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蘇芬戰爭

餘額不足

啪啪啪……,在林威的帶領下,國社黨一干高官,包括戈林、赫斯、戈培爾黨內四大巨頭,都開始鼓掌,;“帝國也只有在元首的領導下,才能更加的輝煌!”戈培爾恭維道。

“不錯,看看現在,帝國的人民對元首,是多麼的愛戴啊!就算是俾斯麥時期,也沒有出現過這種局面”一向不經常說話的赫斯也難道說道。

“不不……我怎麼敢和我兒時的偶像,俾斯麥首相相比呢?”希特?勒嘴上推辭着,不過臉上淡淡的笑容還是出賣了自己的想法。

“元首,你過謙了!”林威不卑不吭的說道,;“任誰都知道,德意志和奧地利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組成部分,德意志的有識之士都在致力於德意志的統一,這點,威廉二世陛下沒有做到,俾斯麥首相也沒有做到,但是元首你做到了。你做到還不僅僅是如此,你用十年的時間,把一個凡爾賽條約束縛下的德意志,變成了現在被人提起都膽寒的國家!誰能和你相比呢?”

“帝國只能有一個元首,任何敢於背叛元首的人,就等於是叛國!”戈林大喊道。

國社黨四大巨頭的表態,讓在希特?勒左側的國防軍將軍們的臉色,要多精彩有多精彩。最後只能沉默以對。

國防軍的反應讓希特?勒很是滿意,在他看來,這是國防軍軍官團屈服的開始。於是開始滔滔不覺得說道,:“我要要退出國聯,你們反對。我宣佈徵兵制,你們又反對。我派兵佔領來因蘭以及吞併奧地利的時候,你們再次反對,而事實證明,我纔是對的,我開始就明白,我是不能以取得蘇臺德日耳曼人區爲滿足的。那僅僅是局部的解決辦法。於是,我便做出了進軍波希米亞的決定。隨着建立了保護國,這樣征服波蘭的基礎就奠定了。但是,當時我還沒有十分明確,是應該先解決東方再打西方呢,還是先征服西方再來收拾東方?由於事態的壓力,最後還是先打波蘭。可能有人指責我,說我打了又打。但我認爲,鬥爭是所有人的命運。任何人,只要他不甘心失敗,就不可避免地要進行鬥爭。”

";我的決心是不可變更的";,希特?勒繼續說道,";我要儘快地在最有利的時機進攻英法。破壞比利時和荷蘭的中立並沒有多大關係。在我們取得勝利以後,不會有人提出這個問題的。關於破壞中立的行爲,我們不會提出1914年那樣笨拙的藉口。";

希特?勒最後要求全體將士要鼓起勇氣來。他說,";命運所要求於我們的,並不比對德國曆代偉人所要求的更多。只要我活着,我所想到的將只是我國人民的勝利。我不會在任何困難面前退縮,我將消滅一切反對我的人,我要消滅我的敵人!";

“嗨,希特?勒!”林威站起來高舉右手喊道。

“嗨!希特?勒~!”戈林、赫斯、戈培爾和會議室裡所有的國社黨黨員站起來喊道。國防部長馮.布隆貝格將軍和陸軍總司令馮.布勞希奇將軍對視一眼,緩緩的站起來,看到兩位大佬站起來,國防軍的將軍們也一起站起來了。馮.布勞希奇將軍艱難的開口道,;“元首,你是對的!”

於國防軍灰白的臉色相對比,國社黨的衆多高官一臉興高采烈,林威冷眼旁觀大家的表情,嘴角露出微微嘲諷的笑容。不論從哪方面來說,標誌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甩開德皇威廉二世而掌握了德國軍政大權的陸軍,已被希特?勒最後決定性地制服了。他們曾經背叛了他們的皇帝,現在,他們也終於被曾經認爲可以控制的希特?勒制伏了。

“這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林威心裡暗暗笑道。

國防軍的服軟,讓希特?勒十分高興,不過希特?勒還是說道,;“我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進攻法國的作戰計劃,所以馮.布隆貝格將軍”。

“元首,請說!”馮.布隆貝格將軍還是有些混混沌沌,看來還沒有剛纔的打擊上面恢復過來。對此希特?勒表現出驚人的大度,繼續說道,;“馮.布隆貝格將軍,你和馮.布勞希奇將軍還有陸軍參謀長哈爾德將軍要拿出一份對法國的作戰計劃。完成後送到總理府來!”

“是,元首”馮.布隆貝格將軍回答道。

“好了,都回去吧”希特?勒擺擺手,示意散會。

在衆人從會議室出來的時候,林威來到國防軍將領們的旁邊,看着有些蕭索的馮.布隆貝格將軍,林威憐憫的說道,;“我早就說過,你們不是元首的對手!”

“難道真的要和英法開戰?蘭帕德,你想沒想過如果我們戰敗了,怎麼辦?”馮.布隆貝格將軍死氣沉沉的說道。

林威微微搖頭,;“我不得不說,你們已經老了!變得連戰爭都開始害怕起來了。我的父親曾經跟我說過,德意志所經受的恥辱,一定要討回來!我們和英法遲早要算總賬的,不過是遲來一點或者早一點而已”。

看着沒有反應的馮.布隆貝格將軍,林威知道他還需要時間來想清楚自己的,林威只得道,;“不管將軍你是怎麼想的,現在的事實是,元首已經決定要和英法開戰了,你們改變不了援手的決定,你們所能做的是就是,拿出一份完美的作戰計劃!”

就在希特?勒制伏國防軍軍官團的時候,在林威的預料之中的戰爭終於發生了,1939年10月,蘇聯以列寧格勒距蘇芬邊界只有32公里,地位極不安全爲由,要求同芬蘭交換部分領土和租借漢科半島爲海軍基地,遭芬蘭政府拒絕。11月28日,蘇聯政府發表聲明說,由於芬蘭對蘇聯採取“極端敵視和挑釁”的態度,蘇聯認爲“芬蘭已經走上直接對蘇聯發動戰爭的道路”,因此宣佈廢止1932年簽訂的蘇芬互不侵犯條約。次日蘇聯宣佈中斷同芬蘭的外交關係。

芬蘭是個很獨特的國家,她跟前蘇聯有很長的邊境相接,但在她七十年的歷史中,雖然有很濃厚的社會主義色彩,卻能保持着一個獨立的民主政體,而不像其他鄰接前蘇聯的小國一樣被吞併或淪爲附庸。她之所以能保持這個狀態,完全是血汗換來的。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七日,蘇聯與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並在九月共同出兵瓜分波蘭。雖然有這個條約存在,多疑的斯大林並不傻,他不信賴這個條約可以維持長久,因此他亟於加強北方──尤其是波羅的海一帶──的防衛力量,以建立一個跟德國間的緩衝區。首先他壓迫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簽署貿易及協防條約,並租軍事基地,然後他轉而處理芬蘭問題。當時的芬蘭在蘇聯共產黨眼中根本就是白俄的餘孽,而且他們懷疑芬蘭跟右翼的德國有秘密勾結,一旦有事會成爲攻擊可拉半島上重要軍港莫曼斯克的跳板。更何況芬蘭邊境離北俄第一大城列寧格勒只有四十公里,她在芬蘭灣上的幾個小島更對列寧格勒的海上防衛十分重要。當然,這裡面更夾雜了斯大林的野心。

一九三九年十月起,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開始跟芬蘭談判,要求芬蘭割讓列寧格勒以北及莫曼斯克以西的一些領土,並且將芬蘭灣入口處的罕勾港和芬蘭灣內的一些小島租借給蘇聯作爲軍事基地;蘇聯的交換條件是將東卡瑞立亞約四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交給芬蘭作爲補償。蘇聯的條件看起來不算嚴苛,甚至芬蘭得到的土地要比失去的多。但是實情並非如此,芬蘭失去的土地都是比較肥沃的地區,蘇聯用來交換的土地除了一片密林和荒原外什麼都沒有;另外波羅的海邊上的叄小國雖然也接受蘇聯類似的要求以換取和平,但是不多久蘇聯支持下的共產黨就奪取了政權,將原本獨立的三個小國也納入成爲附庸。對這樣的條件,芬蘭人當然會猶豫。斯大林原來以爲芬蘭跟其他三個小國一樣,只要聲音大一點,嚇一嚇就會屈服了;想不到芬蘭人不吃這一套。在惱怒之下,他提出更苛刻的條件,當然更沒有結果。最後他決定要採取軍事行動,給芬蘭一個教訓,並且準備在入侵芬蘭後讓放逐在外的芬蘭共產黨掌控政府,建立魁儡政權。

1939年11月30日,蘇軍以20個師(45萬人)、2000輛戰車和1000餘架作戰飛機從四個方向對芬蘭發起全線進攻。企圖在3天內“解放”芬蘭,並且當晚就在芬蘭建立起了傀儡政府。而當時芬蘭全國人口只有370萬人,國防軍總數只有3.3萬人。芬蘭陸軍的裝備,也只停留在一次大戰的水平上。芬蘭國土狹小,根本沒有戰略空間。

蘇聯進攻芬蘭,立刻打破了希特?勒的計劃,希特?勒專門招林威到總理府商量對策,林威一進門,希特?勒就說道,;“我真的沒想到,蘇聯人真的對芬蘭大動肝火”。

林威把外套脫下來,掛在晾衣架上,轉頭說道,;“其實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元首!斯大林本質上合你沒什麼不同!”

“現在說這些都沒用了了!”希特?勒斷然道,;“我們和蘇聯人有互不侵犯條約,不能對芬蘭施加援手,而英國人和法國人,要去幫忙的話,對帝國來說又太過危險,我們不能讓他們過去,芬蘭的命運已經註定了”。

“不一定啊,元首”林威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元首,蘇聯軍隊可剛剛經過了大清洗哦,現在他們的戰鬥力到底生下幾層還說不準的!”

希特?勒想想道,;“不會吧,波蘭戰役中,蘇聯人的攻勢還是很猛烈地,他們在波蘭戰役裡之損失了幾千人”。

“元首,芬蘭不是波蘭!”林威糾正了希特?勒的簡單對比,;“芬蘭國土狹小,不利於展開機械化部隊,蘇聯的大規模機械化部隊沒有用武之地,而且芬蘭人在卡累利阿地峽連續修建了二十二年的“曼納海姆防線”的堅固工事。足以能擋住蘇聯很長時間”。

蘇聯爲了進攻芬蘭作了部份性的動員,兵員總數達到約五十四萬人。作戰序列以列寧格勒軍區爲總指揮,下轄第七軍、第八軍、第九軍、及第十四軍。作戰計劃如下:

南部攻勢

第七軍(十個步兵師,六個戰車旅,兵員二十四萬人,戰車一千五百輛,大炮九百門,飛機叄百架)從列寧格勒以北沿着拉都嘎湖西岸向北進攻,突破芬蘭的曼尼海姆防線,奪取芬蘭第二大城威普立(HViipuri),然後向首都赫爾辛基前進。

第八軍(七個步兵師,一個戰車旅,兵員十五萬人,戰車五百四十五輛,大炮五百二十門,飛機兩百架)沿拉嘟嘎湖北岸向西進攻,跟第八軍會師,以鉗形戰術粉碎芬蘭軍的抵抗

中部攻勢

第九軍(五個步兵師,兵員九萬五千人,戰車兩百七十五輛,大炮叄百六十門,飛機一百架)經蘇歐穆沙密(Suomusalmi)攻向位於波司尼亞(Bothnia)灣畔的歐路(Oulu),將芬蘭割爲兩半並切斷跟瑞典間的陸上交通。

北部攻勢

第十四軍(叄個步兵師,兵員五萬五千人,戰車一百六十五輛,大炮兩百二十門,飛機七十架)從莫曼斯克向西攻擊皮查摩(Petsamo)地區,然後沿「極圈公路」南下五百公里,再向西攻到瑞典邊境爲止。

這個作戰計畫在紙面上看來十分完美,紅軍挾着人數和裝備上的優勢分進合擊,把芬蘭切成數塊,首尾不能相應;即使數量居於絕對劣勢的芬蘭軍有準備,他們也無法沿着漫長的國境線佈防,紅軍的前進應該是勢如破足。蘇聯領導階層的信心十足,副國防部長指示炮兵單位只要準備十二天的彈藥就足夠,擔任遊行前導進入赫爾辛基的一支軍樂隊都準備好了;連斯大林都相信這次戰爭不會超過十六天,還特地下指令給各部隊絕對不準進入瑞典的領土.

芬蘭軍的作戰計畫不如蘇軍這麼大規模,他們基本上還是停留在一次大戰時的靜態防衛,將大部份部隊集中在拉都嘎湖西岸的曼尼海姆防線,因爲這個狹窄的地帶正是傳統上入侵芬蘭的走廊;從拉都嘎湖北岸一直到巴倫支海,他們只配備了少數的警戒部隊,監視那整片無法穿越的密林和沼澤荒原。不過這個曼尼海姆防線其實並不怎麼堅強,主要是以沿線的碉堡羣爲防禦的重心,碉堡羣間的間隔也很大;許多碉堡更只是由原木建成,連混凝土都沒用上。

在蘇聯和芬蘭開戰的時候,不斷開始有全世界各地的志願者前來支援芬蘭抗擊蘇聯的侵略,德國也有三千人進入芬蘭的志願者,但是在暗地裡林威偷偷的送到芬蘭一萬名新招募的黨衛軍士兵,並且對芬蘭政府保證,這些黨衛軍的士兵全部聽從芬蘭政府的指揮,然後開始向芬蘭人倒苦水,什麼互不侵犯條約是蘇聯的陰謀,不能讓德國支援芬蘭云云,入侵芬蘭是早就計劃好的云云。聽得芬蘭人很憤慨,立馬要和蘇聯人決一死戰。

林威笑笑,心中已經預料到了未來蘇聯人悽慘的局面,對於現在蘇聯進攻的順利形式,林威根本就沒有在意,他知道蘇聯遲早會碰的頭破血流。

開戰一週後,芬蘭的戰線各處都告急,似乎全面崩潰迫在眉睫,但是蘇聯這四支部隊卻忽然停下來整補,讓芬蘭軍有喘口氣的機會。爲什麼紅軍會停下來呢?照理說根據他們作戰的教條,應該是攻擊加攻擊的奔流戰術,不會給敵人喘息的機會;難道他們志得意滿,學龜兔賽跑的兔子躺下來睡覺了嗎?不是的,其實紅軍有他們的苦衷。首先是天候問題,這年的冬季是歐洲百年以來最冷的冬季,在芬蘭地區夜間溫度經常在攝氏零下叄十五度左右,蘇聯的戰車每兩小時一定要發動一次,許多卡車的水箱都凍裂了,潤滑油也常結凍造成武器失靈。芬蘭人民在許多地方都自動自發地做到堅壁清野,逃難前把自己的房子燒成平地;禦寒準備不足的蘇軍即使攻佔了一個村莊也往往找不到房子,只能擠在數量稀少的帳棚裡。

天候之外,地形也是很大的問題。除了第七軍之外,其他叄個軍都發現自己被地形所困,他們進軍路線上都是密林沼澤,機械部隊根本無法穿越,只能靠僅有的幾條羊腸小徑,少量的芬蘭軍就可以把它們封死。而蘇軍步兵大部份都是來自南俄、烏克蘭、以及中亞等比較溫暖地區的士兵,根本無法適應這種寒冷的雪地作戰,也缺乏雪鞋、雪屐,會滑雪的更少之又少。

第22章 婚禮第80章 初戰卡塞雷斯(6)第64章 奇襲萊茵蘭第242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第101章 德奧合併第37章 談判第190章 打賭第244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3)第308章 調停(2)第75章 初戰卡塞雷斯第33章 謀劃第158章 蘇芬戰爭(20)第211章 鹿特丹投降第65章 奇襲萊茵蘭(2)第186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第58章 測試(4)第410章 到達斯摩棱斯克第86章 馬德里攻防戰(3)第403章 奪權(2)第380章 斯摩棱斯克第283章 直布羅陀之戰(6)第267章 停戰協議第267章 停戰協議第333章 北非的戰爭(4)第236章 敦刻爾克戰役(2)第357章 基輔會戰(6)第210章 攻擊鹿特丹(2)第263章 躲不過去的暗殺第177章 鏖戰納爾維克港第457章 三面包圍第192章 戈林,你需要戒毒!第71章 西班牙內戰第4章 戰敗第116章 對決第363章 基輔會戰(12)第30章 第三帝國第448章 攻擊莫斯科(34)第241章 比利時投降第55章 測試第65章 奇襲萊茵蘭(2)第361章 最後的準備第325章 殖民地不是領土第411章 下雪了第90章 馬德里攻防戰(7)第224章 天下第一師的登場第271章 藍色計劃(2)第180章 “俾斯麥號戰列艦”第17章 內訌第200章 戰爭開始第305章 英國戰役(5)第280章 直布羅陀之戰(3)第24章 金融危機第27章 對策第81章 初戰卡塞雷斯(7)第235章 敦刻爾克戰役第419章 攻擊莫斯科(5)第456章 進展第369章 波羅的海、明斯克第84章 馬德里攻防戰第162章 蘇芬戰爭(24)第402章 奪權第287章 直布羅陀之戰(10)第385章 基輔會戰(4)第303章 英國戰役(3)第130章 閃擊波蘭(3)第108章 威逼第358章 基輔會戰(7)第202章 埃本·埃馬耳要塞攻防戰第273章 連鎖反應第117章 對決(2)第186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第17章 內訌第409章 失敗的開始第132章 閃擊波蘭(5)第309章 調停(3)第147章 蘇芬戰爭(9)第28章 幫助第291章 不列顛空戰(2)第94章 回國第425章 攻擊莫斯科(11)第107章 英國特使第99章 捷克第226章 激戰在阿布維爾(2)第127章 開戰第107章 英國特使第57章 測試(3)第26章 德意志式哲學第348章 和平的曙光第188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3)第252章 英德大決戰(7)第60章 貸款第169章 威塞演習第205章 埃本·埃馬耳要塞攻防戰(4)第294章 攤牌第350張 和平的曙光(3)第67章 奇襲萊茵蘭(4)第104章 德奧合併(4)第357章 基輔會戰(6)第116章 對決第72章 西班牙內戰(2)
第22章 婚禮第80章 初戰卡塞雷斯(6)第64章 奇襲萊茵蘭第242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第101章 德奧合併第37章 談判第190章 打賭第244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3)第308章 調停(2)第75章 初戰卡塞雷斯第33章 謀劃第158章 蘇芬戰爭(20)第211章 鹿特丹投降第65章 奇襲萊茵蘭(2)第186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第58章 測試(4)第410章 到達斯摩棱斯克第86章 馬德里攻防戰(3)第403章 奪權(2)第380章 斯摩棱斯克第283章 直布羅陀之戰(6)第267章 停戰協議第267章 停戰協議第333章 北非的戰爭(4)第236章 敦刻爾克戰役(2)第357章 基輔會戰(6)第210章 攻擊鹿特丹(2)第263章 躲不過去的暗殺第177章 鏖戰納爾維克港第457章 三面包圍第192章 戈林,你需要戒毒!第71章 西班牙內戰第4章 戰敗第116章 對決第363章 基輔會戰(12)第30章 第三帝國第448章 攻擊莫斯科(34)第241章 比利時投降第55章 測試第65章 奇襲萊茵蘭(2)第361章 最後的準備第325章 殖民地不是領土第411章 下雪了第90章 馬德里攻防戰(7)第224章 天下第一師的登場第271章 藍色計劃(2)第180章 “俾斯麥號戰列艦”第17章 內訌第200章 戰爭開始第305章 英國戰役(5)第280章 直布羅陀之戰(3)第24章 金融危機第27章 對策第81章 初戰卡塞雷斯(7)第235章 敦刻爾克戰役第419章 攻擊莫斯科(5)第456章 進展第369章 波羅的海、明斯克第84章 馬德里攻防戰第162章 蘇芬戰爭(24)第402章 奪權第287章 直布羅陀之戰(10)第385章 基輔會戰(4)第303章 英國戰役(3)第130章 閃擊波蘭(3)第108章 威逼第358章 基輔會戰(7)第202章 埃本·埃馬耳要塞攻防戰第273章 連鎖反應第117章 對決(2)第186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第17章 內訌第409章 失敗的開始第132章 閃擊波蘭(5)第309章 調停(3)第147章 蘇芬戰爭(9)第28章 幫助第291章 不列顛空戰(2)第94章 回國第425章 攻擊莫斯科(11)第107章 英國特使第99章 捷克第226章 激戰在阿布維爾(2)第127章 開戰第107章 英國特使第57章 測試(3)第26章 德意志式哲學第348章 和平的曙光第188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3)第252章 英德大決戰(7)第60章 貸款第169章 威塞演習第205章 埃本·埃馬耳要塞攻防戰(4)第294章 攤牌第350張 和平的曙光(3)第67章 奇襲萊茵蘭(4)第104章 德奧合併(4)第357章 基輔會戰(6)第116章 對決第72章 西班牙內戰(2)