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懷着擔心和‘激’動快步來到了杜正倫的院子,壞好杜對着幾個下級官吏商量着賑災的事情。見到李泰面‘色’不善腳步匆匆的來到他身前,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的杜正倫也是一驚,急忙問道:“殿下這是怎麼了?剛剛我還想派人找你一起研究這具體的賑實事項呢。”
李泰環視着房間內的衆人,杜正倫見狀知道李泰有事情要說,顧不得對衆人介紹李泰的身份。急忙擺擺手示意衆人暫時退出去。
“殿下行‘色’匆匆,神情不定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泰將自己的推斷和杜正倫一說,杜正倫先是被驚呆了。懷疑的說道:“殿下,這不太可能吧。若是州府糧倉數量不足,這到很有可能,但是也不至於空了吧。”
李泰點點頭,沉聲道:“空空如也到是不可能,不過我感覺這數量不足是一定的。至於缺多少。還真就不好說了,是缺一成,還是兩成?或者乾脆存糧不足一成也是有可能的,這裡面的事情我不懂,但杜‘侍’郎爲官多年,應該清楚吧。,
杜正倫撫須沉思了許久,他也不敢保證州府糧倉就是充足,想了半天,杜正倫緩緩的說道:“殿下,這州府糧倉存糧多少,老夫也不清楚。不過按照以往的經驗,老夫感覺最少會有帳冊上的八成存糧。取便是官員貪墨,糊‘弄’上官,這州府糧倉內的存糧也不會少於六成。”
聽到杜正倫這麼一說。李泰也明白了,杜正倫根本沒指望着糧倉裡的糧食能和賬冊上對上。糧食缺少的問題杜正倫心中早已有了主意。
即便是這樣,李泰還是問道:“杜‘侍’郎,就按你說的存糧六成。先不說追究這官員的責任,單單說這六成存糧,能否夠這河南府賑災之
杜正倫低頭合計了一下。又從案几上拿過賬冊翻看了半天,才說道:“殿下,六成的州府糧倉存糧,加上各個縣城的糧倉存糧,我也是按照六成計算,根據這河南府遭災的情況來看,勉強也夠用了。若是有意外發生,在從糧商和夫戶手中借些糧食,我看河南府也能應付過去。”
見李泰低義不語,杜正倫以爲李泰不相信他的話,微笑着說道:“殿下,您不用杞人憂天,這受災的人數是下面各個縣衙包上來的。
像這種大型天災,下邊的縣衙只能誇大而不會隱瞞,他們恨不得將歷年的虧空全按在天災上。所以這份數據或許不太真實,但絕對不會將數字縮小。
“對於糧倉存糧,我根本沒看他們送上來的賬冊,而是根據我爲官多年的經驗判斷的,或許有差錯,但這已經走向壞處估計的了。在賑災用度上我是多算,在糧食等物件上我是少算,兩樣一合已經是夠用了,所以殿下關於這點的擔心,我看不必的
杜正倫停頓了一下。笑道:“殿下若是因爲這些朝廷蛀蟲而氣惱,那也好辦,您是巡察使。儘可以大刀闊斧的整治一番。老夫在這裡也表個態,只要不耽誤賑濟災民的正事,對賑濟災民有利,老夫是絕對支持您的。”
李泰的沉默不語到不是對杜正倫有看法,而是他分析者杜正倫的話語,杜正倫心中的那本帳算的是不錯,他對賑濟災民有信心也是站在物資充足的基礎上的。
但是李泰對這點卻是表示懷疑,別的不說就說這個賑災最關鍵的糧食吧。李泰的信心卻沒有那麼足。這個時期別的都可以說次要的,最關鍵的兩點,一個是吃。另一個就是住了。住還好說,九月的天氣還不算寒冷,一堆篝火,大家擠一擠還能湊合過去,這個吃是最棘手的問題。
想要讓災民填飽肚子。就要盯在糧食身上。這個,糧食的供應問題存目前來看是最主要的。至於杜正倫說的懲治官員,雖然這是李泰的責任,但李泰目前還沒有這個心思去主抓。
當面對杜正倫言之鑿鑿。如指諸掌的說糧食夠這些災民用度,李泰卻不樂觀。因爲有小山的事例在先。他對各個縣衙的糧倉裡存糧數量卻保持懷疑。理由卻是很簡單,如聳永嘉縣的糧倉裡有餘糧,他可不認爲永嘉縣令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到百姓家裡收糧。
李泰想把心中的擔心說出來,但見着杜正倫一副萬事盡在掌握之中的樣子,這已經到了嘴邊的話讓李泰又給嚥了下去。
“既然杜‘侍’郎心中已經有了定數,那本王也不多言了。只要您心中有數就好。”李泰抱手對着杜正倫施禮之後就要離開。
經過這番對話,杜正倫對李泰的印象大改,以前即便是恭謹客氣,也不過是瞧在李泰的身份上。而這次李泰親自到他面前提醒他,這讓杜正倫十分滿意。雖然同爲欽差大臣,但由於李泰的身份在那裡,按道理來說,這些事情李泰召喚他過去也是無可厚非的。
雖然他對李泰的提醒有些不以爲然,但對李泰仍然是心存感‘激’。所以他親熱的將李泰送出‘門’外,笑着說道:“殿下,雖然您有些杞人憂天,但老夫依舊感謝忠舊個提夫邁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就不留殿下相談了川小讓殿下你也要抓緊時間將您的差事擔起來,說句老實話,着河南道還是有些官員應該受到處置的。”
李泰也沒將杜正倫的客套當真,在離開之前卻回過頭來,語重心長的是對杜正倫嚴肅的說道:“杜‘侍’郎,不是本王懷疑您的經驗,不過您仔細想想小山的案例,不論是真是假,還是慎重一些爲糧食可不比其他,一旦因爲災民缺糧而產生民患,那可就麻煩了。小。
李泰最後提醒了杜正倫一句,不再甥嗦,拱手施禮後帶着那兩個時灰跟在身後的‘侍’衛回到了自己的小院中。
杜正倫目送着李泰離開。仔細的思考了一番李泰離開時候說的話,還是覺得李泰是在危言聳聽。對李泰的杞人憂天微微一笑,歸結到年紀輕見識少上,卻也沒有埋怨,只是感覺李泰的行爲有些好笑而已。
他不知道的是,李泰在信息傳播飛快的後世見到的可比他要多,特別是一直有些憤世嫉俗的李泰更是將心思放在了這些社會的‘陰’暗面上。無論是網絡還是各種媒體上,這些事情層出不窮,在那些長篇累犢的敘述貪官,和各種以權謀‘私’的手段的報道讓李泰印象深刻。僅僅是半年不到的公務員生活讓李泰對這些官場之內的黑暗也是有所瞭解。
即便是時代不用,或者這些手法有區別,但李泰還是認爲,人‘性’是相同的,到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改變不了人‘性’中的貪婪。有人的地方就避免不了會產生因‘私’害公的事情。
杜正倫的信心滿滿在李泰看來是固執不化,是冥頑不靈。但是李泰手中沒有直接證據,有的只是他根據小山的冤情和楊鵬的話語的推斷。主觀上的推斷無法作爲證據,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比李泰更相信運點,所以他對着杜正倫的自信。只能是提出警告,而不會去強力扭
。
帶着憂慮和擔心,李泰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入目所見,楊鵬還站在他離開時的位置,不同的是那副不卑不亢的神情又換成了謹慎小心。
楊鵬還在滿心的惴惴不安,見到李泰回來,連忙側身一步,低着頭等待李泰說話。他心中還以爲自己又說錯了什麼話,惹得李泰急匆匆的離開。特別是李泰此時一副沉重表情,讓他心中更加慌‘亂’了。又不敢開丘詢問,只能是低頭不語,等待着李泰吩咐。
楊鵬到現在也不清楚。李泰叫他來到底是讓他辦什麼事情,李泰又沒有定1許他離開,只能是等待。
李泰滿心沉重的坐回月牙凳上,接過惡蘭送上來的茶水。一口喝乾,沉聲說道:“楊鵬,你知不知道這洛陽城內有多少家糧店?現在仍然在開業的有多少家?。
楊鵬算了一下:“回殿下,這洛陽城內有大小糧店八十家左右,具體的數字小子不清楚,不過縣衙裡是有備案的。殿下若是想知道具體數字是很容易的,一查便知。大多數現在都在開業。有那麼八九家小小糧店,因爲沒有將糧食漲價,店內的糧食早被百姓哄搶而光。除了無糧的他們已經停業了,別的都還在營業。”
楊鵬給李泰的數字雖然不算準確,也差不多,按照他的說法,這個洛陽城內九成的糧店都還在營業,這樣李泰就升起一個想法。那就是這些家的糧食是從哪裡運來的。
或許有的糧店實力雄厚,能夠屯得起糧食,但也不可能七十多家都有這樣實力。
李泰將這個問題和楊鵬說了出來,但楊鵬的答案卻讓李泰大吃一
。
楊鵬說這些人的糧食不是自己囤積的,而是早早的買來放在官府的糧倉裡,由官府幫助他們保管。根據存糧的多少,官府按月向他們收取費用。
聽到楊鵬的解釋,李泰第一個感覺就是新鮮,太新鮮了。誰能想到存唐朝就有公‘私’合營的說法了。這讓李泰太意外了。聽到這是鄭本史的“創舉”李泰卻對這個鄭刺史刮目相看了。
不說這樣能爲官衙帶來多少收入,其中的弊端李泰卻是一目瞭然。以‘私’糧存放在官府的糧倉裡。就是不考慮其中的販賣官糧的嫌疑。單單就是以舊換新,這其中的利潤就可以讓人鋌而走險。
沒辦法評價這位鄭刺史是聰明還是糊塗,或許這期間官府衙‘門’能夠得到一定的錢財,但其中的弊端鄭刺史是肯定知道的。但他還是執意這樣做,其中的微妙之處就只有鄭刺史自己知道了。也讓李泰越加的肯定這個鄭刺史和城裡的糧商之間存在着不可告人的關係。
想到這些,李泰決定走出去看看,到洛陽城內的糧店看看。打定主意的李泰也不多說,直接吩咐讓楊鵬帶路。
楊鵬在前面領路,李泰帶着陳柱和文宣跟在後邊。距離不遠是擔心李泰危險的洪平帶着幾個‘侍’衛裝扮成路人的模樣,暗中保護着李泰的
全。
洛陽城雖然名義上是個縣城。但卻比一般縣城要大的多。隋爍帝楊廣在即位當年來到洛陽之後,就決定在這裡營建”洛陽城也就嬸來了他的繁着隋焰帝常駐洛陽照一“城池就成爲了隋朝時期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最繁華的時期,這裡人口過百萬,富商數萬家。
雖然到了唐朝,經歷過隋末的戰‘亂’,人口銳減,但那厚重的歷史感卻存留了下來,人口和富裕程度在大唐也是數一數二的。
李泰此刻漫步在洛陽城中,頭頂上的秋老虎灼燒着大地。由於杜正倫的下令洛陽城內已經沒有了災民,所以顯得任然是秩序井然。路上有匆匆而過的行人,也有漫步街頭的老漢,但無論怎麼看,這個從夏朝就存在的古老城市在表面上看卻絲毫沒有發生過水患的跡象。
李泰跟隨着楊鵬在大街上七拐八拐來到了一處糧店,聽楊鵬介紹,這家是洛陽城最大的糧店。怕楊鵬的這張熟悉的面孔被店中的人認出來,李泰將他留在的‘門’外,自己帶着文宣和陳柱走進店中。洪平帶領着‘侍’衛散佈在店外,時刻關心着李泰的安危。
李泰剛剛邁進糧店打開的房‘門’,一今年級不足弱冠,嘴皮子極其利落的店夥計就迎了上來。
“這位公子人有禮了。
您這帶着貴僕是準備買糧吧。不是小人自誇。這洛陽城裡小店是最大的,各種貨物也是最全的,無論是禾、秦、稻、麻、寂、麥小店各種檔次的都是應有盡有,只要您開口,就沒有小店沒有的。”
李泰斜了小二一眼,揚聲道:“有米嗎?”
小二呵呵一笑:“這位公子。看您說的。我們是糧店,怎麼可能沒有米呢?無論是樓米、粟米還是糯米。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小店都有。您要的是那種米啊?。
“這幾樣米都是怎麼賣的啊?”
聽到李泰的問價小二眼睛一亮:“這位公子。您不清楚,這個,米的質量不冉,價格也不同。小,
“那枚米多少錢呢?”
“這個枚米也分好多種,最好的現在是十文一斗,最不好的是八文一斗。公子您要哪種?您瞧小人這多嘴,看着公子您。還用問嗎?當然是最好的那種,對不對?公子您看,你要多少?”
“你這張嘴到是伶俐。”李泰誇獎了店小二一句,笑着說道:“暫時還不忙。我且問你,這上好的秋米不才是不到六文一斗嗎?你們現在的價格太不合理了吧?就是爲了賺錢,也不能這麼辦吧!”
聽到李泰的問話,店小二到也是不惱。賠笑着說道:“公子,你說的是以前。現在滿洛陽的糧店都是整個,價格。只會比我們店的價格高,不會比我們的價格低。以前是有過六文一斗的時候小但您也不看看這個是什麼時候,整個河南府都缺糧食,若不是我們店主的本事大,您就是想買也沒東西賣給您不是?上好的粳米十文一斗已經是很便宜了,就在前幾天,我們還賣過三十文一斗呢。”
“三十文一斗?不錯,你們這個錢還真的敢賺”。
聽到李泰諷刺的感嘆,店小二反而是一臉笑容:“這位公子,看您這話說的。在商言商,這能賺錢的時候,別說是我們東家了,就算是小小人也想多賺點不是。咱們還是說回來吧,公子,您準備買多少米
“算了。和你們這些不管不顧的黑心商人還真說不清這個,理。”李泰擺擺手。笑道:“行了,這個米我要了,讓你們店東家出來和我
店小二眼睛一轉小聲的說道:“這位公子,您準備買多少啊?若是數量不大。小人就能做主的。”
“你做不了主,快快叫你們家店主出來吧。”李泰不斷的揮手,像趕蒼蠅一樣。
“那好,公子您請稍等,我這就把我們家掌櫃的叫來,讓個他親自和您談。”
店小二轉身走進了糧店的裡屋,片巍之後,一個面白無鬚,年約五十左右的老者走了出來,見到李泰先是躬身一禮。滿面微笑的說道:“可是這位公子要和小店談一樁大買賣?”
“沒錯。”李泰點頭回禮,笑着說道:“眼下水患成災,我有心做一場善事。想在城外搭一間粥鋪,因此需要大量的糧食,不知道這對你們店算不算大買賣?”
“那要看公子準備將這件善事維持多長時間了。若是三兩天到是用不了多少的糧食。”
店掌櫃的這話問的很有意思,明顯是不相信李泰會真的開設粥棚。李泰也不解釋。而是笑着說道:“開幾天到還沒決定,不過肯定不是三兩天就結束。用多少糧食我就更不清楚了。不過先來個一萬石看看吧。”
“公子你說多少?”對李泰一開口就是一萬石,店掌櫃有點不敢相信,買一萬石糧食的人有不少,但是拿出來萬石作善事的就沒見過
。
“沒錯,就是一萬石,而且還是先來一萬石看看,若是不夠就再多要些。”李泰斬釘截鐵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