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好評如潮

隨着越州官吏的被大量捕捉,這麼大的動靜自然瞞不過州城百姓,整個南海縣城(這裡要解釋一下,越州治所就在南海縣,之前說的越州城和州府指的就是這裡,至於下轄的縣鄉則另有名字)頓時陷入了風聲鶴唳的狀態之中,說什麼的都有。

有人說越王殿下準備造反。

也有人說這些官員罪大惡極,殿下準備將其全部斬首示衆。

還有人說這是朝廷準備清洗嶺南。

......

總之什麼樣的傳言都有,更有小規模的混亂爆發,大多是官員們的反抗,或者是一些不法之徒趁亂打劫。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折衝府的軍隊及時出動,強力鎮壓了暴動,這些混亂並沒有給越州造成多大的損失。

真正的大問題在於官員被抓,越州的政務陷入了危機之中。好在有問田書苑的學子們及時入駐,又有折衝府臨時駐守州府看場子,總算是勉強穩住了局面。

過了兩日,越州城的百姓們發現,這些小大人們人還是很不錯的,除了年齡小了一點,看起來不怎麼穩重之外,其餘方面可是完爆之前的那些官吏們。說話和氣,接人待物令人如沐春風,完全不似之前的那些混蛋們那樣,眼睛都要仰到天上去了,直接拿鼻孔看人。

更重要的是兩者的效率完全不同。之前百姓們找官府辦事,除了要送諸多賄賂之外,還得好言相求,就這樣沒有個三五天你的事情也辦不下來。要是大事就更麻煩了,就算是拖你個一兩年都是常有的事情,幾乎沒有一點效率可言,官府信用度急劇降低。

如今就不同了,這些小大人們的效率可真是夠快的。前街的劉老六借了石頭街張老八一貫錢,兩年都沒有歸還,張老八不得以將劉老六告上了衙門,結果訟狀都送上去半年了,都沒有見衙門有一點反應,連提審二人的消息都沒有,更別提追回欠款了。

可是就在昨天,一隊衙役將劉老六捆到了衙門中,一通板子之後,號稱只吞不吐的劉老六乖乖的將欠款連本帶利的還給了張老八。

自己不但沒有損失,而且還看着對頭捱了一頓打,張老八樂壞了,逢人就說這些新來的小大人們的好,妥妥的腦殘粉一枚。

還有西街的張屠戶,爲人蠻橫,賣肉一直短斤少兩,曾因此與人爭執,將其打成重傷,那人家中不忿,將其告到衙門,結果張屠戶在衙門使了錢,那人家人不但沒有得到賠償,反而因爲誣告被狠狠的懲罰了一頓,差點氣死。

此事已經過去半年,原本已經過去了,但就在昨日張屠戶被帶到衙門被重打了三十大板,並罰款三十貫賠償給傷者家中,張屠戶想要故技重施,賄賂小大人,卻被毫不留情的拒絕,並且以賄賂罪再次重打張屠戶二十大板,把他打得死去活來,真是大快人心。

還有前年土地街陸鄭兩家宅基地糾紛;

五年前城外牛家莊與鄭家莊土地紛爭;

半年前的倉庫失火案;

......

只是四五日時間,這些小大人們就整整處理了幾十件陳年舊案,除了一些懸案奇案之外,可以說越州最近幾年來積攢的案子幾乎全都被其處理了個一乾二淨,而且處理結果公平公正,不論是原告還是被告,都心服口服,在外人眼中,簡直是包青天再世(奔三:這會兒有包青天嗎?李貞:穿越過來的,不行啊?奔三:沒問題,只要您沒意見,隨便您怎麼玩兒)。

只是短短四五日,整越州城就徹底的接受了新一屆領導班子,並且對此讚不絕口,認爲這纔是真正爲人民辦實事,一心爲人民的好領導。

越州城因爲有軍隊幫忙鎮壓,百姓善良知禮,因此他們所以一切順利,但被分配到越州治下縣的人就沒有那麼好的條件了,幾乎麻煩不斷。

劉毅,今年十七歲,劉景山的曾孫,書院結業考試爲政科第一名,百工科第五名,文科第四名,總排名第四,精英中的精英。爲人自信,樂觀大方,御下又頗有手段,在學院的時候就收了一幫小弟,聲望無兩,是問田書苑裡的大名人。

他這次被分配到了湞陽縣擔任檢校縣令(代理縣令,雖然如今李貞有權利罷免治下官員,但多少也得給朝廷一個面子),只是還沒有到地方,就遇見了大麻煩。

此事還需從頭說起。

湞陽縣位於越州和韶州相交的地方,此處位於內陸,山高水惡,煙瘴橫行,乃是越州有名的窮苦之地,正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湞陽縣的百姓就是其中的典型,土匪遍地,惡霸橫行。

再有地方氏族剝削百姓,在他們的壓榨下,百姓困窘,民不聊生,時常有受不了被豪族欺壓而反抗的事情發生。

湞陽附近山區還有一波數千人的蠻族山寨,佔據了周圍的山林,攔路搶劫什麼的幾乎是家常便飯,偶爾造個反,攻打一下縣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也正是因爲此地形式險惡,因此來這裡的縣令基本上都無所作爲,沒有作爲,自然也就無法升遷,慢慢的也就被遺忘了,再好的官被長時間遺忘,逐漸墮落也就無可厚非了。

地方豪族橫行,土著兇惡殘暴,官員貪腐無爲,百姓民不聊生,這就是目前劉毅面臨的困境。

一路苦趕,這一日劉毅一行來到了湞陽縣邊境,要知道這時候的嶺南可是真正的窮山惡水,有的地方連路都沒有,只能爬山,可謂是吃盡了苦頭,如今已經到了地方,衆人便商議駐紮休整一天,好好的歇息一下。

“大哥,你說我們這一趟去湞陽縣會順利嗎?”朱煜明,此次考試總排名第三十八名,在所有畢業的學子中,算是排名靠前的了。他是劉毅的鐵桿心腹,此次也被分配到了湞陽縣當檢校縣尉,不過這只是暫時的,主要是越州只有11個縣,根本不夠分的,要不然以他的能力怎麼也能分一個縣令噹噹。

除了他之外,劉毅還帶了另一個鐵桿鄭遠,以及十幾個肄業生,鄭遠是湞陽縣的同知(副縣令),剩下的人則是擔任主簿、典史、教諭等職。

不過此時這位心腹明顯有些擔憂:“聽說湞陽縣有一個林家,家主叫做林正楠,號稱林八成,說是湞陽縣的八成耕地都是他家所有,是當地的土霸王。林家人在當地爲非作歹,橫行不法,但和原湞陽縣知縣是結拜兄弟,整個湞陽縣都已經被他打點透徹了。湞陽縣的縣令也不是東西,內與氏族勾結,外和土匪有勾連,要是讓他知道我們行目的,只怕會有變故。”

第一百二十五章 辛格(2)第四十一章 醫能救人,亦能殺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房遺愛的壞毛病第九十一章 定國五策(6)第兩百零七章 先去一個地方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貴想去海軍第五十五章 長信侯第一百零五章 祭祖開始第一百零六章 水雷和地雷第九章 燒起來吧第五十七章 無題第一百零五章 我都說了些什麼啊?第三百零九章 成立海軍區第一百六十三章 準備後撤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籍軍團(3)第三十七章 叛亂起第二百零五章 變異痢疾(第十更)第六十二章 章節名有那麼重要嗎第兩百一十二章 暫時解散第一百四十章 梟雄末路(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第十一章 王玄策的雄起(4)第九十四章 李世民醉酒第一章 匆匆五年第四十九章 神兵鋒芒第一百三十七章 離開與事變第五十二章 慫貨綁匪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雪宜的小心思第一百六十四章 美洲大陸第三百二十六章 功成名就第三十七章 房遺愛和杜荷第三百九十一章 震驚~第十七章 戰艦的問題第三十四章 改進製糖工藝第六十九章風雲漸起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李貞都不曾察覺的……暗中敵人第二百零八章 心灰意冷?(第十三更)第五十二章 撿便宜的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刺殺、叛亂、進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六十八章 怪異的殺手鐗第八十四章 獻俘大典(5)之先聲奪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圖謀少年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七十四章 大唐兵鋒第三十章 南海盜王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各自算計第兩百一十五章 章節名去相親去了(四千字)第六十九章 怪事第十三章 王玄策的雄起(7)第八十三章 論功行賞(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死有餘辜第三百七十九章 房遺愛的大招(下)第六十章 未來的打算第二百三十四章 立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威如獄,犯者無赦第兩百四十二章 驚人的日流水第兩百五十三章 斂財有方的侯君集第二十五章 傳說中的惡人先告狀第七十九章 後果嚴重第兩百七十九章 移民大風潮第二十一章 四號區域(五千字)第二百二十六章 處理方法——開除國籍第五十五章 長信侯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四十六章 李淵第兩百七十一章 李思前的安排第五十六章 《析衙策》+較量開始(四千字)第兩百四十八章 認出來了第十八章 李元昌攔路第九十九章 強悍的大食帝國(2)第一百五十七章 圍攻莊園第五十七章 飯桶崛起第一百零九章 誤會一場第一百四十章 羅林的絕境第四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三十六章 血煞令第一百章 大典開始之前第八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五十章 忽悠,哦不,是講解第一百四十二章 梟雄末路(完)第一百七十二章 撫卹金的問題(四千字)第五十二章 秘密武器第兩百五十四章 斂財有方的侯君集(2)第四十五章 被困與救援第三十章 先做出來試試第一百三十一章 罷免唐儉第一百一十一章 漢文明的影響力第十一章 聖皇子號(三千字)第九十二章 走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兩百六十六章 奇葩的高陽第一百零三章 信物(下,三千字)第八章 囂張的竇家(2)第三百一十九章 恨意沖天第二百一十六章 本王相信你(第二十一更)第一百零二章 王亭初的主意第三十六章 出征第二章 鬧了個烏龍
第一百二十五章 辛格(2)第四十一章 醫能救人,亦能殺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房遺愛的壞毛病第九十一章 定國五策(6)第兩百零七章 先去一個地方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貴想去海軍第五十五章 長信侯第一百零五章 祭祖開始第一百零六章 水雷和地雷第九章 燒起來吧第五十七章 無題第一百零五章 我都說了些什麼啊?第三百零九章 成立海軍區第一百六十三章 準備後撤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籍軍團(3)第三十七章 叛亂起第二百零五章 變異痢疾(第十更)第六十二章 章節名有那麼重要嗎第兩百一十二章 暫時解散第一百四十章 梟雄末路(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第十一章 王玄策的雄起(4)第九十四章 李世民醉酒第一章 匆匆五年第四十九章 神兵鋒芒第一百三十七章 離開與事變第五十二章 慫貨綁匪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雪宜的小心思第一百六十四章 美洲大陸第三百二十六章 功成名就第三十七章 房遺愛和杜荷第三百九十一章 震驚~第十七章 戰艦的問題第三十四章 改進製糖工藝第六十九章風雲漸起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李貞都不曾察覺的……暗中敵人第二百零八章 心灰意冷?(第十三更)第五十二章 撿便宜的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刺殺、叛亂、進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六十八章 怪異的殺手鐗第八十四章 獻俘大典(5)之先聲奪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圖謀少年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七十四章 大唐兵鋒第三十章 南海盜王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各自算計第兩百一十五章 章節名去相親去了(四千字)第六十九章 怪事第十三章 王玄策的雄起(7)第八十三章 論功行賞(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死有餘辜第三百七十九章 房遺愛的大招(下)第六十章 未來的打算第二百三十四章 立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威如獄,犯者無赦第兩百四十二章 驚人的日流水第兩百五十三章 斂財有方的侯君集第二十五章 傳說中的惡人先告狀第七十九章 後果嚴重第兩百七十九章 移民大風潮第二十一章 四號區域(五千字)第二百二十六章 處理方法——開除國籍第五十五章 長信侯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四十六章 李淵第兩百七十一章 李思前的安排第五十六章 《析衙策》+較量開始(四千字)第兩百四十八章 認出來了第十八章 李元昌攔路第九十九章 強悍的大食帝國(2)第一百五十七章 圍攻莊園第五十七章 飯桶崛起第一百零九章 誤會一場第一百四十章 羅林的絕境第四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三十六章 血煞令第一百章 大典開始之前第八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五十章 忽悠,哦不,是講解第一百四十二章 梟雄末路(完)第一百七十二章 撫卹金的問題(四千字)第五十二章 秘密武器第兩百五十四章 斂財有方的侯君集(2)第四十五章 被困與救援第三十章 先做出來試試第一百三十一章 罷免唐儉第一百一十一章 漢文明的影響力第十一章 聖皇子號(三千字)第九十二章 走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兩百六十六章 奇葩的高陽第一百零三章 信物(下,三千字)第八章 囂張的竇家(2)第三百一十九章 恨意沖天第二百一十六章 本王相信你(第二十一更)第一百零二章 王亭初的主意第三十六章 出征第二章 鬧了個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