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中,涉及到科研人員的問題最爲複雜。
當然,合理有效的解決辦法不是沒有。
在前往柏林之前,顧祝同就從海軍情報處獲得了一份專門針對僱傭德籍科研人員薪酬與補償方式的文件。
只是,在談判開始的時候,顧祝同沒有把這份文件拿出來。
通過之前的談判,顧祝同已經認識到,如果直接提出僱傭科研人員,德意志第二帝國當局肯定會產生警覺。最壞的結果,就是帝國當局拒絕派遣科研人員去中國工作,而最好的結果也是要爲此付出更大的代價。
當時,顧祝同首先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最大的問題上着手。
這就是,帝國根本沒有能力償還鉅額的軍火貿易債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戰爭債務。
雖然雷德爾已經代表帝國軍方提出,可以把部分軍事基地租借給中國軍隊,以此來抵償戰爭債務,但是顧祝同的態度並沒有動搖,明確提出,中國不會妨礙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歐洲的利益,因此中國在歐洲周邊地區的軍事基地已經足夠應付任何規模的行動了,沒有必要獲取更多的軍事基地。至於其他地區的軍事基地,中國軍方更沒有類似的需求,畢竟中國軍隊在除了歐洲之外的大部分地區都有足夠多的軍事基地,而且這些地區的國家也樂意爲中國軍隊提供軍事基地。
說白了,德軍提供的軍事基地不足以抵償所有戰爭債務。
這樣一來,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只有剩下了一種選擇,即轉讓科學技術。
問題是,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可以轉讓的,而且是中國需要的科學技術,或者說是能夠讓中國拿出血本來購買的先進技術並不多。
說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技術優勢只是暫時的。
要知道。在經濟層面上,中德的差距已經拉開,而中國完全可以通過增加科研投入的方式來增強科技實力。
即便按照德意志第二帝國科學界的估計,最多隻需要二十年,中國就能在所有科研領域追上、甚至是超越德意志第二帝國。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經濟沒有在戰後迅速復甦,那麼根本不可能跟上中國在科研領域的前進步伐,二十年之後雙方的差距就將迅速擴大。而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將因此喪失成爲世界級強國的基礎。
顯然,德意志第二帝國要保護的不是先進技術。而是經濟。
這一點,雙方都很清楚。
德意志第二帝國要想在戰後恢復經濟發展,就必須依靠中國,特別是由中國提供的巨大援助,以及中國的巨大市場。爲此,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必須在科技領域做出犧牲。顯然,這是一個死循環。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保住了經濟。而喪失了科技領先優勢,那麼其經濟發展也是不可持續的,至少不可能超越中國,也就不可能在綜合國力上挑戰中國,自然不可能與中國爭奪世界霸權。相反,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死守先進技術,那麼在戰爭結束後,其經濟就將徹底崩潰。
在這種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當局只能選擇保經濟。
說白了,如果能夠保住經濟。那麼在戰後可以增大科研投入,也就有機會在某些科技上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談判進行到這個時候,德方做出了讓步,即答應用技術抵償戰爭債務。
也正是到這個時候,顧祝同才明確提出,中國需要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先進技術,但是更需要完善這些技術的人才。
說白了,當時中國需要的。都是一些還沒有達到實用標準、或者是還沒有在軍事與生產領域大規模實用的技術。也就是說,這些技術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完善與修補。也就需要從事相關項目的科研人員。
當然,顧祝同不可能直接提出讓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科研人員爲中國服務。
以當時的情況。他只能說得更委婉一些,即德方必須在提供先進技術的同時,委派科研人員協助中方人員掌握相關技術。
顯然,這四個合情合理的條件。
更重要的是,德方談判代表並沒有猜出顧祝同的真實目的,也就答應了下來。
直到這個時候,顧祝同纔拿出了由海軍情報處提供的那份資料,即中方願意以德方委派的科研人員的薪酬,爲德方支付相應數額的補償金,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即這些科研人員得與中方簽署勞動合同。
事實上,這也是一個非常合理的要求。
既然要支付薪酬,自然得簽署勞動合同,只有合同才能夠保證德方派遣的科研人員在中國工作期間能夠獲得相應的報酬。
只是,這其中,最關鍵的部分在於補償金額。
要知道,對於缺錢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來說,如果能夠獲得高額補償,那肯定是一件大好事。
當然,這就意味着需要派遣足夠優秀的科研人員去中國工作。
在得到了德方的正式答覆之後,顧祝同一口氣羅列出了二十二項科研支援項目,其中就包括核技術。
這個時候,德方提高了警惕。
雖然當時顧祝同提出的另外二十一個科研項目也很關鍵,比如獲取由寶馬公司研製的噴氣式發動機,但是這些項目基本上都屬於戰術性質的,即只能增強中國軍隊的戰術能力,而無法提高中國軍隊的戰略能力。
顯然,核技術就完全不一樣了。
雖然德意志第二帝國還沒有研製出原子彈,但是已經完成了原子彈雛形的製造工作,而且對原子彈的威力有了初步瞭解,哪怕這個瞭解並不是十分正確。也就是說,帝國軍方已經知道原子彈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足以左右戰略均衡,更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戰爭面貌,而中國獲得了原子彈,就等於中國軍隊的戰略打擊能力大幅度提高。更重要的是,中國軍隊的戰略打擊能力本來就強於德軍。
可以說,如果中國提前研製出原子彈,那麼德意志第二帝國就根本沒有機會與中國爭奪世界霸權了。
從事後的角度來看,德意志第二帝國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在覈技術上援助中國。
可惜的是,在經過了艱苦的談判之後,特別是在顧祝同反覆強調,這二十二項科技援助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項,中國當局都不會簽署與之有關的任何協議,也就不可能爲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經濟上的援助,結果德方、特別是帝國軍方不得不在覈技術方援助上做出讓步。
當然,這還與一個因素有關。
這就是,帝國軍方對核技術的認識依然很不全面。主要就是,由帝國軍方主導的第一次核爆炸試驗以失敗收場。
可以說,這次失敗的試驗,直接左右了戰後的世界格局。
要知道,如果不是這次試驗最終失敗,恐怕德意志第二帝國在一九四八年初就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核武器項目,如果沒有獲得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援助,恐怕要到一九五零年纔會取得成功。也就是說,德意志第二帝國很有可能獲得兩年的核壟斷優勢,而在這兩年中,不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將宣告結束,新的世界格局也將誕生。掌握了原子彈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即便在綜合國力上仍然遠不如中國,也至少能夠獲得與中國平起平坐的地位。
正是如此,戰後纔有人認爲,一個小小的螺絲釘改變了歷史。
當然,這種錯誤的認識,也直接導致帝國軍方、特別是軍方高層對原子彈的認識走向錯誤的極端,即不認爲原子彈能夠改變什麼。
這樣一來,自然認爲核技術算不上是重要科技。
在德軍高級將領看來,如果能夠通過核技術支援獲取一筆豐厚的彙報,遠比把這項技術鎖在保險櫃裡划算得多。
此外,德方做出這樣的讓步,還與中國的情報機構有關。
根據戰後披露的消息,早在一九四六年,中國的情報機構就滲透到了德軍高層,以各種方式來影響德軍對核武器的認識。戰後,德意志第二帝國對涉及到核武器的情報事件做了一次徹查,發現了很多蛛絲馬跡。比如,帝國軍方的核武器項目開支有很多不明之處,大約有一億帝國金馬克的科研資金去向不明,還有近一億的科研資金被用在了毫無意義的地方,而核武器項目的總投資總共還不到十億帝國金馬克。也就是說,這兩筆說不清道不明的資金就佔了總經費的百分之二十。顯然,有人在經費上做了手腳,造成科研開支嚴重偏高,最終由此導致核武器項目的開發進度嚴重放緩。除此之外,帝國情報機構在調查中還發現,負責組裝第一枚核爆炸裝置的科研人員中,有數人涉嫌與中國情報機構有染,而且其中肯定有兩人被中國情報機構策反。也就是說,帝國軍方進行的那次失敗的核爆炸試驗,很有可能就是中國情報機構的傑作。
總而言之,帝國軍方對核武器的認識嚴重不足。
由此,顧祝同在柏林收穫了最重大的成果,即當年年底,就有一百二十七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核物理學家與核武器工程師前往中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