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遠去

一九一七年的最後一天,馮承乾帶着一份足以讓德皇滿意的條約文本回到柏林。

《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是《柏林和約》之後,各主要國家在大戰結束後簽署的意義最爲重大的國際條約。

這份條約,從根本上限制了海軍軍備競賽。

按照條約規定,德意志第二帝國、美國、英國在未來二十年之內,海軍艦艇總規模不得超過七十五萬噸,其中主力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五十萬噸,且單艦的標準排水量不得超過三萬五千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十六英寸、副炮口徑不得超過七英寸:此外,對巡洋艦等輔助艦艇也做了明確約束。其他國家,則按照商定的比例建造與擁有各類戰艦,

且在單艦的標準排水量、主炮口徑等方面保持一致。

當然,條約內容也並非一成不變。

比如,〖日〗本就拒絕廢除正在建造的“長門”號戰列艦,反而以國內小學生捐款、不能傷害民意爲由,要求完成“長門”號、及其姊妹艦“陸奧”號的建造工程,而〖日〗本海軍只答應報廢兩艘“河內”級戰列艦。問題是“長門”級的標準排水量比“河內”級大得多,兩艘戰艦服役後,〖日〗本海軍主力艦的總噸位就將超過條約上限。針對這一點,德美中在做出妥協的同時,也提出了利益訴求。美國將完成“科羅拉多”級的第三艘與第四艘,並且報廢掉一艘“紐約”級、另外一艘則在拆除武裝之後改爲訓練艦。德意志第二帝國將完成“拜仁”級兩艘後繼艦的建造工作,只在條約正式生效後報廢一艘“萊茵蘭”級戰列艦。〖中〗國則獲得了從國外採購、或者自建兩艘戰列艦、或者在總噸位不變的情況下獲得更多巡洋艦等輔助艦艇的權力。

問題是,這份條的並非沒有漏洞。

首先是,條約的有效期只有二十年。

也就是說,到一九三七年底,如果任何一個締約國不願意續約,《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就將自動作廢。

其次是,對巡洋艦做出的規範不夠明確。

條約只限制了巡洋艦的總噸位,以及主炮口徑不得超過八英寸,卻對巡洋艦的單艦排水量沒有做任何限制。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沒有考慮到新興海戰力量。

雖然在大戰期間,由主力艦搭載的水上飛機在偵察、校準等方面表現突出,而且在大戰結束前的幾個月,帝國與英國已經設計出了“航空母艦”但是在條約簽署的時候,第一艘航母還在改造之中。

結果就是,條約中沒有對航母進行明確約束。

更要命的是,航母甚至沒有被計算在主力艦之中,而是被當成了與巡洋艦類似的輔助艦艇。

當然,這也與當時的實際情況有關。

美國海軍改造的“蘭利、,號原本就是一艘巡洋艦,排水量不足萬噸,而〖日〗本正準備改造的航母的排水量也不足萬噸,就連帝國設計的航母也只有一萬噸出頭,在排水量上與巡洋艦旗鼓相當。

此外,除了馮承乾,其他人對航母的認識還嚴重不足。

在很多人眼裡,航母就是一種用來搭載飛機、執行偵察任務的輔助艦艇,其主要任務就是協助主力艦作戰。當然,這也與飛機的性能有關。這個時候的戰術飛機,根本無法攜帶重型炸彈。

這些因素集合到一起,產生了一個非常可怕的結果。

這就是,條約中把航母歸在了巡洋艦這一類戰艦裡面,只對航母的主炮口徑做了較爲明確的限制。

按照比較傳統的思想,只要限制了一艘戰艦的主炮口徑,也就限制了這艘戰艦的其他性能。說得簡單一些,如果一艘戰艦隻能配備八英寸、也就是二百零三毫米主炮,那就絕對沒有必要達到兩萬噸的排水量。

事實上,這個漏洞的出現,與馮承乾不無關係。

要知道,馮承乾非常清楚航母的重要性,更加知道,在下一場大戰中,航母將把戰列艦等主力艦送入博物館。問題是,馮承乾不但沒有在談判中提到航母,甚至在美國談判代表提出應該把航母當成主力艦看待的時候提出了反對意見,從而讓限制航母發展,成了不可實現的空談。

顯然,馮承乾是故意爲之。

他這麼做,只有一個原因:做爲後起之秀,不管〖中〗國的發展速度多麼快,也不可能在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內追上強大的老牌帝國,更不可能在傳統海軍力量上,超越強大的競爭對手。

只有一場劃…時代的海軍變革,才能爲〖中〗國提供超越老牌帝國的機會。

當然,在航母問題上含糊其詞,只是馮承乾走出的第一步。

一九一八年一月一日,在德皇舉行的新年宴會上,馮承乾正式向德皇提交辭呈,並且肯定德皇讓他返回〖中〗國.

德皇沒有食言,不但答應讓馮承乾回去,還送了一份厚禮。

這就是,把在戰爭期間收歸國有的幾家企業贈送給馮承乾,並且承諾,在馮承乾完成了統一大業之後,與〖中〗國簽署同盟條約。此外,馮承乾在帝國獲得的爵位、領地等都將得到保留。

德皇的一片好意,反而讓馮承乾有點爲難了。

要知道,如果戴着“德意志第二帝國親王”的頭銜回到〖中〗國,那麼別人首先會認爲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德國人,而不是〖中〗國人。

當然,德皇也是想借此告訴馮承乾,如果在〖中〗國混不下去了,他還可以回來。

接下來兩天,馮承乾陸續走訪了威廉皇儲、提爾皮茨元帥、希佩爾元帥、魯登道夫元帥等人,一一向他們道別。

一月八日,馮承乾登上了“柏林”號巡洋艦。

這艘戰艦是在馮承乾的指導下設計建造的,現在成爲了德皇贈送給馮承乾的最後一份禮物。

戰艦離開碼頭的時候,馮承乾的心頭突然升起了一股傷感之情。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他已經呆了足足二十九個年頭。雖然東方那個國家,對他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在這二十九年裡,他一直把德意志第二帝國當成自己的祖國,或者說像爲自己的祖國那樣爲德意志第二帝國服務。現在,突然要離開這個國家,即便今後能回來,也再也找不回這種感覺了。

回頭一想,馮承乾也就釋然了。

這二十九年,他並沒有白白渡過。在他的努力、以及帝國軍民的奮戰下,歷史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

那麼,在下一場戰爭到來的時候,歷史還會重演嗎?

馮承乾很有信心,因爲他知道,任何一個國家只需要二十到三十年,就能完成工業化〖革〗命,由此變得強大。

他需要的,只是一次機會。

“元帥……”聽到張東強的話,馮承乾回過頭來,說道:“以後不用這麼叫我了,我已經不是帝國海軍元帥。”

“可是……”

“怎麼,有話要說嗎?、,張東強點了點頭,有點猶豫的說道:“陛下對你這麼好,一直當你是肱骨重臣,你爲什麼要離開帝國?”

“這麼說,你認爲我應該留下來?、,

張東強沒有開口,但是擺明了就是這個意思。

“在帝國,我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即便留下來,也無法取得更大的成就。再說了,帝國已經不需要我了。”馮承乾笑了笑,又說道“更重要的是,不管陛下這麼器重我,在別人眼裡,我都不是帝國的臣民,也永遠融入不了帝國的貴族階層。在帝國危難的時候,我這樣的人還有用武之地。”

“可是,大戰並沒結束,只是暫時停止了。”“那麼你認爲,在接下來的二十到三十年間,帝國能夠容得下我嗎?”“這……”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你跟我一樣,都是黃皮膚、黑頭髮與黑眼睛,我們有着同樣的血脈。不管我在帝國做了什麼,都是在爲我們自己的民族、爲我們的同胞服務。”馮承乾長出口氣,說道“回到祖國,與我們的同胞共同戰鬥、一同面臨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纔是我最大的願望。幫助足夠復興、幫助民族崛起,也纔是我這一生中最高的理想。”

“元帥……”“我說過,我已經不是海草元帥了。”“你在我心目中,永遠都是海軍元帥。”馮承乾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怎麼樣,是不是後悔跟着我了?留在帝國,你可以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跟我回去,你必須面對各種危險。不管我們的理想有多麼高遠,在實現之前都是困難重重。”

“如果我會後悔,我就不會跟你一同登上這艘戰艦。”“行,看來你也挺有志向的嘛。”

“我的志向,就是永遠追隨元帥,跟你征戰五湖四海。”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這些話,不用對我說。回去後,你得找到吳鐵生,搞清楚他的情況。”

張東強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當初,馮承乾讓他當副官,主要就是他與吳鐵生是老鄉,而且兩人在帝國當勞工的時候關係非常好。過奔幾年,馮承乾爲了避嫌,沒有與吳鐵生聯繫,即便有聯繫,都是通過帝國遠東事務官員進行。重要的事情,馮承乾都吩咐給張東強,讓他想辦法去處理,因此張東強實際上是馮承乾身邊最不可缺少的人。

這個時候,馮承乾最擔心的就是吳鐵生有沒有變心。

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66章 滅頂之災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84章 大禍臨頭第89章 聯合進攻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03章 餘波第142章 南下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60章 盡力而爲第609章 國防部第92章 等待機會第64章 無力迴天第25章 能打就打第600章 馬歇爾第447章 備戰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38章 戰略目標第63章 體能極限第503章 下一步第12章 危機浮現第70章 戰火第181章 替身第34章 戰爭之門第524章 能源第22章 赴死之地第24章 航母熱潮第413章 出征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82章 拷問訓練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364章 性價比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103章 激戰第501章 不堪用第64章 關鍵情報第394章 拉鋸戰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37章 出發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55章 虛與委蛇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29章 落荒而逃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584章 死衚衕第51章 正面交戰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2章 重新開始第20章 致命打擊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57章 錢第36章 叢林求生第580章 新使命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94章 航空力量第24章 航母熱潮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268章 臆測第84章 大禍臨頭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96章 誘餌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63章 體能極限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12章 追蹤第91章 轉攻爲守第162章 機會第592章 佔領軍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116章 追擊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85章 陣營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596章 關鍵點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117章 算計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81章 內訌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73章 戰機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474章 各有所
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66章 滅頂之災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84章 大禍臨頭第89章 聯合進攻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03章 餘波第142章 南下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60章 盡力而爲第609章 國防部第92章 等待機會第64章 無力迴天第25章 能打就打第600章 馬歇爾第447章 備戰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38章 戰略目標第63章 體能極限第503章 下一步第12章 危機浮現第70章 戰火第181章 替身第34章 戰爭之門第524章 能源第22章 赴死之地第24章 航母熱潮第413章 出征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82章 拷問訓練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364章 性價比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103章 激戰第501章 不堪用第64章 關鍵情報第394章 拉鋸戰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37章 出發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55章 虛與委蛇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29章 落荒而逃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584章 死衚衕第51章 正面交戰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2章 重新開始第20章 致命打擊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57章 錢第36章 叢林求生第580章 新使命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94章 航空力量第24章 航母熱潮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268章 臆測第84章 大禍臨頭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96章 誘餌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63章 體能極限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12章 追蹤第91章 轉攻爲守第162章 機會第592章 佔領軍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116章 追擊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85章 陣營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596章 關鍵點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117章 算計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81章 內訌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73章 戰機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474章 各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