章 我爹是李二第9章 書院大考第50章 祭天儀式第55章 合金VS隕鐵第33章 澳大利亞第26章 火車!火車!第16章 ?一節語文課第17章 南美根據地第45章 ?千里捷報(上)第5章 征服世界的決心第17章 甕中捉鱉第15章 胡商們的期待第43章 真正的鬼谷傳人第51章 書院的聚會第10章 醫學實驗室第32章 城管生活初體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