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走向戰爭(3)

1939年8月23日,德國外交部副部長,裡賓特洛甫乘專機前往莫斯科。臨行前,林威前往機場去送行,看着意氣風發的裡賓特洛甫,林威鄭重道,“部長先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的使命比我們更加重要,這次條約的成功與否,關係着帝國未來的命運”。

“當然,我一定會將帝國的善意,完整的帶到蘇聯”裡賓特洛甫一語雙關的說道。

林威的眼睛隨着飛機漸漸地離開地平線,猛然回首道,:“回總部”,說着,一頭鑽進了轎車。

哄……幾輛黑色轎車絕塵而去。

黨衛軍總部大樓的會議室中,現在已經人聲鼎沸,路易斯、海德里希、保羅&豪賽爾,全部到齊,這個時候,大門砰的一聲,開了。

黨衛軍全國領袖、巴伐利亞州總理,蘭帕德&克虜伯緩緩地走過衆人,坐在了會議室的首座上。

林威環視一眼衆人,鏗鏘有力的說道,:“帝國已經準備解決波蘭問題,無論什麼都不能阻擋我們。但澤的痛苦將在今天開始結束,對波蘭的雪恥,將在今天開始”。

“嗨,希特勒……”

林威好像沒有聽見大家興奮地聲音,說道,:“外交部副部長裡賓特洛甫,已經去蘇聯了。在莫斯科,部長先生就會向蘇聯人表達帝國的善意”。

這個時候保羅&豪賽爾將軍說道,:“在對波蘭的行動中,黨衛軍將隸屬於南路集團軍的,歸龍德施泰德將軍指揮”。

“不錯”林威補充道,:“雖然我們隸屬於國防軍指揮,但是我有一點必須告誡諸位,那就是任何時候,在任何的地點,黨衛軍都不允許投降”。

滿意的看着衆人的反應,林威說道:“這個命運也許有些不近人情,但是我要告訴你們,黨衛軍不是帝國的正規武裝力量,所以根據國際法,如果你們在陷入絕境之後,如果投降,根本無法保證自己的安全,因爲你們不是戰俘,明白麼?”

“明白!領袖”

“路易斯,在奧地利新編的維京師,怎麼樣了”林威問道。

“領袖,維京師已經整編完畢,其中絕不部分爲西歐和北歐國家的志願兵。記有軍官520名、士官2383名、士兵17637名和外籍志願者1103名,總人數20540人。”路易斯快速的回答道。

“至少規模上已經和別的師持平了”林威摸着下巴思索道,:“現在維京師的師長是誰?”

“是我!領袖”一個四十多歲,頭髮已經斑白的中年人起來說道。

“你是?”林威看着面前的這個人,怎麼看怎麼覺得面熟,就是想不起來是誰。

“領袖,我是菲利克斯·施坦因納”中年人自我介紹道。

原來是他,林威點點頭表示知道。一個名人,前世林威的心中偶像,維京師的第一任師長,菲利克斯·施坦因納。

施坦因納運用他在國防軍中的寶貴經驗,對部隊實行嚴格的軍事化訓練,並重復着他的格言“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他大幅度削減呆板的隊形操練,代以體能強化訓練,個人和團隊攻擊戰術,以及頻繁的實彈演習。這種訓練模式的目的,就是培養士兵的“捕獵”技巧,即在瞬息萬變的野戰環境中的戰術素養。在演習中一個團隊裡的每個士兵都有機會接過指揮權,帶領大家完成任務。這種訓練使黨衛軍部隊在失去指揮官以後依然保持戰鬥力。此外施坦因納還要求部隊在進行長距離急行軍以後,還有充足的體力立刻發動進攻。

“維京”裝甲師大概是黨衛軍38個師裡最奇特的一支部隊。首先這是公認的黨衛軍王牌師,該師官兵總共獲得55枚騎士鐵十字勳章,僅次於帝國師的69枚。在東線的四年血戰中,維京師成爲最令蘇軍膽寒的對手之一。當蘇軍指揮官得知對面德軍是維京師時,往往會強烈要求增援。蘇軍戰報三次宣稱將維京師全殲,而維京師即使撤退之時也能屢次重創蘇軍。其次,維京師是黨衛軍最早建立的“外籍軍團”,三分之二的士兵是外國人。這樣一支來自五湖四海,語言不通、習俗各異的部隊能夠凝聚在一起形成堅強的戰鬥力,首任師長斯坦納功不可沒。

不過就算是這樣,林威現在也僅僅是點點頭而已,畢竟現在林威見多了歷史上的名人,已經開始審美疲勞了。

對維京師的關心也僅僅持續了三分鐘的熱度,林威馬上開始調查現在黨衛軍到底能投入多少力量參與到這次的戰爭中,對於黨衛軍林威可是傾注巨大的心血,林威可不想一上來就開始一個糟糕的開局。

黨衛軍各方各面的幹部都在這裡,倒是沒讓林威自己傷腦筋,很快就都把自己的情況報告給林威。

“領袖,憲兵師在柏林你是知道,在一年中,憲兵師無論何時都沒有停止過訓練”還是由林威的副官羅伯特.C.克勞福德向林威報告,:“憲兵師有3.3萬人,坦克552輛,裝甲運兵車304輛。摩托車2200輛,汽車1030輛,馬車1800輛”。

林威點點頭,:“別的師情況怎麼樣”。

“別的師和維京師的情況差不多,其中警察師還在達蒙集中營附近駐防,骷髏師現在在捷克,而帝國師裡波蘭人最近,現在駐防地設在斯洛伐克”羅伯特.C.克勞福德回答道。

林威低頭想了想喊道,;“保羅&豪賽爾將軍”。

“是的,領袖”保羅&豪賽爾在公開的場合還是稱呼林威爲領袖,也讓林威沒有辦法,畢竟國防軍的軍官都比較古板。

對於保羅&豪賽爾的言行,林威頗感頭疼,只能無視心中的想法說道,:“保羅&豪賽爾將軍,我認命你爲帝國師的師長,至於海因茨,他還是當你副手比較好”,畢竟海因茨在經驗方面還有所欠缺,林威也不敢讓他直接和波蘭人趕上。

“好的”保羅&豪賽爾不卑不亢的說道。

“好了”林威擡頭看着衆人說道,:“如果沒有別的事情,那麼就散會吧”。

見到衆人沒有說話,林威喊道“散會,海德里希來我辦公室一下”。

哄……剛剛還喧譁無比的會議室立刻變得冷冷清清。

到了會議室,林威和海德里希坐下來,林威開口說道,:“海德里希,帝國需要一個合法發動戰爭的藉口,畢竟我們不能毫無顧忌的作戰”。

“就這麼簡單?”海德里希驚訝的問道。

“就這麼簡單!”林威吶吶的說道。

海德里希站起來拍拍林威的肩膀,說道,:“放心,這件事,包在我身上”,說完話,絲毫沒有停留的走了出去,留下不知所措的林威。

德國陸軍司令馮·勃勞希契按着希特勒的指示,制定了陸軍對波蘭進行軍事行動的計劃。爲了征服波蘭,勃勞希契成立了兩個集團軍。南路集團軍,由第八軍團、第十軍團、第十四軍團組成;北路集團軍,由第三軍團、第四軍團組成。南路集團軍由馮·龍的施泰特將軍指揮,將從西里西亞發動進攻,";以華沙爲總方向,擊潰抗擊的波蘭軍隊,以儘可能強大的兵力盡速佔領維斯杜拉河兩岸的華沙,目標在於同北路集團軍合作,殲滅波蘭境內仍然在頑抗的波蘭軍隊。";北路集團軍的第一個任務是打開走廊,";建立德國和東普魯士之間的聯繫";。各個集團軍所屬各軍團和空軍及海軍都有詳細具體的目標。勃勞希契說,在開戰的第一天,但澤就要被宣佈爲德國領土,並且將有德國指揮下的地方力量把它拿下來。

這個時候裡賓特洛甫已經到達莫斯科,在這裡他見到了新任的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他和莫洛托夫說道“波羅的海到黑海,沒有一個問題不能通過協商解決並使雙方都感到滿意。”

斯大林、莫洛托夫和裡賓特洛甫通過兩次會談,當晚正式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斯大林之所以如此痛快的答應德國的要求,一方面是因爲對英國人的不信任。一面也是爲自己的利益着想。

不出林威的所料,到了1939年的時候,日本入預期的再遠東地區挑起“諾門坎事件”,日本陸軍和蘇聯陸軍在諾門坎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血拼了幾個月,在四個月的戰事中,三萬名參戰的日軍中約八千人死亡,九千人受傷。蘇軍投入約五萬七千名步兵、五百輛坦克及三百五十輛裝甲車;官方宣佈人員損失爲九千人傷亡。

從傷亡來看,日本和蘇聯兩敗俱傷,但是蘇聯人的底子遠遠比日本陸軍強得多,所以根本沒大事。

蓋世太保在諾門坎地區的情報人員,送來了最近的戰報,稱日本人的戰略思想還停留在一戰時期,林威把戰報送給了希特勒,往後希特勒在也沒提過和日本結盟的問題。

事實上到8月中旬的時候,英國和法國也在同蘇聯在莫斯科的談判,事實上正陷於停頓狀態。當英法軍事代表團乘船於8月11日抵達蘇聯首都後,他們不與蘇聯代表討論在什麼地方,以何種方式,用什麼武力來對付納粹侵略,他們避而不談締結軍事條約的實質問題,只就抽象的無關緊要的所謂";原則問題";消磨時間。蘇聯代表伏羅希洛夫說,你們來這裡";不是爲了作抽象的宣言,而是要制定一項全面的軍事條約。";這位蘇聯元帥提出了一些非常具體的問題:有沒有什麼條約規定波蘭該採取什麼行動?一旦戰爭爆發的話,英國拿得出多少軍隊來援助法國軍隊?比利時會怎麼辦?他所得到的答覆都是含糊的,不能令人滿意的。法國代表杜芒克說,他對波蘭的計劃一無所知。英國代表德拉克斯吞吞吐吐地說,目前英國有五個正規師和一個機械化師。蘇聯說,戰爭一開始,它能派出136個步兵師、5000門大炮、1萬輛坦克和5000架飛機來對付從西面來的侵略者。

在8月14日一次關鍵的會議上,伏羅希洛夫元帥強調指出,根本的問題是,波蘭是否願意允許蘇聯軍隊進入它的領土去迎擊德國入侵的問題。如果不願意的話,盟國又怎麼能阻止德國軍隊迅速席捲波蘭呢?他具體問到,";英國和法國的參謀總部是否認爲蘇軍可以越過波蘭,特別是越過維爾那山峽和加利西亞去同德軍接觸?";這是問題的核心。最後,如坐鍼氈的英法代表認爲,伏羅希洛夫提出了他們所沒有資格處理的政治問題。

在8月21日的會議上,伏羅希洛夫再次重申,蘇聯代表團的願望過去是,現在仍然是,同意組織三國武裝部隊的軍事合作,蘇聯同德國並無共同邊界,只有蘇聯軍隊在有權通過波蘭和羅馬尼亞領土的條件下,它才能給英、法、波、羅以援助,如果不允許蘇聯軍隊進入波蘭和羅馬尼亞的領土,他們就無法同英法軍隊合作。蘇聯軍事代表團無法設想英國和法國的政府和總參謀部,在派出代表團到蘇聯來的時候,怎麼會在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上不給他們以指示?這隻能使人懷疑,他們是否有同蘇聯進行認真而有效的合作的願望。

杜芒克和德拉克斯要求本國政府指示回答蘇聯關於波蘭的問題,等了3天都沒有迴音。在8月17日,杜芒克曾給巴黎打電報說,";蘇聯是想訂軍事條約的。它不想要我們給它一張沒有具體保證的廢紙。伏羅希洛夫宣佈,只要他所說的那個關鍵性問題解決以後,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杜芒克要求巴黎設法使華沙接受蘇聯的援助,但卻遭到英法和華沙的拒絕。

對待波蘭的準備開始加速,波蘭人當然不可能絲毫沒有察覺。波軍統帥部也制定了代號爲“西方計劃”的對德作戰計劃,該計劃規定:如果德國進攻波蘭,乘德軍主力尚未東調之機,波軍首先向北進攻,奪取德國的東普魯士,以消出北方威脅,在西部和西南邊境採取守勢,阻止德軍的進攻,等待英法在西線發起攻擊,東西夾擊,打敗德國。爲此,波軍共動員了40個師又22個旅,870輛輕型坦克,824架飛機和4300門火炮。組成了波莫瑞、莫德林、波茲南、羅茲、克拉可夫、喀爾巴阡、納雷夫7個集團軍,沿北部邊境部署了2個集團軍,沿西和西南部邊境部署了4個集團軍,另外1個集團軍部署在維斯瓦河以東地區,作爲預備隊。

與此同時,在8月25日,英國和波蘭簽訂了英波互助協定。

德軍統帥部計劃以快速兵團和強大的空軍,實施突然襲擊,閃電般摧毀波軍防線,佔領波蘭西部和南部工業區,繼而長驅直入波蘭腹地,圍殲各個孤立的波蘭軍團,力求在半個月內結束戰爭,然後回師增援可能遭到英法進攻的西線。爲此,德軍共集中了62個師,4400輛坦克,2000架飛機,6000門火炮和迫擊炮,組成了南路和北路兩個集團軍羣。南路集團軍羣由陸軍一級上將龍德施泰特指揮,下轄布拉斯科維茲上將的第8集團軍、賴歇瑙上將的第10集團軍和利斯特上將的第14集團軍,共8個步兵軍和4個裝甲軍。其任務是首先殲滅西里西亞地區的波軍集團,而後從西南方向迂迴華沙;北路集團軍羣由陸軍一級上將包克指揮,下轄屈希勒爾上將的第3集團軍和克魯格上將的第4集團軍,共5個步兵軍和1個裝甲軍。其任務是首先切切斷“波蘭走廊”,徹底圍殲集結在這裡的波軍集團,而後從東普魯士南下,從背面攻擊維斯瓦河上的波軍,並從東北方向迂迴華沙。

雙方都已經準備完畢,雖然波蘭人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如德國,不過他們的野心一點也不比德國小,就他們的計劃就能看出來,波蘭人一直想吞併東普魯士。只不過他們的力量不夠而已,而現在,波蘭人認爲,有了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幫助,他們可以在戰場上得到自己的想要的。

雙方缺的只有一個藉口,一個可以開戰的藉口。這個藉口被海德里希輕而易舉的解決了,1939年8月31日中午,在海德里希的親自佈置下,納粹集中營里拉出了十幾名死囚,他們個個都進行了化裝,全部穿上了波蘭的軍服,並配備了波蘭式的武器。海德里希親自爲這支隊伍壯行。“你們對國家犯有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是,我給你們帶來了戴罪立功的機會!”海德里希慢吞吞地說道。

接下來,由一小隊黨衛軍身着便裝,將這一批“波蘭”軍人拉到一處距離波德邊境16公里的樹林裡殺死,他們保留了一名死囚,然後由身着波蘭軍服的黨衛軍隊員阿爾弗雷德·赫爾莫特·瑙約克斯帶領小隊押着倖存的死囚,衝到靠近波蘭附近的格萊維茨電臺。在那裡,他們佔領電臺,然後由一名會講波蘭語的德國士兵唸了一個事先草擬好的提綱,其中充滿了煽動性的反德言論,最主要的是宣佈波蘭已經對德發動了進攻,然後他們打死了那名死囚,開了幾槍後離開了那裡。

就在同一時刻,在德國克羅伊堡北面的邊界林區城市皮琴的森林管理所,在格雷威茨和拉蒂波爾之間地段的德國霍赫林登海關,由黨衛軍僞裝起來的“波蘭人”同時發動了進攻。

第112章 蘇臺德(2)第147章 蘇芬戰爭(9)第285章 直布羅陀之戰(8)第201章 戰爭開始(2)第268章 黃金第361章 最後的準備第4章 戰敗第199章 各方矚目的戰爭(2)第147章 蘇芬戰爭(9)第231章 報復?第359章 出訪蘇聯(5)第253章 不同以往的海戰第360章 出訪蘇聯(6)第443章 攻擊莫斯科(29)第336章 貝當元帥第272章 直布羅陀要塞第358章 出訪蘇聯(4)第125章 走向戰爭(2)第421章 攻擊莫斯科(7)第382章 基輔會戰第357章 基輔會戰(6)第54章 滲透(2)第452章 攻擊莫斯科(38)第35章 衝突第194章 威廉明娜女王第245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4)第257章 意大利參戰第122章 俾斯麥號下水第183章 “揮鐮行動”第362章 等待第21章 算計第202章 埃本·埃馬耳要塞攻防戰第329章 偷偷地準備!第85章 馬德里攻防戰(2)第348章 和平的曙光第449章 攻擊莫斯科(35)第191章 打賭(2)第307章 調停!第288章 直布羅陀之戰(11)第96章 萊因哈特上校(2)第35章 衝突第245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4)第364章 終於開始了第36章 遊行第260章 進入巴黎第131章 閃擊波蘭(4)第379章 林威的新想法第93章 抓捕(2)第242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第173章 提前出現的歐根親王師第222章 向大海衝鋒第314章 談?談個屁!第459章 塔崩、沙林!第七章第148章 蘇芬戰爭(10)第249章 英德大決戰(4)第267章 停戰協議第311章 朴茨茅斯之戰(2)第317章 這裡叫達蒙第34章 骷髏會第112章 蘇臺德(2)第358章 出訪蘇聯(4)第295章 攤牌(2)第169章 威塞演習第17章 內訌第262章 最終的決定第287章 直布羅陀之戰(10)第155章 蘇芬戰爭(17)第236章 敦刻爾克戰役(2)第432章 攻擊莫斯科(18)第378章 預備隊,我不幹第318章 倔老頭許士尼格第37章 談判第138章 陰謀第297章 又是擴軍第343章 巴巴羅薩?修改一下吧!(3)第110章 威逼(3)第312章 莫洛托夫來訪第440章 攻擊莫斯科(26)第22章 婚禮第39章 借刀殺人第286章 直布羅陀之戰(9)第341章 巴巴羅薩?修改一下吧!第41章 回家第41章 回家第357章 基輔會戰(6)第257章 意大利參戰第362章 基輔會戰(11)第457章 三面包圍第346章 法有貝當,英有張伯倫(3)第325章 殖民地不是領土第291章 不列顛空戰(2)第226章 激戰在阿布維爾(2)第44章 移民第114章 猶太商團第326章 共同體的雛形第137章 元首“瘋了”第151章 蘇芬戰爭(13)第195章 女王的態度第334章 北非的戰爭(5)
第112章 蘇臺德(2)第147章 蘇芬戰爭(9)第285章 直布羅陀之戰(8)第201章 戰爭開始(2)第268章 黃金第361章 最後的準備第4章 戰敗第199章 各方矚目的戰爭(2)第147章 蘇芬戰爭(9)第231章 報復?第359章 出訪蘇聯(5)第253章 不同以往的海戰第360章 出訪蘇聯(6)第443章 攻擊莫斯科(29)第336章 貝當元帥第272章 直布羅陀要塞第358章 出訪蘇聯(4)第125章 走向戰爭(2)第421章 攻擊莫斯科(7)第382章 基輔會戰第357章 基輔會戰(6)第54章 滲透(2)第452章 攻擊莫斯科(38)第35章 衝突第194章 威廉明娜女王第245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4)第257章 意大利參戰第122章 俾斯麥號下水第183章 “揮鐮行動”第362章 等待第21章 算計第202章 埃本·埃馬耳要塞攻防戰第329章 偷偷地準備!第85章 馬德里攻防戰(2)第348章 和平的曙光第449章 攻擊莫斯科(35)第191章 打賭(2)第307章 調停!第288章 直布羅陀之戰(11)第96章 萊因哈特上校(2)第35章 衝突第245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4)第364章 終於開始了第36章 遊行第260章 進入巴黎第131章 閃擊波蘭(4)第379章 林威的新想法第93章 抓捕(2)第242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第173章 提前出現的歐根親王師第222章 向大海衝鋒第314章 談?談個屁!第459章 塔崩、沙林!第七章第148章 蘇芬戰爭(10)第249章 英德大決戰(4)第267章 停戰協議第311章 朴茨茅斯之戰(2)第317章 這裡叫達蒙第34章 骷髏會第112章 蘇臺德(2)第358章 出訪蘇聯(4)第295章 攤牌(2)第169章 威塞演習第17章 內訌第262章 最終的決定第287章 直布羅陀之戰(10)第155章 蘇芬戰爭(17)第236章 敦刻爾克戰役(2)第432章 攻擊莫斯科(18)第378章 預備隊,我不幹第318章 倔老頭許士尼格第37章 談判第138章 陰謀第297章 又是擴軍第343章 巴巴羅薩?修改一下吧!(3)第110章 威逼(3)第312章 莫洛托夫來訪第440章 攻擊莫斯科(26)第22章 婚禮第39章 借刀殺人第286章 直布羅陀之戰(9)第341章 巴巴羅薩?修改一下吧!第41章 回家第41章 回家第357章 基輔會戰(6)第257章 意大利參戰第362章 基輔會戰(11)第457章 三面包圍第346章 法有貝當,英有張伯倫(3)第325章 殖民地不是領土第291章 不列顛空戰(2)第226章 激戰在阿布維爾(2)第44章 移民第114章 猶太商團第326章 共同體的雛形第137章 元首“瘋了”第151章 蘇芬戰爭(13)第195章 女王的態度第334章 北非的戰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