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工程師

後世對顧祝同有很多的評價,也給他冠上了很多的頭銜,其中就包括“工程師”。

當然,這並不是說顧祝同是技術人才,而是指他擅長搞大工程,而且特別擅長管理與運作大工程。

早在脫下軍裝之前,顧祝同就已經在大工程上綻露頭角。

這就是,他親手主導了中國海軍第一艘超級航母,即“長江”號的設計與建造工程,而且總共只用了不到三年。

當時,沒有任何人相信,中國海軍能在三年內設計與建造一艘超級航母。

顧祝同用事實證明,三年還有多的,“長江”號從繪製第一張圖紙算起,到建成後交付給海軍驗收,只用了兩年九個月十四天。

即便以戰時標準衡量,這都是一個驚人的奇蹟。

要知道,在大戰期間,中國海軍建造艦隊航母的平均時間是兩年,而建造大型航母的平均時間是三年半。

“長江”號的設計量是大型航母的兩倍,建造工程量是大型航母的一點六倍。

在設計階段,顧祝同總共動員了近三千名工程師,僅手工繪製的圖紙,拼接起來就能從北京鋪到廣州。

建造階段,總共有一萬八千餘名造船工人蔘與。

爲了確保建造工程順利進行,顧祝同還動用軍隊爲造船廠運送設備與材料,確保運輸工作暢通無阻。

當然。顧祝同也制訂了激勵機制。

這就是。設計與建造工作都分階段進行,只有按時完成階段工作才能拿到獎金,提前完成則能獲得額外獎勵,而進度落後則會受到處罰。在設計與建造階段,發放的獎金高達八千萬華元。

當然,這筆錢花得很有價值。“長江”號的建造工期至少縮短了一年半,這相當於減少了一點五億華元的建造經費。要知道,即便不算別的,僅佔用船臺,一年就要向造船廠支付數千萬華元。

可以說。在設計建造“長江”號的時候,顧祝同就表現出了卓越的工程管理能力。

顯然,讓他來負責載人登月項目確實是最佳選擇。

雖然並非沒有能夠與他同樣厲害的管理者,但是在管理政府工程上。顧祝同絕對比任何人都要出色。

載人登月項目啓動之後,顧祝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搭建管理框架。

按照他的要求,載人登月項目被拆分成了五個子項目,即運月球飛船、運載火箭、發射場地、工程製造與後勤運輸。這五個子項目都有各自的總工程師與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負責處理技術問題,而項目總經理則負責項目運作。顧祝同並不過問項目的具體情況,只給總工程師與總經理安排任務,並且要求總工程師與總經理簽下軍令狀,然後就是不擇手段的去達到目的。

顯然,在顧祝同手下做事肯定很辛苦。但是隻要把事情辦好了,就肯定能嚐到甜頭。

比如,錢仲三出色的完成了其工作之後,不但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如願以償的成爲了中國工程院與中國科學院的雙料院士,還在中國航天集團公司擔任總工程師,獲得的獎金更是難以計數。

當然,像錢仲三這樣的科學家,把錢看得很淡,他們要的是名。以及科研成就。

在載人登月工程中,總共有十二人擔任過總工程師、十四人擔任過總經理,而這二十六人中,後來有七人成爲了部長級官員,九人獲得了院士身份。八人在國內大型航空航天企業擔任高管。

這些,都與顧祝同有關。

這就是。只要出色的完成了工作,顧祝同就會給他們一封親筆推薦信,而這封心就是獲得事業成功的保證。

可以說,在管理方面,顧祝同確實很有才華。

此外,顧祝同還非常重視技術。雖然顧祝同並不懂技術,在他擁有的衆多頭銜中,絕對沒有“技術專家”這個頭銜,而且即便與海軍有關的技術,顧祝同的瞭解都不多,但是這並不表示顧祝同不重視技術。

事實上,顧祝同是中國第一批技術型將領中的領軍人物。

在擔任海軍參謀長期間,顧祝同就格外重視技術。事實上,在大戰期間,顧祝同就極爲重視技術兵器。

可以說,中國海軍的大部分技術裝備都與顧祝同有關。

仍然拿“長江”號來說,這不但是世界上第一艘超級航母,也是第一艘大量採用了在大戰期間、以及大戰之後出現的新技術的航母。比如斜角飛行甲板、蒸汽彈射器、光學助降設備、雷達導航系統、導彈防空系統、電子對抗設備等等。這些技術能夠在“長江”號上得到廣泛應用,正是顧祝同的功勞。

當時,很多人都認爲,以前從來沒有建造過像“長江”號這麼大的航母,而且也沒有大規模應用噴氣式艦載機的經驗,加上工程進度進展得十分迅速,所以要保守一些,避免採用過多的新技術,以確保“長江”號的建造工程能順利完成,而且能夠及時交付給海軍,儘快形成戰鬥力。即便需要在航母上採用新式技術裝備,也可以等到建造完成之後,通過改裝來實現。

只是,顧祝同否決了一切妨礙技術進步的建議與意見。

在他的大力推動下,“長江”號不但以奇蹟般的速度完成了設計建造工作,還成爲了當時世界上技術含量最高的戰艦。

可以說,除了沒有采用核動力,“長江”號用上了當時所有的先進技術。

也正是如此,“長江”號在兼程二十年之後,才進行了第一次現代化改進,並且在中國海軍中服役了四十七年。

要知道,“長江”號的涉及服役壽命只有三十年。

也就是說,其實際服役壽命比設計服役壽命多出了百分之六十。

“長江”號的服役時間記錄保持了十多年,要到二十一世紀初,纔會被另外一艘中國海軍的超級航母打破。

在載人登月工程上,顧祝同更加重視技術。

說白了,載人登月工程本來就是一項技術工程,工業貢獻相對較小,主要考驗的就是國家的科技實力。

爲此,顧祝同專門成立了一個獨立的技術專家委員會,用來審定載人登月工程所涉及的各種先進技術,特別是那些以前沒有應用過的技術,以確保這些先進技術不會對整個工程產生負面影響。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項目外的委員會。

也就是說,該委員會的技術專家全部與載人登月項目無關,都沒有參與到項目中去,因此與項目本身並無利害關係。

此外,顧祝同還要求委員會的技術專家直接向他負責。

щшш⊕ ttκΛ n⊕ C○

說白了,技術專家在審定載人登月項目的技術方案的時候,必須做到客觀公正,給出不含水分的評審結果。

當然,顧祝同也爲這些技術專家制訂了懲獎制度。

技術專家在受僱之後,都能領到不菲的諮詢費,而且每次技術評審都有額外獎勵,但是這些都直接與評審結果掛鉤,並且每次評審都由兩組專家分別以閉門方式進行,只有兩份評審報告一致才能得到採納。如果在評審過程中出現舞弊現象,或者是因評審失誤導致項目受損,那麼參與評審的專家都要受到懲罰。雖然在顧祝同制訂的獎懲制度中,對參與評審的技術專家的懲罰並不嚴厲,畢竟他們是項目外的人,但是沒有任何專家敢掉以輕心,因爲顧祝同只需要說句話、打個電話或者是寫封信,就能毀掉任何一名技術專家的前程,讓他成爲過街老鼠。

要知道,有資格進入委員會的技術專家,都是知名科學家與工程師。

這些人,絕對不缺錢,以他們的才幹,可以在國內任何一家大企業、或者是任何一所科研機構裡獲得高薪職位。

他們在乎的是名聲,以及自己畢生所從事的科研工作。

顯然,顧祝同能夠讓他們獲得更高的成就,也能夠毀掉他們畢生奮鬥的事業。

這兩套制度,貫穿了載人登月工程,發揮了極爲重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載人登月工程能夠順利完成的基本保證。

從這個角度看,顧祝同是一個非常純粹的工程管理者。

在參與載人登月工程的數十萬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工人與航天人員中,顧祝同恐怕是對載人登月工程最不瞭解的一個,他既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工程師、更不是航天員、也沒有能力從事技術勞動,但是他卻是整個工程中最不可缺少的一員,而且是整個工程中的核心成員。

說白了,顧祝同就是載人登月工程的大腦,其他人只是受大腦控制的肢體。

在載人登月工程中,不管給予多高的評價,對顧祝同來說都受之無愧。沒有他,就不會有中國的載人登月工程,也不會有接下來的接二連三的奇蹟,甚至不會有人類在另外一個星球上留下的足跡。

在這個瘋狂的時代,顧祝同用他的方式書寫了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奇蹟。

只是,在一九七零年,相信顧祝同能夠創造奇蹟的人寥寥無幾,即便是參與到載人登月工程中的人員,也沒有幾個人相信,能夠在五年之內把宇航員送上月球,並且帶着月球岩石標本返回地球。

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565章 遭遇戰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206章 閃擊戰第539章 硬碰硬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50章 歐戰風雲第73章 別無選擇第225章 撤與戰第582章 立場第95章 參戰陰謀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419章 矛盾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65章 生存競賽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565章 遭遇戰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97章 將錯就錯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383章 轉折點第29章 一八九二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62章 勝負未定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35章 租借第150章 拷問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92章 信心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24章 末途絕路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62章 用人之道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55章 農民軍第53章 犧牲第4章 風起雲涌第82章 親自上陣第41章 如釋重負第41章 載譽而歸第37章 出發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69章 毅然決絕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419章 矛盾第72章 聲東擊西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139章 轉折點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38章 自我犧牲第78章 新任務第104章 撤退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25章 再接再厲第155章 得手第17章 戰略大師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3章 帝國之路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162章 機會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160章 餘熱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103章 激戰第254章 下一步第444章 減負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66章 走向戰爭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29章 據點第98章 伏擊圈第43章 大型化第116章 目的地第40章 列強幹涉第416章 解脫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57章 皇朝末日
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565章 遭遇戰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206章 閃擊戰第539章 硬碰硬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50章 歐戰風雲第73章 別無選擇第225章 撤與戰第582章 立場第95章 參戰陰謀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419章 矛盾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65章 生存競賽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565章 遭遇戰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97章 將錯就錯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383章 轉折點第29章 一八九二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62章 勝負未定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35章 租借第150章 拷問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92章 信心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24章 末途絕路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62章 用人之道第19章 送上門來第155章 農民軍第53章 犧牲第4章 風起雲涌第82章 親自上陣第41章 如釋重負第41章 載譽而歸第37章 出發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69章 毅然決絕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419章 矛盾第72章 聲東擊西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139章 轉折點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38章 自我犧牲第78章 新任務第104章 撤退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25章 再接再厲第155章 得手第17章 戰略大師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3章 帝國之路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162章 機會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160章 餘熱第614章 戰略優勢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103章 激戰第254章 下一步第444章 減負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66章 走向戰爭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29章 據點第98章 伏擊圈第43章 大型化第116章 目的地第40章 列強幹涉第416章 解脫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57章 皇朝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