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沉着冷靜

坎寧安是一名傳統型的海軍將領,也是一個風度十足的紳士。在他身上,能夠看到所有英國海軍將領的特點,包括缺點。比如,在任何時候,坎寧安總是不慌不忙的,做事非常有條理。

很多認識他的美國海軍軍官都認爲,坎寧安有強迫症。

當然,在絕大部分時候,這是好的習慣。

只是,在這個時候,就未必是好的習慣了。

與以往一樣,廚師爲艦隊司令官准備的早點非常簡單,但是格外精緻,連刀叉的擺放位置都一絲不差。這份早點,只有一個煎雞蛋、兩片夾了奶酪與烤肉片的三明治、一杯牛奶與半個蘋果。

換成其他人,五分鐘內就能吃完這份早餐。

可是坎寧安要用半個小時。

只是,這頓早餐,坎寧安並沒吃完。

六點不到,急匆匆趕來的參謀軍官破壞了餐廳裡的氣氛,也讓坎寧安不得不提前結束用餐。

還沒到司令艦橋,坎寧安就聽到了從艦體外傳來的轟鳴聲。

聲響很沉悶,但是坎寧安依然聽了出來,這是炮彈落在海面上爆炸時產生的聲音,而且肯定是大口徑炮彈。

來到司令艦橋,坎寧安就冷靜下來。

顯然,他的冷靜態度,也影響到了其他人,開始還亂成一團的參謀軍官都迅速安靜了下來。

很快,坎寧安就搞清楚了情況。

艦隊正遭到炮擊。炮彈是從十多公里外打來的,而且根據炮彈炸起的水柱高度,可以大致判斷出炮彈的口徑在三百毫米以上。

顯然。正在向本土艦隊開火的是幾艘大型戰艦。

此外,根據每次落下的炮彈數量,可以大致判斷出,至少有兩艘敵艦,而且很有可能是裝備了九門主炮的戰列艦。

在敵對國中,擁有九門主炮的戰列艦就只有“腓特烈三世”級了。

問題是“前衛”號的雷達並沒有探測到敵艦。或者說根本無法正常工作。

要知道“前衛”號再差,其配備的雷達都是最先進的,而且除了有一部對海搜索雷達之外,還有兩部火控雷達。

可以說,當時“前衛”號的雷達配製是最好的。

坎寧安首先想到,對方使用了干擾手段。

別忘了,在此之前,〖中〗國海軍就已經在海戰中使用了干擾雷達的工具。而且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顯然。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很有可能也獲得了雷達干擾設備。

想到這,坎寧安立即下令,用火控雷達搜索敵艦。

當時。美英海軍也對雷達干擾設備做了研究,探明瞭其主要工作原理,因此找到了對抗干擾的辦法。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火控雷達取代搜索雷達。

主要就是,這兩種雷達的工作頻率不同、波長不同,因此主要對付搜索雷達的干擾設備不見得能夠對付火控雷達。

更重要的是,那些飛來的炮彈都落在了英艦附近,偏差只有幾百米。也就是說,正在開火的德艦肯定使用了火控雷達。不然不可能在夜間達到如此高的精度。顯然,德艦的火控雷達沒有受到干擾。

很快。“前衛”號的火控雷達就探測到了兩艘戰艦,而且是兩艘龐大的戰列艦。

顯然,正是兩艘“腓特烈三世”級戰列艦。

問題是,這兩艘德艦在二十二公里之外。

更重要的是,兩艘德艦已經排成了戰列,而且佔據了最有利的位置,而還處在海峽航道內的本土艦隊根本沒有做好交戰準備。當時,本土艦隊的六艘戰列艦排成縱隊,最前方是旗艦“前衛”號,接下來是“喬治五世”號、“安森”號與“豪”號三艘英國戰列艦,最後面則是“馬薩諸塞”號與“亞拉巴馬”號兩艘美艦。更要命的是,航道只有五百米寬,因此只有最前面的“前衛”號能夠用艦首的四門主炮向德艦開火,而後方的五艘戰列艦都因爲射界受到遮擋而無法開火。

坎寧安沒有慌張,非常冷靜的下達了加速命令。

此時“前衛”號距離航道出口還有大約五公里。如果全速航行的話,只需要六分鐘就能離開航道,進入開闊海域。

問題是“前衛”號並非全速航行。

在通過多佛海峽的時候,本土艦隊的航速只有十二節。

事實上,這也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最高航速了。要知道,即便以十二節的速度航行,哪怕航向只偏差了五度,也只需要幾分鐘就能衝出安全區域,也就有可能撞上航道附近的水雷。別忘了,大型戰艦都不夠靈活,而且舵效並不高,在艦長下達了轉向命令之後,不可能立即轉向,中間會有一個時間差。戰艦在這個時間差內航行的距離,絕對不能超過安全範圍。由此,也就決定了戰艦在航道內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要高於這個速度,那麼就有可能遇到危險。

從十二節加速到三十節,就需要好幾分鐘。

也就是說“前衛”號大概需要十分鐘,才能進入開闊海域。

在這十分鐘內“前衛”號只能用四門主炮進行還擊,而且這也是本土艦隊所能動用的全部火力。

問題是,即便離開了航道,局面也不見得樂觀。

這就是,多佛海峽整體上是一個喇叭形狀,而且英國皇家海軍佈設的雷區也基本上沿用了這一外形。在離開了航道之後,安全海域的寬度並不是立即擴大的,而是呈喇叭狀逐漸擴大。也就是說,要繼續向北航行,可供本土艦隊利用的安全海域纔會逐漸變得寬敞,也纔可以使本土艦隊橫向展開。

對此,坎寧安有着非常清楚的認識。

可以說,要想扭轉局面,他就必須向北航行二十公里以上。

原因很簡單,讓六艘戰列艦橫向展開,需要足夠寬敞的空間。要知道,戰列艦的轉向半徑都不會小到哪裡去。“前衛”號在全速行航行的時候,轉向九十度就得橫向航行五公里以上。

當然,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通過降低航速,就能縮短轉向半徑。

關鍵在於,讓六艘戰列艦橫向展開,在確保相鄰兩艘戰列艦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編隊的長度超過了十公里。

如此一來,就要到達航道出口以北大約十五公里處,才能獲得這麼寬的安全海域。

當然,這只是理論情況。

在作戰中,艦隊肯定得保持一定的航速,戰艦不可能在靜止狀態下與敵人交戰,因此如果安全海域的寬度只有十公里,那麼在首艦到達轉向點的時候,尾艦纔剛剛完成轉向,跟上艦隊的步伐呢。

顯然,艦隊作戰所需要的安全海域的寬度肯定不止十公里。

正常情況下,六艘戰列艦組成戰列,所需的海域寬度在三十公里以上。

問題是,這是當時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要知道,德艦所在的位置,安全海域的寬度也只有十五公里左右。也就是說,本土艦隊要到達德艦所在位置北面大概十五公里處,才能獲得三十公里的安全海域,也才能夠全部展開排成戰列。

顯然,德艦不會給本土艦隊這個機會。

要知道,航行三十多公里,即便全速衝刺,也需要大約四十分鐘。在此期間,兩艘德艦能夠打出數十輪齊射,投擲數百枚炮彈。哪怕只有百分之三的命中率(這是德軍主力艦在大戰期間的平均命中率),也意味着會有數十枚炮彈擊中英艦,而這足以讓四艘、甚至更多的英艦喪失戰鬥力,或者擊沉三艘英艦。

真要損失了四艘、哪怕是三艘戰艦,本土艦隊也將喪失兵力優勢。

顯然,坎寧安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最好的辦法就是撤退。只不過,這絕對不在坎寧安的選擇之內,而且也很不現實。

要知道,在安全航道內,根本無法讓主力艦轉向,至少無法讓主力艦在航行狀態下把航向調轉一百八十度。如果必須轉向,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主力艦停下來,然後由駁船推動進行原地轉向。

顯然,在戰鬥中,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如果英艦停下來,就會成爲德艦的靶子,而在這種情況下,德艦的炮擊命中率很有可能超過百分之十。在日常訓練中,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對二十公里外的精緻目標的炮擊命中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也就是說,本土艦隊不可能在航道內轉向撤退。

衝出航道之後,本土艦隊離德艦隻有十七公里,而且還需要向北航行兩公里,安全海域的寬度才超過了主力艦的最小轉向半徑。這時候,雙方的距離只有十五公里,而本土艦隊在這個時候轉向,與自殺沒有區別。

不能轉向撤退,那就只能繼續打下去。

顯然,這也正是坎寧安面對的問題。

這就是,以什麼辦法與德艦作戰?

如果換成別人,此時肯定手忙腳亂了。坎寧安依然非常冷靜,甚至到了冷酷的地步。幾乎沒有多想,坎寧安就找到對策。

只是,做出這樣的決定,對任何一位艦隊指揮官來說都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160章 覺悟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83章 前仆後繼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11章 最高效益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74章 僥倖第88章 同胞兄弟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50章 誰去誰留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138章 進攻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72章 生死抉擇第53章 倒計時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83章 神勇戰艦第377章 好與壞第170章 錯失第16章 以退爲進第176章 重頭戲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85章 陰差陽錯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413章 出征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52章 同盟軸心第107章 妥協第25章 死有其所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546章 協商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45章 選擇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70章 戰火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24章 航母熱潮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96章 誘餌第30章 始作俑者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11章 主動出擊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22章 迫敵決戰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19章 賭注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175章 夜戰第22章 只缺艦隊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41章 如釋重負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623章 核試驗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18章 委曲求全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43章 惡仗第381章 震驚之餘
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160章 覺悟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83章 前仆後繼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11章 最高效益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74章 僥倖第88章 同胞兄弟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50章 誰去誰留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138章 進攻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72章 生死抉擇第53章 倒計時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83章 神勇戰艦第377章 好與壞第170章 錯失第16章 以退爲進第176章 重頭戲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85章 陰差陽錯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413章 出征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52章 同盟軸心第107章 妥協第25章 死有其所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546章 協商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45章 選擇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70章 戰火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24章 航母熱潮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96章 誘餌第30章 始作俑者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11章 主動出擊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22章 迫敵決戰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19章 賭注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175章 夜戰第22章 只缺艦隊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41章 如釋重負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623章 核試驗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18章 委曲求全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43章 惡仗第381章 震驚之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