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魚(上)

梁山山下,壽張縣東閣管的一個小村莊裡,三四個中年男子正在相聚,這些人都穿着朱子深衣,戴着學士巾,都是文人打扮,和四周的鄉村環境顯得格格不入。

“這高俊當初不聽我的勸告,不肯重用賢士,以賢德立命,反而去搞什麼均田免糧賦,現如今被人逼到山裡面去了,怕是不日之內就要滿盤皆輸。”一箇中年人滔滔不絕的說着:“我等也應該顯一顯手段,蒙古人若來訪問賢才,也許我等還用得上,給人家帶帶路。”

“袁兄高見,聽說蒙古乃是一大自由世界,兵強馬壯,我等既然在中原不如意,當然可以投奔之。這高俊也是個無能之人,根本不通聖賢的教化,行爲舉止與孔孟無一相和,最重要的是居然看不起咱們這些讀書輩,敗亡是早晚的事情,幸虧當初我沒上他的賊船。”

“當初高俊剛剛來到的時候,我就見此人是個窮酸相,後來他弄了偌大的產業,我本來也動了心思想要投靠他,被他手下那個叫趙汝凡的人攔住,問我有何治國之策,我當然傾盡平生所學,沒想到他卻百般刁難。”那個被稱之爲袁兄的人憤憤不平:“還說我的想法不切實際是空中樓閣,真不知這高峻有無受過聖人之訓,居然不懂得尊重文士。”

“就是就是,我等纔是中國之良心。”幾個人嘰嘰喳喳的說開了。

“黃兄,若是蒙古人真的重用你,我你要做些什麼?”

“哼,我首先把高俊的那套什麼義務教育給砸了,居然讓每個孩子都上兩年學,那還要我等人何用啊?他擠垮了我家的私塾,我要和他鬥到底。”

此人名叫黃承舊,一直沒能進學,以教書爲生,有一傢俬塾叫知呼館,他學費收得貴,又對學生不好,等到高俊新辦的管學雨後春筍般建立,他家的私塾自然也就開不下去了。

“對了對了,我這次還新寫了一篇文章叫《斷片賦》,諸位可幫我揚揚名。”

“老兄這文章寫的用心,只是蒙古人估計看不懂。”

“看懂幹什麼?看懂了,咱們的真才實學不就讓人全都去見了,就是要堆砌一些看上去玄乎又玄的詞,讓人如墮雲裡霧裡,讓他們看不懂,然後咱們互相捧,把對方誇的才比天高,唬住他們。

你想想就算蒙古人粗鄙無文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無學識啊,一看我們這些讀書人都誇讚,必然也以爲這是好東西。他們自然以我等是世間少見的大師,你我可不就可以享受高官厚祿了?”

“有道理有道理,我現在就去找私塾的學生,讓他們每個人都得誇這篇賦,哪個敢說半句壞話,就罰他在倉庫裡蹲半個月!”

“好,咱們現在就去找蒙古人,給蒙古人帶路!”

高俊並不知道此事,就算知道也只會一笑了之,大難來臨之際,這些心懷二志的人主動跳出來倒也爲他省了許多爭議。

此時高俊正在和一衆高級軍官在南旺湖釣魚,軍中原本釣魚最好的是潘正——他以前窮困的時候,經常到河邊捉魚吃——只不過潘正現在正在壽張縣城內,被蒙古人圍困着。在場的一衆人對釣魚都比較生疏,但是卻沒有人掃高俊的雅興,畢竟眼下正是要以此形象展示安定。

高俊如此淡定,連帶着其他人的心情都好了不少,有些驚疑的百姓們也都吃下一顆定心丸。

差不多半個時辰,微風徐徐,卻始終沒有人的釣竿有反應,高俊無奈的扔下魚竿:“魚!魚!叫你來你不來,讓你走你不走,真是不識好歹!”

軍官們全都嗤嗤的樂了起來,趙昉也放下魚竿,走到高俊身邊。

“高郎君還在爲蒙古人不上鉤的事而感到懊惱嗎?”

“這條魚一點都不傻,我下了鉤,搖搖晃晃,裝作是一條鮮活的蚯蚓,但是他卻不聞不問,視若無睹,卻順着我最想不到的方向衝我而來。”

“高郎君說的是啊,這人的心思比魚的心思還要複雜,梁山四面雖有水泊環繞,也有旱路可通,蒙古人究竟怎麼來怎麼打,咱們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所以說這一仗並不好打,雖然說士氣可用,但是上山的民衆又沒有被練過,不能用於作戰,咱們還不能拋下他們。

蒙古人往山上一衝,我們不知他究竟往哪裡去,就得處處設防,處處埋伏,兵力根本就不夠用。”

“所以,我們只有一根魚叉,抓不着四處遊動的魚,想要抓魚,還是得給一個誘餌,讓他被咱們牽着鼻子走。咱們得給蒙古人想一條上山的路,而且讓他們跟着咱們來。”高俊重新撿起魚竿:“要不然的話,就算咱們能夠看到魚,又怎麼能釣得上來呢?對於這個誘餌,大家覺得應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大家,所有人都沉默不語,就在這個時候還是路哲首先說出來:“高郎君,蒙古人狡猾,如果誘餌明顯的話,他們絕對不會往上進攻,但是這羣蒙古人兇狠成性,而且善於打快戰,如果我們露出的不是誘餌,而是馬腳的話,他們一定會抓住機會的。”

其他人還有些不明所以,但是高俊已經兩眼放光:“好,說下去。”

路哲站了起來,雖然此時他還有些緊張,但是把自己的想法還是完整的說了出來:“所謂的誘餌,是將厚利放在敵人面前,雖然貪財的人必然想利用這種機會,但是蒙古人乃是久戰之輩,自然曉得其中的利害。就算有萬鍾金銀,十萬糧草,只要不能判定安全,這羣人也不會多加一箭。

“等到蒙古人來臨之際,我們就且在水寨與他戰上兩戰,爭取幹掉他百八十人,讓蒙古人也痛一痛,他們必然會急於尋找報仇之機,我們在北路旱寨上預留破綻,如此便可。”高俊已經草擬了計劃,這下大家也不用釣魚了,紛紛扔掉魚竿,準備回去將這份計劃準備完整。

突然間,高俊的魚竿動了動,在大家興奮的目光中,高俊狠狠扯起了魚線。

釣出來一隻碩大的王八。

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尾聲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無標題章節尾聲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尾聲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八章 間諜(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尾聲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二十三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
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尾聲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無標題章節尾聲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尾聲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八章 間諜(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尾聲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二十三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七章 軍隊(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