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消息

貞觀十一年的十一月,大唐皇帝在洛陽貞觀殿大宴羣臣,同時招待四方蕃夷。

留守長安的雍州牧李元嘉,自然而然的缺席了這一場盛大的宴會——好在這年頭大宴不值錢,李世民隔三差五的總要辦一次,韓王也不是很稀罕。

而且臨近年底的時候,他也沒心思關注洛陽那邊的動靜了。

因爲在貞觀十二年的元日之前,也就是貞觀十一年的最後一天,韓王府舉行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場“年終總結會議”。

因爲日常生活極度無聊而導致空虛的大唐韓王,充滿惡趣味的命令管家韓山籌備了這次會議,並且硬性要求每位出席會議的王府管事都要準備一份ppt……哦不,準備一份“年終總結”,並且在會議上進行不少於半柱香時間的發言。

這裡所謂的王府,純粹是指李元嘉的“內府”。

說白了總結的是他的產業,而出席的都是他的奴僕們,並不包括朝廷給他配置的那些官員——話說起來,自從回到了長安之後,韓王府的屬官們幾乎已經名存實亡,比起潞州那邊還沒有存在感,算是已經淡出李元嘉的視線之外了。

就是這份年終總結,折騰的王府上下好一番熱鬧。

現在是貞觀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六三七年,別說王府裡只讀了一兩年書,會寫兩三千個字的年輕管事們了,就是大唐朝中的那些重臣們,又有哪個會寫年終總結這種未來的“八股文”的?

尤其是年齡大了的管家韓山,簡直都要瘋了。

不久前爲了達到李元嘉的死命令要求,韓山拉下臉皮跟着兒子學會了天竺數字,拼命努力了三個月之後才勉強懂得如何用這種數字記賬。本以爲已經熬過去了那一道難關,沒想到年終的時候大王又來了這麼一出!

於是在貞觀十一年的最後一天,窮極無聊的李元嘉終於看到了一場場好戲……

“說實話,我很失望!”

在所有人的年終總結都結束了之後,憋住了想要笑出來的衝動,李元嘉盡力讓自己的表情顯得略陰沉,同時淡淡的說道:“作爲這個韓王府的主人,我只不過是想要搞清楚自己的家底,然後知道這一年裡你們做了什麼,收穫了什麼而已……”

“……”

一個個站在原地低着頭,沒有人敢說話。

原本心裡還覺得挺可樂的,想要耍耍嘴皮子,但是看着這幫人跟鵪鶉似的完全不敢反駁的樣子,李元嘉說着說着頓覺索然無味。

見他停下了嘴,管家韓山咬了咬牙開口道:“大王,不是我等偷懶,實在是庫房裡財貨衆多,想要完全清點明白的話,沒有四五天時間絕無可能啊大王!”

“呵呵,那爲何平時不點算清楚?”

瞪了韓山一眼,李元嘉冷笑道:“清點一次之後,日常開支全部記錄下來,我隨時問不都有現成的結果?”

“……是,大王!”

心中暗暗嘆了口氣,韓山馬上就點了點頭。

學會了用天竺數字記賬、算賬之後,他當然明白大王所說的事情做起來確實不難。而且更重要的是,天竺數字讓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顯得一目瞭然,而且計算起來特別的容易,而這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杜絕府里人在這其中伸手的可能性……

如果知道韓山此時心中所想的話,李元嘉絕對是要嗤之以鼻的。

別說簡單的阿拉伯數字記賬和算賬了,就是到了未來數學發展到那麼高的水平,各種財務制度、審計制度那麼完善,難道就能擋住那些貪婪者?

別逗了。

不過在這個時代,在阿拉伯數字剛剛出現的時候,李元嘉倒是有信心能鎮住這幫人一段時間。所以等韓山再次把頭低下去之後,他沉聲道:“除了記賬要清楚、明白之後,以後每年的十二月中旬,你們要各自清點一下庫房,與賬本相互對照……”

……

在李元嘉半認真半玩笑的年終總結中,貞觀十一年的最後一天過去了。

貞觀十二年的正月,就這麼悄悄的來了。

隨着大唐中樞迴轉長安的日子越來越近,李元嘉對於從洛陽城傳來的消息也越來越重視,幾乎每旬都會看一下經過整理後送到他這裡的消息,所以很容易就知道在正月乙未,也就是正月十五的那一天,朝中發生了兩件大事。

其中之一,便和李元嘉有關。

歷史明鏡魏徵上書皇帝,認爲朝中三品以上大臣遇到親王必須下馬或者下車行禮不妥,而理由就是親王們的地位與三公相同,而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是九卿八座,見了親王就必須下馬行禮着實有些不妥。

見親王要行禮的規矩是李世民定的,皇帝對此自然是大爲不滿。

大唐皇帝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李泰等親王是自己的兒子,是天底下最尊貴的人之一,你們這些大臣憑什麼就能不尊重他們?但是大唐的開國元勳們同樣不肯相讓,認爲親王們不必太子,沒有讓三品以上大員必須畢恭畢敬的理由……

反正李元嘉收到消息的時候,三品以上官員見到親王願意下馬打個招呼也行,當沒看見揚長而去也沒有毛病了!

第二件事情,則是和一本書有關。

《氏族志》,一部記載宗族譜系的著作,由大唐皇帝李世民親自下令,許國公高士廉編纂的一本書。

看到有關這本書的消息時,李元嘉的雙眼不由得一眯。

《氏族志》編纂的理由是勘正姓氏,這是李世民的原話,但是作爲大唐皇族的一員,李元嘉很清楚自己這位二哥的目的可不是那麼簡單!

用李元嘉的理解來說,這是皇帝向門閥制度打響的第一槍!

門閥這個東西,真要說起來的話那可就長了,李元嘉也很難說得清楚,但是他唯一有一點是絕對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爲大唐皇族的一員,他天然就站在了門閥們的對立面,而且矛盾是永遠也無法調和的!

所以《氏族志》的出現,本質上講和李元嘉也有着密切的關係。

只不過無論是三品以上見親王不拜這種小事兒,還是《氏族志》這種可以贏響天下的大事,李元嘉在看過之後很快就拋到一邊去了。天塌下來有個子高的頂着,他一個小小的閒王沒有理由操心那麼多。

只不過……

當他看到一條似乎和他完全無關的消息之後,兩個瞳孔卻驟然一縮,臉色也突然大變!

第十一章 棉花的未來第四十章 做作第十三章 造紙第七十五章 想多了第一百零二章 多着呢第七十六章 麻將的功勞第九十三章 玻璃工坊搬遷第三十三章 陸明第二十章 功夫茶第七十六章 賞賜第五十九章 茶葉和民夫第七章 一千個?兩千個?第九十一章 被遺忘的火炕第七章 也不是不行第二十七章 犁和翻車第二十章 侄孫第七十二章 這錢賺的容易第八十三章 大唐芙蓉園第三十二章 十三香和茶葉第二十三章 成了?第九十二章 忘不了的火炕第七十六章 想要我這樣的人!第一章 海水曬鹽第八十八章 機會第六十五章 刨子和框鋸第七十七章 畢業第三十五章 圖紙第一章 俆王李元嘉第三十七章 尺子第十六章 昆布和紫菜第五章 書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五十一章 膨脹?第七十五章 準備第十二章 預料之中?第十三章 好日子到頭第八十五章 出風頭的機會第十三章 決心第六章 韓王李元嘉第四十四章 最信任的人第三十五章 一百畝第十五章 不好辦啊第五十九章 客人第九章 縮水版字典第九十三章 看出什麼名堂來了?第七章 跟着我讀書好了第八十三章 心動與心驚第六十七章 活字印刷難啊!第五章 頭疼的老房第二十八章第四十六章 改進第四十一章 喜事第四章 進度第十四章 抵達第七十三章 沒有用的水泥第八十一章 被禁止的馬掌第十四章 抵達第十三章 造紙第二十二章 不可能了第六十六章 只是爲了好看?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二章 宅子第六十四章 古怪的字體第四十六章 完成第五十章 有毒第一百零六章 一個都不能放過第三十章第一百零七章 定價與版號第十二章 美食第八十章 紙幣第一百零四章 用兵第四十三章 不是那麼好拿的第九十章 燥熱的正堂第三十五章 很簡單第三十七章 太厲害了第十二章 火炕第三十章 又是一次機會第三十六章 入宮第二十二章 水車第一百章 一千壇和翻倍第五十六章 擔心第五十一章 戰略物資第二十八章第七章 雍州牧第二十二章 宅子第五章 衣食住行第二十四章 自有計較第五十章 開心的李元嘉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二十八章第三十六章 入宮第七十七章 各大工坊第六十一章 驚喜第四十一章 喜事第七十一章 準備就是了第二十一章 醫書第五十七章 好事兒第五十三章 圖紙第五十二章 五百畝第四十八章 三百貫
第十一章 棉花的未來第四十章 做作第十三章 造紙第七十五章 想多了第一百零二章 多着呢第七十六章 麻將的功勞第九十三章 玻璃工坊搬遷第三十三章 陸明第二十章 功夫茶第七十六章 賞賜第五十九章 茶葉和民夫第七章 一千個?兩千個?第九十一章 被遺忘的火炕第七章 也不是不行第二十七章 犁和翻車第二十章 侄孫第七十二章 這錢賺的容易第八十三章 大唐芙蓉園第三十二章 十三香和茶葉第二十三章 成了?第九十二章 忘不了的火炕第七十六章 想要我這樣的人!第一章 海水曬鹽第八十八章 機會第六十五章 刨子和框鋸第七十七章 畢業第三十五章 圖紙第一章 俆王李元嘉第三十七章 尺子第十六章 昆布和紫菜第五章 書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五十一章 膨脹?第七十五章 準備第十二章 預料之中?第十三章 好日子到頭第八十五章 出風頭的機會第十三章 決心第六章 韓王李元嘉第四十四章 最信任的人第三十五章 一百畝第十五章 不好辦啊第五十九章 客人第九章 縮水版字典第九十三章 看出什麼名堂來了?第七章 跟着我讀書好了第八十三章 心動與心驚第六十七章 活字印刷難啊!第五章 頭疼的老房第二十八章第四十六章 改進第四十一章 喜事第四章 進度第十四章 抵達第七十三章 沒有用的水泥第八十一章 被禁止的馬掌第十四章 抵達第十三章 造紙第二十二章 不可能了第六十六章 只是爲了好看?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二章 宅子第六十四章 古怪的字體第四十六章 完成第五十章 有毒第一百零六章 一個都不能放過第三十章第一百零七章 定價與版號第十二章 美食第八十章 紙幣第一百零四章 用兵第四十三章 不是那麼好拿的第九十章 燥熱的正堂第三十五章 很簡單第三十七章 太厲害了第十二章 火炕第三十章 又是一次機會第三十六章 入宮第二十二章 水車第一百章 一千壇和翻倍第五十六章 擔心第五十一章 戰略物資第二十八章第七章 雍州牧第二十二章 宅子第五章 衣食住行第二十四章 自有計較第五十章 開心的李元嘉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二十八章第三十六章 入宮第七十七章 各大工坊第六十一章 驚喜第四十一章 喜事第七十一章 準備就是了第二十一章 醫書第五十七章 好事兒第五十三章 圖紙第五十二章 五百畝第四十八章 三百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