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

別人的軍隊可以劫掠百姓,騎男霸女,甚至還管制不了,但李嘉卻認爲,自己的軍隊絕對需要管制,而且,絕對不存在欺男霸女的現象。

雖說不至於凍死不拆屋,但強大的憲兵司絕對會教他們做人。

“天災人禍,百姓們心急如焚,都在照料自己家的田地屋宅,還讓他們修河堤,民力堪憂,而練兵大營天天吃飽喝足,體力正盛!”

“如今練兵大營已經操練了月餘,數萬將士撒了無數的汗水,技巧等無須贅述,淮南軍本就精銳,再提升也無多少,但唯有軍紀,雖說不斷強化,但卻未見其效,不知真假!”

“如今,恰好天不遂人願,暴雨連綿,長沙府乃湖南首府,不可破壞,讓大軍去修建堤壩也好,萬衆一心,軍紀如剛,更能爲百姓造福。”

說到這,李嘉有一股強大的自信,他非常相信,自己的軍隊軍紀絕對是經受住磨練,從而真正的成爲一直強軍。

這天底下,強軍少嗎?不少。

東京的禁軍二十萬,但哪怕郭榮不斷的改造,軍紀依舊紊亂,比如宋軍破蜀,被花花世界給迷惑,劫掠不堪,有組織的進行燒殺劫掠,貧困多年的中原怎麼能與安穩的蜀地相比,當時的宋軍統率王全斌,直接放開手腳,大肆劫掠,屠殺。

入蜀宋軍軍紀敗壞,暴行不斷,不僅大肆殺害後蜀降兵,還對當地人民極其殘忍。史載,有宋兵將領“割民妻乳而殺之”,連趙匡胤得知後,都不禁哀嘆:“婦人何罪,而殘忍至此。”

到了東京,有人告發王全斌,隱藏金銀、犀玉、錢帛十六萬七百餘貫。又擅自打開豐德庫,致使失去錢幣二十八萬一千餘貫。

這是什麼概念?差不多是舉國之財了,但卻很有可能是得到趙匡胤的准許,不然這種有組織的劫掠是不可能發生的,而且,宋軍沒有人被懲處,就連統帥王全斌,羣臣皆言可斬,但趙匡胤卻放了他,收其權養老。

統帥都這樣,北宋朝廷得到的更多,蜀中的錢財十餘年才運送完畢。

可能趙匡胤想收斂錢財,收不住士兵的手;還有可能王全斌爲了後半生,也是爲了斷絕趙匡胤的懷疑,主動在蜀地劫掠,斷自己的根基。

果然,富庶的蜀地從此成爲北宋的火藥桶,數十年後爆發更大規模的王小波李順之亂,直到張詠治蜀,蜀地才漸見太平。

爲了鞏固統治,北宋不準蜀地有銅,用鐵錢剝削蜀民,然後催生了交子……

但不管怎麼說,宋軍的軍紀,並不好,這是事實。

或者兩者都有,宋軍入蜀,正是公元964年,大宋建立五年,吃了後蜀,北宋纔有餘力敢統一天下,但由此可見,蜀地真是大禮包包。

沒道理,區區北宋六十六天就攻陷了蜀地,咱們大唐卻不行?

扯遠了,迴歸正題,契丹人強嗎?也強,但他們的軍紀卻更差,劫掠中原,然後失去了中原;黃巢強嗎?流竄天下,打的唐軍潰不成軍……

軍紀在某種層度來說,與強軍並沒有等價關係,但軍紀,卻象徵着朝廷對於軍隊的控制力,以及人心。

秦末,劉邦入漢中約法三章,項羽入漢中大肆劫掠,把阿房宮都燒了,甚至還把秦始皇的陵墓打開,把兵馬俑的武器都奪了,所以你看到兵馬俑的兵器;元末,軍隊強大與否,朱元璋肯定排不上第一,但軍紀,他卻可以排行第一。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劫掠會讓軍隊散漫,不聽指揮,作戰力下降,甚至還危及統治。

“既然如此,下臣自當遵從!”刁廣諄想了想,再回憶一下禁軍這幾個月來的軍紀,發覺其果真是秋毫無犯,不負強軍之名,心中就有了些底氣,首肯下來。

皇帝的命令,自當要遵從,很快就傳到了練兵大營。

“這不會假傳旨意吧?”李威看着聖旨上的內容,驚訝莫名,從未聽過軍隊幫地方修葺堤壩,而且還幫百姓修房子的,簡直是千古奇聞。

“不可能是假的!”李信眉毛雖然皺起,但卻依舊沉穩,“這個印戳是陛下的無疑,而且擬旨的翰林字跡也是相熟的,貨真價侍的聖旨!”

“這西北軍與淮南軍,本就與禁軍不同,如今才整訓月餘堪堪知曉軍規,與禁軍差距極大,咱怕出亂子!”李威一本正經的說道:“我對這些人,沒有信心!”

“不妨事,憲兵隊會監督他們的,而且,收起他們兵器,我還會稟告聖人,調遣羽林軍過來,就地監督,料他們也不敢有甚動作!!!”

李信眼眸中寒光一閃,李威見之,也不得不吞了口唾沫,這小子心狠,這月餘,軍棍打斷了五百根,被殺的也有數十人,由於白淨,還得了一個“白麪閻羅”的花號。

自己由於心善,反而得了“黑麪菩薩”的花號,令人哭笑不得。

“我不去,外面下着大雨,若是風寒了咋辦?”

聽到軍令,田常躺在臥榻上,沉聲說道。

“可咱們都穿着蓑衣,許多大夫都集結起來,有病立馬能治!”副都頭苦口婆心地勸說道。

前些時日大比,摔跤比賽得了第二名,於是就提拔到了都頭,擁有獨立的房間,剛躺下,就聽到這樣的軍令,他就氣不打一處來,這些時日的怨氣一股腦的使了出來:

“咱當兵吃糧,就是殺人的,撒泡尿就打屁股,天天跑步,咱腿都細了,如今卻要去修堤壩,這算個甚?咱可是屍山血海中出來的,手中的大刀長槍慧使的比誰都好,怎能去拿鋤頭、背石頭?”

哼哧了幾聲,他躺在牀榻上,嘴裡叼着雞腿,不動分毫,對於副都頭的勸說,一點也機會。

“都頭,憲兵隊的人黃狗子要來了,他們正在旁邊的帳篷呢,一會兒就到了!”副都頭無奈地說道。

“該死的黃狗子!”田常連忙起身,碩大的身體讓牀榻吱吱作響,身上的蓑衣立馬就穿上了。

“讓兄弟們都起來集合,修河堤去——”他大聲吼叫着,不時地張望,表明自己的決心。

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感言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修)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
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感言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修)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