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畫不灰、淡潑濃、濃潑淡、詩有煙霞氣,書兼龍虎姿!“李世民將毛筆一擱,對着竹紙大大的讚歎了一聲。
跟着李戰就在竹紙上看到三個字...玉扣紙。
“玉扣紙...!”李戰笑着將竹紙上的三個字給唸了出來。
看着李戰,李世民笑道:“怎麼樣...這是朕給你們帶來最好竹紙起的名字,玉扣...還喜歡嗎?”
“很喜歡...!”李戰笑道:“以後竹山最好的竹紙就叫玉扣紙,這種玉扣紙質地良好,具有光滑柔韌,拉力強,摩擦不起毛茸,張片均勻,色澤潔白,瑩潤如玉,衛生無毒,清晰透度,書寫易幹,墨跡不褪,經久不被蛀蝕等特色。
是絕佳的書畫用紙。
並且陛下,玉扣紙最好的還是印書,我敢保證,玉扣紙印出的書,百年不壞...!”
李世民笑着看向王大力問道:“大力...玉扣紙一年可以製造多少出來?”
“回陛下...來的時候,我們的造紙大師傅和我說了,如果可以將全國的毛竹都給我們,我們可以一年製造出100萬斤的玉扣紙。”
“100萬斤的玉扣紙!”瞬間,李世民的嘴角笑了起來:“那簡直就是太好了!”
李戰看着開心大笑的李世民道:“陛下,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將紙的價格給壓下來,這樣製作書籍的價格也就降了下來。
兒...哦...是臣還有一個活字印刷術,可以大大的節約印刷書籍的成本。”
“戰兒...不要隱瞞了,你是朕的長子,是大唐的長殿下,告訴大力也無防...!”李世民呵呵一笑。
“啊...!”王大力看着李戰一個驚駭,跟着連忙的跪向李戰道:“王大力拜見長殿下。”
李戰連忙扶了一下王大力道:“大力叔...不是李戰瞞你,只是那個時候,我李戰還沒有和父皇相認,抱歉了。”
“大力不敢,大力只有欣喜,那有怪罪,要是大力回去告訴湯大哥,我想湯大哥一定也會歡喜不已的。”王大力連忙道。
李戰道:“只能告訴湯莊主一人,我的身份還要瞞一段時間!”
“戰兒...!”李世民道:“你說的活字印刷術,能不能快點弄出來,我怕你在長安的時間不多了,高昌蠢蠢欲動,那位高昌王不打是不行了。”
一聽到這話,只聽王大力吼道:“陛下,玄甲軍時刻準備!”
“好...!”王大力的話語,真的是讓李世民開心不已。
一邊的李戰也是笑道:“父皇,玄甲軍不愧是我大唐第一強軍,不過,請父皇放心,大唐虎賁軍,鳩虎軍,爺一定不會讓父皇失望,此次高昌之戰,必勝。”
“戰兒,等你高昌大勝之日,就是朕將你身份公佈天下之時。”李世民開心不已。
“謝父皇...!”李戰躬身。
跟着就聽李世民道:“戰兒...活字印刷術要快呀。”
李戰笑道:“請父皇放心,十日之內,不過,我要將作監爲我所用。”
“從此時開始,將作監只爲你服務,朕的旨意馬上就下。”李世民毫不猶豫。
李戰哈哈一笑道:“多謝父皇...!”
................................
大概是下午,將作監中,太子李承乾陪在李戰的身邊,王大力被李戰請去清風樓玩去了,人家千里迢迢的送竹紙來,應該要好好的玩一下了。
至於李戰,就要開始研究活字印刷了。
首先現在是貞觀年間,要知道唐朝的貞觀年間印刷術是真的不行,現在大唐連雕版印刷都沒有發明出來,一直要到唐朝的中後期,纔會出現雕版印刷。
有人會問了,那現在唐朝怎麼有書籍。
書傭...不知道大家聽到過沒有,所謂書傭,顧名思義,就是在當時負責抄書工作的人,按照現代的話說,就是抄寫員或者打字員。
這樣的職業在古代誕生很早,地位也一直不高,名字也發生過多次變化。
最早的時候,它曾叫過“書人”、“書手”、“書工”,最後才叫“書傭”,只是不管名字怎麼變,身份和工作內容一直沒變:抄書。
把那些珍藏的典籍,一本一本抄錄下來,裝訂成冊,流傳於世,給越來越多需要它的人去看。我們今天能夠了解到幾千年前祖先的歷史,傳承偉大的華夏文明,他們是背後的無名英雄。
這個工作很苦,每天就是伏在案子上,一筆一劃地抄書,而且絕不能潦草,每一筆都要寫得方方正正,工作量大,工作強度高,確實不是普通人能幹的活,既要字寫的好,又要有耐心。
抄錯一個字,整本書就毀了。
更重要的是,在那年頭,做這種活的,確實不是普通人,有這種本事的,有多少人願意憑這個工作混飯吃?至少貴族子弟,儒家學子,大多數都是不屑去做的。
願意憑這個混飯吃的,大多數又沒有這個本事,沒文化的,或者是粗通點文墨的都不行,文化不錯但是字寫得爛的同樣不行。所以古代做這個工作的,基本是這樣幾類人:一是貧寒的書生,二是破落貴族子弟,甚至還有犯罪服役的囚犯。
從漢朝開始,一直經歷了魏晉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隨着11世紀的北宋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成熟,就不用書傭抄書了。
雖然說唐朝中後期,這個雕版印刷業的形成...但是一刻就是整版,這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選用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如棗木、梨木等。
然後把木材鋸成一塊塊木板,把要印的字寫在薄紙上,反貼在木板上,再根據每個字的筆劃,用刀一筆一筆雕刻成陽文,使每個字的筆劃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後,就可以印書了。
印書的時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一下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紙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乾淨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一頁一頁印好以後,裝訂成冊,一本書也就印刷成功了。
實在是太浪費太麻煩了,所以大唐的時候,印刷品主要集中在一些都會區和發達的商業中心,但這些地方的印刷品主要是關於佛經、曆書等的書籍,而且印刷的作品極爲有限,對當時整個社會的文化推動作用不大。
活字印刷術...畢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像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爲單個的膠泥活字。
爲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複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
爲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裡,貼上紙條標明。
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託,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
排滿一框就成爲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藥劑稍微融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爲版型。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
爲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
印完以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
畢昇還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藥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昇沒有采用。
不過,李戰則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這個木活字其實是最簡單的,也是最省錢的,而木活字可不是畢昇發明的,創制了木活字的男人叫王禎。
山東東平人,是一位農學家,做過幾任縣官,他留下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
王禎關於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
他在安徽旌德請工匠刻木活字3 萬多個,於元成宗大德二年試印了6萬多字的《旌德縣誌》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
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用輕質木材作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輪軸高三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
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裡。他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這就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
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
隨後明、清兩代,木活字普遍流行,各省的祠堂,常用木活字排印家譜、宗譜。崇禎十一年(1638)以後,京城發行的朝廷“邸報”,也改用木活字排印。
李戰直接將自己從大百科全書上抄下來一本王禎的《活字本方誌》丟給了將作監大匠,那位大匠看了看後一個躬身道:“十天...!”
李戰露出開心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