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諫議

“小弟封侯,母親似乎並不是很高興。”

福康公主回過頭來道。她雖然還沒正式嫁入方家,但與方林感情甚篤。而且已經得到了皇室的默允和武穆的祝福。幾乎和嫁入方家沒什麼區別了。說起方雲的時候,下意識的就從方林的角度出發了。

“母親從來都不是那種追逐名利的人。否則的話,在上京城,也不受這麼多貴婦、夫人的數辱了。而且朝廷裡從來沒有一門二侯的先例。

如果不是武穆大人和人皇的約定,加上我被架空了權利,儒家勉強可以接受。我這個侯也難封。連一門二侯都是如此,更別提是一門三侯了!我封侯的事情,還沒完全塵埃落定,小弟就在這個時候封侯,時機並不是很好,我感覺,小弟這是爲了我們的婚事,吸引其他的注意力。”

做爲兄長,方林有種直覺,能夠直指問題核心,很容易就看穿了弟弟的打算。

聽到方林提起婚事,福康公主眼中掠過一絲黯然的神色。人皇和方胤的事情,她已經得知了。自己的婚事,公公居然不能參加。福康公主多少有些失望。不過,她心性善良,不願把人往壞處想。只覺得公公方胤必有苦衷。

“世子,爹爹即然不能來上京城的話。不如我們向陛下請求,讓婚事在蠻荒舉行,怎麼樣?”

福康公主對方林的稱呼,還是延襲着以前的稱呼。

“這倒是個好凍法。”

方林當然清楚,父親方胤是絕對不能返回上京城的。把嫁禮遷到蠻荒去舉行,當然是個好辦法。只不過,福康公主的身份畢竟特殊,要讓這位皇室公主在蠻荒舉行婚嫁,恐怕皇室並不會那麼輕易答應。

“即然如此。那我們不妨請求父皇同意吧。父皇生性仁慈,必然不會太過爲難我們的。”

福康公主道。

方林對於人皇的看法,卻完全不同。只不過,他也不願意反駁福康公主,只是點了點頭:“嗯。”

方雲準備封侯的事情,並非完全是一個喜事。就在四方侯府門前,車水滿龍,水泄不通,人滿爲患的時候。兵部門前人山人海,許多皓首窮經的老儒,大儒手捧奏章,顫巍巍的站在門外,上奏章,請?願。

“禮不可廢。方家一門三侯,則臣重而君輕,有違君臣綱常。方雲不可封侯啊!””

“爲臣者,征戰在外。戍守邊荒乃是本份。方家一門二侯,已是皇恩浩蕩。方林封侯已是皇恩極致,一門三侯之事,萬萬不可……”

“一門三侯!有違聖人禮法。當今王公貴族,三妻四妾子孫無數。若是此例一開,則四侯、五侯、六侯、七侯,,將來皇家必封無可封。恐怕造成將來王侯‘家天下,的局面!方家一門三侯,禍在當時,延及千古啊……,――……”

這些老儒手捧聖賢之書,痛訴陳辭,言辭激烈。大有方家一門三侯,則天下將禍亂大起,永無寧日之概!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方家若是一門三侯,關係重夫,朝廷千載完善的律法、禮法,恐怕毀於一旦。禮廢,則朝毀啊!列位大人,不可不甚重啊!”……――”

一些皓首窮經的老儒,說起一門三侯的弊害,激動處,甚至跪伏地上,痛苦流涕。

方雲以往行事,向來藉助儒家之力。但這一次,他在儒家中掀起的爭議,卻遠比兵家激烈的多。最激烈的反對聲,就來自於這些一輩子讀聖賢書,皓首窮經的老儒。倒並不是他們特別針對方雲。

歷朝歷代,一旦涉及重大的事情。儒家儒生、老儒羣體上書,針眨時事,痛訴陳辭的事情,層出不窮。只要他們認爲危及到了國體,危及到了社稷、江山,便會這麼做。誰的面子也不會給,哪怕是三公。倒並非特別針對方雲。

兵部,是封侯程序的第一關,所以兵部大門前,集聚的老儒、儒生是最多的。但在其他五部,上書的儒生雖然沒有那麼多,但是案頭上積聚的,從九州各地遞來,累積如山的奏章、文書,卻讓這些各部大人,在方雲封侯一事上,產生激烈的爭執。

吏部之中,燈火通明。吏部尚書、侍郎等諸位大人,齊聚一堂,神色嚴肅。

“兵部條例,向來是論功行賞。方云爲朝廷立下大功,戰功足以封侯。而且本身並無大過,按照律例,就該封侯。若是說,因爲方家一門三侯,就罷黜方雲封侯的機會,那兵家律例,朝廷律例,當如何自處?那些邊荒將士,又該如何作想?”

“將軍封侯,我的品性,都不可或缺。方雲文曾經元宵奪魁。得過三公筆墨。品性應該沒有問題。而且當初,他曾經爲了兄長,彈劾過武侯。有孝梯。儒家忠、孝、禮、義、悌,此子幾乎全佔。沒有不封侯的道理!”

“李大人,我們反對方雲封侯,並不是說他品性不行,或者什麼。方家一門之內,已經有兩位侯爺。方雲若是再封侯,就不止是封侯那麼簡單的事情。以後此例一開,若干亂臣賊子有謀反之心,只需引此行例,便可大開私利之門。一門之中四侯、五侯、六侯,――……,。不錯,方家對朝廷忠心耿耿,但其他人呢?我們能保證嗎?而且諸位大人可以看看手頭的文卷,此事,可並不只是方雲本身封侯那麼簡單!”

吏部這樣的爭論,幾乎在其他各部同時上演。作爲朝廷大員,他們的言辭相對比較緩和一些,但態度同樣鮮明。一時之間,各部幾乎分例成三方。一方贊成,一方反對,另一方不知該如何自處!

輔政閣、議政閣,甚至三公所在的太和殿,這樣的爭議,不絕於耳。一門三侯的爭議,已經遠遠不止於方家本身。

方雲與儒家向來極有緣份,甚至他的老師就是大儒郭伯濟,更甚至得到儒家之首夫子的接見。可以說,不管是輔政閣,議政閣,還是六部,許多儒家大臣對於方雲都是有好感的。但是這件事情關係太大。並不只是一個平妖大將軍封侯那麼簡單,在大是大非面前,儒家從來講究網正不阿,並不會因爲方雲與儒家緣淵極深,就一味包庇,縱容、袒護,這是一種原則問題,是一種儒家精神!

方雲封侯,真正是震動天下。朝廷幾乎所有官員,全部捲入其中。而上京城的茶館、酒家、學館等處,但凡有儒生聚集之處,都是關於方家的議論之聲。有人說,四方侯鎮?壓邊荒二十載,半足未踏入上京城,對朝廷忠心耿耿,如此忠臣,朝廷就該讓方雲封侯,也有人說方家一門三侯,真的太過。總之,所有人的情緒都非常激動。

上京城學宮,氣氛極其熱烈。與外界不同,這裡的學子,幾乎是一邊倒的贊成方雲封侯。不管怎麼說,方雲畢竟是從學宮中走出去的。方雲封侯,學宮中學子,都覺得頗有面子。而且方雲的軍隊之中,召收了大量的學宮學子,倒學宮的普通士子之中,倒是頗有人緣。

“真是的!封個侯而已,那有那麼嚴重。而且那麼多人可以封侯。爲什麼小侯爺就不能封侯。照我看啊,小侯爺就該封侯!”

一名學宮士子站在亭子韋,激烈陳辭道。

“不錯!不錯!小侯爺就應該封侯,他不封侯,誰還能封侯!”

“嗯。他不封侯,難道還是楊謙、李平那些傢伙封侯?!”

學宮之中,立即是一片大笑之聲。楊謙和李平在學宮之中,現在是極不得人緣。隨着方雲的強勢崛起,已經沒有多少人在乎平鼎侯和鎮國侯的虎威了。他們應對方家尚且自顧不瑕,還有時間來耍威風?

這些學宮中的學子並不知道,僅是一牆之隔的地方。幾位兩鬢花白大儒,正端坐在房間中,一動不動,默默的聽着窗外的議論着。

“伯濟,你這位學喜,在學宮之中,可是極受歡迎啊!”

前任三品通議大夫凌公績坐在郭伯濟的對面,嘴脣蠕動,緩緩道。房間裡,除了他外,還有方雲的老師郭伯濟,以及耿季行、劉公壽、楊孝直等方雲已經見過的大儒。

他們這次滯留京城,是應三公之請,在學宮之中,教授一段時間的。沒想到,正好碰到方雲封侯,這件現在震動天下的大事!

“一門三侯”這件事情,現在的影響已經超過任何一件事情。各州各府的儒生,幾乎都參與到了其中。

郭伯濟聽到凌公績的話,沉默不語。方雲是他的學生,儒家有言“大公無私”,但同樣有“舉賢不避親”的說法。做爲前資政閣正二品通奉大夫,按理他應該“大義滅親”,加入到反對的浪潮中,以示公正。

但正是因爲方雲是他的學生,郭伯濟和他相處過不短的時間,郭伯濟知道,方弄乃是江山社稷棟樑之材。“封侯”,對他對朝廷都是件好事!

方雲年紀輕輕,正是氣血方刻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潑他冷水,郭伯濟擔心這對他會是個打擊。對於朝廷並不是件好事。

第1144章 改皇稱帝第855章 帝一出現(上)第292章 宗人府第1053章 波詭雲譎第1109章 人皇突現第1127章 人皇之秘(一)第1116章 擊殺宇無敵第68章 閻魔天子第336章 召喚死屍第1149章 無咎老祖第35章 束髮之禮第285章 書房密談第557章 嚇破膽!第860章 一招第996章 交易(一)第1115章 立地成魔第22章 方林出現第580章 開始出手第1114章 華陽之死第46章 震驚第1122章 天機入上京第1097章 方雲的決定第82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10章 帝舜瀚海拳第382章 天衝境兇獸,九嬰第992章 新的能量第1120章 華陽夫人復活的希望第215章 兇獸蜚第329章 上古神獸,九鳳之血第706章 蠻族戰神第839章 七大副掌門第347章 水獄鋒練成第461章 凝聚天衝魄第828章 破碎第680章 逃遁第383章 器靈的胃口第151章 天威難測第294章 無形交鋒第118章 切中要害第306章 赫龍城第984章 魘魔大 法第666章 虞玄的實力第995章 方林的危機(一)第911章 再返冷月宗第168章 宗人府第668章 青色光柱第433章 呼延大藏第716章 洞悉陰謀第1031章 面見人皇第1081章 天下格局第834章 仲裁團第503章 暗流第36章 皇道金丹第760章 亂世第106章 設計姑射第139章 鯤鵬精血第911章 再返冷月宗第681章 黃金血液第606章 "始魔源書"出手第1002章 聚魂珠第118章 切中要害第1071章 人皇之危第598章 大燕散人第443章 湯谷第596章 包包再現第602章 洪荒魔鍾第829章 五十倍時間流速第1109章 人皇突現第503章 暗流第328章 上古戰神宮第798章 七代冥王阿不思第482章 八荒龍神護體術第795章 果實到手第43章 福氣太厚第476章 計定第743章 魔神之怒第936章 名宗巨擘莫自牢,諸教萬派避白袍(一)第1031章 面見人皇第1151章 白虎神獸第924章 拜見瀛皇第229章 冷月派第17章 左青龍探爪八勢第370章 上古瑞獸,“角瑞”精血第531章 癆者,智者(下)第1092章 武穆之死第862章 三大巨頭第532章 封侯大典第771章 宗派征剿(五)第145章 鯤鵬的意志第118章 切中要害第448章 帝湯玉璽第147章 大發神威第10章 竹軒樓第315章 耗子遇到貓第1048章 中古第一人的震動第1160章 兇魂出世第538章 帝一的消息第962章 空間之瞳第307章 拍賣第1129章 人皇之秘(三)
第1144章 改皇稱帝第855章 帝一出現(上)第292章 宗人府第1053章 波詭雲譎第1109章 人皇突現第1127章 人皇之秘(一)第1116章 擊殺宇無敵第68章 閻魔天子第336章 召喚死屍第1149章 無咎老祖第35章 束髮之禮第285章 書房密談第557章 嚇破膽!第860章 一招第996章 交易(一)第1115章 立地成魔第22章 方林出現第580章 開始出手第1114章 華陽之死第46章 震驚第1122章 天機入上京第1097章 方雲的決定第82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10章 帝舜瀚海拳第382章 天衝境兇獸,九嬰第992章 新的能量第1120章 華陽夫人復活的希望第215章 兇獸蜚第329章 上古神獸,九鳳之血第706章 蠻族戰神第839章 七大副掌門第347章 水獄鋒練成第461章 凝聚天衝魄第828章 破碎第680章 逃遁第383章 器靈的胃口第151章 天威難測第294章 無形交鋒第118章 切中要害第306章 赫龍城第984章 魘魔大 法第666章 虞玄的實力第995章 方林的危機(一)第911章 再返冷月宗第168章 宗人府第668章 青色光柱第433章 呼延大藏第716章 洞悉陰謀第1031章 面見人皇第1081章 天下格局第834章 仲裁團第503章 暗流第36章 皇道金丹第760章 亂世第106章 設計姑射第139章 鯤鵬精血第911章 再返冷月宗第681章 黃金血液第606章 "始魔源書"出手第1002章 聚魂珠第118章 切中要害第1071章 人皇之危第598章 大燕散人第443章 湯谷第596章 包包再現第602章 洪荒魔鍾第829章 五十倍時間流速第1109章 人皇突現第503章 暗流第328章 上古戰神宮第798章 七代冥王阿不思第482章 八荒龍神護體術第795章 果實到手第43章 福氣太厚第476章 計定第743章 魔神之怒第936章 名宗巨擘莫自牢,諸教萬派避白袍(一)第1031章 面見人皇第1151章 白虎神獸第924章 拜見瀛皇第229章 冷月派第17章 左青龍探爪八勢第370章 上古瑞獸,“角瑞”精血第531章 癆者,智者(下)第1092章 武穆之死第862章 三大巨頭第532章 封侯大典第771章 宗派征剿(五)第145章 鯤鵬的意志第118章 切中要害第448章 帝湯玉璽第147章 大發神威第10章 竹軒樓第315章 耗子遇到貓第1048章 中古第一人的震動第1160章 兇魂出世第538章 帝一的消息第962章 空間之瞳第307章 拍賣第1129章 人皇之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