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親臨前線

隨着駐紮在西湖的梁山水軍的覆沒,彭友開始指揮叛軍發起對臨安城的進攻。臨安城頭有梁山資助的火炮,以及李袞他們訓練出來使用火器的士兵,這樣在各種火器的幫助下,倒也沒有讓叛軍攻破。

而叛軍從梁山水師那裡繳獲的火炮卻始終沒有用,不是他們不想用,而是彭友發現炮彈數量太少,所以準備把炮彈用在最關鍵的時候。

再有就是叛軍的人數雖衆,不過彭友考慮到梁山軍隊的存在,怕梁山人馬報復,所以始終沒有盡全力。戰事一下變成了拉鋸戰。

而此時,宋清已經出了洛陽,親自向臨安而來。

童家兄弟與宋清接觸的雖不多,但那也是元老級的人物。如果把宋清比做一顆參天大樹的話,那每一個梁山老兄弟,就都是他深紮在泥土中的根脈,是傷不得的。

同時正如李袞所想,宋清自梁山出兵以來,還沒有過這麼大的損失。當接到李袞的奏報之後,宋清簡直有些不敢相信,梁山水師居然敗了,而且還敗得如此之慘。

宋清知道,臨安之戰,他不去是不行了。

如今在宋清領導下的整個梁山政權,總兵力已經超過百萬,但絕大多數都佈置在西北和北方草原一帶,中原地區不是沒有兵,而是不能亂動。

現在水師兵敗臨安,如果叛軍趁勢打過長江,那江北豈不也要跟着亂了?前方的仗還如何打?雖然這種可能性不大,但宋清卻不敢打這賭。

所以必須把叛軍壓制在江北,即便不能在臨安消滅他們,卻也決不容許他們再這麼囂張下去。

李袞有錯,但通過這件事,宋清卻知道自己的錯更大,糾其原因,還是自己太順了,總覺梁山人馬已經天下無敵,所以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而這種驕傲自大的心理纔是導致這場慘敗的最大原因。

消息傳來之後,宋清痛定思痛,在第一時間向全軍下了罪已詔,闡明自己的錯誤,要全軍以此爲戒,徹底打消麻痹大意、目空一切的想法,認真打好每一仗。

做完這些之後,宋清親自率領兩萬人馬兵出洛陽。

洛陽附近本有十萬大軍,但宋清不可能全帶走,自己能想到斬首行動,別人也未嘗想不到,雖說洛陽四周關隘重重,但還是必須得有重兵把守都城。

洛陽中以陳東和董平一文一武坐鎮,確保後方無憂。

宋清帶着的這兩萬人馬中有一萬騎兵、一萬步兵。因爲江南河道縱橫,並不適合騎兵作戰,所以宋清命董平在十萬大軍中精挑出一萬步兵,用以對付叛軍。

兩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江寧府,然後在那裡渡過長江,再殺往臨安。

大軍這次出征,不同與往的是,包括宋清在內,每個人的頭上都纏着一條白布。

從童猛的噩耗傳來,宋清就是這副打扮,不殺退叛軍,爲童猛報仇,他是不會摘下白布的。軍中的將士知道緣由後,也都自發地學起樣來。

這是一支哀軍,也是一支鐵軍,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

宋清大軍還在路上的時候,臨安的爭奪戰卻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李袞心恨趙宋軍隊沒有及時救援童猛,所以對叛軍攻打臨安置若罔聞,卻每天狠狠地操練着手下。

他已經接到宋清要來的消息,所以他要把所有的力氣都用在爲童猛報仇上,臨安朝廷的死活已經跟他沒有任何關係。

幾番試探,發現梁山人馬沒有救援的意思後,彭友終於下令大軍全線壓上,務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臨安。

彭友也聽說宋清親自帶兵殺來的消息,心中是又驚又喜,若是一戰能打敗宋清,那可真就名揚天下了,到那時這天下說不準就由他來做了。

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宋清自出道以來,未嘗一敗,而且從梁山水軍身上,他已經感受到梁山軍隊的精銳,所以兩軍對壘,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爲了能全力對付宋清,他必須儘快拿下臨安,這樣他就有了同宋清死戰的資本。

在叛軍潮水般的攻擊下,臨安猶如風雨中飄搖的一葉小舟,彷彿隨時都能被攻破,卻又總是能在最後一刻挺立起來。

要說臨安能守到這種程度,得說完全仰仗於趙諶異乎尋常的舉動。

原來趙諶藉着梁山兵敗,突然帶着東宮侍衛,一舉將黃潛善、何慄等貪官拿下,同時查抄了他們的府邸,將他們的所有財產全部拿出分賞給城中的士兵。

另外趙諶還宣佈,擊退叛軍之後,再用宮中的財物重賞守城軍民。反之,若是玩忽職守,貪生怕死,則就地處死,連帶他們的家人也都會被處死。

都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還帶着連坐令。於是趙諶就用這些本是綿羊一般的軍民創造了一個奇蹟。硬生生地打退了叛軍的一次次進攻。

同趙桓和他老子徽宗皇帝比起來,太子趙諶無疑是大宋最傑出的一個皇家子弟,只是不知道他還來不來得及挽救他家的王朝?

很快,宋清率大軍就趕到了錢塘江畔、梁山水師大營。而他到了大營的第一件事,就是免去李袞的所有職務,扁爲一名普通士卒。

李袞對此沒有任何怨言,只是要求讓他去殺叛軍,爲童猛報仇。

仗是一定要打的,不過卻不是現在。宋清把李袞喝退之後,親自帶人去江邊祭奠童猛,及陣亡的所有梁山水兵。

在祭奠儀式上,宋清含淚告慰在天之靈的將士們,這個仇,他一定會報。

李逵、魯智深、武松等人,一向與這些水師將領交好,祭奠童猛的時候,與童威一起,更是哭的死去活來。若不是宋清在,這哥幾個現在就能帶人殺過去。

隨着宋清的王旗在大營中高高挑起,整支軍隊彷彿都有了靈魂,那股蕭殺之氣已沖天而起,就連在對岸一直默默關注梁山大營的叛軍們都感受到了。

彭友在知道宋清到了的消息後,就一直在琢磨這場仗還要不要打下去。

臨安的堅韌是他沒有想到的,而一旦梁山與城中的人馬匯合,他勢必會腹背受敵,到時別說取勝,能不能全身而退都不好說。

可若是一仗都不打就退,豈不讓天下人恥笑?自己還如何領導這支軍隊?

思來想去之下,彭友決定派人先和宋清談一談,如果宋清肯讓步、不阻礙他進攻臨安的話,他願與梁山劃江而治,同時向宋清稱臣。

使者很快就帶着彭友的意思來到梁山大營,可是宋清連見都未見他,只讓使者帶話給彭友,如果不想覆滅,就要答應兩個條件。

第一,交出殺害童猛的兇手。

第二,解散軍隊,親自到梁山大營負荊請罪。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可以談的。笑話,也不看看自己什麼身份,造了幾天反,打敗了幾次狗都能打過的官兵,就真的覺得無敵了?就有資格同威震天下的梁山老大談判了?

趕走叛軍的使者之後,宋清立刻擂鼓升帳,傳令大軍向南岸挺進,自己率大軍來不是看熱鬧的,叛軍的兵力雖在自己的兩倍以上,可真正行與不行,還得打上一場試試。

如今叛軍的主力大營都佈置在西南,北面臨江因爲有梁山水師,所以並沒有多少人馬。

而隨着梁山大軍挺進南岸,爲數不多的叛軍也紛紛撤離。

讓人更意想不到的是,當宋清的王旗出現在江南岸的時候,臨安城上的守軍突然歡呼起來。

而一些趙諶派來督戰的朝廷將領則沉下臉來,一邊喝止軍民嚴守崗位,一邊飛報趙諶。

現在的臨安城中,已經很少有人去找皇帝了,更多的則是來請示太子該如何如何。彷彿趙桓已經不存在了。

趙諶則以父親身體不佳爲由,嚴禁朝中百官向皇帝透漏任何消息。

臨安的趙宋朝廷本就沒什麼像樣的大臣,而趙諶的鐵腕更贏得了軍方的擁護,所以趙桓就在無形中被兒子架空了。

臨安城中沒有傳出請宋清入內的信息,而宋清也確實沒有想進去的意思。趙桓的無能他是知道的,所以兩人還是不見的好,不然他都不知道該和趙桓說什麼。

彭友顯然也沒有立刻開戰的意思,撤下攻城的人馬,對梁山軍隊嚴陣以待,養精蓄銳,隨時準備同梁山人馬開戰。

一天的時間很快過去,當天晚上,宋清就接到了來自臨安城內的線報。

趙諶!

看着這個不算熟悉的名字,宋清也不知道該替趙宋高興,還是替趙桓悲哀,曾幾何時,他好像也這麼對他老子的,據說他老子仍被他供養在後宮,不過宋清相信,徽宗老皇帝怕是早得道成仙了。

不過這樣也好,自己同這個趙諶可沒什麼交情,將來對他下手,也不用有什麼愧疚了。

第二天,宋清命呂方率三千人馬去叛軍大營挑戰,自己則率大軍在後方策應,順便觀察一下叛軍的戰力究竟如何。

彭友也不甘示弱,立刻派大將張用率五千人馬相迎,自己也帶着大隊人馬在後面接應。

這還是兩軍第一次正面交鋒,宋清沒覺出什麼,彭友和城上觀戰的趙諶卻都有些緊張和興奮。

Wшw• тTkan• c○

彭友是想打還不想打的矛盾心理。而趙諶則希望兩夥叛賊打得越慘越好,反正沒一個好東西。

戰鼓隆隆,號角長鳴。大戰一觸即發。

第三章 殺人的動機第一百七十章 危城時刻第七十三章 家賊難防第六十六章 飄然而去第一百四十九章 請求封賞第二百八十一章 聯合作戰第四章 保命的煽動第二百一十四章 洛陽新春第九十四章 老友重逢第二十一章 山外來客第九十五章 會師登州第八十九章 找個藉口第一百七十七章 混水摸魚第九十三章 入主登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又是一天第二百一十一章 報仇雪恨第一百八十四章 拖你後退第一百零八章 禍起蕭牆第十一章 內憂外患第四十六章 議論造反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六十一章 再遇紈絝第一百五十九章 名人效應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涼前線第九十章 一戰而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增援臨安第八十章 國事家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是大非第八十二章 兵出梁山第八十六章 梁山水軍第一百四十章 紅顏禍水第二十七章 你來我往第九十六章 大江南北第一百九十六章 惠民政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拖你後退第二百四十三章 幽州戰備第一百零五章 家的感覺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逵鬧事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水師之殤第七十五章 刺殺計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總管女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草原野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河北防務第二百五十章 大軍未動第二百零二章 終極無間第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七十九章 河北防務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一十一章 報仇雪恨第二百七十八章 何爲真佛第一百四十六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章 將計就計第十九章 問題來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初露端倪第八十五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四十五章 緊鑼密鼓第八章 必死之局第一百一十章 客棧風波第一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一十三章 翁婿會面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四十六章 都是幫兇第一百二十七章 擴大會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攜子同行第三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請求封賞第一百四十一章 達成目的第二百零七章 捕獲漢奸第二百八十五章 水師之殤第八十二章 兵出梁山第七十二章 家有喜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廉政行動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後希望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府家事第三十七章 相州消息第五十四章 午夜兇鈴第七十一章 梁山改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何爲真佛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叔心思第十二章 生存空間第一百六十二章 反覆無常第二百三十四章 以佛之名第七十九章 敗家皇帝第二百三十章 眼望大理第二百一十三章 翁婿會面第十章 代理梁山第五十三章 熱血青年第一百七十五章 深層隱患第八十章 國事家事第三十章 梁山消息第二百二十二章 山越蠻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陰謀陽謀第八十四章 兗州攻略第七十七章 名聲在外第二百五十二章 樑王取親第一百三十二章 國人之夢第二十二章 新婚大禮
第三章 殺人的動機第一百七十章 危城時刻第七十三章 家賊難防第六十六章 飄然而去第一百四十九章 請求封賞第二百八十一章 聯合作戰第四章 保命的煽動第二百一十四章 洛陽新春第九十四章 老友重逢第二十一章 山外來客第九十五章 會師登州第八十九章 找個藉口第一百七十七章 混水摸魚第九十三章 入主登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又是一天第二百一十一章 報仇雪恨第一百八十四章 拖你後退第一百零八章 禍起蕭牆第十一章 內憂外患第四十六章 議論造反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六十一章 再遇紈絝第一百五十九章 名人效應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涼前線第九十章 一戰而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增援臨安第八十章 國事家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是大非第八十二章 兵出梁山第八十六章 梁山水軍第一百四十章 紅顏禍水第二十七章 你來我往第九十六章 大江南北第一百九十六章 惠民政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拖你後退第二百四十三章 幽州戰備第一百零五章 家的感覺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逵鬧事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水師之殤第七十五章 刺殺計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總管女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草原野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河北防務第二百五十章 大軍未動第二百零二章 終極無間第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七十九章 河北防務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一十一章 報仇雪恨第二百七十八章 何爲真佛第一百四十六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章 將計就計第十九章 問題來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初露端倪第八十五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四十五章 緊鑼密鼓第八章 必死之局第一百一十章 客棧風波第一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一十三章 翁婿會面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四十六章 都是幫兇第一百二十七章 擴大會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攜子同行第三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請求封賞第一百四十一章 達成目的第二百零七章 捕獲漢奸第二百八十五章 水師之殤第八十二章 兵出梁山第七十二章 家有喜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廉政行動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後希望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府家事第三十七章 相州消息第五十四章 午夜兇鈴第七十一章 梁山改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何爲真佛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叔心思第十二章 生存空間第一百六十二章 反覆無常第二百三十四章 以佛之名第七十九章 敗家皇帝第二百三十章 眼望大理第二百一十三章 翁婿會面第十章 代理梁山第五十三章 熱血青年第一百七十五章 深層隱患第八十章 國事家事第三十章 梁山消息第二百二十二章 山越蠻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陰謀陽謀第八十四章 兗州攻略第七十七章 名聲在外第二百五十二章 樑王取親第一百三十二章 國人之夢第二十二章 新婚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