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舌戰羣儒(二)

“哼!”朱君理論笑一聲:“願聞其詳。

方雲也不理他,只是道:

“天下大勢,分分合合。邊荒戰亂也是如此。每隔一段時間,邊境必有刀兵。這乃是天數使然。與人力無關。遠古三位聖皇臨世之時,尚且戰亂不平,生靈塗炭,三位聖皇大能力,匡扶天下。纔有了遠古人文教化。若依先生之言,三位聖皇出世之後,不但沒有能立即掃平八荒,反而戰亂更甚,豈非當不得聖賢之名?”

“這,,,,,……

聽到方雲搬出遠古三聖皇之名,朱君理不禁語塞。儒家典籍之中,三位遠古聖皇是直接被奉爲聖賢的,極受推崇。朱君理曾經執掌禮部,對經典引章摘句,更是熟悉。儒家經典上的話,向來被其倚爲津科聖律,要他說出否認三聖皇的話來,那是萬萬不能的。

不過,朱君理畢竟不是易予之輩,聞言立即一振長袖,憤然道:

“荒唐!三位聖皇何等人物。

你敢將自己與三位聖皇相提並論?!”

方雲聽罷,啞然笑道:“誠然,三位聖皇的心思,不是我能揣度的。然而鵬飛萬里,其志豈羣鳥能識?我的心思,老先生又識得幾分?,,

“鳳凰初飛,羽翅不平,也不過是尋常鳥雀一般。誰又敢說它不是鳳凰。我從軍之時,不過十五歲。當年秋荒戰亂,秋族派出了皇女謝道慍。此女統領幾十萬的秋荒兵馬,縱橫馳騁,少有人敵。方雲當時不過一介校尉。卻能兵敗謝道韞老先生以爲幾人能敵。東部莽荒大戰,方雲時任都尉,斬殺莽荒妖族無數,所過之處,括骨遍野。而且大戰之後,各部均有損傷。而只有方雲部下損失最少,將軍以爲幾人能做到?”

“深海茫茫。漫無邊際。當初海族進攻,不過一些低級魚人戰士,就讓朝廷損失慘重。城池被毀,將士陣亡。方雲自動請接,前往海外。深入海族腹地,擊殺高等海族無數,戰艦幾乎無一損失。老先生,又以爲幾人能比?秋荒皇子阿迪拐,蠻族沙摩訶,海族將軍澳浦路斯,那逛,這些人都曾給我朝造成極大損失,老先生以爲幾人能將這些人在海上,一起擊殺?江山社稷之才,在我這今年紀,也不過如是吧?,,

“鵬飛萬里,也需展翅、培雲,然後才能扶風萬里。方雲不過弱冠,譬如鰓鵬之展翅、培雲,老先生又怎知我不能鵬飛萬里,做那江a,社稷之臣?,,

“邊荒戰爭與海族動亂之事,由來已久。追溯起來,可以上瀝到五帝之時。中古時代,更是數峰。即便是殷、商兩朝,也未能解決。譬如人染沉療,疾入騰裡,肉腐骨痛。必須切肉刮骨,方能沉療盡去。此次損兵折將,城池數毀,譬如切肉刮崩,雖然疼痛,但乃是沉菏盡去之兆。老先生又未來天下不是大興之兆?”

“當今朝廷,文有三公,武有武穆,大周雖然邊荒戰亂不斷,但內6卻一直吏治清平,百姓安居。這都是武穆與三公的功勞。卻不像那些誇誇其談之輩,徒負虛名,搬弄脣舌,引經據典,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統籌謀劃,百無一能。文不兼濟天下,武不能安邦定國一一誠爲天下所笑!”

方雲這一篇語言,娓娓道來。說得朱君理無一言以對。

座上一人突然冷笑道:“哼!說來說去,將軍都想標榜自己是社稷之臣。我且問將軍,你即然賜號平妖大將軍,坐下自然有兵馬。請問這次邊荒作亂,你那十幾萬人馬,都在何處?邊荒戰亂,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將軍卻藏兵準安,按兵不動。莫非這就是江山社稷之臣所爲?,,

這一言說得犀利,方雲擡頭看時,認出這人名叫韓片,乃是雍州一位名儒,名下學生衆多,最多時號稱有三千,在雍州極受尊重。

方雲道:“我朝擁兵千萬,人才濟濟。四荒兵馬雖然來勢洶洶,但邊荒甲士足以應對。而且朝廷積攢了大量的後備軍,這樣的征戰,正是訓練將士最好的時機。兵馬調動,向來有軍機處定奪。不用方雲操心。而且二十七營雖然偏安一隅,但卻厲兵抹馬,積極備戰,準備隨時開赴戰場。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名下將士,不懂詩詞,不作歌賦,亦有拳拳向國之心。一一然而先生大才,名下學生三千,不知入仕朝廷,報效天下。卻安居一隅,享受那風花雪月,虛名榮華,不知先生到底有何臉面數落方雲?”

韓燉臉皮躁紅,不能應答。

座間又有一人起身問道:(,方將軍脣槍舌箭,果然厲害。不過,封侯之事,關係重大。方將軍想要效那婦人之言,遊說六部和堂中諸人,告不可笑?,,

這人叫宋天道,一名在京,準備趕考的書生。自侍才狂,做過一些詩,頗受讚賞,文章也寫得風流,在京中士子中,頗有名望。書生之中,此人地位最高,所以六部挑了他過來。

“六部諸位大人乃是江山社稷之才,目光洞若燭火。又豈是誰能說服的了的。宋書生言及婦人之輩,語多貶斥。豈不知當今皇后也是婦人,卻有母儀天下之德。

當年伊侯也是婦人,卻有殺敵戍邊之功,連你一身皮肉,也是婦人所出。宋書生也敢恥笑婦人?,,

宋天道默默無語。

忽然又聽一人道:

“儒家綱常之道君君臣臣父父乎乎,不知道方將軍以爲如何?,,

方雲瞧了一眼,認出是阮溫浩,乃是朝廷翰林院中儒士。

“儒家經藉代代傳承,自有其道理。”

阮溫浩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得好!方將軍若是封侯,則方家有父子三人封侯。到時,不知道方將軍與四方侯如何自處?是平起平座,還是躬身行禮?若是平起平坐,則父子之道當如何?如是躬身行禮,不知置朝廷禮法於何地?,,

方雲聞言笑道:“君爲臣綱,出則爲王臣,自是平起平坐;父爲子綱,入則爲父子,自當躬身行禮。先生也是槍林院儒生,卻拘泥於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

阮溫浩頓時語塞。

突然又有一名儒士站起來,高聲道:(,方將軍所說,完全是強辭奪理,歪門斜道,不用再說了。-方將軍以江山社稷之才自喻,已經是人所共知。然而自古江山社稷之才,均有經天偉地之才。方將軍出身學宮,更曾奪得元宵文試第一。我想請問,方將軍修的哪家的經典?又準備用哪家經典,去匡扶天下?,,

方雲循聲望出,認出是翰林蘇嵐。儒家的經籍流下來,不同的人解讀,就有不同的流派。上至中古大儒,中至殷、商等前朝大儒,中至周朝大儒,凡此種種,天下流派經典浩如星辰。任何一派治世之學,都有優有劣,蘇嵐這是要將他從理論上擊倒。

方雲道:“尋章摘句,引經據典,com這是腐儒所爲,又怎麼能安邦治國?而且方雲孰讀經書,也沒聽說,遠古三皇,上古五帝,這些震古爍今的聖皇修的什麼經典。就算是本朝太祖,起於草莽,不通詩詞文章,但照樣定下文武分治,恩澤百世的官制大計。一一先生的意思,莫非是要在下,效仿那些死守經籍,得其形而不得其神的書生,身陷囹圄,困於筆硯,只知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麼?,,

蘇嵐立即無言以對。

方雲對答如流,侃侃而談,衆人不由盡皆失色。

堂上兵、刑、禮、工、戶、吏六部尚書也不禁面露異色,暗暗歎服。

“此子不過十六、七歲,年紀,能夠領兵在外,縱橫馳騁也就罷了。但儒家學問,脣辨功夫,一點也不差。在場衆人,哪個不是熟讀經書,桔窮經的人物,沒想到,居然讓他一個弱冠的少年,駁得面無人色!”

兵部尚書廖元儉心中想道。這不是他第一次見到方雲。不過,真正子拜到這個少年的不凡,這還是第一次。

“文能出口成章,武能扶持國祚。更難得的是1年紀尚,擁有無窮潛力。雖然微有些許恃才成狂,但說不能真能如他所說的,將來朝廷多了一名江山社稷之才。如此人才,將他就這麼打壓,未免可惜。,,

刑部尚書李居正目光閃動,心中暗自點頭。他對這個少年,是越看越喜。

“以一人之力,可舌辯羣儒。言談之間,居然蘊含了兵法之道。寓於攻。此子天縱其才,若是入仕,則朝廷必多一名大儒。可否,卻入了兵家。,,

吏部尚書心中扼腕道。

工部尚書,戶部尚書都點了點頭,顯然對於方雲頗爲滿意。這場辨論過後,六部商議的結果,也就該出來了。

只有禮部尚書張公棋心中怪怪的。他望了一眼堂下的前任禮部尚書朱君理,心中滋味複雜。

禮部代表的,其實就是天下引經據典,酷窮經的老腐一脈。方雲贏了,也就是禮部敗了。滋味自然不好。特別是,朱君理還是前任的禮部尚書。

“看來,方雲封侯之事,是勢不可違了。至少,六部封侯這個地方,是難不住他。接乍來的,就只能看到三公、武穆和人皇的意思了。,,

張公謀心中道,對於這次六部商議的結論。他心裡已經有數。

就在堂上六部尚書暗自點頭的時候,堂下諸人中,卻有一個人急了。

“夠了!“一道人影霍的從座上站起,目光嗔視方雲,居然是平鼎侯楊興:

“方雲任你巧舌如簧,今日也絕難封侯”

第84章 軒然大波第226章 強悍的意志第806章 拘拿奕天老妖第695章 強勢迴歸第500章 危機第643章 命運之虛空第295章 闕天侯李陵第37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章 賭鬥第915章 除夕(一)第560章 億萬空間遁形大法第225章 血魔丹第918章 最後一個冬天第1109章 人皇突現第33章 元宵節第909章 劉氏祖宅第462章 皇子劉啓第598章 大燕散人第109章 攝空邪爪第1069章 大商皇帝第405章 三根手指木屑第514章 武侯七步第111章 佛宗弟子第165章 強勢鎮壓第789章 冥王大悲咒第182章 宗派餘孽第682章 一掌經第1089章 血以止戈第733章 皇宮受命第867章 真相第62章 可怕的老者第1162章 超脫命運第28章 黃金角蟒第878章 巨頭之盟第628章 溟荒大將軍第1095章 變天第1015章 天鰲之戰六(下)第540章 原始器靈第589章 四極魔宗主第451章 天象級第568章 乾坤第62章 可怕的老者第769章 宗派征剿(三)第230章 隱於宗派第592章 虛空大手印第161章 暗中較勁第904章 紛紛出世第654章 萬化之身第二重第787章 冥王世界第148章 克敵第1060章 太子對“太子”第70章 樓船師第1144章 改皇稱帝第495章 螳螂捕蟬第631章 黑炎老祖第392章 戰鬥中祭煉法器第1149章 無咎老祖第1057章 蒼始魔祖第212章 青年第一高手?第565章 高手雲集六百八十六章 混亂之至第1011章 天鰲之戰四(下)第1144章 改皇稱帝傳記風雲四方侯回憶錄第1140章 三皇血脈第950章 死亡聖器第1096章 掙脫樊籠第290章 夫子第872章 崩天大手印第807章 戰魔宗第817章 天地魔皇第1118章 誓言第133章 士官選撥第353章 靈慧級第582章 瞬息萬里大法第191章 方雲的命格第441章 天魔第1145章 天下動盪第475章 各荒大帝第671章 黃金傀儡第268章 地變之法第917章 怦然心動第899章 亂數(二)第89章 太子駕到第248章 大力金剛佛陀第607章 混沌帝魔第951章 白骨荊棘王冠第519章 姑射出關第976章 驚天大寶藏(三)第278章 八荒liu 帝極拳第1142章 天神據比第450章 遠古天庭第651章 偷天換日第827章 記憶……第233章 功體全復第47章 登門拜訪第843章 八千年的庫藏第104章 訣擇第1061章 太廟酒祝第932章 猴子出關
第84章 軒然大波第226章 強悍的意志第806章 拘拿奕天老妖第695章 強勢迴歸第500章 危機第643章 命運之虛空第295章 闕天侯李陵第37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章 賭鬥第915章 除夕(一)第560章 億萬空間遁形大法第225章 血魔丹第918章 最後一個冬天第1109章 人皇突現第33章 元宵節第909章 劉氏祖宅第462章 皇子劉啓第598章 大燕散人第109章 攝空邪爪第1069章 大商皇帝第405章 三根手指木屑第514章 武侯七步第111章 佛宗弟子第165章 強勢鎮壓第789章 冥王大悲咒第182章 宗派餘孽第682章 一掌經第1089章 血以止戈第733章 皇宮受命第867章 真相第62章 可怕的老者第1162章 超脫命運第28章 黃金角蟒第878章 巨頭之盟第628章 溟荒大將軍第1095章 變天第1015章 天鰲之戰六(下)第540章 原始器靈第589章 四極魔宗主第451章 天象級第568章 乾坤第62章 可怕的老者第769章 宗派征剿(三)第230章 隱於宗派第592章 虛空大手印第161章 暗中較勁第904章 紛紛出世第654章 萬化之身第二重第787章 冥王世界第148章 克敵第1060章 太子對“太子”第70章 樓船師第1144章 改皇稱帝第495章 螳螂捕蟬第631章 黑炎老祖第392章 戰鬥中祭煉法器第1149章 無咎老祖第1057章 蒼始魔祖第212章 青年第一高手?第565章 高手雲集六百八十六章 混亂之至第1011章 天鰲之戰四(下)第1144章 改皇稱帝傳記風雲四方侯回憶錄第1140章 三皇血脈第950章 死亡聖器第1096章 掙脫樊籠第290章 夫子第872章 崩天大手印第807章 戰魔宗第817章 天地魔皇第1118章 誓言第133章 士官選撥第353章 靈慧級第582章 瞬息萬里大法第191章 方雲的命格第441章 天魔第1145章 天下動盪第475章 各荒大帝第671章 黃金傀儡第268章 地變之法第917章 怦然心動第899章 亂數(二)第89章 太子駕到第248章 大力金剛佛陀第607章 混沌帝魔第951章 白骨荊棘王冠第519章 姑射出關第976章 驚天大寶藏(三)第278章 八荒liu 帝極拳第1142章 天神據比第450章 遠古天庭第651章 偷天換日第827章 記憶……第233章 功體全復第47章 登門拜訪第843章 八千年的庫藏第104章 訣擇第1061章 太廟酒祝第932章 猴子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