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豈敢懷疑皇上聯合外人謀害王浪軍,不顧天下百姓死活?”
長孫無垢止步轉身,向着李二盈盈一禮說道,心裡在滴血。
曾經聽王浪軍說過一句話:解釋就是掩飾!
心裡沒鬼,君子坦蕩蕩,又何須解釋?
再說了,是非成敗自有公論。
輪誰也不能隻手遮天。
李世民眼見長孫無垢徹底恨上自己了,扎心的說道:“觀音婢,你我夫妻情重,還能回到從前嗎?”
“或許吧!
即是夫妻同命鳥,自當同心同德,至死不渝!”
長孫無垢話不多說,也盡撿好聽的說,正說反話。
若是長孫無垢對李二沒有情感,那是騙人的。
或許王浪軍沒有出現在這個世上,整出這多事,讓李二暴露出本質缺陷,也不會影響到夫妻情感。
可如今全變了。
情感尚存,但僅限於根深蒂固的時代觀念,限制着個人情感放不開。
剩下的理念追求,似乎都在這段時間走向極端,兩極分化了?
當然,長孫無垢也希望李二能夠浪子回頭,但是帝王尊嚴會向人屈尊降貴嗎?
只怕未必?
李世民聽着刺耳,扎心的說道:“好,朕一定會讓觀音婢重新接納朕的一切!
現在,還情觀音婢告知朕,這具印刷機怎麼操作?”
“操作印刷機,皇上暫時別想了。
首先,王浪軍提到印刷機是半自動,全憑彈簧機活加勁,促使印刷機內部的機芯齒輪運作,打印成文。
而排版的活字都是反字體,需要人工排版。
但現在沒人認識簡易字體,無法排版印刷。
這方面的學識,長樂與襄城正在跟王浪軍與狄韻學習,需要時間去消化學習,繼而印刷成文,傳揚天下!
其次,王浪軍還沒有製造出造紙機,缺少這種雪白的紙張打印成文,盯裝成冊,造福百姓。
最後,王浪軍聲稱,若想造福天下百姓,就必須指定律法。
以便約束新建的印刷廠,造紙廠等等一系列的廠礦與世人的行爲規範,走向繁榮和諧社會。
這需要大毅力,大氣魄,向世人全面發展。
唯有如此才能更快,更穩健,更安全的引領天下人締造新時代。
這其中會遇到挫折與困境,乃至受到敵對勢力的打擊。
若是沒有膽魄胸襟與抱負,稱早死了這條心。
免得最終害人害己!”
長孫無垢到是按照王浪軍的原話說了一遍,說得心酸淚目。
覺着王浪軍的仁義之舉無人能及。
對比李二的私心氾濫,霸道無情,簡直就是天地之別。
只可惜生不逢時,相見恨晚,不能成爲紅顏知己,甚是抱憾今生!
李世民若是知道長孫無垢這麼想,不知道會不會找王浪軍拼命?
反而聽傻眼了?
貌似一切權力都掌控在王浪軍手裡,沒朕什麼事?
這具印刷機,是人家王浪軍送過來噁心人的?
表面上送珍寶,送名利民望,勾起人的貪慾,只恨不能立馬實現,成爲天下人歌頌的帝位。
實際上就是打臉?
好像在說:看見沒,送你一個神物件,你都用不起。
只能幹看着,什麼也做不了。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跟我鬥,整死你?
大概就是這樣的,李二氣得吹鬍子,怎麼都沒想到王浪軍讓長孫無垢傳話打臉,噁心人,恨得七腔生煙,直上雲天。
直接摧毀了李二剛對王浪軍生出的好感。
太可恨了!
朕一輩子的氣都沒今天多?
貌似朕被王浪軍吃的死死的?
哼,未必吧?
咱們走着瞧!
李世民在心裡發狠,強行壓下充斥在身心裡的怒火,接話說道:“好,朕會向世人公佈王浪軍的豐功偉績。
也會誠心實意的與王浪軍合作對外,聯手締造新時代!”
“妾身拭目以待,預祝皇上聯合王浪軍締造新時代。
不過皇上最好提醒長樂與襄城,放開心扉,不要有任何顧忌,當以興盛天下爲己任接近王浪軍學習知識。
切莫拋棄公主的尊貴,與滿朝嫡女爭風吃醋,惹怒了王浪軍,受害的只會是她們二人與天下百姓!”
長孫無垢眼見沐浴朝陽的李二,似乎改觀了一些,刻意提醒了他一句。
言外之意就是告誡李二不用利用兩位公主去算計王浪軍,那會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李世民臉上掛不住了。
王浪軍來打臉也就算了,還讓長孫無垢一再打臉,算什麼?
真是可恨啊!
李世民氣得呼吸急促,吹動着鬍子說道:“好,觀音婢有心了,朕自當教導長樂與襄城,遵循婦德,全心全意的輔助王浪軍,爲民請命,爲天地立心,繼往聖開絕學!”
這話說的誠懇而慷慨激昂。
只是透着顫音,隱藏在殺氣。
長孫無垢感觸到了,暗中哀嘆一聲,還真是王浪軍說的那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妾身誠心往顧,還望皇上垂憐天下蒼生,莫要意氣用事,誤了長樂與襄城的終生,讓外人撿便宜!”
“哈,那也要看王浪軍過不過得了滿朝嫡女的投懷送抱……”
長孫無垢與李二打嘴仗,各懷算計在心頭。
說的全是王浪軍的好賴話。
冥冥中都在爲王浪軍渡過桃花劫而擔憂。
此時此刻,就在王浪軍的感知之內,太原王氏府上,突現出新情況,聚焦了王浪軍的心神,注意力。
“王珪,你可是當朝重臣,爲何剛纔對王浪軍針對你太原王氏的說詞,一言不發?”
魏徵沐浴在朝陽下,引領着衆臣抵近王珪府邸,不淡定的詢問。
這個王珪表現得太正常,反而有妖了。
擱在以前,只要不波及到太原王氏的利益,王珪多半不吱聲,習以爲常,見慣不怪了。
然而,王浪軍擺明了拿太原王氏開刀,雖然全說在理上,但是王珪怎麼就仍由王浪軍詆譭太原王氏?
王珪哪裡是衆臣想的那樣?
其實王珪早就把王浪軍恨之入骨,但介入王浪軍睚眥必報的脾性,不敢聲張惹禍上身罷了。
哪怕是王浪軍要抄了太原王氏,駐長安城的府邸,也不打緊。
考慮到總資產藏在太原老家,王珪渾不在意的接話說道:“各位大人,別拿本官開涮了。
本官再傻,也不會看不見王浪軍先後抄了太子與皇子的府邸,動了皇室的財物,本官自是比不上太子皇子,哪能不認栽啊?”
“唉,這是王浪軍的奸計,仗着自己與皇上有什麼約定,給我們來了一招殺雞儆猴啊!”
“胡大人休要無的放矢,曲解皇上以太子皇子作餌,抄我們的家,大肆斂財,當心項上人頭不保啊!”
“禍從口出,各位大人慎言,我們當務之急是怎麼對付王浪軍?”
“你們怎麼對付王浪軍,本官不管,但本官會讓王浪軍吃不了兜着走,桀桀……”
衆臣猜疑不定,王珪卻在暗中譏笑。
笑得衆臣打心底裡發寒,壞了,這個死要錢的陰貨,一定是早有預謀,王浪軍要倒黴了?
顯然,衆臣不會當衆抄自個的家,那麼就會聯合起來玩死王浪軍,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