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殺心

“那個小子就是魏特曼?”操場的另一端,一個肩膀上掛着上校軍銜的軍官,看着坦克旁邊站着的魏特曼,開口問身邊的副手。

副手點了點頭,揹着手昂着下巴開口說道:“對!在組建這個學校的時候,元首親自下令,讓他到這裡來報到……”

一輛坦克從這兩個軍官的面前開過,帶着嗆人的煙霧,還有震耳欲聾的巨大噪音。

畢竟這是一輛重達41噸的巨型坦克,開動起來的效果很難被直觀的想象出來——大概和一輛巨型卡車從你身邊呼嘯而過的感覺差不多。

這輛坦克駛過之後,軍官的目光依舊還落在遠處的魏特曼身上,而這個時候的魏特曼車組的另外兩個成員,已經轉身向另外一側走去了。

“元首怎麼會對這麼一個小人物感興趣呢?”軍官從自己的口袋裡抽出了一包香菸,抽出一根來塞進自己的嘴裡。

他身後的副官走到他的身邊,咔嚓一聲脆響點着了手裡的打火機,點燃了上校軍官嘴裡叼着的香菸。

“呼!”吐出了一口煙霧,軍官眯着眼睛看着遠處站着打量自己坦克的魏特曼,開口問道:“如果元首在意他,就讓他在教導連做講師……”

“元首提起他的時候,是讓他上前線去……”副官有些摸不清頭腦的開口對自己的長官說道。

“嗯?”上校軍官皺起了眉頭來,看着遠處還一無所知的魏特曼,有些疑惑的自言自語:“這究竟是在做什麼打算呢?鍍金?還是隻因爲單純的好奇?”

按理說,如果不在乎魏特曼這個人的話,以元首的身份,又怎麼會親自過問一個軍士的調動呢?

可要是說在乎魏特曼這個人,同樣的問題也困擾着所有人:以元首的能力,輕易調到參謀部去,或者安排給某個軍部甚至是集團軍司令部去,都是一點兒難度都沒有的。

即便是想走技術路線,讓他在教導連裡工作,不用離開柏林,也有更大的升遷機會。

現在的問題是,元首過問了這個普通軍人的升遷調動,卻又希望這個人重返戰場上去……這就有點兒莫名其妙了。

“元首見過這個叫魏特曼的?”上校一頭霧水想了幾秒鐘之後,終於還是開口問道。

“根據部隊的作戰調動來看,他見過元首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副官當然調查了每一個來這裡的人,他要對這個學校的絕對保密負責。

接着,他就開口,說起了魏特曼那個看上去有些簡單的履歷:“他39年的時候在波蘭作戰過……沒有什麼太出彩的表現……”

“沒有什麼太出彩的表現?具體一點兒?”上校對這個還是很好奇的,畢竟他覺得一個軍士引起了元首的注意,本身就是一件很傳奇的事情。

“在進攻的過程中,他很好的完成了偵查的計劃,但是也沒有很兩眼的戰果。”副官因爲重點看了魏特曼的資料,所以張嘴就回答了出來。

他可不是每一個人的資料都會詳細觀看,還記在自己的腦海中的。不過顯然,一個被元首親自調過來的軍士,值得他詳細的看清楚檔案裡的每一個細節。

畢竟元首推薦的軍官可不多,這一期學員裡,恰巧只有米切爾?魏特曼這麼一個……

“他所在的裝甲偵查連最漂亮的一次作戰,是佔領了一個波蘭軍隊駐守的村莊,擊斃了17個波蘭士兵,俘虜了150多人。”副官提起這些來很有如數家珍的意味。

他看了一眼上校先生,最後說道:“有一枚波蘭作戰紀念獎章,記功一次,並沒有拿到更高的勳章。”

“這就見鬼了。”上校軍官歪着嘴苦笑了一聲道:“有這樣簡歷的人,在這個學校裡,我能找出300個來。”

這可不是他自誇,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精挑細選,大部分人都是勃勞希契等陸軍總司令部挑選出來的。

能到這裡的人,大部分身上都掛着一枚二級鐵十字勳章,甚至有的脖子上還掛着更高級的鐵十字勳章呢。

“算了!猜不透就不要猜了,正常訓練他就好了。選拔的時候注意一些,不要忤逆元首的意思。”上校揹着手轉身,開始向回走去。

他的副官跟在他的身邊,也開始向後走去。而他們的身後,又一輛豹式坦克在泥濘中呼嘯而過,履帶捲起了一片泥濘。

“元首不是想讓他上戰場嗎?那就讓他去前線!剩下的事情就不歸我們管了。”上校頭也不回的走向遠處他自己的辦公室,副官停下腳步來看了遠方的魏特曼一眼,又快步跟上了自己的上司。

魏特曼突然預感到了有人在遠處看他,他從自己的豹式坦克上挪開了目光,看向了操場的另一個方向,看到了兩名軍官的背影。

他收回了自己的目光,看着面前的這輛噴塗着迷彩的豹式坦克,回味着剛纔越過水泥墩的那一幕。

“真是一輛好坦克!”在心中,魏特曼這樣評價道。

……

“我的元首,這個月的坦克生產速度,已經是最高的了。”施佩爾在元首的辦公室裡,用一大堆表格,給元首講解着他的生產計劃模型。

“75毫米l48坦克炮的生產,本身就已經讓工廠方面壓力很大了,如果再增加88毫米l56坦克炮的產量,就需要再開新的生產線才行。”施佩爾鬱悶的彙報道。

他已經改進了許多德國至關重要的工業生產程序,匹配了大量的物資生產數據。可是奈何這些數據本身就在不停的變化,這讓他的工作非常龐雜。

75毫米口徑的坦克炮,要裝備給4號坦克的改進型號,要單獨提供給炮兵,同時還要供給給每月都在增產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已經增產了數次了。

現在,這種德國未來反坦克火炮力量的中堅,每月可以生產出整整600根炮管,可以說是非常巨大的一個數字了。

不過,這個數量顯然依舊不能滿足陸軍對這種火炮的需求。在李樂和勃勞希契的未來計劃中,這種大炮的炮管要每月生產1000門以上。

要知道,下個月,追獵者坦克殲擊車的產量,就有可能在施佩爾的努力下,創造450輛的最高生產記錄。

所以說,現在生產出來的這些75毫米口徑的坦克炮,大半都要供給到追獵者生產線上去。

可是牽引式的反坦克炮也需要這樣的炮管,而改進4號坦克也需要這樣的炮管……

“新式坦克現在已經投產了,88毫米口徑的l56坦克炮的產量必須保證!你必須要保證這種火炮的生產!保證新坦克的生產!”李樂開口命令道。

他好不容易,才用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挪用了後世t-54坦克等設計概念,堆砌出了新的豹式坦克來。

結果因爲產能調整的問題,要在兩個月或者一個月之後才能大規模生產,那豈不是在鬧笑話麼?

更讓李樂有些鬱悶的是,因爲底盤設計速度較快,克虜伯還有亨舍爾以及保時捷三家公司,都應德國軍方的要求,建設了新的坦克工廠。

而這些工廠都是底盤生產工廠,而現在這些坦克底盤工廠,都已經被命令開工生產了。

在挪用了一些4號坦克的鋼材,並且動用了一部分戰略儲備之後,5號坦克底盤已經生產出了五十輛之多。

不得不佩服德國在工業方面的驚人實力,剛剛實驗完成的坦克底盤,就已經具備了每個月五十輛的恐怖產能。

當然,這也和李樂率先籌建坦克生產車間,並且準備了大量的備用鋼材有直接關係。

早在一個月前,德國的幾家坦克的主要生產廠商,就抽調了工人組織起了新的坦克生產線人員組織,所以纔可以讓生產進行的如此順利。

可是因爲88毫米大炮的制約,現在德國的新式坦克,也就是5號豹式坦克的產量,這一個月才勉強生產了45輛,湊出了一個訓練營來。

剩下的坦克都沒有坦克炮,炮塔也無法跟進製造,這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

下個月,也就是11月的時候,德國新的豹式坦克產量,有望突破100輛大關,可相應的火炮生產,卻未必跟得上。

這也就是李樂爲什麼把施佩爾找來,讓他想辦法提高新式坦克的產量的原因。

“我的元首,我們現在已經在許多個崗位上使用了女工,可是用工缺口依舊巨大。”施佩爾無奈的回答道。

他打開了一份資料,開口對元首說道:“很多工廠都牴觸使用女工人,他們找來各式各樣的理由,搪塞我們的檢查。”

“而且,目前的狀況,我們也不宜繼續再增加工廠的新工人比例了。”施佩爾指了指面前的資料,接着說道:“很多工廠,新工人的比例已經上升到了危險的數值,不應該再繼續提高了。”

“把牴觸用女工的幾個刺頭交給我!”穿越以來,李樂第一次在心中,動了真正的殺心。

607丟失主動權383發瘋170首相的咆哮1137接駕192引進不如自己造76誘騙968一直到死1175好戲登場615大半個裝甲師318他們都知道了29誤會902古德里安的突擊907勢如破竹655莫吉廖夫545彙報296太及時的情報1083中彈503倫敦空戰1084倒黴的艦長1153一天只吃一頓飯1026第一次交火637倒黴的布瓊尼864新的鐵幕736新設計不一定是好設計472二月450暴亂四起50跳傘1099苦不堪言朱可夫704斯摩棱斯克的最後514惡魔之死170首相的咆哮776猶太人們165北非新戰事489倒黴的裝甲師719改變1020科技融合的優勢695更大的一個599更多的飛行員1150比歷史上走的更遠746近衛坦克師276誤判1079不是攻擊機353皇家海軍的驕傲120便宜元首1025夏天來了363枯竭865標準518先退讓415機場爭奪戰68轟炸第一天1010北上1086支援日本270見鬼1221不良影響976虛張聲勢1011追逐775在不在莫斯科57雙方的增援277情緒1099苦不堪言朱可夫1真的還是假的919幫忙456被動的英國244已經贏了764夜間戰鬥機828遠東的增援924高地苦戰508羅切斯特易手561進入印度洋630談判371空戰開始了1015警備團153拆東牆補西牆1208釋放1106軍長投降474以少戰多606大獲全勝149元首的增援和丘吉爾的痛恨48進攻馬耳他的準備146難道要人少才能打勝仗1170有求於人的日本人532和平554武器體系248英國艦隊的時間表3987重要的通用性112欺瞞對手的海軍683我們不怕浪費65視察前線1019碾壓387雷達和艦載機713攻擊和反擊740政治財團539真是一個好日子290新兵與新武器992利益交換141坦克遭遇戰878等在碼頭上的軍官394追不上的敵人720現在和未來
607丟失主動權383發瘋170首相的咆哮1137接駕192引進不如自己造76誘騙968一直到死1175好戲登場615大半個裝甲師318他們都知道了29誤會902古德里安的突擊907勢如破竹655莫吉廖夫545彙報296太及時的情報1083中彈503倫敦空戰1084倒黴的艦長1153一天只吃一頓飯1026第一次交火637倒黴的布瓊尼864新的鐵幕736新設計不一定是好設計472二月450暴亂四起50跳傘1099苦不堪言朱可夫704斯摩棱斯克的最後514惡魔之死170首相的咆哮776猶太人們165北非新戰事489倒黴的裝甲師719改變1020科技融合的優勢695更大的一個599更多的飛行員1150比歷史上走的更遠746近衛坦克師276誤判1079不是攻擊機353皇家海軍的驕傲120便宜元首1025夏天來了363枯竭865標準518先退讓415機場爭奪戰68轟炸第一天1010北上1086支援日本270見鬼1221不良影響976虛張聲勢1011追逐775在不在莫斯科57雙方的增援277情緒1099苦不堪言朱可夫1真的還是假的919幫忙456被動的英國244已經贏了764夜間戰鬥機828遠東的增援924高地苦戰508羅切斯特易手561進入印度洋630談判371空戰開始了1015警備團153拆東牆補西牆1208釋放1106軍長投降474以少戰多606大獲全勝149元首的增援和丘吉爾的痛恨48進攻馬耳他的準備146難道要人少才能打勝仗1170有求於人的日本人532和平554武器體系248英國艦隊的時間表3987重要的通用性112欺瞞對手的海軍683我們不怕浪費65視察前線1019碾壓387雷達和艦載機713攻擊和反擊740政治財團539真是一個好日子290新兵與新武器992利益交換141坦克遭遇戰878等在碼頭上的軍官394追不上的敵人720現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