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青陽書院

州府大人走了,帶着滿足的笑容,肯定是有什麼好事情。

陳九自己坐在屋子裡面沉思,這件事自己雖然說有一點的利益損失,但是不大,最關鍵的是能夠與州府大人拉扯上關係,還與徵繳大軍能夠有了牽連,那絕對是值得的。

徵繳大軍可是朝廷最爲強大的軍隊,就算是修士,宗門面對着徵繳大軍也要退避三舍,毫不客氣的說,徵繳大軍所過之處羣雄退避。

陳九看着手中的諸子經文,然後摸摸下巴:“今天應該可以報名了吧”。

青陽書院乃是整個帝國最爲有名的十三座學院之一,歷史悠久,甚至能夠追溯道前朝。

青陽書院離陳九的酒樓並不算遠,只有幾條街之隔,早晨的時候甚至能夠聽到青陽書院的學子早讀。

陳九走下樓,吩咐了老掌櫃一些個事情之後,就慢悠悠的向着青陽書院走去。

不愧是歷史悠久的大書院,遠遠的看着那飽經風雨的大門,也能夠感受到那一股滄桑悠久的歷史氣息。

書院是有看門的護院的,作爲整個州府都有名的書院,當然不是每個人想進就能進的。

“我是來報名的”看着一臉凶神惡煞的護院,陳九不待其開口,就直接說了來意。

護院審視了陳九一眼,看着陳九那一身做工不菲的衣衫,將大門讓開:“進去之後左拐”。

映入眼簾的不是想象中的書舍,而是一片樹林,在樹林中有一條條小道。

順着小道,路過一潭溪水,甚至站在橋上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魚。

書院座落在風景勝地嶽麓山清風峽口,三面環山,層巒疊翠;前臨湘江,碧波盪漾。名山美水,前依後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爲一體,高度協調。

從湘江西岸的牌樓口,直往山巔,早有古道聯通,形成一條風景中軸線,嶽麓書院就建在此中軸線上的中點。書院海撥約100米,現佔地2.5萬餘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7000餘平方米。

院前有天馬、鳳凰二山分峙兩旁,儼若天然門戶,古代其前後有朱張渡、柳堤、梅堤、詠歸橋、翠微亭等景點相伴;

院後沿中軸線而上,有愛晚亭、舍利塔、古麓山寺、白鶴泉及近代修建的蔡鍔墓、黃興墓等著名景點相托,其它景點星佈於中軸線的兩側。書院的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依次居中軸線而建。

文廟、專祠及半學齋分建中軸線的北側;教學齋、白泉軒、園林、碑廊等分建於中軸線的南側。

整個院內,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臺樓閣,古樸典雅;佳花名木,姿態各異;碑額詩聯,比比皆是。

這充分體現了古書院攻讀經史、求索問道、賦詩作聯、舞文弄墨的特色。

青陽書院現存建築有山長居室、師生齋舍、授業講堂、藏書樓閣、聖廟專祠、園林碑廊。再加一院前的二亭(風雩亭、吹香亭)二池(飲馬池、黌門池)及院後的參天古木、茂林修竹,堪稱當今海內外保存得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書院文物。

若將清人所闢的書院八景(柳塘煙曉、桃塢烘霞、風荷晚香、桐蔭別徑、曲澗鳴泉、碧沼觀魚、花墩坐月、竹林冬翠)進一步修整完善,具體體現其佳景妙處,則更美不勝收。

青陽書院書院門樓由櫺星門、泮池、禮聖門、禮聖殿等到主要建築組成。

門樓高約6米。磚木結構,四坡式二層。頂層,四斜脊,尖端起翹。檐下爲磚砌長牆,裝飾有趾形花瓣和棱形圖案。第二層與上層同,檐下以磚砌方形磚柱。門樓中鑲嵌有明代江西提學副使、文學家李夢陽書“白鹿洞書院”橫額。

櫺星門古代傳說“櫺星”即“文星”,以它命門,意即此處人才輩出,爲國家培育棟樑之才之意。

門爲牌坊式,六柱五間,二層石樑連接。中樑刻有纏枝牡丹,石抱鼓擴柱病,飾海波紋,刀法粗獷簡練。

櫺星門後爲泮池。歷史上稱學宮前的水池爲泮池。“泮者教化也”。池呈長方形罷,池上建有一座拱形石橋,橋兩側裝有花崗岩的欄杆和欄板。原名泮橋,現名狀元橋。

禮聖門,即書院正門,原稱先師廟門,或稱大成門。門十扇,木門廊式,爲空心幾何形圖案,裙板爲平面木板,兩側爲閣樓,硬山頂,屋脊東西兩頭飾陶龍。正門四柱五間。全長22。10米,高7。30米。門楣上懸掛着“正學之門’的匾額。

朱子祠,祠爲磚木結構,硬山頂,灰瓦白寺,平面呈長方形,四柱五開間,祠內中立朱子自畫像石刻,像左立《文公朱子專祠碑記》,右立《青陽書院學規》,上懸唐熙手書“學達性天”金字匾額。步入祠內,大有“南渡儒林傳,先生第一人”之概。

報功祠,在朱子祠之西,“有功於洞之學者”。原稱先賢祠、三賢祠。

丹桂亭,在院的中部,建於長方形臺基上,木結構,歇山頂,四斜坡式,四斜坡式,正脊磚砌,四挑檐,四木柱去撐,斗拱上託,花崗岩圓鼓式柱礎,素面。中立“紫陽手持丹桂”碑。

書院門樓的東側爲青陽書院。

這組建築是書院的主體,各建築體均從不同角度體現了它的實用性,其主要建築有御書閣、明倫堂、白鹿洞、思賢臺等。

閣爲木構建築,二層,平面呈方形,周環走廊。二層正中有“御書閣”豎額。

廡殿頂閣爲木構建築,二層,平面呈方形,周環走廊。二層正中有“御書閣”豎額。廡殿頂,翹角宏偉。閣外柱有題聯:“泉清堪洗硯,山秀可藏書”。

明倫堂,又名彝倫堂。磚木結構,白寺灰瓦,人字形硬山頂,四開間,前有走廊。明倫堂系書院授課的地方,故外懸掛有“鹿與遊,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仁智獨得之天”的對聯,以鼓勵生員用心攻讀,以獲得“仁智獨得之天”。

石洞爲花崗岩砌,呈券拱形,高4米,寬4。15米,深6。35米。洞右有石臺階,拾級而上,可登思賢臺。

思賢臺,築於明嘉寓“睹臺思賢”之意,故名思賢臺。

臺平面呈正方形,亭爲木結構,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頂,雙層斗拱託檐,中開一門,四邊有木製花窗,前護花崗石質圍欄。

曾有人云:“空中樓閣,靜裡乾坤。”

青陽書院之東爲延賓館,其主體建築名爲春風樓,木結構,歇山頂,翹角,香檐,下樓外伸,由四根圓立柱支撐着,形成外廊。面闊15米,進深8米,上下兩層。顯得既莊嚴,又寧靜。寓宴請賓客之意。樓兩側建成有兩排廂房。

在飛閣流丹的古建築羣中,數以百計的歷代題詠碑,分東西兩碑廊安置其間,爲書院憑增了幾分古樸的氣氛。

書院的建築羣,主要建築均對稱地佈置在中軸線上,如果將此建築比做“凝固的樂章”,那麼,其中的臺、堂、閣、殿,就是這部樂章中的華彩樂段,充分抒展着一個綿延數百年的主題。凝眸靜觀書院內那文采紛呈的匾額對聯,那數以百計理念化的古碑,那疏密有致的嘉木芳卉,無不透露出濃郁的文化氛圍。

院前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史貫道溪。溪上架有一座古橋,稱枕流橋。橋爲石構,兩旁有護欄,橫跨貫道溪,橋下溪流奔涌,大石枕之,有朱熹書“枕流”石刻,故名。橋長12。5米,寬3。2米,高約10米。

詩云:“峽急豈有心,臨橋石相激;驀驚橋上聽,夕陽人獨立。”描述了此橋的險要。貫道溪中的崖石上,題刻有“白鹿洞”、“隱處”、“釣臺”、“漱石”“流杯池”等,石刻創造出深厚的文化氛圍,使這裡真正體現出“泉聲鬆韻點點文心,白石寒雲頭頭是道”的韻味。

“莫問無空庵外事,此心聊與此山同”。青陽正是以這樣的獨立精神和超逸情懷,塑造着她的不朽。

第643章 強煉三生石,大戰羣雄單章第528章 裂土封王,諸般反應第90章 三十三層白玉階第61章 做鬼也**第113章 院長詢問第547章 使者覲見第62章 莽牛勁第72章 粉碎真空第396章 返回上京,有客上門第302章 祭煉劍丸第59章 翻臉第321章 造化七重天,大周人皇第729章 妖皇臨地府,大劫現端倪第717章 箭殺巫修,妖妃始動第629章 折服第310章 放榜,衆生百態第688章 妖族始動第456章 吞噬第438章 第一天尊與遠古真正隱秘第182章 這個世界也有蘭若寺嗎?第250章 丁浩借血,世界種子第90章 三十三層白玉階第113章 院長詢問第764章 黑袍道祖vs血神君第456章 吞噬第655章 蒼天之力,悲憤的巫子第131章 氣運見底,風來雨聚第597章 鎮壓琅琊山下,陳乾的算計第698章 峰迴路轉,首陽山動第688章 妖族始動第742章 蒼天一指第402章 討逆候,封地清池第59章 翻臉第488章 再見小白,那一抹風情第497章 銀符籙,袖裡乾坤之術第209章 手段第725章 新帝登基,陳九的野心第429章 現身,殺人立威第88章 反目成仇第60章 牡丹花下死第314章 鬥法天魔道第302章 祭煉劍丸第270章 再遇燕赤霞,神通大戰第438章 第一天尊與遠古真正隱秘第232章 算計第324章 因果化劫第737章 山河統攝大帝刑罰真君,神庭封號“胤”第685章 巫子出手,嘆之奈何第249章 域外血神教丁浩第285章 劍道第737章 山河統攝大帝刑罰真君,神庭封號“胤”第222章 太師之子第360章 祭祀之術,南疆異變第230章 又見洛神第309章 杯中玄奧開洞天第458章 吞噬三十三重天第508章 慘敗重創,轟入虛空第158章 奇異的突破第240章 牛頂歸來,三大異人第四百四十七章第15章 採氣,天道倒灌第213章 武者刺殺第279章 第七神通,時光長河第373章 三箭破水師第16章 剪紙爲月第24章 退妖,和尚離去第778章 好大的一盤棋第509章 蒼天之力,馬瑞的發現第798章 朝小漁的身份與禁忌海真正隱秘第430章 煉死地族之人第124章 旱魃第581章 金絲大尊,禹州形勢第192章 新洛神第211章 擬物化形第762章 荒古一卷vs輪迴之力第309章 杯中玄奧開洞天第58章 金口玉言第57章 辯機第351章 反應第766章 鎖妖塔與上古妖神第45章 陰司召喚第48章 武道境界第572章 面聖交託虎符,人皇病危第347章 會試開始,大家族的優勢第473章 鬥戰勝猿第46章 考試,聖賢之言第209章 手段第237章 古寶震天弓,穿雲箭第449章 三件寶物,封神榜現世第243章 攝魂道祖,冰封十里第400章 進攻面聖,削壽千年第534章 難纏的地族第148章 水神寶藏第303章 天劫現身諸天驚,洗練劍丸神禁出第507章 掀翻十萬大山,妖皇趕到第340章 風波起,各方博弈第565章 斗轉星移,強悍的妖皇第148章 水神寶藏第484章 異變突起,失蹤的封神榜
第643章 強煉三生石,大戰羣雄單章第528章 裂土封王,諸般反應第90章 三十三層白玉階第61章 做鬼也**第113章 院長詢問第547章 使者覲見第62章 莽牛勁第72章 粉碎真空第396章 返回上京,有客上門第302章 祭煉劍丸第59章 翻臉第321章 造化七重天,大周人皇第729章 妖皇臨地府,大劫現端倪第717章 箭殺巫修,妖妃始動第629章 折服第310章 放榜,衆生百態第688章 妖族始動第456章 吞噬第438章 第一天尊與遠古真正隱秘第182章 這個世界也有蘭若寺嗎?第250章 丁浩借血,世界種子第90章 三十三層白玉階第113章 院長詢問第764章 黑袍道祖vs血神君第456章 吞噬第655章 蒼天之力,悲憤的巫子第131章 氣運見底,風來雨聚第597章 鎮壓琅琊山下,陳乾的算計第698章 峰迴路轉,首陽山動第688章 妖族始動第742章 蒼天一指第402章 討逆候,封地清池第59章 翻臉第488章 再見小白,那一抹風情第497章 銀符籙,袖裡乾坤之術第209章 手段第725章 新帝登基,陳九的野心第429章 現身,殺人立威第88章 反目成仇第60章 牡丹花下死第314章 鬥法天魔道第302章 祭煉劍丸第270章 再遇燕赤霞,神通大戰第438章 第一天尊與遠古真正隱秘第232章 算計第324章 因果化劫第737章 山河統攝大帝刑罰真君,神庭封號“胤”第685章 巫子出手,嘆之奈何第249章 域外血神教丁浩第285章 劍道第737章 山河統攝大帝刑罰真君,神庭封號“胤”第222章 太師之子第360章 祭祀之術,南疆異變第230章 又見洛神第309章 杯中玄奧開洞天第458章 吞噬三十三重天第508章 慘敗重創,轟入虛空第158章 奇異的突破第240章 牛頂歸來,三大異人第四百四十七章第15章 採氣,天道倒灌第213章 武者刺殺第279章 第七神通,時光長河第373章 三箭破水師第16章 剪紙爲月第24章 退妖,和尚離去第778章 好大的一盤棋第509章 蒼天之力,馬瑞的發現第798章 朝小漁的身份與禁忌海真正隱秘第430章 煉死地族之人第124章 旱魃第581章 金絲大尊,禹州形勢第192章 新洛神第211章 擬物化形第762章 荒古一卷vs輪迴之力第309章 杯中玄奧開洞天第58章 金口玉言第57章 辯機第351章 反應第766章 鎖妖塔與上古妖神第45章 陰司召喚第48章 武道境界第572章 面聖交託虎符,人皇病危第347章 會試開始,大家族的優勢第473章 鬥戰勝猿第46章 考試,聖賢之言第209章 手段第237章 古寶震天弓,穿雲箭第449章 三件寶物,封神榜現世第243章 攝魂道祖,冰封十里第400章 進攻面聖,削壽千年第534章 難纏的地族第148章 水神寶藏第303章 天劫現身諸天驚,洗練劍丸神禁出第507章 掀翻十萬大山,妖皇趕到第340章 風波起,各方博弈第565章 斗轉星移,強悍的妖皇第148章 水神寶藏第484章 異變突起,失蹤的封神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