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坦克的差距

從這裡可以看出德軍裝甲部隊點歪了科技樹的嚴重:在坦克重量相同的時候,德軍只能做差一個級別的坦克出來。

虎式坦克56噸多,主要性能卻和斯大林2號差不多少。而和斯大林2號坦克重量差不多少的豹式坦克,性能指標卻不是重型坦克的。

這造就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如果單純比較雙方一個級別的坦克,會發現德軍的坦克碾壓當時所有競爭對手。

問題是,德軍坦克嚴重浪費了自己的噸位,用這些重量換來了同級別坦克之間的不對稱優勢。

換句話說,虎式坦克還有虎王這類龐然大物,在盟軍的裝甲序列裡,是沒有與之抗衡的同類型坦克裝甲車輛的。

蘇聯的重型坦克斯大林2號,是一種用來抗衡虎式坦克的武器,類似在豹式坦克上變態的強化了裝甲防護和火炮威力。

這麼一看,也就不難總結出,爲什麼德國裝甲部隊在二戰之中獲得了那麼驚人的戰績,取得了那樣輝煌的戰果了。

因爲他們一直是在打低自己一個級別的對手。

等到盟軍有了斯大林2號坦克這種級別的武器之後,德國人就在玩虎王之類的超級坦克了。

可惜的是,這樣的戰術雖然可以給德軍帶來巨大的戰術優勢,在最惡劣的戰況下,最大程度的保護寶貴的裝甲兵部隊。

但是這種片面的增加單車作戰能力的努力,實際上就是典型的一種不划算的投資。

因爲有科學技術發展作爲侷限,所以單一武器系統的性能提升,並非是沒有上限的。

舉個例子,如果現代軍事武器發展中,想要讓自己的導彈達到100米半徑的誤差,並不是什麼難事。

擁有100米半徑誤差的導彈因爲技術成熟並且零件便宜,造價相對就非常低廉。

而如果想要把誤差降低到10米這個級別,就是軍事強國的現役尖端武器的級別了,這個級別的武器造價就相當的昂貴了。

再進一步,如果想要誤差1米半徑的導彈,能不能生產呢?應該是可以的!只不過成本和神舟飛船一個造價……

同樣的,讓一輛坦克擁有很高的性能,是可以做到的事情,只不過爲之付出的代價究竟值得不值得,就需要設計師們考慮了。

比如說,增加一噸的裝甲,是可以輕易做到的事情,不過爲了這1噸的裝甲,不得不配備更昂貴複雜的發動機,就有些讓人肉疼了。

這還只是一個開始,如果發動機馬力強勁,不用配套的傳動系統,豈不是暴殄天物?

換了更好的發動機,更先進的傳動系統,重量超標,車體和懸掛又要再增強一下。

聽起來這些都還不錯,再繼續向下考慮,這等於就是爲了一噸裝甲防護,付出了整整3噸甚至5噸的重量,值得麼?

另一方面,增加的重量還有新的發動機,會讓油耗大幅增加,爲了確保坦克的行程,就需要載更多的燃油。

更多的燃油也就意味着更大的體積,坦克原本的體積夠不用不夠用呢?

保護這些燃油是不是要更多的裝甲,避免坦克一旦被擊穿,產生殉爆毀掉整個坦克呢?

經過這麼一大圈的調整還有更改之後,一輛坦克比設計的時候增加了1噸的裝甲防護,在確保均衡的前提下,似乎付出了成倍的代價。

更大的體積,更復雜的動力系統……防護力量真的增加了多少尚不清楚,可付出的代價卻已經一目瞭然了。

昂貴的造價,虛高的重量,與整個戰車似乎有些不相匹配的已經略顯弱小的火力……這坦克真的有改進前大家希望的那麼優秀麼?

很多人經過這麼一番權衡之後,就要在這個評價上打一個問號了吧?

舉個例子,豹式坦克以重達45噸的重量,卻只扛着一門75毫米口徑火炮。

同時代的蘇聯斯大林2號坦克46噸重,使用一門122毫米口徑火炮。

而使用85毫米口徑火炮的t-34-85重量32噸,這是當時最經典的中型坦克。

同一時代的英國改進型螢火蟲坦克,是美國m4謝爾曼坦克的改進型,裝備一門大威力的17磅火炮,重量33噸多。

豹式坦克用10噸的重量換來了什麼呢?換來了略高的防護能力!

有人說這不是很值得麼?4輛謝爾曼螢火蟲,八成是打不過3輛豹式坦克的!

歷史上有戰績可以證明,德軍3輛豹式坦克確實並不會被4輛甚至5輛謝爾曼打敗。

可是如果從另一方面考慮:在關鍵的戰役,比如說庫爾斯克會戰之中,德軍多投入了300輛性能不高的4號改進型,會不會改寫歷史呢?

雖然在局部上,3輛反殺4輛坦克的戰績在德軍內比比皆是,可這也同樣造成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結果。

這個結果就是,德國陸軍幾乎打贏了他們所有的戰鬥,可是卻輸掉了這場戰爭!

當德軍把武器複雜並且強化起來之後,所有的壓力在這個時候都被轉嫁了,轉嫁給了後勤部門還有生產環節。

於是,後勤部門不堪重負,不得不忍受災難一般的複雜補給;而後方的工廠同樣也要忍受,那些複雜的武器佔用走的龐大產能。

德軍用三年時間精雕細琢的1000輛虎式坦克,如果還取得不了戰場上那些成功,那隻能證明德國人比看起來的更愚蠢!

同樣的,德軍忍受着最多一個月只能生產200多輛的悲催產量,拿到的豹式坦克當然比美國佬用的謝爾曼強很多了。

要知道,謝爾曼在短短的3年之內生產了5萬輛,平均每一個月超過1000輛……

我們不能憑藉這種差距來推算德國坦克與美國坦克之間的實際差距,但是卻能從一個側面看出問題。

美國和蘇聯都有那種一個月能夠生產數百輛甚至上千輛的的坦克,而德國的坦克卻只能每一個月生產100輛或者200輛。

這一方面是因爲資源產能上的差距,而另一方面卻與德國坦克設計複雜,製造環節繁多有直接的關係。

李樂要改進的就是這個環節,他要讓德國在提高自己產能的同時,簡化坦克飛機等武器裝備的生產環節。

他不是單純去學習對手,生產海量廉價戰車的那種模式,因爲那種模式並不適合德國,也並不需要學習。

德國的精英坦克需要保護,同樣在另一個方面,德國裝甲部隊的規模也的確需要快速擴充。

李樂想的辦法就是,提高產能生產簡化版的3號突擊炮以及4號改進型坦克。來充足德國陸軍的裝甲部隊數量。

在這個基礎上,開發略微高級的5號坦克,選拔精英建立起不怕消耗的精銳裝甲兵團來。

在這個過程中,數量上的優勢由大量的中型坦克來保持,並且將德國的裝甲兵基數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上。

在這些普通裝甲兵裡,選拔和培養真正的精英,來組建那個讓人望而生畏的精銳坦克部隊,這就是李樂的計劃。

李樂不是不需要虎式坦克這樣的重型戰車,而是希望虎式坦克簡化結構,在確保戰力或者說略微削弱一些戰力的基礎上,大幅改進生產工藝,讓其變成可以量產的真正主戰坦克。

他需要的是那種可以大規模出現並且決定戰役勝負的坦克,不是那種笨重並且稀少的戰地救火隊員。

“4號現在的簡單改進型,繼續擴大生產。”李樂一邊對勃勞希契吩咐道,一邊開口說道:“不用在意資金,我們現在的資金非常充裕。”

李樂說的一點兒都不錯,德國已經找中立國還有國內的財團繼續貸款,擴大了自己的戰爭機器生產。

這些貸款之所以能夠到位,主要是因爲德國在利比亞發現石油的利好消息。

雖然那裡的油田現在還只是一個雛形,可並不妨礙一些風險投資公司在第三帝國身上壓下自己的籌碼。

最近有關第三帝國即將贏得戰爭的利好消息實在是太多了,甚至到了有些讓人目不暇接的地步。

有內部消息傳出,德國人在英國的轟炸獲得了成功,甚至已經打的英國空軍根本不敢迎戰了。

加上馬耳他行動的成功,h艦隊被重創的事情曝光,這個時候不借錢給德國賺些利息,難道還等對方打贏了戰爭之後再自己湊上去?

“感謝元首對陸軍的支持,我們會用勝利來回報您的信任的!”勃勞希契笑着點頭,一臉的春風得意。

“對了,新的坦克生產工廠,籌備的如何了?那些猶太工程師,還算配合吧?”李樂突然問了一個似乎和軍事行動不太相關的問題。

鮑曼作爲元首的秘書,對這件事情是清楚的,趕緊低頭壓低聲音開口對李樂說道:“我的元首,這件事進行的還算順利,具體報告我會送到您的辦公室裡。”

李樂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然後他站起身來,結束了這一場針對英國的作戰會議。

325德國人瘋了900吼叫413龐然大物862渾身解數912好商品754日本人的選擇126格拉齊亞尼的窘境726撤退386艦隊出擊105倒黴的運輸船隊1053值得羨慕1228流亡結束831雨中的尋找530通電193誰拯救了德國工業7小小的改變1008陰差陽錯1208釋放285殺人839截肢940重點培養122尷尬的兩個人380解決石油問題的辦法798挑起矛盾1081完了1068美軍的攻擊360陷阱624爲什麼停下來473攻擊開始812空屋子1082無法彌補的損失801可恥的選擇99要重視巷戰啊912好商品399分發武器58馬耳他是我們的了370三樣東西206爛攤子281鋒利757勝利最終會屬於我們524兩條道路234信仰183阿拉曼戰役696集中兵力930側面109來自東方的解衣推食589中東軍團1100進攻的序曲1138熱烈歡迎599更多的飛行員187齊柏林43馬耳他699挖坑780不佔優勢的戰役229投桃報李111崩壞的倫敦424運輸大隊長1172冬眠4好多大人物1013久違的勝利687屬於李樂自己的戰爭472二月935失去目標388面對難題329我們是來狩獵的885弗萊徹級驅逐艦263東線緊張881絕望在繼續855彙報1066發現美國艦隊602轟炸開始1095要看日本827相互的對手862渾身解數346貪婪是你的原罪134北非亂局602轟炸開始633王牌肩並肩157龐大的工業遺產363枯竭540戰鬥開始627擦肩而過364損失的運輸船1063所羅門789裝可憐176隆美爾的計劃539真是一個好日子381夜晚的天空290新兵與新武器557戰略目標396謹慎的取捨215聽我把話說完446這個海邊594赫魯曉夫880食物428會議繼續31互相捅刀其樂融融608底蘊204誰出賣了誰85破產
325德國人瘋了900吼叫413龐然大物862渾身解數912好商品754日本人的選擇126格拉齊亞尼的窘境726撤退386艦隊出擊105倒黴的運輸船隊1053值得羨慕1228流亡結束831雨中的尋找530通電193誰拯救了德國工業7小小的改變1008陰差陽錯1208釋放285殺人839截肢940重點培養122尷尬的兩個人380解決石油問題的辦法798挑起矛盾1081完了1068美軍的攻擊360陷阱624爲什麼停下來473攻擊開始812空屋子1082無法彌補的損失801可恥的選擇99要重視巷戰啊912好商品399分發武器58馬耳他是我們的了370三樣東西206爛攤子281鋒利757勝利最終會屬於我們524兩條道路234信仰183阿拉曼戰役696集中兵力930側面109來自東方的解衣推食589中東軍團1100進攻的序曲1138熱烈歡迎599更多的飛行員187齊柏林43馬耳他699挖坑780不佔優勢的戰役229投桃報李111崩壞的倫敦424運輸大隊長1172冬眠4好多大人物1013久違的勝利687屬於李樂自己的戰爭472二月935失去目標388面對難題329我們是來狩獵的885弗萊徹級驅逐艦263東線緊張881絕望在繼續855彙報1066發現美國艦隊602轟炸開始1095要看日本827相互的對手862渾身解數346貪婪是你的原罪134北非亂局602轟炸開始633王牌肩並肩157龐大的工業遺產363枯竭540戰鬥開始627擦肩而過364損失的運輸船1063所羅門789裝可憐176隆美爾的計劃539真是一個好日子381夜晚的天空290新兵與新武器557戰略目標396謹慎的取捨215聽我把話說完446這個海邊594赫魯曉夫880食物428會議繼續31互相捅刀其樂融融608底蘊204誰出賣了誰85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