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恩蘭達札路恭死亡,天寶十六載

“啓稟大論,唐軍令您投降,免您一死!”

吐蕃的斥候將軍向恩蘭·達札路恭稟告道。

“這一次,本大論不會再後退。”

恩蘭·達札路恭握緊寶刀,目光堅定。

再次陷入窮途末路,恩蘭·達札路恭已經做好死戰到底的準備。

一個統帥一生之中怎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逃跑?

更何況恩蘭·達札路恭明白,吐蕃已經到了國破家亡的時候。

他儘可能地去佈置兵馬,用慷慨激昂的話,爲吐蕃士卒加油打氣。

但此時吐蕃士卒人心惶惶。

大張旗鼓而來,對新兵來說鼓起的勇氣早已失去。

恩蘭·達札路恭在陣前的三言兩語,並不能使士卒增添信心。

連一些騎兵都在想擺脫步兵,自顧自地突圍。

一切都和主帥提前說的不一樣,大唐竟然有這麼多兵馬。

多到讓他們心中的仇恨變成畏懼。

他們覺得自己被主帥騙了。

當年的大非川之戰,是現在許多吐蕃少年的噩夢,家家戶戶哭泣的聲音,猶在眼前,這又是一次哭泣。

恩蘭·達札路恭只爲他自己的聲望和所謂的恥辱,他聲稱“拼死則生,畏懼則死”,揚言“死入天堂,得見神靈”,不僅沒有挽回士氣,還讓吐蕃士卒出現牴觸情緒。

特別是那些吐蕃奴隸。

由於吐蕃資源被進一步壓縮,大貢大唐。

沒有戶籍的吐蕃奴隸生活比以往更困難。

原本的上等奴隸,不如尺帶珠丹在位時的下等奴隸。

全靠武士壓制!

在離心離德的情況下,吐蕃士氣低迷到極點。

“趁吐蕃陣形未穩,立刻進攻。我們只要咬牙堅持下去,吐蕃主力必潰無疑!”

段秀實向南霽雲說道。

此時,大唐聯軍也久未休息,不過士卒們生龍活虎,他們看出吐蕃主力是強弩之末,都想衝上去拼搏軍功。

“也要提防吐蕃軍絕境反撲。我軍要將吐蕃主力切割,再毀其士氣,分而殲之。”

南霽雲贊同。

唐軍不能休息,以免給吐蕃喘息的時機。

段秀實與南霽雲商議過後,先重甲步兵進前,然後甲騎具裝衝鋒,將吐蕃陣容一分爲二。

他下令諸胡部落士卒,以族部爲陣,不得亂陣,違抗者,斬!

此時,唐軍對附屬部落的威望,前所未有。

因爲這是對天將軍的兵馬!

在這些部落中,除了蘇毗、白蘭羌,其餘皆被大唐實際控制,甚至還有漢人當這些部落的官吏。

在之前的戰爭中,吐谷渾、党項、西羌、通頰、吐蕃諸部等,一敗塗地。

他們的貴族幾乎都被李瑄剷除。

而且吐蕃諸部,在大唐並不叫吐蕃,李瑄將他們以山海河爲部劃分,如積石部,青海部,柏海部,黃河部等。

蘇毗、白蘭羌完全被大唐的勢力所包圍,他們只需要每年繳納賦稅,國家自主。

一切安排好後,大唐神策軍、武寧軍、白水軍等部的重甲步兵,在天黑之前,向吐蕃進行衝擊。

在雪地中,唐軍專門訓練有標槍隊,靠近的時候會向吐蕃士卒投擲標槍。

“嗚嗚……”

夜間的指揮受限,使吐蕃的號角聲奏響不停。

“咚……咚……”

唐軍的戰鼓聲更密,聲震天地。

另一邊的李晟和曲環也已經做好進攻的準備。

同時,唐軍還派遣一部份士卒佯攻。

輕騎兵也奔騰起來,向兩邊蔓延。欲尋求與吐蕃士兵大戰。

唐軍靠近,吐蕃勉強支起盾牌。

此時,天氣驟冷,雙方的弓弦都無法張開。

吐蕃也很難再用他們擅長的投石索。

“重標槍投擲!”

指揮的唐軍將領,最先下令。

數以百計的標槍手越衆而出,他們持六尺長,如長矛一樣標槍出列。

這些標槍不僅巨長,而且槍刃還有倒勾,一旦擊打在盾牌上,敵人短時間無法取下。

此專門剋制大盾兵誕生。

“咻咻咻……” Wωω☢ ttκǎ n☢ ℃ O

標槍以一個弧度飛出。

吐蕃的前軍一直縮在盾牌後方,殺傷人數有限。

許多標槍都釘在盾牌上。

一連數波標槍投擲,使吐蕃士卒盾牌上滿是標槍。

當唐軍重甲步兵開始進攻的時候,吐蕃盾牌兵想把盾上的標槍甩掉,卻發現無論他們怎麼用力,標槍都牢牢“長”着。

在物理學的原理上,使盾牌非常笨重,無法挪動。

他們不能進一步將標槍取下,此時唐軍已經殺到他們十步外。

“殺……”

隨着一聲聲怒吼,唐軍氣勢洶洶,猛然加速衝鋒。

一瞬間,金屬碰撞如雷霆乍驚,濺起的火星好似夜空繁星。

吐蕃只在防守,而畏畏縮縮。沉重的盾牌,增加他們心裡壓抑。

唐軍勇士的長槍在重甲間探尋縫隙,總能突破吐蕃的盾牌,刺中吐蕃士卒的身軀。

士兵們的喘息聲、怒吼聲與金屬交織的尖銳聲響徹天際,腳下的雪地被鮮血浸染,又逐漸爲血紅的冰渣。

一番鏖戰,吐蕃士氣崩潰。

他們放棄盾牌退走,後背大開。

唐軍跟進,猛馳猛攻,凌亂吐蕃陣形,不斷將吐蕃屍體挑下。

“轟隆隆!”

段秀實得到前軍的稟告後,派遣重甲騎兵衝鋒,分割吐蕃陣形。

少頃,重甲騎兵如鋼鐵洪流一樣,洶涌奔騰,向吐蕃衝馳而去。

一路之上,無數吐蕃士兵被撞飛、刺死。

剛突殺入陣,吐蕃的奴隸先亂,武士獨木難支,難提大劍,只能跟風逃命。

方圓十幾裡的戰場,被甲騎具裝一分爲二。

在甲騎具裝的後方,還有上萬手持橫刀的輕騎跟隨。

至此,段秀實下令全軍猛攻。

對恩蘭·達札路恭來說,吐蕃軍唯一致勝之法,是騎兵打敗唐軍的騎兵。

他令麾下猛將率領兩萬多騎兵,進攻南霽雲率領的唐軍鐵騎。

南霽雲不畏懼,他清楚吐蕃步兵崩潰在即。

而打敗吐蕃騎兵,是對吐蕃軍的致命一擊。

南霽雲認爲吐蕃騎兵想要突圍是有可能的,他要使吐蕃騎兵不再有這種機會。

他以鐵騎爲尖刀,胡漢輕騎持彎刀與彎刀,分攻兩翼,並留有預備隊防止騎兵。

交鋒之時,南霽雲率領親衛一馬當先。

“噗嗤!”

冷夜之天,寒甲熠熠,南霽雲馭馬疾馳,長槍裂風而出,一名吐蕃將領當場被刺下馬。

他再馳進前,直突直刺,用快如閃電的銀槍斃敵。

南霽雲胯下戰馬嘶風,使他陷陣更猛,武勇猛不減當年。

在南霽雲身後,鐵騎奔涌,踏碎霜華千層。隨便是夜間,旌旗狂舞,執旗手不畏前方,勇敢跟隨。

凡唐軍騎兵所過,吐蕃騎兵盡折盡摧。

僅僅一個時辰的戰場角逐衝鋒,吐蕃騎兵就傷亡慘重。

就在此時,李晟率領五千騎兵,突擊圍堵他的吐蕃騎兵,來到吐蕃騎兵主力戰場上。

李晟勇冠三軍,年輕力壯,一槍揮擊,折戟數騎,當者辟易。

他的長槍與吐蕃的長矛彎刀相對,不過一合,就能陣斬敵騎。

李晟的加入,給予吐蕃騎兵致命一擊。

早已支撐不住的吐蕃騎兵爭先潰敗。

有的將領出身貴族,他們不顧恩蘭·達札路恭的軍令,帶着自己的隊伍突圍逃命。

更有機智的吐蕃騎兵反其道而行之,他們試圖向西突圍,跨過香日德河,從另外一條道回吐蕃。

兵敗如山倒,隨着吐蕃騎兵的敗逃,吐蕃奴隸也率先突圍逃命,他們六親不認,不辨人馬,誰當殺誰。

吐蕃步兵雖多,再也無所依靠,任由唐軍屠戮。

他們衝擊東面曲環佈置的大陣,頭破血流。

長矛和彎刀都在唐軍堅不可摧的大陣前折斷,鎖子甲在寒風中殘破。

“大論,已無勝機,當要突圍。”

一名吐蕃將領將戰場的消息彙報給恩蘭·達札路恭,並向他勸說道。

“正是因爲無法突圍,纔會與唐軍決一死戰,沒有那種機會!”

恩蘭·達札路有氣無力地說道。

他已經在寒冷的冬夜,脫下帽子,臉色凍得發青。

身邊還剩一千多名士卒爲參戰,但這些兵馬在戰場上翻不起一絲浪花。

恩蘭·達札路恭身邊的文武官吏也一臉悲哀。

他們的生死,還有吐蕃的命運,都會在此戰中決定。

“李瑄無敵!爲何連南霽雲、段秀實之流都無法戰勝,聽說那段秀實還是一介書生,難道真是我無能嗎?”

恩蘭·達札路恭跪在地上,用刀拄地。

看向無星夜的天空,恩蘭·達札路恭一瞬間陷入迷茫。

上一次,他愧對尺帶珠丹,仰天哭泣。

這一次,他愧對誰,又效忠誰?

小贊普被他和瑪祥·仲巴傑架空;老贊普被瑪祥·仲巴傑囚禁的時候,他選擇沉默。

他已經不是最初的恩蘭·達札路恭。

他不過是一個爲權力、名望利慾薰心之徒。

和以前他憎恨的權臣一模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他是真心希望吐蕃能收復青海、九曲,佔據隴右、河西,建立他心目中的“吐蕃帝國”。

但李瑄是“先知”,看透恩蘭·達札路恭的想法,一定會留下大量兵馬,並將河隴軍中最器重的段秀實、李晟、南霽雲留在柏海。

恩蘭·達札路恭又看一些垂頭喪氣的文武官吏。

敗得徹徹底底,沒有辦法了!

“我今日死,吐蕃亡也!”

“我忠於吐蕃!”

“噗嗤!”

萬念俱灰、看透一切的恩蘭·達札路恭在親信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揮刀向脖頸。

血液噴濺,他瞪大眼睛,緩緩栽倒在雪地中。

他沒有去面對這一切。

當今局勢,讓恩蘭·達札路恭明白安祿山無法戰勝天將軍。

也清楚吐蕃這十萬兵馬全軍覆沒後,舊貴族勢力和尚族會興起,他們會打着支持尺帶珠丹的口號,討伐瑪祥·仲巴傑。

而瑪祥·仲巴傑一定不會坐以待斃,他會和苯教徒,以及新軍戶團體反擊。

吐蕃最後一滴血,也會被榨乾榨淨。

恩蘭·達札路恭不想被擒,也不想面對。

追隨苯教的萬神之母,他已靈魂解脫。

這一刻,恩蘭·達札路恭一耳在天,一耳在地。

無數人喊着“大論”,恩蘭·達札路恭已聽不見……

他最後的念想,是一生之敵的李瑄,君臨雪域高原。

李瑄向貴族們發出會盟的指令,在於吉·曉瑪園中,將好不容易統一的吐蕃分裂,冠以山河之稱。

在恩蘭·達札路恭完全閉眼的那一刻,世間再無“馬重英”。

“大論……”

相比於政務大臣和將領,恩蘭·達札路恭的親衛們悲呼不止。

“噗嗤……噗嗤……”

數十名貼身親衛,齊齊在恩蘭·達札路恭屍體前自殺。

他們受到恩蘭·達札路恭的恩惠,也信奉苯教。

隨着恩蘭·達札路恭的落幕,無意志的吐蕃官吏,宣佈向唐軍投降。

當投降的號角吹奏全場,吐蕃步兵才停止無意義的反抗。

只有一些騎兵還妄想突圍逃命,他們的結果註定悲催。

翌日上午,戰鬥徹底落定。

除了極少數騎兵趁亂逃跑,其餘大多被殺被俘。

恩蘭·達札路恭的屍體,也被拿到段秀實的面前。

段秀實令人取下恩蘭·達札路恭的首級,向長安告捷。

數日後,打掃完畢戰場,段秀實親自寫下戰報,將戰損快馬發往長安。

此戰,吐蕃被直接、間接殺死五萬五千,俘虜五萬餘人。

繳獲戰馬兩萬六千匹,牛羊駝三萬餘隻,其餘軍資無計。

唐軍隸屬於柏海、青海都督府的兵馬死亡兩千餘人,傷、病五千餘人。

隸屬胡部死亡四千餘人,傷、病五千餘人。

總體來說算大勝利。

是大唐建立以來不可多得的軍功,戰略意義巨大。

同時,段秀實也提出一份策略,獻給李瑄。

他從吐蕃俘虜那裡,獲得一些吐蕃內部信息。

以及舊貴族和新貴苯教徒之間的矛盾。

吐蕃小贊普被瑪祥·仲巴傑架空,老贊普被囚禁。

由於經營十年,正常情況下無人可撼動看瑪祥·仲巴傑的威望。

但現在不一樣。

剛掌權的時候,瑪祥·仲巴傑爲鞏固權勢,消弭大非川之戰的影響,打壓貴族、尚族、佛教,提升戶籍、武士的地位。

使得百姓擁護瑪祥·仲巴傑。

段秀實認爲瑪祥·仲巴傑依舊有一定實力。

而舊貴族團體和失勢的尚族定藉機向瑪祥·仲巴傑發難。

吐蕃內戰在所難免。

大唐此戰勝利後,應該一副偃旗息鼓的樣子,並向吐蕃索要金銀珠寶,讓他們以爲大唐不會進入吐蕃。

大唐得到金銀珠寶後,隔岸觀火,坐看吐蕃內亂。

等吐蕃元氣全無的時候,令大軍進入,可不費吹灰之力滅亡吐蕃,永除邊患。

現如今大唐有衆多吐蕃人,可以輕易得到吐蕃內部的地圖,貴族、尚族信息。

經過十年醞釀,培養高原銳士。

雪域高原已無法阻擋漢人的腳步。

……

十二月初,長安落雪,似瓊花碎玉遍灑宮闕檐牙,亭臺樓榭皆披素紗。

李瑄在中書省處理政務的時候,收到段秀實的戰報。

在前幾日恩蘭·達札路恭的首級送往長安時,李瑄飛馬傳令北庭軍照舊回北庭天山,不必再去支援。

段秀實和南霽雲沒有辜負李瑄對他們的信任,完成一場漂亮的殲擊戰,給剛要起勢的吐蕃致命一擊。

看完戰報和段秀實的策令建議後,李瑄將宰相李峴、兵部尚書封常清、侍郎岑參,召來政事堂商議。

他們一致認爲段秀實的策令可行。

如果吐蕃內訌動靜大的時候,或許明年就可令柏海、青海軍出兵吐蕃,直搗黃龍。

經營吐蕃,對大唐來說太重要了。

在這個時代,吐蕃氣候溫暖,適宜農耕。

最關鍵的吐蕃的概念還未徹底成型,是漢化的最佳時機。

隨即,李瑄下詔讚賞段秀實、南霽雲、李晟、曲環等將領,表彰全軍士卒的勇敢。

他會重賞士卒,並讓兵部派官吏去調查傷殘、陣亡,撫卹士卒。

不會再由都督、將領,去彙報傷殘亡的士兵。

不是不相信南霽雲和段秀實,而是要規範制度,不能再有紕漏。

李瑄又下詔白蘭羌王和蘇毗王,讚賞他們配合大唐的功績,免除他們兩年的賦稅,並賞賜絲綢各五千匹,蜀錦各三百匹。

其他歸屬於大唐的部落,也會按照出力賞賜。

李瑄對南霽雲和段秀實也加以勳爵。

南霽雲授輔國大將軍、上柱國,封齊國公。賦予玉麟勳章!

段秀實授紫金光祿大夫,上柱國,封魏國公。賦予玉麟勳章!

李晟爲柏海都督府副都督,授雲麾將軍、柱國,封柏海郡公,賦予英雄勳章!

曲環爲青海都督府都督,授歸德將軍、上護軍,封湟水縣公。賦予英雄勳章!

其餘還有數十名將領被封賞,包括蘇毗王子、昶青等胡部胡將,被授予勇士勳章,加官進爵。

李瑄令柏海都督府和青海都督府,皆擴軍爲三萬,其中騎兵要有兩萬。

至於兵員也會由兵部在隴右招募,屆時會發往諸部。

他讓段秀實、南霽雲,安撫士卒,厲兵秣馬。

隨時注意吐蕃的動向,最好能拉攏吐蕃國內的一些貴族,打探軍情。

吐蕃的俘虜,都是上好的勞動力。

將他們押送到河西,修理、加寬從敦煌到長安的馳道。

至於出敦煌後沙漠,暫時無法大修,只能依綠洲多增加驛站,使其完全處於大唐的掌控之內。

十二月中旬,來瑱率領大軍入蜀。

張興從長安出發,等明年才能到達。

在段秀實、南霽雲打敗吐蕃的那一刻。

入西川的吐蕃軍已必敗無疑。

他們的後勤必然會被沖垮,而北伐大軍失敗的消息,足以讓士氣正盛的吐蕃軍變成霜打的茄子。

來瑱進入蜀郡的兵馬爲一萬五千。

其中一萬是精銳,五千在山南招募的新兵。

他第一時間奉太子詔書,奪去崔圓的蜀地指揮權,並將崔圓驅回長安。

來瑱拿出李瑄的詔書,白紙黑字上寫着任他爲蜀郡都督,統率劍南道的郡兵、邊軍、鄉勇。

再加上來瑱兵馬衆多,更有五千騎兵,蜀郡即便心有不服,也不敢反抗。

誰讓崔圓幹一塌糊塗呢?

十二月下旬的時候,來瑱從蜀郡出發,前往蒙陽郡的九隴城。

吐蕃東路元帥並未如崔圓所料,繼續分兩路進攻。

而是將兵馬合二爲一,共同進攻蒙陽郡。

他們試圖劫掠蒙陽郡,再入蜀郡。

九隴城爲蒙陽郡治,是一大城。

吐蕃以騎兵先發,直接攻城,以爲九隴和之前小城一樣很容易進攻。

他們異想天開,小看擁有數萬軍民的九隴。

潰敗的邊軍,和百姓自發組織的鄉勇守城,使沒有重型攻城器械的吐蕃頭破血流。

哪怕是歷史上巔峰的吐蕃,都很難攻破蒙陽。

西川人自古就將吐蕃視爲大敵,有防備意識,爲保衛家園時同仇敵愾。

有的時候,人口也是一種戰略縱深。

只有幾千人的郡頃刻間被吐蕃佔領,有三十多萬人的蒙陽郡,吐蕃寸步難行。

在九隴城碰壁後,吐蕃元帥又下令吐蕃繞道,進攻長江上游支流沱江前的導江城。

導江城依河而建,雖不是郡治,但人口不比九隴少,吐蕃連圍帶攻一共十幾日,依舊未能攻破。

在這個時間段,他們聽說恩蘭·達札路恭在柏海戰死,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

後勤已經未有保障,唐軍堅壁清野,他們很難去搶劫。

驚恐的吐蕃元帥迅速撤退。

很不巧,擔心蒙陽安危的來瑱,率五千騎兵,先至沱江。

導江令向來瑱稟告,說吐蕃已經撤退。

來瑱聽到蒙陽的戰況後,認爲吐蕃久戰不能進,正是氣勢鬆懈的時候,當機立斷,令騎兵渡過沱江。

在步兵還未趕到之際,來瑱率領五千騎兵追擊。與他同行的爲裨將李抱真。

安祿山叛亂後,安重璋和安太玄恥於與安祿山同姓,請求李瑄爲他們改名。

李瑄就將安重璋改爲李抱玉,將安太玄改爲李抱真。

入侵的吐蕃軍有騎有步,行進速度無法與唐軍相比。

在玉壘山的時候,來瑱與吐蕃軍相遇。

他令李抱真率領一隊輕騎作爲偏師,示敵以弱,引誘吐蕃騎兵。

等吐蕃騎兵追擊到時候,來瑱率領部屬突然殺出,將吐蕃騎兵擊潰。

吐蕃元帥見此,不顧步兵,慌忙遁逃,使步兵陣形大亂。

來瑱趁機掩殺,又斬五千餘首級,俘虜一萬五千餘人。

隨即,來瑱派遣郎將,進入被吐蕃佔領的西川諸郡。

吐蕃守軍望風而逃,根本不敢固守。

至此,交川郡、靜川郡、維川郡、蓬山郡、雲山郡等全部光復。

唐軍再往西佔領沒有意義。

千溝萬壑,不適合居住,只用戍堡。

要佔,就直接越過千溝萬壑,佔領吐蕃的核心。

天寶十六載,正月中旬的時候,來瑱將平復西川的捷書傳至長安。

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54章 暗度陳倉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158章 裴靈溪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45章 節制一軍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17章 楊玉環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3章 李適之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208章 太子李亨認罪,施展酷刑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61章 前鋒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31章 飛馬射纓第27章 豐安軍城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10章 詠柳第51章 火雲第12章 大案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35章 斬將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第407章 恩蘭達札路恭死亡,天寶十六載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321章 大食的最後一搏,馬璘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第64章 大舉進攻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20章 皇帝問策第25章 渭水離別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69章 李光弼夜見程圭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62章 五萬騎兵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66章 血戰高坡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進攻柏海郡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45章 節制一軍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56章 唐軍陣形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89章 王昌齡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42章 把柄第72章 心在動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11章 押官薛錯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
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54章 暗度陳倉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158章 裴靈溪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45章 節制一軍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17章 楊玉環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3章 李適之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208章 太子李亨認罪,施展酷刑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61章 前鋒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31章 飛馬射纓第27章 豐安軍城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10章 詠柳第51章 火雲第12章 大案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35章 斬將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第407章 恩蘭達札路恭死亡,天寶十六載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321章 大食的最後一搏,馬璘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第64章 大舉進攻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20章 皇帝問策第25章 渭水離別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69章 李光弼夜見程圭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62章 五萬騎兵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66章 血戰高坡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進攻柏海郡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45章 節制一軍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56章 唐軍陣形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89章 王昌齡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42章 把柄第72章 心在動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11章 押官薛錯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